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书记的儿子四肢扒住一棵光滑的树干,简直就是一只壁虎,噌噌地上了树。
(《白杨林里的战斗》)
(13)日头从黄水中初冒出来时,血红的一个大柿子,似乎戳一下就会流瘪。
(《秋水》)
例(11)用词语“成了”来联结本体“海面”和喻体“奇峰突兀,怪石崚嶒的山峦”。“奇峰突兀,怪石崚嶒的山峦”具有危险性,固态的事物也比液态的事物更能体现出力量感,用山来比喻海,形象地表现出了风暴中的大海的危险性和压迫感。例(12)本体是“书记的儿子”,喻体是“壁虎”,用词语“就是”来联结。用动物“壁虎”来比喻人,体现出了“书记的儿子”爬树的快速和敏捷。例(13)本体是“日头”,喻体是“血红的一个大柿子”,之间不使用联结方式,“太阳”是自然景物,比喻为“戳一下就会流瘪”“柿子”,变得美味诱人,是因为此时文中人物正处于饥饿的状态,这样的比喻应情应景,形象生动,十分恰当。
3、借喻
借喻直接用喻体来作为本体的代表,用零联结方式联结本体和喻体。例如:
(14)你就是要从这些瞬息万变的线点里,捕捉那些心怀恶念的“鲨鱼”。
(《春夜雨霏霏》)
(15)“听到个屁,狗改不了吃屎,猫改不了上树。”哥气犹未消地说,“咱们家,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大嘴》)
(16)她万没想到,三个老滑头竟想把熟透的果子摘走。
(《民间音乐》)
例(14)“心怀恶念的‘鲨鱼’”是指小岛上要防御的敌方,这里直接用喻体“鲨鱼”来作为本体“敌人”的代表,不使用联结方式。这种借喻的好处是,不仅使语言简洁生动,而且用词委婉。例(15)用两个事件性喻体“狗改不了吃屎”“猫改不了上树”来借喻本体“人改不了他的习惯性行为”,用动物的本能来比喻人的习惯,表示人的这一习惯是根本改不了的。例(16)用“熟透的果子”来借喻“小瞎子”,显得委婉含蓄。
(三)比喻的特殊类型
比喻的一般类型为“本体+联结方式+喻体”(借喻可以看作是“零本体+零联结方式+喻体”),本体、联结方式和喻体各有且仅有一个单位。比喻的特殊类型不同于一般类型,分为内变式和组合式两种。内变式比喻是指一个比喻在一般类型的明喻、暗喻和借喻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从而表现出某种特殊性,组合式比喻是指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比喻之间的组合。文学语言的比喻是活的比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对文学作品中比喻的特殊类型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作家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特别之处。莫言短篇小说中的内变式比喻包括修饰喻、倒喻、引喻、补喻、较喻和反喻,组合式比喻包括博喻、组合喻、派生喻、包孕喻、顶真喻和正反喻。具体情况见表7和表8。
表7 内变式比喻的统计结果
内变式比喻 数量 所占比例
修饰喻 228 78.62%
较喻 28 9.66%
引喻 10 3.45%
反喻 10 3.45%
倒喻 7 2.41%
补喻 7 2.41%
总数 290 100%
表8 组合式比喻的统计结果
组合式比喻 数量 所占比例
博喻 88 83.81%
组合喻 10 9.52%
派生喻 3 2.86%
包孕喻 2 1.90%
顶真喻 1 0.95%
正反喻 1 0.95%
总数 105 100%
1、修饰喻
修饰喻只存在于明喻和暗喻之中,是将喻体放置在本体前面表示修饰的比喻,有时是喻体直接作修饰语,有时是喻体加上联结方式一起作修饰语。例如:
(17)……你不停地调整着机器的旋钮,用电的锐眼搜索着苍茫高远的海空……
(《春夜雨霏霏》)
(18)一会儿,东间房里传来爹打雷一样的鼾声。
(《白鸥前导在春船》)
