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朋友的帮忙,可当你“跑断腿,说破嘴”想尽各种办法之后人家就是不肯帮你,你要怎么办?就此放弃吗?可这事对你实在太重要了,一定要办。对于这种非常情况,就要用一些非常之手段了。常言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敢于违背规则,常识,用非常的手段办事,这样就能取得非常的回报,换句话说,胆子大的人能做一些常人不敢的举动,从中得到好处。可大多数人胆量一般,都会恐惧,无法战胜怯意。这便是恐吓得以奏效的心理基础。威胁和恐吓多用于在冲突开始的时候,其目的是为自己建立心理优势,另外也可打草惊蛇,引出对手的弱点。想要吓住别人必须想方设法比常人多长几个胆子,显得比对手更为气势汹汹。
这里有几种常用的技巧:一、善用法律这把“尚方宝剑”压人,是当代法制社会中不同于以往的重要方法。二、在捧场、恭维中夹杂“恐”字常常奏效,而有时则非此不可。三、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努力创造先机进而获胜。四、以平淡、低调使自己更显得坚定。这是较为圆熟的方法。五、以无言对恶语,用寂静生恐怖,对对手不理不睬。这是最为上乘的恐吓。
另外应该强调的是,恐吓要有度,并不是越危言耸听越好,而是越有实现的可能越好。例如在公交上被人踩了脚而发生争执,如果用“我宰了你”之类的话恐吓对方,一般效果未必会好,因为谁都知道正常人不会为了被踩一脚而做这种事,所以这句话的实现可能非常小,对方也就自然不会怕,而如果说“今天我让你下不了车”之类轻一些的话,虽然后果不严重,但对方完全会顾忌到你真的会将这句话付诸于实施,会确确实实的产生后果,对其造成危害。而且,采取恐吓时一定要分清对相,如果碰上一个吃软不吃硬的对头,那你就要小心矛盾升级了。
长自己胆气,灭对手威风
东汉时的廉范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代,曾经做过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旗)太守。当时正值匈奴大规模入侵,报警的烽火天天不断。按照旧例,敌人来犯如超过五千人,就可以传信给邻郡。廉范手下的官吏想要传布檄文,请求援助。廉范没有同意,而是亲自率领仅有的少数部队,前往边境抵御来犯的匈奴骑兵。
匈奴人多势盛,廉范的兵力比不过匈奴,正巧日落西山,廉范命令战士们每人将两根火炬交叉捆在一起,点燃其中的三个头,另一头拿在手中,分散在营地和营地周围列队,顿时火点如同满天的繁星,很是壮观。匈奴军队远远望见汉军营地扩大,火烛甚多,以为来了许多援军,大为惊恐。廉范对部下说:“现在我们的策略是,乘黑夜用火去突袭匈奴,使他们不了解我们究竟有多少人,让他们心里害怕,我们就能彻底的打垮他们。”
清晨敌人将要撤退的时候,廉范命令部队早起吃了饭,然后直奔匈奴营地,正赶上天刮起大风。廉范命令十几人拿着战鼓埋伏在匈奴营房后面,同他们约定,一见大火燃烧,要一边击鼓,一边呼叫。其他人都拿着兵器和弓箭,埋伏在敌营大门的两边,廉范于是顺风放火,前后埋伏的人击鼓的击鼓,呐喊的呐喊。匈奴军队猝不及防,乱作一团,慌乱之中自相践踏,死亡上千。汉军又趁势追杀,歼敌数百名,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以后,匈奴再也不敢侵犯云中了。
让威胁和恐吓奏效的前提之一就是气势汹汹的样子要装得像模像样,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凶那么有气势,都要把样子做足。只有对方产生了怯意,才能将对方唬住。一个胆小自卑的人无法使用恐吓,弄不好还会害了自己。以小充大,以弱充强说到底是勇气的较量,意志的搏斗。
怎么才能给自己壮胆或不被对方恐吓呢?我们有以下几个建议:
战略上藐视敌人。在胆怯或自卑时,找出对手的弱点,先在心里将对手打倒是一种方法。在感到对方的威吓时,就去找出对方可笑的地方,当你想着他的可笑时,压迫感、胆怯就会全都消失了。假如在你目所能及的范围内挑不出对手的毛病,那就想象一下他在其他场合的卑微,这样也会把对方从权威或力量的宝座上硬拉下来。比如,分公司里耀武扬威的老总,到了总公司可能只是本座的小角色罢了;他回到家里,也可能是一个在太太面前抬不起头来的惧内先生;在娱乐场合,又可能只是一个被孩子欺负而无还手之力的父亲。假如只看见对手的优点,往往容易高信对手,而产生难以应付的意识,可只要想到对方和我们一样,不过一个人而已,再想象一下,他的卑微与毛病,你就不会再胆怯或自卑了。
大声说话。武装自己的心理,制造压倒对方的气势。宏大而响亮的声音,可以给对手有信心的印象,自己也能借此产生坚强的信心,进而获得意料不到的效果。在辩论或争吵中,有人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自己的噪音,以期盖过对手,这就是对“谁的声音大谁就有理”的本能利用。
