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也是人,是人就需要与别人沟通和被别人理解,脱掉官服,可能只是一个爱家庭,喜欢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的普通中年人。在单位里摆出上司的样子,是因为自己工作的需要,但抛开职场上的角色,他还是愿意别人对他关心、得到别人认同的。即使不想去刻意讨好上司,作为下属,也应该对上司的背景、工作习惯及他的喜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在其情绪不良时打扰他,或去请求工作,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
尊敬
有些领导能力平平,成绩一般,一直没有在单位里做出过引以为傲的业绩。但作为下属,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这种上司就是不中用的人,他一定有着某方面的长处,才会得到他的上司的提拔。而有的领导在职场上一帆风顺,他们被他们的上司从一个级别很快提拔到一个较高的级别,甚至越级提拔。他们之所以升的快,往往是因为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或者能力很强在公司里业绩卓著。这两种领导,大家往往更尊敬后者,但不要忘了,不论他是否值得敬佩,他都是你的领导,你都必须拥护他。不管是哪类上司,他们心里都会强烈地希望得到部下的拥护和真诚的尊敬。如果作为下属能够对外宣传上司的优点,表示出对他的尊敬,特别是在上司的面前,一旦传到了他的耳中,他会更加努力要求自己,而且,谁满足了上司的自尊心乃至虚荣心,谁都能得到上司的好感。特别是第一种上司,拥护尊敬他,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不妨在私下场合或者公开场合,多向上司问好,多为上司着想。这份情上司肯定会记在心里,一遇合适的机会,一定会得到回报。
关系要适度
跟领导走的近就一定有好处吗?答案是否定的。小杨和上司鹏可以说得上是“铁哥们”,上班时有说有笑,一唱一和,下班后一起出去喝酒泡吧,关系好的跟哥俩似的。一天鹏要被调到总公司升为副总了,上面要他在自己的部门里挑一个人出来接替他的位子,要求必须能保证团队的工作能力不会削弱。鹏想到的第一个人当然是小杨,但考虑再三,还是推荐了别人。原因就是小杨因为和鹏走的太近,而被其他同事刻意的疏远了。谁都有“红眼病”,而且小杨跟鹏走得太近,当着小杨的面说点什么,万一将来传到鹏的耳朵里怎么办?同事们出于这些顾虑,大多对小杨敬而远之。站在鹏的角度想想,为了自己在领导面前的表现,也为了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部门不会在自己走了之后成为一盘散沙,怎么可能推荐一个被同事孤立的人来做自己过去的位子呢?如果你的上司是异性,更要注意不能让彼此的关系过分密切,以致卷入他(她)的私生活中。与上司过分的亲密,会导致同事们的不信任,可能还会招致嫉妒的人暗中与你做对,哪天真要被谁从背后捅上一刀,后悔就晚了。
投其所好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嗜好,而且一生都很难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对人性的最佳写照。上司也是人,他的个性想法与偏好早已定型,基本上无从更改。下属更不可能使其改变,反而作为下属,应该调整好自己,去配合他,如此才能与其相处融洽。同时也证明下属与上司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很容易得到上司的另眼相看,甚或视为亲信,自然会在将来的升迁之路上得到上司的关照。
不过,投其所好,并不是一味迎合或曲意奉承那么简单。反而是要求下属能洞察上司的个性与偏好,进而采取适当与之配合的行动与对策,才能见效。每个人的行事风格与个性都是不同的,有的上司要求做事积极主动、不喜欢拖泥带水,下属就应该尽力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完成任务。有的上司要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很多时间花在修复细节上,下属就不要操之过急,细心的完成工作,保证自己没有出现错误。再者有的上司爱虚荣,喜欢受到别人的阿谀奉承,那下属就该应懂得抓住机会拍他拍马屁、戴戴高帽子。
投其所好,无论是在职场关系,还是在整个人际关系中,都是拉近与别人距离的最好办法。但难度同样颇高,一是要能够放下面子去迎合别人的喜好;二是要能正确找到对方的喜好;三最重要,就是要投得其法,一般来讲,越是地位高的人,越不容易让别人接近自己,因为接近者往往是抱着利益动机靠过来的,一不小心着了对方的道,自己就要摔大跟头。越是面对这样的人,越是要考验投其所好者的功夫了。
努力工作
无论什么样的领导,他所扮演的角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团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职场中每一个领导着都有监督下属的责任,也是自己非常重要的一项本职工作,一个自由散漫,做事偷懒的下属,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领导的好感的。
上司需要同情和理解
小志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销售员,个人的业绩一直不错。最近公司人事变动,老上司离职,新上司的到任,也带来了公司销售政策的重大调整。刚一上任,新上司就开始忠实地执行公司的新政策,给下属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小志凭着以往的经验,希望新上司能对政策做一定的改变和通融,反复向新上司陈述理由。无奈上司对公司的原则很坚持,口气也比较强硬。于是,为了表示抗议,小志开始消极怠工了。
