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老百姓眼里,唐僧比玄奘的名气要大。这是因为,唐僧取经的传奇故事,从唐代起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妇孺皆知。这大都因《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但是人们知道的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这与历史上的玄奘取经是有很大差异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玄奘。
据唐慧立、彦惊合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俗姓陈,名祎,生于河南省郾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祖居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后来迁居到河南洛州,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生于600年三月初九,于664年农历二月初五圆寂于铜川玉华寺,终年64岁。
1.少年出家
“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是少年玄奘所立下的大志。
“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唐朝大理寺卿郑善果慧眼识金。
玄奘出生于儒学世家,父亲陈慧,英俊儒雅,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他长得“美眉明目,身高八尺,裹衣博带”,大约很有些魏晋六朝名士的做派,是一位淡泊于名利、讲究操守的儒者。因为隋朝末期的政治衰败混乱,陈慧便潜心三坟五典,一心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学问。州郡曾举荐他为孝廉,朝廷也曾授他为陈留、江陵县令,但都做了不多久,他便挂冠辞去。“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恰如当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陈慧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田园,过上了他耕读课子的隐居生活。
玄奘的母亲宋氏,是曾经官洛州长史的宋钦的女儿,她先后生下了玄奘姊妹兄弟五个:玄奘和他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玄奘的大哥陈霖及三哥陈佑。二哥陈素,少年便出家在洛阳净土寺为僧,法名长捷,颇得其父的遗传,不仅长得风神俊朗,仪表齐整,而且博雅多学,既精于释典,又熟稔于儒家的《尚书》、《左传》及道家的《老子》、《庄子》。玄奘的姐姐长大后嫁给了瀛州张氏。
出家前的玄奘叫陈祎,那时他不仅学了《孝经》,还是个孝子,“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不到闹市游玩。玄奘大师是父母晚年所生,父亲大约在50岁左右才得此子,对他格外疼惜。但不幸的是,在玄奘五岁那年,一直疼爱他的母亲染病不起,离开了人世,失去母爱的他正处在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对他的打击非常之大。好在有父亲呵护,他幼年聪颖早慧,崇尚古代先贤,喜欢读书,过目不忘,日记千诵,与其他同龄小朋友大不一样。
玄奘8岁时,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曾子避席》。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地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时,玄奘立马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聆听。
父亲吃惊地问:“你怎么啦?”
玄奘回答到:“曾子听老师讲课都要整襟而起,我咋能不起来呢?”
他的父亲感慨万端:“孺子可教也!”并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给族人。他给玄奘讲的是《孝经》里面的这么一段话: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从此以后,父亲给予玄奘更多的关注,不仅教他更多的学问,也时常向他讲说关于历代圣贤的人生及为人的故事。正是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玄奘自童年时期,便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孝亲敬长、立身扬名、忠君报国,这些来自于中国儒家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玄奘的成长过程中都烙下了极鲜明的印记,也对于日后身为僧人的玄奘在人生处世及发展方向上的选择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10岁的玄奘继失去母亲之后,又遭受了人生的巨大磨难,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幸运的是,他的二哥陈素,即长捷法师,这时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就把玄奘带到寺里生活。不仅可以解决他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帮助他学习知识。此时,玄奘虽然没有剃度出家,但也是每日寺内早课诵经,这也成为他走向佛门三宝(佛、法、僧)的第一步。
人生难得第一步!正是这重要的第一步,改变了玄奘的一生。