(19)黄宝一瘸一拐地跑出来,满身都是金子一样的阳光……
(《麻风女的情人》)
例(17)本体是“锐眼”,喻体是“电”,喻体直接修饰本体,中间使用助词“的”。例(18)本体是“鼾声”,喻体是“打雷(的声音)”,用“一样”来联结。用打雷来比喻人的鼾声,是为了形容人鼾声之大。例(19)用“金子”来比喻“阳光”,形容出阳光闪闪发亮的特点。
2、倒喻
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与修饰喻相反,是将本体放在喻体前面的比喻。例如:
(20)爷爷记不清楚,也无法记清楚看到过多少次水淋淋的太阳从海中跃起来的情景,那一团血红,烫得他浑身战颤,希望之火在心里熊熊燃烧……
(《人与兽》)
(21)正义的铁拳打到祖母的嘴巴上,打得她发出了怪叫,打得她连连倒退,那两只从小就裹残了的地瓜脚缺少根基,倒退连连是正常的,如果她不倒退才是不正常的。
(《祖母的门牙》)
例(20)本体是“希望”,喻体是“火”,这种表达具体形象,而且简洁精炼。例(21)本体是“正义”,喻体是“铁拳”,赋无形以有形,给抽象的“正义”安上具体的“铁拳”,给母亲打祖母的这一拳赋予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示打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3、引喻
引喻是指采用结构平行的句式,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由喻体引出本体的比喻。例如:
(22)金桂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莲叶的话,把手中的高粱往地上一撒,两条眉毛刀一样竖起来,说:“莲叶,看在姊妹的分上,看在邻墙隔家的面儿上,我没好意思去找你,你倒找上我来了。真是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
(《因为孩子》)
(23)多年的水沟流成了河,多年的媳妇才能熬成个婆!
(《祖母的门牙》)
例(22)本体是“人善有人欺”,喻体是“马善有人骑”,用跟动物相关的事情引出跟人相关的事情。例(23)本体是“多年的媳妇才能熬成个婆”,喻体是“多年的水沟流成了河”,由水沟要经过多年积累才能流成河,引出媳妇要经过多年积累才能熬成婆。
4、补喻
补喻是指采用结构平行的句式,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喻体对本体进行补充说明的比喻。例如:
(24)靠这个也能干活?兔子能驾辕,骡马还值钱?屁能吹着火,硫磺还值钱?
(《白鸥前导在春船》)
(25)那时候,谁也想不到他能成为这样一个大人物,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倒立》)
例(24)本体是“靠这个不能干活”,然后用“兔子能驾辕,骡马就不会值钱”“屁能吹着火,硫磺就不会值钱”来补充说明本体。例(25)本体是“人不可貌相”,喻体是“海水不可斗量”,用海水的性质来补充说明人的特点。
5、较喻
较喻就是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例如:
(26)“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躜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
(《民间音乐》)
(27)我们跟一群对月亮狂叫的狗差不多。
(《飞艇》)
(28)我更加明白了,人性脆弱得连薄纸都不如。
(《弃婴》)
例(26)是强喻。本体是人,喻体是泥鳅,强喻是一种带了鲜明的主观态度的比喻,强调说明了人的狡猾。例(27)是等喻。本体是人,喻体是狗,把人比喻为狗,带有贬低的意思。例(28)是弱喻。本体是“人性”,喻体是“薄纸”,强调人性的脆弱。
6、反喻
