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这位大人物在这样的场合不口若悬河、滔滔而谈,面对这位女士的挑战,也仅说出了“徒劳”这两个字呢?这是因为,总统是个富有涵养,性格内向,又淡然处世的人。面对这样的人,肯定不能滔滔不绝,否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就像对一个急性子、心直口快的人,你如果一句话啰嗦半天,再解释半天,没等说第二句有意义的话,可能对方就已经听烦了。反过来,如果你知道他是这样一个急性子的人,想让自己的话引起他的兴趣,大可故意只说一半就闭嘴,这种人最受不了被人吊胃口,马上就会追问下去,这时,你再往下说就容易多了。
注意对方的需要
詹姆斯·布拉法莱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被任命为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后,英国女王决定给他加薪。谁料,詹姆斯·布拉法莱拒绝道:“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的收入,那么以后到这个职位来的将不是天文学家了。”
詹姆斯以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金钱的深刻理解,巧妙的表达了加薪并不是自己的需求这一想法。他的话幽默风趣,又语重心长,表达了自己对职位的重视和漠视金钱的态度,让女王明白了天文台如果一味增加薪水,那这个职位将成为人们为了谋求私利而争相追逐的目标,使加薪的目的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如果能准确的抓住别人的需求,根据对方的需求说下去,除了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认真听你的意思,从而引导对方做出与你说话的目的相同的选择。
看周围气氛说话
勃拉姆斯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在一次晚会上,一群喋喋不休的女人围绕着他谈一些乱七八糟的话题。勃拉姆斯没有吭声,独自点起一支粗大的雪茄,开始腾云驾雾起来。“先生,你不该在女士面前抽烟的!”有个女人开始抱怨起来。勃拉姆斯又惬意地抽了一口,微笑着说:“不对,有天使的地方不该没有祥云呀!”
在一个热闹的晚会上,勃拉姆斯如果不是这么幽默,而是严厉地拒绝对方或干脆转身离去,就太不合事宜了。他用自己的幽默,称赞对方为“天使”,化解了危机,既没有破坏晚会的气氛,又巧妙地把问题转接了出去,实在是一种高明的手法。
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留意周围的气氛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参加婚礼一脸的不高兴或是在葬礼上开怀大笑,都是会招来别人厌恶的,严重的还有可能被扫地出门。适时,说适于周围气氛的话,得到别人的好感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避免别人的反感,不要破坏别人的心情,招致对方的反感。
测试朋友眼中你属于哪种人
许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形象,这个测试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当你发现你的朋友把东西遗忘在你家时,你认为采取以下哪种办法最合适?
§§§第3节倾听让你成为别人的知己
“人为什么长着两只耳朵一张嘴巴?那是为了少说多听。”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学会听别人说话,是对人基本的尊重,同时也是改善与他人关系的一个好方法。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两个朋友在一起聊天,一个提出了一个话题或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另一个自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懂得的很多,至少比对方多,就不顾对方的感受随便打断对方的话,然后长篇大论的发表起自己的观点来。这种做法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另一方面打断对方的思路,阻碍了对方倾诉、乃至卖弄的欲望,就可能会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反感。
但交谈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的交流,如果只是闭嘴听对方说而不表达自己意见,那就表示失去了交谈的意义。真正的倾听应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对对方意见全盘接受,还应该主动地回馈。一般情况下,即使你不赞成对方的观点,也应该婉转的表达你的疑问和观点,比如“对不起,打断一下,这个好像应该是这样……”记住,打断对方的话是为了自己的疑问或者有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与其发生争执。但如果表达不好,很容易给对方以挑衅的感觉,实在不好插嘴,最好等对方把话讲完再说。一个真正的听众,不但不会被动的接受倾诉者的思想,被其带着走,还能激发倾诉者的情绪、思维,使之在表达意见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收获。因为倾听并不是呆坐在那里竖着耳朵听着这么简单,还要通过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向倾诉者传达信息,鼓励其继续说下去。