玄奘12岁时,隋朝王室决定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当时洛阳报名的有一百多人,玄奘因为年龄小、个头矮,没有被录取,但被拒之门外的玄奘并没有离开。他求度心切,连连守候观看度僧活动,被前往度僧的考官郑善果意外发现。郑善果看见玄奘清秀慈善,就走上前问他干什么,他说:“想出家!”郑善果很是惊奇,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什么要出家?”玄奘回答:“从远的方面说,将来继承如来的事业;从近的方面讲,我是想把流传到中国的佛法发扬光大。”
一个12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和才识,一下子感动了郑善果。他赞赏地说:“一般的通业易成,特殊的风骨难得,我想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扬佛门的教化,成为伟大的人物。”于是便破格录取了玄奘,玄奘从此皈依佛门。
玄奘没有辜负郑善果的期待。因为他,使得佛教在大唐时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走向了辉煌的巅峰。
出家后的玄奘在净土寺与他的二哥长捷法师在一起,并跟景法师学《涅盘经》,跟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兴趣极为浓厚,很快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成为寺内突出的人物。但凡经文教义,只要听过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将师父所讲的内容发挥、解析出来,在讲习过程中,众僧推举玄奘升座复讲,都能博得好评。时间不长,玄奘出了名,都知道净土寺有一个神童,而这个时候他才13岁。
2.国内游学
“佛门千里驹”之美誉,使玄奘声名鹤起。
庄严寺主持的空缺,让许多僧人羡慕不已。在京城一座著名寺庙做住持,名利双收,是许多僧人梦寐以求的。可是玄奘不为所动,却要坚持去佛国,探本求源,作彻底的研究,以解心中的疑惑。
玄奘出家没几年,在他15岁的时候,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隋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濒于崩溃,洛阳是隋朝的东都,此时白骨遍野,烟火断绝,僧人四处逃散。玄奘年纪虽小,但已看透时势。他对二哥说:“洛阳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但如今兵荒马乱,时局不稳,听说长安比较安定,我们还是去长安找一个寺院安身。”他的二哥一向爱护和接受玄奘的意见,于是二人离开净土寺,来到关中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虽然李唐王朝在名义上已经建国,但刚刚经历了战争破坏之后的长安,仍然是一片废墟,毁坏了的寺院还没有修复,战争中僧人又纷纷逃离,长安显然也不是弘道传法的适宜之地。既然在长安无用武之地,更没有可以问道求学的地方,后来听说蜀地比较安定,香火极盛,于是他们经过子午谷,越过天险秦岭,经过汉中,来到了成都。到成都后,玄奘听宝暹讲《摄论》,向道基学《毗昙》,道基赞叹他平生“未见少年神悟若此。向道振学《迦旃延阿毗昙》(即《阿毗昙八犍度论》,后来玄奘重译为《阿毗达磨发智论》)。在成都,玄奘一住就是五年,他受具足戒,获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坐夏学律,“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研究大小乘经论与南北地论、摄论各派各家学说,能请教的高僧他都请教了,所有可以阅读的佛典藏书他也都读过了。对于佛教经典的领悟,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兄长捷同为蜀人所钦仰。时人赞曰:“昔闻苟氏八龙,今见陈门双骥。”其名声传扬于吴、蜀、荆、楚各地,无人不知玄奘,其佛学造诣,在当时人蜀的数百僧众中首屈一指,包括他二哥在内,没有一人能比得上他。
但是,玄奘并不以此为满足,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希望外出游学,遍访国内名师,求得进一步深造。而他的二哥却不愿意玄奘离开成都东奔西颠。玄奘没办法,只好瞒着哥哥,私下和一群商人结伴,出三峡,沿长江东下,到达湖北荆州天皇寺,这里的寺僧早已听说玄奘的大名,遂邀请玄奘登坛说法,玄奘爽快地答应了,在这里住了半年。当时,汉阳王李环听说玄奘来到了荆州,亲自登门拜谒,礼遇隆重。在玄奘发题论辩的日子,他又亲率群僚道俗,齐来捧场助威。这天,到场的僧众提出了各种刁钻古怪的疑难问题,玄奘都一一应辩,逐个答疑,最终人人叹服。汉阳王看得高兴,听得敬服,施舍了大量的珍宝,玄奘一无所取,悉数捐献给了天皇寺。后来,玄奘又游学河南相州(安阳),从慧休学经。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玄奘游学时,沿途道俗人士,慕玄奘高名,纷纷请他讲经。于是,玄奘一面讲学,一面求学,广收博采,学业日益精进。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玄奘再度来到长安,此时,国内大规模的战乱基本结束,外出避难的僧人已陆续返回。玄奘先住在大觉寺,向岳法师学《俱舍论》,后师从法常、僧辩两位佛学前辈,在他们门下继续深造。法常、僧辩二位法师精通大小乘经典,名驰海内外,是当时佛教界的权威。尽管两位大师门下负笈求学之徒甚众,但他们慧眼识金,对玄奘刮目相看,把他誉为“释门千里驹”。在两位前辈的褒扬提携下,玄奘很快成为长安佛坛的知名人物。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春,长安庄严寺大德慧因病逝,大臣萧瑀奏请朝廷,建议由玄奘接替,为庄严寺住持。这是多少僧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被玄奘拒绝了。因为他有更高的志向,发誓欲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取真经。
