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们说话的主要目的就是沟通。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我们就在不停地与人沟通,与我们的家人沟通,与我们的老板、上司、同事、客户沟通。只要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就离不开与别人的沟通。
与人沟通的玄机
与人沟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并不是说,你和对方说过几句话,就叫沟通了。那叫“交谈”或者“对话”,根本不是真正的沟通。就像有的夫妻每天也说话、也交谈,可就是没有沟通过,这就是常说的“没有共同语言”。
而真正的沟通,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而不只是浅层次的交谈呢?下面的方法对你一定很有帮助:
一、发现对方兴趣之所在
就算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会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发表一通高见的。因此,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对方的兴趣之所在,这是做好沟通的基础,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欧洲将要举行一次童子军大露营,基尔夫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需要找人帮忙。首先,他准备请美国一家大公司资助童子军的旅费。
基尔夫的目标是一个大老板,于是对其进行了一番调查。
他了解到,这位老板曾签出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可是马上又宣布那张支票作废,后来又把那张废支票装入镜框作为纪念。
了解了这个情况,基尔夫已经想到了办法。他来到这位老板的办公室,并没有说资助童子军的事情,而是希望观赏一下那张支票。他说:“今天看到你的这张支票,是我平生的第一次。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听说有人开过100万元的支票。我回去之后,我一定要跟我的那些童子军们说,我今天在您这里的确见到过一张100万元的支票。”
这位老板很高兴,很快就取出来给基尔夫看。基尔夫表示羡慕、赞美。大老板很自豪地告诉他开出这张支票的经过情形……
那位老板一阵兴奋之问,突然问道:“哦,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于是,基尔夫很轻松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出乎意料,这位老板不但立即答应了基尔夫的要求,且比他原来要求的还要多。本来,基尔夫只希望他赞助一个童子军去欧洲,可是这位老板说愿意资助五个童子军,而且连基尔夫本人的费用,他都给出了……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基尔夫跟这位老板谈话,开始并没有就谈童子军和他的来意,而只是谈谈对方最感兴趣的支票。设想一下,如果基尔夫事先没有找出这位老板兴趣所在,使他高兴起来,不大可能会这样顺利地跟他接近的,更不要说取得这样的效果了。
二、迎合对方的兴趣
找到对方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去迎合他的兴趣,并以此作为谈话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作好沟通。
费尔浦司是耶鲁大学文学院教授,对此很有研究,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8岁那年,一个星期六,我去姑妈家度假。那天晚上。有位中年人去姑妈家。这个人跟姑妈寒暄之后,注意力就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那个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帆船,而那位客人谈到这话题上时,似乎也很感到兴趣,于是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就像遇到了知音。
客人走后,我就对姑妈说:“这人真好,他对帆船很感兴趣,并且还很有研究。虽然我还是个孩子,并不清楚帆船到底是怎么回事。”
姑妈告诉我:“这位客人是一位律师,对帆船不可能有什么研究,按理说,对帆船也不会有多大的兴趣。”
我很好奇,就追问:“可是他怎么一直与我谈论帆船的事呢?”
姑妈对我说:“他是一位有修养的绅士,他让自己到处受到欢迎,所以才很有兴致与你谈论你感到兴趣的话题.陪你谈论帆船……
我当时虽然很小。可是这次经历在我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这次经历,一辈子都会记住姑妈讲的那些话。这就是要说对方喜欢的东西。
费尔浦司教授就是这样按照儿童时代所获得的“金玉良言”去做,最终成为了一个四处都受人欢迎的名人。请记住,如果你需要别人喜欢你,你就与别人谈论他所喜欢的话题,而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
三、尽快找到“共同语言”
交谈的双方,如果没有发现有用的共同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很难谈到一块的。常见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见面,照例寒暄几句,把各自的家人都问候一遍之后,突然发现没话可说了。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仿佛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哑巴。
反之,如果两个人有这样一种“共同语言”,就会变得有话可说,而且话越说越多,真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
王先生新买了一台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连续几次拉到维修站修理都没有修好。后来,他找到李经理诉说苦衷。
李经理立即把正在看武侠小说的年轻修理工张冰叫来,询问有关情况,并提出批评,责令其速同客户回去重修。
一路上,张冰铁青着脸不说一句话,因为他正念念不忘武侠小说人物的命运。
王先生灵机一动,问道:“你看的《江湖女侠》是第几集?”
张冰答道:“第二集,快看完了,可惜找不到第三集。”
王先生说:“包在我身上。我家还有不少武侠小说,等一会你尽管借去看。”
紧接着,双方围绕武侠小说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津津有味,开始时的紧张气氛消除了。后来,不但洗衣机修好了,两个人还成了要好的朋友。
怎样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人和人之间的相识,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的人一见面就情投意合、亲如兄弟,有的人相识多年仍感陌生。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历来被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当今世界人际交往极其频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观光旅游、应酬赴宴、交涉洽商……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
一个陌生人在你面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与他交谈。要想和陌生人作好沟通,你只有主动、热情地同他们聊天,努力探寻与他们交谈的共同点,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才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呢?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见如故”呢?下面介绍一些方法:
一、心思细密,善于观察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一个人乘客出门,座位正好在驾驶员后面。不久,汽车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是没有修好。这位乘客建议再查一遍油路。驾驶员将信将疑,下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于是,在开车的途中,乘客便与驾驶员交谈起来。
乘客:“你在部队呆过吧?”
驾驶员:“嗯,呆了六七年。”
乘客:“噢,算来咱俩还算是战友呢。你是哪个部队?”