中国古代战场上双方对垒时,都会擂起战鼓,声音越高,士气就越旺盛,士兵斗志越强。鲁国与齐国打仗,就先让齐国擂鼓,开始时,鼓声惊天动地,齐军士气高昂。鲁军按兵不动。渐渐地,齐军战鼓声越来越小,士气也就渐渐低留下去,这时鲁军猛敲战鼓,一鼓作气,将齐军打败。你的声音就是你天生的武器,只要你表现出勇气十足,你的勇气就来了。表现勇敢则勇气来,往后退缩则恐惧来。
目不转睛的直视对方的眼睛,给对方以压迫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朋友间短暂的对视是一种友善、真诚的表现,一旦双方对视时间过长,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谁把目光先躲开,谁就视弱了。直视对方的眼睛,让自己的恼怒和要求通过这种注视传导给对方,“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可以给对方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并可避免语言冲突时双方不冷静,易冲动的心理状态。
占据背光位置。背对光源,不但可给予对方有目眩的物理效果,同时也能让对方产生微妙的心理影响。首先,身处背光位置,让对方无法认清自己的表情。相反,对方的形象却被光线照到了各个角落,因而暴露了身体的每一部分,仅这一点,就会使人感到不安,警匪片里审犯人时总会拿一盏台灯直照犯人的脸,就是这个原理。何况,置光于后的形象,也能与光融合为一体。使对方对自己产生比实物更大的印象,由于这种后光照射的状态,方能使自己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只要明白了这种原理,也该明白即使自己不站在背光的位置上,也不要站在感受不到光线的阴暗位置上,同时也不要给对方机会背光正对着你,以防被他抢了先机。这是一个出于生物本能的心理战数,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奏效,确保你处于优越的地位。
先出声,可夺人
有一次,美国洛杉矶的华裔商人陈东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交易那天,陈东却不出面,派来儿子陈小东。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却退了票,几经联系,陈东一推再推,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上了圈套。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缩在美国,不在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逼他把钱交出来。”陈玉书广布眼线,终于有一天,陈东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相诱,将陈东请到公司。陈玉书大脚一踹,房门大开,大喝一声:“陈东,你上当了!”陈东这时脸色大变,仿佛吴牛喘月,站粟在对面。
“你既然来了,就让我处置你吧。”陈玉书伸出手掌问他:“我的钱呢?”“我没欠你的钱,是我儿子欠的。”“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货?”“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这里是香港!你今天要能走出这个门,我就不姓陈!”
“我们这些人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处理。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不等对方回答,陈玉书大声说:“我从小在印尼就是流氓!”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东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药,看样子心脏有点不妥。陈玉书对陈东说:“我们是讲人道主义的,我今天要的是你还钱,否则你别想走出这个门。”陈东知道抵赖是无用的,诡计也施不上了,只得乖乖地打电话给一个珠宝商人,叫他开支票,估计他在那儿存了钱。
陈玉书在恐吓时先发制人,占据了心理优势,在对垒中取得先机,因此顺利获胜。俗语说:“先下手为强”,便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