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钻研思考,玄奘的佛学修养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水平越是提高,他的苦恼也越是增长,因为他发现各派学说往往互相矛盾,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取流传的有关汉译经典来对照,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译籍隐显有异,莫知适从。
而遍访全国著名寺院和大德高僧,得到的是愈益加深的失望。对于他的问题,大德高僧不能解答,现有的书本没有答案,真可谓“问人人不懂,找书书不够”。另外,唐初崇道抑佛的政策,全国各地大量佛寺的被毁和佛教徒尴尬的处境,也让玄奘心急如焚,想找到一条光大佛学之路。这一切,促使他发誓到佛教的发源地去寻求答案。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续高僧传》,玄奘访问过的老和尚有13位,他们是:景、严、空、慧景、道基、宝暹、道振、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均为国内佛教界高僧及佛学名师。玄奘与这些老师学习过《涅盘经》、《摄大乘论》、《阿毗昙论》、《迦延》、《婆沙》、《杂心》、《成心论》、《俱舍论》,为日后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627年秋天,玄奘从京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天取经的第一步。这一年,他年仅27岁。
3.孤身西行
孤征大漠,涉流沙,越葱岭,翻雪山,生死命悬一线,玄奘挑战生命极限。
“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经过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凭着非凡毅力,玄奘绝处逢生,终于到达了佛国。
玄奘在长安到处寻找西域来的人,学习其国语言。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京城长安来了位中印度那烂陀寺的僧人波颇。波颇在兴善寺译经传法,轰动了长安,佛教界人士纷纷前往向他请教。波颇向长安僧众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讲到了大乘经典《十七地论》以及自己的老师、瑜伽中观学派的当今领袖戒贤大法藏。波颇的介绍,使玄奘一下子豁然开朗,不仅明确了赴印度求法的志向和求学的地点以及导师,而且更加坚定了玄奘西行印度、求取真经的决心。玄奘邀集了一批同伴,向朝廷提出出境西游的申请。那时国内统一战争仍在进行中,时局不稳,国家严禁僧俗百姓越关出境,玄奘等人的申请未获批准。同伴们碰到阻碍,都打了退堂鼓,放弃了西游的打算。但玄奘没有放弃,他又先后两次提出申请,结果同样被拒绝,他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时机。一方面,他要过语言关,所谓“广求诸蕃,遍学书语”,做到能够尽量熟练地掌握梵文;另一方面,几万里的路程,荒无人烟的沙漠,鸟难飞过的雪山,种种艰险,通过阅读有关的文献,他也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贞观元年(627年),恰逢河南、陕西、甘肃等地遭受雹灾,大灾荒之下,朝廷“下敕道俗,随丰四出”,允许僧俗出外逐食,百姓也可以逃荒要饭。趁着这个机会,玄奘决定西行,实现自己的宏愿,恰好有一位在京师学习《涅盘经》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僧人,学业已成,要回故乡,玄奘便与他结伴,夹杂在成群的难民队伍里,混出了京城,一路向西而去,由秦州(今天水市),过兰州,辗转来到了凉州(治今甘肃武威)。
在凉州,玄奘应邀讲经一个多月时间,西域各国不少商人听玄奘讲经,归国之后向所在国的国王赞扬玄奘,因而,玄奘要西行求法在西域早已不是秘密。正因为如此,玄奘西行求法的意图也被凉州官府发现,迫令他东还长安,不得延缓。玄奘在当地僧人慧威法师及弟子的帮助下,迅速逃离凉州,昼伏夜行,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才到达西部边境城镇瓜州(今甘肃瓜州县东南),打听西行的路线。有人告诉他:“从这里往北行五十余里,那里的瓠轳河(即疏勒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有玉门关(1),是必经的道路。关外西北还又有五烽,常年驻有守望的官兵,各烽间相距百余里,当中没有水草。五烽之外就是莫贺延碛,伊吾国境。”他听到后,内心极为愁闷,所乘的马又在这时死去,下一步不知该怎么办,只好在瓜州呆了一个多月。玄奘准备出境后先到伊吾国(新疆哈密一带),但还未出发,凉州方面已经发现他西逃的行踪,缉拿他的公文很快到达瓜州,公文上写:“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
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找到了玄奘,问道:“师父就是玄奘吧?”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说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李昌赞叹道:“师父决心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走吧,天黑就出不了关了。”玄奘又惊又喜,却又发愁,西行路线不熟,担心万一到玉门关被捉,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