A君很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认识新朋友,所以他的朋友很少。有一次,他去参加好朋友在家里举行的小型聚会。几个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除了组织聚会的朋友,其他人A君都不认识。但他们几个之间好像都很熟的样子,有说有笑的一直在说着。因为谈论的内容是那几个人相熟的人和事,A君不了解,所以一直没有插嘴,只是静静地听着,专注地看着发言者的眼睛,时不时用表情或动作给一个简单的回应。其中有一个被叫做大嘴的,也许是他平时话太多了,也太没趣了,大家都不想听他说,每当他把话头接过来,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转向了别的地方,或者交头接耳起来,只有A君始终专注的听着,到后来,大嘴干脆只对着A君一个人说,而且越说越起劲,大有相逢恨晚的架式。也亏着A君的脾气好,反正都是不认识的人,有一个伴交流着,就不太在乎话的内容了。聚会很快结束了。过了不久,A君得了一场大病,住进了医院,越是这样的时候,人越容易感到孤独,更合况A君本来朋友就不多,一个人的时候他经常想,为什么自己就这么笨,连交朋友都不会呢?这一天,A君听到有人敲病房的门,抬头一看,竟然是只有一面之缘的大嘴来看他。大嘴一进屋就问寒问暖,听得A君很是感动,好像他是一个多年的老朋友。A君知道,是上次的倾听发挥了作用,大嘴真的把他当成好朋友了。人就是这样,都会自我感觉良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倾听别人的话,就能让对方得到这两种感觉,让别人产生自我满足感的人,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好感。“知己”是什么?是认同自己、了解自己的朋友。对于那些喜欢表达自己的人来说,能够听他们表达,认同他们想法的人,就常常会被当作知己。
如果交谈的两个人地位不同,还要根据地位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倾听方式。如果说话者是地位明显比你高的人或者是长辈,就不仅该认真地听,还可以故作沉思,或多问些相关的问题,哪怕是你已知道答案的问题,这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对他说的话很重视,会有更好的效果。但即使对方地位真的很高,作为听话者,表现应该是自然的,而不是唯唯诺诺,更不能向对方表示过度的献媚,过度的贬低自己,不但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反而会被他看不起。如果作为听话者的你地位比说话者高,更要注意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诚意。调查表明地位低的人更容易憎恨地位高的人,如果在你听他说话时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爱答不理的态度,就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怒,即使他没有表现出来,心里也已经骂了一万遍。哪怕对方是来抱怨、表达不满情绪的,也不要因此冷落他,更不能用高高在上的口气责备,而应该去试着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而且通常地位低的人在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说话时,大多认为只有认真听自己说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他的人,是值得信赖的,对这种人,他也会更加尊敬。而且,地位高的人本身就该比地位低的人更有容人之量,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人在交谈的时候,说话者都能通过听话者的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明白其对自己话题或观点的反应。比如听话者双眼注视说话者,就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很有兴趣;如果听话者东张西望,就表示他心不在焉,并没有真的在听;而有的听话者有意无意地总看手表,则有可能他已经有些不耐凡了,甚至不想再听下去,这跟古时讲究的“端茶送客”有点相似。作为倾听的一方应该注意在听对方说话时自己表情的变化,要与对方所想表达的意思一致,让对方感觉你对他的话感兴趣,比如当对方说的话很幽默时,你的笑容就是鼓励对方说下去的最好方式。但一定要自然,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下面的内容是做到成功交谈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使你成为别人倾诉对象!人们交谈时通常是由开始讲话的人选择一个话题,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然后转向另一个话题,因此选择合适的话题便十分重要。如果选择的话题能被大家接受,谈话便会顺畅地进行下去。如果选择了不适宜的话题,引不起大家的兴趣,没有人做出反应,交谈便失败了。有时候您可能拥有权势使别人不得不坐下来听您讲话,他们可能假装用心听您讲话,但您却无法强迫别人开口讲话。不合适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有的人谈来谈去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活,开始人们也许还有兴趣听,时间久了人们便失去了兴趣甚至躲避这样的谈话者了。2、有关禁忌的话题。如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愿谈及的疾病等等。如有的人不愿意别人打听自己的经济来源或经济状况等。所以这些话题最好不要触及,除非对方主动提及。3、假话题。假话题是指那些无法继续下去的话题,如果你用“今天天气很好”来开始谈话,对方便没有什么话来回应。如果您发现周围的人不愿意与您交谈,那您就要检查一下您在选择话题方面是不是存在问题。检查的方法如下:以一星期为限,尽可能记下你与人交谈时所选择的所有话题。如果有的话题重复出现,在话题后面记下次数。这样就得到一张你选择的话题的清单。检查出现次数较多的话题,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别人总是跟您谈这样的话题,您想不想听?如果不想听,为什么?