反喻是指否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如:
(29)要塞区党委好像也不是铁板一块,指导员请示过几次也没得到个明确的答复。
(《黑沙滩》)
(30)真是到了认真读马列主义的时候了,不但青年作家要读,老年作家恐怕也要读,因为马列主义并不是如“长效磺胺”类的药品,吞一丸可保几百年不犯病——我“死读”鲁迅了。
(《猫事荟萃》)
反喻是否定句式的比喻,属于比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例本体是党委,喻体是铁板,但是是从非相似的角度来说明,表示党委并不那么冷酷无情。本体是马列主义,喻体是药品,从反面说马列主义并不是药品,意思是说不是一朝读了马列主义就能真的领会其精神,而是要长期读,深入读。
7、博喻
博喻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描写说明同一个本体。例如:
(31)盼望你,反复咀嚼那些逝去温馨的旧梦和不断憧憬日益更新生长着的植根于远大理想之上的情爱,正是一种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幸福,它就像一杯带点苦味儿的香茶,一个带点涩味儿的苹果,一瓶带点酸味儿的橘子汁……(《春夜雨霏霏》)
(32)起先我想这人也未必就是大响,他的眼神时而涣散,时而凝结,涣散时如两池星光闪烁,凝结时则如两坨青水冷气,仿佛直透观者肺腑;我才觉得他必定是大响。(《养猫专业户》)
例(31)本体是“情爱”,喻体有三个,“一杯带点苦味儿的香茶”“一个带点涩味儿的苹果”“一瓶带点酸味儿的橘子汁”,用具体的可以品味的酸甜苦辣来形容抽象的“情爱”的百般滋味,表达得丰满形象,令人回味无穷。例(32)本体是“眼神”,喻体有两个,“两池星光闪烁”“两坨青水冷气”,眼神是瞬时微妙的抽象事物,用“两池星光”“两坨青水冷气”将之具体化,显得形象生动。
8、组合喻
组合喻就是多个比喻的组合,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其中单个的比喻所能表现的。例如:
(33)小岛变成一个井底,井壁是海水,恶浪如张牙舞爪的怪云。
(《岛上的风》)
(34)吃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麻风的儿子》)
例(33)这个句子有两个比喻,本体分别是小岛和海水,喻体分别是井底和井壁。这两个比喻组合起来,我们才能领会到当时小岛被海水包围并且处于完全地势的位置,显示了海水之高和给人带来的威压。例(34)这个句子的两个比喻,本体分别是人和饭,喻体分别是铁和钢。钢可以增强铁的强度和硬度,这正如饭可以为人提供能量和精神,两个比喻组合,我们才能领会其中的意思。
9、派生喻
派生喻就是在一个比喻的基础上派生出另一个比喻,后一个比喻以前一个比喻的存在为前提。如:
(35)校进修,是提拔重用的前奏,就像斑斑点点的山楂,放到化开的糖稀里一蘸,挂上一层琥珀色的亮甲,就可以卖大价钱了。
(《黑沙滩》)
(36)他感到自己的心像只水耗子一样在身体内哧溜哧溜地跑着,有时在喉咙里,有时在肚子里,有时又跑到四肢上去,体内仿佛有四通八达的鼠洞,像耗子一样的心脏,可以随便又轻松地滑动。
(《枯河》)
例(35)先将黑沙滩农场比喻为院校,然后才派生出去农场就像去院校进修,后一个比喻是在前一个比喻的基础上的展开。例(36)先将心比喻为水耗子,主观感觉心在滑动,然后引出滑动的通道,将这通道比喻为四通八达的鼠洞。不将心比喻为耗子,体内也就不会有鼠洞,后一个比喻以前一个比喻为基础。
10、包孕喻
包孕喻是指一个大的比喻里面包含了若干个小的比喻,即小比喻的本体的是大比喻的本体的一部分,小比喻的喻体是大比喻的喻体的一部分。如:
(37)如果一场巨大的台风是一台戏剧,那么,如田埂般平滑的浪头在海上奔涌追逐就是序幕;第一个风浪冲击波是不同凡响的初潮;令人心灵压抑张皇失措的“台风眼”是惊心动魄的过渡;而“台风眼”之后的风暴就是真正的高潮!