与上司的冷战是非常不明智的,但也是职场中常常出现的。如果下属实力不够,往往不会有好下场。小志渐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一来新上司刚刚上任,必须做出个样子来给老总看,让他确定没有选错人;二来将公司不合理的新政策的怨气迁到上司头上,本身对上司就是不公平的。开始结束“冷战”,重新回到起点,不带成见的与新上司重新建立上下级关系,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完成新上司布置的任务,帮他实现公司设定的目标。现在,小志与上司的关系非常融洽,上司也视之为臂膀,年底把部门里唯一的一个加薪机会给了小志。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对上司多少都有些敬畏,除了敬畏,更多的可能是不满。“他能力不如我,为什么要爬到我头上?!”“我这么努力的工作,可为什么升职、加薪的时候他总不考虑我?!”“眼里只有那些拍马屁的人,这种人怎么配当上司”“明明是他的错误,为什么出了事就要把我们推出来当替罪羊?!”喜欢被人拍马屁、推卸责任、这些人都有的毛病一旦出现在上司身上,就会被放大无数倍,成了他的致命缺点。但是,为什么人们可能轻易地原谅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上司耿耿于怀呢?以前作为上司的下属,总觉得上司对自己的要求太苛刻,等自己接替了上司的位子,才发现原来的同事们太懒惰、而且那么不好管。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高度。
人际关系学里有一条重要的定律: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发生冲突时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一下,明白了对方的难处,自然会多一分宽容,关系也就好处理了。作为一名下属,应该多考虑自己上司的难处,多给上司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上司时,则需要多考虑一下雇员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这条定律不仅可以避免不该发生的冲突,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自己与周围同事关系的改善,同时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下属能多替上司着想时,身上就会自然而然的传达出一种对上司的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上司在内的同事们。信息的传达最终会回馈到自己的身上,如果哪天从上司那里得到一份理解和支持,很可能就是以前对上司的理解,最终由上司还回了自己的身上。
下属戴上有色眼镜看上司,把他们的缺点放大无数倍。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上司与下属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利益冲突。职场是名利场,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赚钱养家,大多数人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有这样的意识: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谁就是坏的、恶意的。当上司的行为与下属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同情和理解都会在利益的矛盾中消失。管理一个部门不是件容易的事,上司要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要知道上司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的缺点。他之所以成为上司,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别人的毛病,而是因为他有某种别人所没有的才能。来自客户、来自上级、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上司的情绪。因此,作为下属,首先要用看待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上司,而且职位越高的上司事情就越多,责任也就越多,更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
做下属,更要大度
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年少气盛,自以为能力、学历都比别人高出一块,将自己努力工作而没有获得提升的原因归结于受到了上司不公平的待遇,认为上司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观念新的下属,甚至认为上司是怕自己的成就超过他而故意阻止他的发展。事实上,大多数上司都不会故意抱着善意和恶意的态度去看别人,为了自己部门的工作,他们需要适合的人才,也希望能得到合适的人才,选择提拔谁的时候,自己的好恶是一方面,但肯定也会同时考虑到公司的利益的,相对来说比较公平。
职场新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多少都是有些傲慢、看不起别人的心理在里面。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以己之长比彼之短,得到的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事实上,一个员工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上司就在观察他们的言行。他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们的能力、品格、人际关系等等,只有当他认为这个新人身上缺乏一些必要的素质时,比如人品、职业道德、当然还包括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他才会认为这个新人是不能提拔重用的。因此,作为下属就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努力去配合上司的工作,给予上司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搞好和上司的关系,换言之,如果上司好了,被提拔了,自己才有机会坐上上司的位置。
