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这种叫法首先出现在文艺界,“文化圈”、“娱乐圈”,不久之后,细心的人们发现,原来自己也生活在这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之中。时至今日,“圈子”的说法已经广泛被人们接受了。如果非要给圈子下一个定义,大概可以理解成为这种“圈子”与“职场”有着明显的差别,同一个
“圈子”内的人并不像同一个工作单位的人
那样有着十分明显的利益关系。大家也许有着相同的爱好、相同的经历、总之是某一共同点使一些人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一般没有领导,大家都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偶尔有几个德高望重者,也是完全出于对其人格的尊敬,而不像“职场”中的领导那样与被领导者有着实际的利益关系。也可以说,“圈子”里或者进入更多的“圈子”其规则与“职场”是不尽相同的。当然,“圈子”也好,“职场”也罢,首先要做的都是一件事:被群体接受——还是“做人”。
现在的圈子要比过去复杂多了,当初一句“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圈子概括个七七八八,现在,人们的行业种类多了,兴趣爱好也多了,分出来的圈子自然更多了。而且,大圈子里往往还有很多的小圈子,就像一大群人出去玩,其中总会有三三两两关系最贴近的朋友,他们组成了圈子里的圈子。
宽阔视野的圈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很大程度上,一个人“朋友圈”的大小,就决定了他的能量。如果把“职场”的人际关系比喻为成纵深发展的,同行业内,越来越有深度,那么,“圈子”的人际关系则是横向发展的,朋友越多,进入的“圈子”越多,能触及到的社会层面也就越广。“朋友圈”是要积累的,多一天的相处,就多一份感情,多认识一个新朋友,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原来你的朋友圈对你的帮助是如此之大。有时自己费好大劲都办不了的事,你的朋友轻轻松松就可以帮你解决。例如你的电脑坏了,自己不会修,看着说明书弄了一天也没好,正好你有个朋友是做IT的,人家来了三两下就给收拾好了;家人病了,医生里有你的朋友,你挂不到的专家门诊,人家一句话就办了,入院要做各项检查,费用昂贵,人家替你说一声,把没必要的就全免了;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了,什么都在讲专业,我们不可能掌握每一种技巧,我们也不需要这样做,只要你的朋友会就行。同样道理,你的朋友也有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在别人的圈子里的同时,别人也在你的圈子里。就这样,通过一个朋友,再认识一个朋友,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你会发现,原来自己通过“朋友圈”竟然可以得到如此大的力量~~
小A是某报社的1名小记者,职位不高,但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不少不同行业的人。这天,一家企业想登篇报道做广告,但这种事报社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就求小A帮忙,许以报酬。小A当然没这能力,就去找主编,主编著说不行,转而说自家儿子中考分低,上不到市一中了,小A心领神会,马上答应帮主编办妥此事,主编承诺小A只要事成,登报的事绝无问题。随之小A来到学校,找认识的一个校长谈入学问题,校长当然也不答应,转而说自己一个亲戚想把农村户口调进市里来。于是小A如法炮制,直奔公安局找认识的一个局长,局长很是爽快,只要能登一篇赞扬公安干线的文章在报上,问题可以解决。报纸的内容是主编的订,一篇文章自然没有问题,于是,所有人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是一个反映社会不良风气的故事,但故事中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小A不过是个职位低微的小记者,出报道、孩子入学、城市户口,哪件事都不是小事,都不是以他的能力可以办得来的。但他恰恰都办成了,而且得了实惠,还卖了人情给几个重要人物。看原因不难发现,除了每个人偏巧都有自己办不了的事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A和他们都认识,随然不算同处在哪一个“圈子”里,但也都是朋友。
这就是朋友的力量,当你可以撑起一张足够大的关系网时,那产生的力量绝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圈子”,也正是现代人横向拓展关系网的主要途径。
吸引的法则
大部分人都不是专业的推销员,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可以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也不是每一个陌生的“圈子”都会把大门为你敞开,不然大家就都混进娱乐圈看帅哥美女了。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大部分朋友多的人,他们的朋友都是通过朋友认识的。
A是自己,B是自己的朋友,C是B的朋友,D是C的朋友,我们通过B认识了C,又通过C认识了D……交朋友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偶尔我们会通过自己去认识陌生人,但这种认识,很多时候,都让人缺乏安全感。
遗憾的是,生活并没有公式那么简单。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并不是谁都愿意成为我们的朋友的。或者你拥有着独特的魅力,或者你主动上去表达自己的善意,说白了,就是要么你有足够的“吸引力”把别人“吸”过来,要么被别人的“吸引力”给“吸”过去。人们的兴趣点是各不相同的,但理性的一面却很相似:保护自己,趋吉避凶,追求自身利益。这就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法则,如果给这个法则下个定义,那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类似牛顿的“万有引力”那样——“一个物体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同样——“一个人的能量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而一个人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他自身能力的大小以及在自己领域里的位置,就像一个小乞丐和一个丐帮帮主,都想参加武林大会,你说哪一个会更受别人的重视?
时下,很多在职的领导干部从全国各地赶到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高校,花大价钱去读MBA。他们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知识,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交朋友。对于这些“企业家班”“金融家班”的“成年学生”来说,交朋友要比学知识更重要。相互的吸引,使他们走到一个学习班里,组成了一个“MBA”同学的圈子。拥有这样一批与自己有着相同“能量”的同学,无疑是为将来自己事业的发展,积累下了一笔丰富的财富。
交朋友的技巧在后面将有详细的论述,在这里,请大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朋友圈,有目标的建立自己与更多“圈子”的联系。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我们的朋友,多认识“圈子”里“能量”大的朋友,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第7节里子与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面子”是什么?是一个人的自尊心吗?不全是。衣服要穿名牌,为了面子;吸烟要吸名牌,为了面子;自己做错事不愿承认,还是为了面子。如此种种哪一种跟自尊心有关?全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中国人要“面子”是出了名的,“面子”意识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是因为环绕在每个人周围别人的眼光,如果周围没有了人,或者对别人的议论无所谓,那也就无所谓“面子”了。美国学者艾克逊、希特生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许焕光等认为“面子”源于中国的耻感文化(西方文明是罪感,在耻感取向下,中国人特别注重“面子”。越是爱面子,则越怕丢面子。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为了怕丢面子而去强辩、狡辩,到最后可能丢掉更大的面子及至物质利益。
小A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一次失误,使公司的一笔大业务泡了汤。他知道难逃处罚,甚至会被公司开除。为了顾全面子,他所性主动提出了辞职,临走还扔下一句“什么破公司,爷不干了”。面子保住了,可工作没了。甲和乙骑自行车在路上撞到了一起,人没事,车也没事,本来互说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事,可两个人谁都不服软,都不肯认错,吵着吵着打了起来,结果车砸了,人伤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挑来挑去结果只能在家里吃老本,都是面子闹的。
谁都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道理,偏偏总有些人,或者说大部分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与其说是错误,不如说是人之常情,中国人嘛,谁不要面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务实了,“罪”是不会去受了,可“面子”还是要的。别人的面子,自己的面子,一个群体的面子,都是很私人的东西,放到实际生活中,面子能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远比不上为了顾全面子所损失的价值。可以说它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谁都要面子,谁都得给别人面子。因为在中国,“面子”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
香港的黑帮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某小弟做错了事,大佬要重罚他,有人出来调解,大哥放话出来“放过他我哪还有面子!以后谁还服我?!”然后事情可能这样发展:另一位很有面子的大佬出来调解,摆桌“合头酒”,给足故事中第一位大佬的面子,第一位看着第二位的面子,也就不再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