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事件,如果不讲双方的立场和利益,只谈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了句极其伤其自尊的话,然后招致了对方的疯狂报复。大多数人往往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整个事件的责任完全都在关羽,过分的自以为是使他忘记了理智的思考。不难理解,当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很了不起的时候,就越该睁大眼睛小心处理了。
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
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关系问题就是以貌取人。
年轻漂亮的小敏是一家公司的前台,每天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接接电话,半年下来,干得还不错。这一天,她正在埋头修着指甲,突然听到一个带着浓重乡土气息的声音在叫她。抬头一看,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腋下夹了一个八十年代的破公文包,一身西装满是折皱,明显是个刚从乡下来的。出于一个前台的职责,小敏对老汉客客气气的,但出于一个年轻女孩的心理,她并没有把这个人放在心上。老汉要见老总,小敏心想“老总这两天事那么多,哪有工夫见你嘛,我要是真让你进去,才会挨骂呢。”于是满脸笑容的敷衍老汉说老总今天不在。老汉很和气,说明天再来,就夹着包回去了。如是三天,每天老汉都来,每天小敏都变着法的找借口把他拒之门外,后来老汉就再没来过了。没过两天,经理把小敏叫进办公室里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才知道那个老汉是当地著名的农民企业家,原本是想跟公司谈一个项目,现在他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
以貌取人的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这个毛病。看到衣着光鲜,貌似有地位的人,迎奉一下自然没什么,但因为外表而看低别人,就很可能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了。而且往往会让自己错失机会,让被轻视者反感自己,也容易被别人轻视。
“忽视”
生活中有一些沉默的人,他们并不轻视别人,对朋友抱有善意,但他们太沉默或者太内向了,不懂得与别人的相处之道,以至走在路上,看到不太熟的朋友,就不会主动去打招呼。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看到一个认识的朋友迎面走了过来,但两个人不太熟或者是他朋友的朋友,跟自己只是见过。他们都知道对方已经发现了自己,但同时都在想一个问题:他看见我了假装没看见,既然他不理我,我何必非主动上去和他打招呼呢?于是两个人都装着没看见对方,擦肩而过了。这种心态和做法的坏处非常明显,轻则双方下次见面会尴尬,重则经过多次类似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彻底失去这个朋友。这种人也许并不是想忽视别人,但他确确实实做了忽视别人的事,而后果,就是失去朋友,被人忽视,又或被人当成“不合群”的另类。过分的自我而忽视了别人;因为自己的好恶,不参加朋友间的集体活动;这都是因为过于主观的看待事情而忽略了搞好“人际关系”这一生活中的必修课,久而久之,难免被人视为异己,被同伴孤立。
总而言之,骄傲也好、看不起别人也好、原因都在于过分的自我,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从而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朋友,也许美国人可以这样依然生活的很好,但作为注重人际关系的中国人,忽视别人就等于让自己被社会忽视,是拓展自己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作为一个希望有所成就的人,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自大情绪,冷静的处理与别人的关系,特别是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
§§§第6节让关系“上道”
你自私吗?当朋友向你请求帮助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嫌麻烦而找出各种理由,或者根本不找理由就直接推掉他?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当你需要一些帮助的时候,你可能首先想起来的总是某一个人。也许他路子很野,也许之前你总能从他那里得到帮助,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当你想找朋友帮忙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他。同样,当他有一天有事找你帮忙的时候,只要力所能及,你好意思拒绝他吗?仔细观察,也许你会发现,他有很多的朋友,在那些朋友中,他总能得到同你一样对他的信任。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喜欢给别人以帮助?为什么他总愿意帮助别人?难道他就不自私吗?不可能,人都是自私的。生活中的友谊,没有“两肋插刀”那么伟大。也许,他只是更明白一个交朋友的道理:付出才有回报。
义气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情义”二字推崇有加。说到义气,我们就不得不又提到“忠义千秋的关羽”。自桃园三结义以后,关羽一直追随着大哥刘备,无论刘备势力的处境多么恶劣,他始终追随着兄长。即使身在曹营,曹操上马金、下马银待其如上宾,但还是没有挡住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的脚步。即使在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之前,关羽的种种传说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见忠义二字被人们看得有多重。
时至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实际,利益二字时常会挂在嘴边,但对“义气”、讲义气的人,依然是那么向往、尊敬。“义气”可以说是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义字当头,就要作为朋友好的事,不背叛朋友,当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去帮他,而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个人一旦被他的朋友认为他身上有这些品质,那在朋友们的眼中他就一定是一个值得托付、可以信任的人。所谓路子野、朋友多的人,身上大多有这个特点,人们对义气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在中国的何处、风俗如何,义气都同样被人认可。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受欢迎、被人信任的朋友,心中未必就真的把朋友利益看的那么重,但是他们却表现的那么讲义气,以至于他们很受欢迎。事实上,他们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朋友。难道你对朋友真的没有他那么义气吗?未必。也许你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你只是有些懒,在朋友搬家的时候找个理由推托掉不去帮忙,在朋友须要交流的时候懒得去听他唠叨,好朋友结婚时身在外地的你懒得回去祝福。久而久之,朋友们不再找你帮助他们,距离感一点一点的产生了。
如果你想交更多的朋友,就要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了,主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善意、自己的义气,力所能及的去帮朋友的忙,克服自己的惰性。但绝对要“量力而为”,把握好伸出援手的尺度。
上道
“不上道”一个词曾经常被提起,往往形容一个人做事扭捏、自私、不顾朋友的利益。那“不上道”的反义词就是上道喽?那“上道”的意思就是“义气”吗?不是。人都是自私的,能有多少人真的肯为朋友“两肋插刀”呢?强势的人际关系网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尽力去帮助处在同一张关系网里的任何一个人。比如A需要帮助,他找到B,B自己帮不上忙,但他找了可以帮上忙的C,A和C虽然不认识,但处于同一张强势的关系网中,于是C对于能量与自己相近的A毫无保留的伸出了援手。一番接触之后,可想而知,A一定会觉得C这个朋友值得交,“上道”。同样当C将来需要A的帮忙时,A也会尽力。这样的一张关系网,其能量往往要比松散型的关系网大上好几倍。人们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越来越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
要性,学会尽自己的力量维护、创建与别人的关系,编织一张牢靠、有实在能量的人际关系网。但同样,他们依然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过他们已经学会了更好的掌握取舍之间的尺度。
“上道”像是一种“潜规则”,日常交往中,那些“上道”的人会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另一个人值不值得自己去结交。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人,就不要放弃机会,尽力让他接纳你,愿意让你成为其强势人际网中的一员。要知道,交上一个“义气”的朋友,往往要比三个普通朋友加在一起对你的帮助还要大。这条潜规则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行得通,如果想让自己有更多的朋友,而且是帮得上忙的朋友,首先,就该问问自己上不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