从秦穆公到秦孝公之间,秦朝换了十几代主君,每一代都在力图让秦国变得强大,在中原各诸侯中争得一席地位。
可惜,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也就是嬴渠梁继位时,秦国的表现仍旧乏善可陈,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相反,秦国当时很不受其他诸侯国待见。
“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就是说,在其他诸侯国眼里,秦国是很卑微的,大家开会的时候都不叫秦国。
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在之前说过,就是老嬴家的出身不好,祖籍在西北,在中原人眼里,就把秦人都当成是蛮夷人,很瞧不起跟蛮子打交道。
瞧不起到啥程度呢?甚至连当时权力已经被架空的周天子都把秦国丢一边不理。
秦孝公跟前面几代君主不一样,特别有骨气,完全受不了这种憋屈。
一上台,他就非常愤怒地喊出心里话:“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诸侯的看不起,是莫大的耻辱!自秦襄公让秦国得以独立之后,哪一代不在努力让秦国变强?结果,到了他手里,却还是这么一个让人瞧不起的小角色!
秦孝公不能忍受,他要改变,他那一声怒喊也不是虚言!
国家要变强,需要人才啊。为了扩充自家的人才库,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当然,这和秦穆公的“客卿制度”的侧重点不同,虽然也招外国人,但内容更丰富,更全面,不止收文才,还收武才。
孤寡可以来应聘,而且还能得到资助。战士过来应聘,论功行赏,总之不会亏待他们;还有在国中求贤,告诉群众,秦国要走富国强兵之路,甚至还放出话,有谁能让秦国强大,就让他做官,跟他分享秦国的土地。
这样的大手笔,不得不让人称赞秦孝公的心胸之开阔,也能看出,他是有毅力,也有决心要把秦国壮大起来的。
秦孝公所做的这种种努力,终于吸引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商鞅,同时也是后来他能帮商鞅解除前方阻力,让商鞅专心在秦国大刀阔斧地变法的先决条件。
要是换了一位心胸狭窄的君主,就不会给商鞅太多的权利,很有可能因为各种对商鞅变法不利的谣言而动摇,随时会在面临的各种困难前退缩,最终让变法流产,秦国也依旧是那般要死不活的,面临着被各国吞并的危机,也就没有后来大统一的秦国了。
下面再来说说商鞅。商鞅并不是秦国人,而是战国时卫国(今河南濮阳)一个没落贵族的后裔,本来的名字叫公孙鞅、卫鞅,因为入秦后的封地在商,所以大家都习惯叫他商鞅。
商鞅年轻时很喜欢“刑名之学”,通俗点说,就是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他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和早期法家的杰出人物——吴起有点关系。吴起也是卫国人,此人不管到哪个国家去做丞相,哪个国家就强盛,非常之有才。看到吴起在魏国变法很有效果,商鞅就跑去魏国学习法家思想,再总结吴起、李悝他们这些前辈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想法。
听说秦孝公正在到处招贤纳士,商鞅就在宠臣景监的推荐下求见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