(《岛上的风》)
(38)没有一点点风,葵花地里沉闷得像个蒸笼,我酷似蒸笼里的一只肉味鲜美的鸭子。(《弃婴》)
例(37)大比喻是“如果一场巨大的台风是一台戏剧”,后面接四个小比喻。四个小比喻的本体“如田埂般平滑的浪头在海上奔涌追逐”“第一个风浪冲击波”“令人心灵压抑张皇失措的‘台风眼’”“台风眼’之后的风暴”是大比喻的本体“台风”的一部分,四个小比喻的喻体“序幕”“初潮”“过渡”“高潮”是大比喻的喻体“戏剧”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包孕的关系,因此是包孕喻。例(38)大比喻是“葵花地里沉闷得像个蒸笼”,小比喻是“我酷似蒸笼里的一只肉味鲜美的鸭子”。小比喻的本体“我”在大比喻的本体“葵花地”里,喻体“鸭子”在大比喻的喻体“蒸笼”里。
11、顶真喻
顶真喻是指后一个比喻的本体是前一个比喻的喻体的比喻。莫言短篇小说中的顶真喻就一个。如:
(39)那最初吹出的几声像是一个少妇深沉而轻软的叹息,接着,叹息声变成了委婉曲折的呜咽,呜咽声像八隆河水与天上的流云一样舒展从容,这声音逐渐低落,仿佛沉入了悲哀的无边大海……
(《民间音乐》)
先是将箫声比喻为女人的叹息,然后又比喻为呜咽,然后将喻体呜咽声比喻为“八隆河水与天上的流云”,“呜咽”是前一个比喻的喻体,也是后一个比喻的本体,这是顶真和比喻的结合,我们将这样的比喻叫做顶真喻。顶真喻层层深入,给读者创造无限的遐想空间。
12、正反喻
正反喻是指连续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比喻同一个本体的比喻。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正反喻也就一个。如:
(40)太阳照着我们,它一会儿工夫就有了火性,不像个妞妞,像个发威的大黄
狗了。
(《屠户的女儿》)
这是一个反喻和一个正常比喻的组合,先从反面说太阳“不像个妞妞”,然后从正面说“像个发威的大黄狗”,因为“妞妞”是没有火性的,“发威的大黄狗”却是火性很重的,这样正反结合的比喻,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四)比喻类型的特色
莫言短篇小说中的特殊类型之中,最多的就是修饰喻和博喻。修饰喻在内变式比喻中占78.62%,博喻在组合式比喻中占83.81%,是莫言比喻中最有特色的类型,给语言表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1、简明高效的修饰喻
修饰喻将本体后移,突出喻体,使形象化的对象先跟读者接触,这种变异给人以新鲜感,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先看喻体作本体的定语的例子。如:
(41)这雨来得正是时候,明天早晨,不,今天早晨,红日初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院子里呈现:乳白色的像蝉翼像轻纱一样的晨雾里,翠绿的桃叶上挂满亮晶晶的水珠,枝头花重,鲜润丰泽。
(《春夜雨霏霏》)
(42)这个像冰块一样冷的小伙子,眼里的泪水在亮晶晶地闪烁。
(《黑沙滩》)
(43)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
(《大风》)
(44)花茉莉在吃喝上从不亏待自己,她给小瞎子准备的夜餐也是丰富无比,有香嫩的小烧鸡和焦黄的炸河虾,还有一碟子麻酱拌黄瓜条,饭是那种细如银丝的精粉挂面。
(《民间音乐》)
(45)他摔倒在沙窝里时,月亮颤抖不止,把血水一样的微光淋在他赤裸的背上。
(《枯河》)
(46)你咋咋呼呼,刷子眉毛仄楞着。
(《三匹马》)
(47)湛蓝的天空,破絮般的残云,水银般的光线。
(《罪过》)
(48)这种毒汁般的欲念,毒害着家里人的情绪;每个人都用秤钩般的眼睛撕扯着我的灵魂。
(《弃婴》)
例(41)将“像蝉翼像轻纱一样”放到本体“晨雾”的前面,强调了晨雾轻、薄、飘渺的特点,使表达更具有画面感。例(42)“像冰块一样冷”作“小伙子”的定语,强调了小伙子的“冷”,与后文流泪这种表示内心火热的行为进行对比,形象的写出了小伙子外冷内热的性格特点。例(43)用“丝线流苏”修饰“玉米缨儿”,用“刀剑”修饰“玉米叶儿”,突出了“玉米缨儿”又长又细、“玉米叶儿”坚挺锋利的特点,形象而且具体。例(44)用“细如银丝”修饰“挂面”,显示出花茉莉对小瞎子饮食上的悉心照顾。例(45)“血水一样”作月光的定语,是照顾上下文语境,描述“他”赤裸的后背在月光下的情况。例(46)用“刷子”形容“眉毛”的粗和硬。例(47)用“破絮”形容“残云”,“水银”形容“光线”,两个定中结构作句子的谓语,句子短小,但表意丰满。例(48)用“毒汁”修饰“欲念”,给“欲念”赋予“毒”的特性,表达出“我”的主观态度,也与后文的叙述前后照应。
还有本体作喻体的状语的情况。喻体经常与联结方式一起作状语,修饰事件类本体。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