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后来还成了朋友。
这个故事说明,通过观察,发现双方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于是找到了一个朋友。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要同对方的情趣爱好结合起来。如果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否则,即使你发现了共同点,没有把握好对方的情绪,也还是无话可讲,很难深入下去,讲一两句就“卡壳”了。
二、主动开口说话
为了打破初次见面的沉默,主动开口说话是很必要的。开口说话的方法很多:比如用打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的籍贯,身份等,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对方说话的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以动作开场,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帮助对方做一些急需帮助的事,也能够发现有用的信息……
三、通过第三方介绍
比如去朋友家串门,恰好遇到陌生人。作为主人的朋友,一般都会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
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的共同之处。
一位物价局的官员和一位中学的教师,一天在一个朋友家偶然见面。经过介绍,这对陌生人认识了。他们很快发现了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很快就变得亲热起来。后来他们双双下海,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在这种认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对方,发现共同点。朋友的介绍是很重要的,你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以便在后来的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四、细加揣摩,仔细分析
为了发现陌生人共同点,应该留心那些你需要交际的人跟别人谈话,对他们的谈话进行分析,揣摩。如果你能够与这样的人谈话,更要认真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在广州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场,一位南海舰队的军官对朋务员说:“请你给我找特大号的服装。”
这位军官是苏北人,把“我”说成了地道的苏北土语。同时,另一位在广州陆军部队的军官,听了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话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苏北乡土气息。
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各自买了要买的东西,出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这些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
身在异乡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带来的友情。可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五、深入挖掘共同点
在现实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发现共同的话题并不难,可这只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每一个拜访过罗斯福的人,都会对他渊博的学识感到惊奇。
勃莱福特说:“不管是牧童还是骑士,是政客还是外交家,罗斯福都像先知一样知道跟他说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在接见来访的客人之前,罗斯福总统都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准备好客人感兴趣喜欢听的话题。罗斯福就跟其他具有领袖才干的人一样,他知道这个秘诀:深入对方心底的最佳途径,就是谈论对方知道得最多、最感兴趣的事物。
在谈话过程中,尽可能了解有关对方的情况,包括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历史传统、性情秉性、爱恶嗜好等,是很重要的,否则,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个人的经历是很有限的,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情,因而借鉴别人的经验对自己的进步帮助很大。
总之,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叩开对方心扉的敲门砖,也是使人一见如故的秘诀。
打破沉默,开启沟通的话匣子
在交际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闷罐子”。这些人总是习惯于沉默,说话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难了”。如果两个这样的人遇到了一起,那肯定是非常糟糕的。如果这两个人有重要的事情必须沟通,那情形就不是用“糟糕”就能形容的了。
沟通是一种主动性交际行为,如果你总是选择沉默,定然使交际受阻。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出名之前,很不善于沟通。一次,有人把他介绍给后来成为美国第18届总统的格兰特将军。当时马克·吐温竞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将军保持着平时的庄重、严肃,同样选择了沉默。
最后,马克·吐温说:“将军,我感到尴尬,您呢?”
当然,有时候我们选择沉默,并不是真的喜欢这样,而是实在找不到话可说。这种情况,不少人都深有体会。例如在聚会上,我们想不到有什么风趣或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的时候;在求职面试中拼命想给人好印象,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时候。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遇上并不熟悉的人时,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不知该怎样打开话匣子。
然而,你必须先打破沉默,才能毫无拘束地与人交流,从而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
要开启陌生人之前的话匣子,首先要有沟通的欲望。主动去和别人沟通,尤其是和陌生人沟通。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开一些礼物盒,事前却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老实说,陌生人引人人胜之处,就在于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
只要善于总结,开启话匣子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新奥尔良那个修女,她看起来温文尔雅,不问世事。但是阿迪斯不久便发现她的工作原来是协助粗野的年轻释囚重新做人。他还在加拿大一列火车上遇到一位一本正经的老妇,她说她正前往北极圈内的一个村庄,因为她听人说在那里她会见到北极熊在街上走!
阿迪斯说:“跟我谈过话的陌生人,几乎每一个都使我获益匪浅。”一个在公园里遇到的园丁,告诉阿迪斯关话题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找个借口离开,另寻聊天的对象。这种游击式的方法,很容易找到真正可以聊天的对象,也可以认识许多朋友。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对方也有针对于自己的“剧本”,如果对方提出自己预料之外的问题,那么失败的可能是自己,所以必须反复斟酌,不断改善,这样才能使对方成为主角。
沟通之道贵在主动,两个陌生人的人偶然碰到一块,如果有一方能够主动打破沉默,也能沟通顺畅成为朋友。比如:
甲:您高寿啦?
乙:57。
甲:57比我大4岁,看上去比我年轻多啦。
乙:哪里,您就是头发早白了点儿,瞧你身子也还硬朗。
甲:硬朗个啥呀,高血压。
乙:哦,我也有高血压……
沟通时打破沉默的技巧很多,比如:可以从对方兴趣爱好谈起,触动交谈欲望;可以从对方的烦恼忧虑谈起,给予理解,引起共鸣;可以从自己对对方的印象谈起,启动双向交流的枢纽;也可适当自我袒露心迹,引起“回报效应”。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中国有句谚语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大多数政客都深谙此道。所以在政坛才能够左右逢源,大出风头。我们虽然不一定需要那么高的讲话技巧,但是,在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的技巧还是非常有用的。
(一)因人而异的说话技巧
与人说话,一定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如年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性格、彼此间的关系……等等。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不同,说话的方式也大不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对男性,需要干脆有力的语言,不能婆婆妈妈;对女性,则必须温和一些。
2、年龄。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3、地域。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4、职业。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性格。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人;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