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大数法则
全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同一个城市里有很多人,生活中总能看到很多人,那么在这么多的人中,有哪些人可以作为我的人际关系呢?许多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开始,你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决定多去结交哪些类型的人,当这些目标确定之后,就找一个简单易用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坚持下去。这个方法不是别的,就是使用“大数法则”。
什么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则”,是概率论的主要法则之一。大数法则的意义是:在随机险象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类规律就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的精神实质在于观察的数量越大,预期损失率结果越稳定,所以,大数法则是保险精算中确定费率的主要原则。
“大数法则”之于人际关系,就是借用这个原则的精神实质:你结交的人数越多,那么,预期成为你的朋友的人数占你所结识的总人数的比例越稳定。所以,在概率确定的情况下,你要做的工作就是结识许多许多的人,广泛地收集人际关系的信息,有效地运用大数法则来推断分析,评估你在拓展人际关系中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制定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方法,广结人缘。现在的商业人士在实际工作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大数法则,这是因为大数法则永远支配着商业社会。
法国亿而富(TotalFinaElf)机油前总裁,每年总要立下志愿,与一千个人交换名片,并跟其中的两百个人联络,而且还要跟其中的五十个人成为朋友。他遵循的就是大数法则。再如比,对从事人寿保险的专业人士而言,他每天都会问:谁是我的客户?我到哪里去寻找属于我的客户?答案: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客户。为什么?因为大数法则。同理,谁是我生活和事业上的贵人?答案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贵人,贵人就在你的身边,关键是你要有人脉资源经营的意识,你要用心寻找,用心经营。
潜在的人际关系就在我们周围,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生活中我们也确实从这些“潜在”的朋友中得到了真正的朋友,但与此同时,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朋友却从我们身边流失了,因为我们的不经意,也因为人们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没有谁能够把所有的潜在人际关系全部都变成自己的关系,但作为致力于拓展自己人际关系的人来讲,我们是十分有必要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潜在的人际关系中来。
§§§第4节餐桌——认识朋友的好地方
如今的中国,被应用最多的促进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什么?答案很简单——请客吃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饭局已经成为了各种人、各阶层的主要沟通工具之一。升学有饭局,道歉有饭局,办事有饭局,过节有饭局,生意有饭局,开会有饭局,喜事有饭局,丧事也有饭局,实在没事,随便找个理由也可以凑个饭局。一场饭局,既是亲朋故交之间沟通交流工具,也是为了事业发展人际关系的利器。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生意和交易,最后通通绕不开饭局。在会议桌上谈不拢的事,在餐桌上却能得到解决,在办公室里成不了朋友的人,却能在饭局里建立起交情来。不可否认,如今的生活离不开请客吃饭,拓展人际关系,更要学会请客吃饭。
中国的饭局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点菜是一门技术,拼酒是一门诈术,招呼领导吃好是一门艺术,自己千杯不醉是一门防身术……如此复杂的考验,非“全才”难以全身而退。万一出了纰漏,伤了面子损了前途怎么办?有的人请人吃饭,除了酒肉穿肠过没得到一点好处,有的人一桌下来一口饭都没吃,却能办成自己的事又得到别人的好感。饭局不等于吃饭。若只埋头吃喝也就罢了,可埋头吃喝只是生活方式,饭局却是一种
应酬方式,其精妙之处,不在于“饭”,而在于“局”。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饭局,设局人、局精、局托儿、陪客、花瓶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推杯换盏间,角色的配合,多少东西吃进肚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主角陪好,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中国男人来说,饭局多,意味着几个潜台词:他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他是重要的人;他是受欢迎的人;他是事业有成的人……
酒
饭局在中国,也是社会身份认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看一个人常混迹于什么样的饭局,便可洞悉其兴趣、财富、身份、地位。但无论什么层次的人,什么样的饭局,都肯定离不开酒。档次高的喝国酒、喝洋酒,档次低的喝散装酒,无论什么样的饭局,都离不开酒,没有酒就没有“局”。饭可以不吃,但酒绝对不能不喝。如果说饭局是一种形式,为的是达到目的,那么,喝酒则是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在一个消耗30%的粮食用来酿酒,每年喝掉一条长江的国家里,不会喝酒、不能喝酒,肯定是一个人发展人际关系的巨大障碍。
喝酒又分两种,一种是为了感情。逢年过节,平日不常见的亲戚朋友共聚一堂,图个开心,多喝了少喝了都不会有人责怪。另一种就比较麻烦了,为了利益而喝的酒。陪上司、陪客户,陪生意伙伴,讲规矩,讲酒量,想不想喝都得喝,关键要把别人陪好。为了得到利益,为了把事办成,不管能不能喝,想不想喝,这种酒都要喝。有些单位甚至把“酒量”作为一个招聘人才的考核指标。
不可否认,酒在融洽人际关系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谈生意、跑业务、接待领导时,酒量是一个硬指标,三杯酒下肚,气氛上来了,事情也顺理成章好办了。从这个角度讲,喝酒确实是一项基本功,“能喝”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事业的发展。也许有些朋友不会喝酒,不爱喝酒,看不惯把酒作为发展人际关系的形式……但是,在社会的大风气下,谁也不能不认同酒是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而酒也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一杯杯灌进肚子里的酒已经成为了交情甚至友情的一种代名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在酒桌上,人们已经习惯把喝酒当成了一种手段,当成了一种证明感情的试金石。这样的风气下,很多酒是不想喝也要喝的,为了拓展人际关系,为了事业的发展,能不喝吗?