听懂上司话里的话
上司随便的一句话就让下属想上好一阵子,人在职场,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经历。很多时候,上司碍着面子、碍着自己的地位,不会把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现出来,提点一两句后,剩下的实际内容就要靠下属自己猜了。“揣摩上意”自古就是官场中一门大大的学问,现在用于职场,虽然不像官场那么复杂,但对一句话的误解,就可能影响自己的前途。特别是对一些不喜欢表达自己真实意见的上司,他说“也许”的意思就是“必须”,他说“可能”的意思就是“一定”,他说“随便”的意思就是“要按照他的意思百分之百地执行”。下属永远也不能用字面意思来明白他的真实意图,那学会“听话”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连续两个晚上的加班,使小敏已经筋疲力尽了。小敏所在的广告公司最近接了一单新生意,做一个化肥的广告,对于新客户公司从来都很重视,于是主管把工作交给了团队里的精英之一,小敏。但化肥怎么才能做出广告的美感呢?两个晚上的加班之后她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眼看最后期限一天天的临近,小敏真是伤透了脑筋。这时主管走到她的面前,问她:“做的怎么样啦?不好做吧,说说你的想法。”小敏似乎看到了一个发泄苦恼的机会,开口抱怨道:“两天了,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这本来就是不适合大做广告的东西!”意犹未尽的她接着说:“这家新客户也太没常识了,明明不是值钱的东西,非要让咱们把它做的高贵起来!也许适得其反,让消费者以为他们的东西太昂贵而不去买了”。说到这里,主管打断了小敏的话“我想起来了,今天还得去找一下副总,你忙吧。就算化肥也好,它也能让我们公司赚到钱。”之后的一个月里,小敏渐渐从主创团队里脱离了出来,这并不是她的本意,而是上司剥夺了她上场的机会。小敏愤愤不平的找到了主管,想问个明白。主管毫不隐晦的对她说:“在我的部门里,下属的团队观念远比追求个性要重要,你的态度让我如何相信你能处理好大案子?而且你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反感,还带着不屑的态度服务客户,我能放心吗?”当上司难得问候一次下属时,也许他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善意,但面对上司的问候,下属的反映却有可能使上司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记住,职场里不是发牢骚的地方、上司更不是可以发牢骚的对象。
当你与上司正在为一个问题据理力争的时候,他会很不耐烦地摆摆手,说“好啦,不要再争了。随便吧,你看着办。”这时,千万不要以为上司已经被你天生的好口才所说服,心甘情愿地把决定权交到了你的手上。也许他只是对你不能及时明白他的弦外之音而感到厌恶。“你看着办吧”言外之意:我的意思已经说明白了,你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来和我谈。这种看不见的杀招实在要小心,一不留神得罪了上司,自己心里可能还在为上司的放权和信任而感激涕零呢。
威是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已经工作了两年,颇有人望。有一次老总找威谈话,先是肯定的威了业绩,认为他有能力去胜任更为重要的职位,然后又提到最近行业不景气,公司利润比之去年下滑得厉害,最后问威,如果威做了部门主管的话,会不会考虑裁员。想起那些甘苦与共的同事,威连想都没想就说了“不会考虑”。老总又匆匆讲了一会,谈话结束了。一周后,威的一个同事成了部门主管。事后威才想清楚,老总那天说话的意思就是裁员,如果当时不那么感情用事,想想再回答老总的问题,现在的主管就是他了。其实无论是哪种弦外之音,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上司已经拿定了主意,明确了态度,如要听得出来上司的意向,弦外之音就不难应付。而且大多数时候,上司的话并没有那么难懂,听着上司说的话,联系他前面的内容,看着他的表情,就能大概清楚他弦外之音到底是什么了。
很多人上小学时就会得到老师的学习评语,写在作业本或者学生证上。内容主要是给家长看的,出于对家长情緒的考虑,老师们一般会写的很委婉。比如:“机灵活泼”就是太过贪玩,“口齿伶俐”就是话太多,“望以后加强个人卫生”就是这孩子太脏了……如此种种,既表达了自己意思,又不伤家长的感情,颇为巧妙。职场同样有这样的文字游戏,大多数企业都会要求上司定期对职员的工作表现加以评价。看到类似下面的评语,先别急着高兴,多领会一下字面底下的深层意思吧。
●普通员工————不太聪明
●格外出色————未犯大错
●具有极佳口才————能侃
●观察能力强————善于向领导汇报同事动态
●思维敏捷————能迅速找到借口
●复杂工作上逻辑清晰————能把工作推给别人
●善于释放压力————上班偷懒
测试你和上司是敌人吗
1.开会的时候,你会坐在上司的哪里?
A上司的邻座,有机会可以跟他多交流工作上的细节
B坐在同事的中间,表现的既不疏远也不亲近
C越远越好,开会很无聊,难保不开小差
2.早上去公司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上司留给你的字条,你觉得那张便条上面会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