按照一定的顺序交谈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交谈时谈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假设有A、B、C三个人在一起谈话,理想的交谈方式如下:
1.A先开始讲话,他选择一个题目,围绕着它讲几句话。
2.A通过某些方法使B继续谈下去。
3.B接过话茬,顺着A选的题目讲几句话。
4.B选择C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5.C接过B的话茬,顺着话题讲几句话。
6.C选择A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7.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大家感到有关这个题目已无话可说或者时间用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大致相等的机会和时间来谈话,并且当一个人讲话时其他人只能听。
8.最后一个人总结A选择的话题,这时候表明该话题已经结束,可以引出另一个话题。
正是靠着这种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会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否则便会造成交通堵塞。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被严格遵守着。依据这些规则,参加谈话的人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加入交谈或者回避交谈。如果您想加入谈话,您必须等待说话的人讲完以后停顿时接过话茬。如果在这中间打断别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而如果您想把话题交给下一个人,就要出现停顿,暗示您已经讲完。
有两种不好的习惯需要加以改正。
一种是边想边说,在句子中间出现了不应有的停顿,使听话的人无法判断您是否已讲完。另一种是不停地讲,不出现任何停顿,这时人们便不得不打断您的话。把话题交给别人可以采用各种手段,除了上面提到的停顿以外,还包括提出一个问题,指定某人发表意见。但是表明谈话结束的重要线索是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在停顿时和您目光接触,那就表明他选择了您作为下一个谈话者。在您准备把发言权交给别人时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因此如果不想加入谈话,就不要与正在谈话的人目光接触。
另外一种情况是谈话者出现了停顿,但并没有选定下一个谈话者,这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接着话茬。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竞争,即两个以上的人同时讲话,按照上面提到的规则应有人放弃自己的权利,只留下一个人讲话。注意听别人谈话有许多特点需要注意。讲出的话转瞬即逝,不可能像听磁带一样倒放。交谈的双方互相影响,说出的话不可能完全是事先想好了的,需要根据前面的人讲的话修订我们自己要说的话,我们的话又影响到双方后面要说的话。因此认真仔细地听别人讲话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听懂了别人的话我们才可能有效地做出反应。只有注意听,我们才可能准确地判断对方是否谈完,才能及时地接过话茬,而不是冒昧地打断别人或者该自己发言却没有反应。
§§§第4节先识人再交友
你了解周围的人吗?虽然一眼看过去他们都没太大的不同,除了外貌以外,同时也绝对存在着君子小人、忠奸善恶之分的,只是我们很难一眼看出来。看错了人,对一件严重的问题,错信了不该信的人,办起事来所托非人,把一条狼当成兄弟……最后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历史上因为信错了人造成自损失的事实在太多了,秦国宰相李斯,错信了赵高的承诺,助其立二世子胡亥为皇帝(既秦二世),结果事成之后被赵高腰折于街头;三国时的一路诸候丁原错信了吕布收其为义子,最后被吕布杀于营内;诸葛亮看错了马肃的能力,结果失阶庭,还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周世宗柴容错信了义弟赵匡胤的情义,结果他死后不久就被这个义弟窜夺了天下,陈桥兵变后,大周变成了大宋;清朝同治年间的东宫太后慈安错信了“好姐妹”西宫太后慈禧,没有用先帝的密诏至其于死地,结果自己被慈禧害的不得善终。如此种种,都出在一个人字上,那么,能看透一个人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当年诸葛亮死前就看出魏延有反骨,自己死后,魏延必反,于是及早做了安排,使蜀国的一场兵祸消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