需要注意的是,喝是一定要喝的,还要会喝,在酒桌上玩得最漂亮的人,肯定不是喝的最多的那个人。酒是一种载体,而充分利用这种载体,是需要技巧的。各地的酒局风俗不一,习惯各异,我们在这里只介绍一些简单的注意事项,高深的技巧,还是要在“实战”中才能学会的。
1、切忌私语。大多数酒局宾客都较多,所以应该尽量多的谈论一些大部分人都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也尽量少谈论一些别人不关心或没兴趣的事,以免冷场。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大多数酒局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同时也会有一位到几位被宴请主角。赴宴时首先应观察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拓展关系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酒桌与办公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气氛。办公室是谈公事的地方,需要严肃的气氛,而酒桌作为一个私下聚会的场所,欢乐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不管是否情愿,一个软硬兼施,一个百般推辞,每次酒杯碰撞之前都经过了一番温婉或激烈的言语上的角力。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破坏掉原有的朋友感情。
5、敬酒有序。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既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既然是酒局,多少都会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是为了办事,或是为了联络感情。酒局摆下了,能不能达到目的,还要看人的操作,从对方的表情、语言明白他想听的、想要的,八面玲珑的围好每一个人,才能使酒局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7、隐藏实力。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酒量,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实力,选择适当的机会,再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最需要提到的是,喝酒虽然是为了拓展人际关系,为了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事业成功了,身体却垮在了酒桌上的人不胜枚举,而且醉后的意识模糊很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最常见的是酒后驾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无知已经害了多少人。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列举几个喝酒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喝酒之前,吃饭只能吃7分饱,且不可大量饮水。(这是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
2、喝酒之前半小时,喝瓶牛奶,最好是纯奶或者含糖的。(据说,喝酒前喝牛奶,牛奶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薄膜,可以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3、喝酒时且忌不能饮用冰水、柠檬水等等刺激性的饮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了)
4、喝白酒,不可一饮而尽,须得分成几口喝。喝啤酒,须待得啤酒泡沫落下以后再喝。
5、酒后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这些都是误区,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6、酒后如发生呕吐不止,应立即找来矿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里没有东西而呕出血来。
7、呕吐完后,不可立即进食,尤其是烧烤一类食物。
8、翌日,若感胃酸,请服用胃舒平,等胃酸缓解后再喝水。
9、惹感胃痛,可适情况服用其他胃药,且不可服用止疼药,因为止疼药对于胃疼疗效甚微。
10、早点可选用豆浆、牛奶一类热饮。若还需上班者,可选用提神饮料,以保证不耽误工作。
§§§第5节“朋友”就是要为朋友着想
孔子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欢、不想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头上,让别人去做。可见,孔子也十分推崇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句话不仅中国人自己常常说,也是西方的哲学家们喜欢的一句话。在崇尚民主、平等的西方社会,这句充满了善意、与人为善的话,自然得到了他们的好感。但在国内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忘记了这句话的本意: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不想接受的事情,就更不要强加到别人的头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如何要求别人和怎样对待自己的问题。待人和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也是一个人能否和别人相处的来的重要因素。在任何人心中,自己都是重要的,谁都不愿认为自己会比别人低一头。人的尊严,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把自己都不喜欢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那对方也肯定不喜欢;如果非要把这种事情强加到对方头上,对于对方来说是无法接受也不能容忍的。
只有一视同仁,才能与别人很好的相处,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工作中,不会招致别人的怨言和嫉恨。严于律己、宽己待人,本身就是朋友相处的一个诀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以理解对方为基础,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对别人的缺点善意的给予谅解,也是一个人自身修养和知识的体现。朋友之间,体谅朋友更是重要的,因为交朋友本身就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因为不愉快的经历就改变对朋友的态度,那受伤害的不只是朋友,同时还有自己的人际关系。长时间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只会使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
美国人汤姆经常抱怨自己的妻子总是花太多时间在修剪他们家的草坪上,因为他觉得即使一周修剪两次,草地也和他们当初搬进来的时候差别不大。汤姆每次在他的妻子修剪完草坪后都会这么说,这也让他的妻子很不开心,每次这个时候,夫妻间和睦的气氛都会遭到破坏。有一次,汤姆看到一本书,书上说到生活中需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直到这个时候,汤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他的妻子辛苦地修剪草坪,是渴望她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后来,当妻子再去修剪草坪的时候,汤姆会主动提出要陪妻子一起去修剪草坪。他的妻子显然没想到他会主动要求陪自己,显得很高兴,两个人就在一种很愉快的气氛下一起修剪了院子里的草坪。自此之后,汤姆就经常和妻子一起修剪草坪,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夸奖妻子勤快,说妻子很厉害,能把院子里的草坪修剪得与水泥地一样平。虽然汤姆的夸奖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却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这是因为山姆学会了为别人着想。
想维护与朋友的关系或者交到更多的朋友,就要学着多为别人想,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肯尼斯吉德在他一本叫《如何使人变得高贵》的书里有这样的话:暂停一分钟,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你对有些事情兴趣盎然,对另外的事情却漠不关心你将会知道,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使他感兴趣的事情,也有他漠不关心的事情。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是感兴趣还是漠不关心都是有原因的。如果能学着站在别人的立场多考虑考虑,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自己在和别人的进行思想沟通时,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只考虑到自己,只为自己着想,那么他一辈子也交不到朋友。但是只要这个人开始试着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对别人付出爱心,自己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吸引力,吸引周围的人与其结识成朋友,原来的相斥就变成了相吸。自私地只想到自己的人,以及不愿意成人之美,不为他人着想的人,都是不容易获得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