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足智多谋着实令人佩服,以致人们在谈判中也引进了狐狸的借威策略——借助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来帮自己达到预期的谈判目的,美其名曰“巧借东风”。
谈判是一场全方位的较量,单凭自己的力量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如能借别人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既不需要消耗自己的实力,又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谓事半功倍。事实上,聪明的谈判者从来都是善假于物的高手,比如众所周知的曹操、诸葛亮,都是轻松玩转借刀杀人、巧借东风之计的能手。
要知道,在谈判活动中,同一个问题,说法不同,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某学校的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这么一个实验:他让一位普通的教师伪装成一个“化学家”,并隆重向学生介绍这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将给大家做一个测定嗅觉的实验。实验内容是“化学家”打开手中的一瓶具有某种特殊气味的液体,这种液体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只要一打开瓶塞,强烈的气味就会充斥整个教室,闻到气味的学生要立即举手,以测定自己的嗅觉是否正常。
结果,“化学家”刚一打开瓶塞,教室里的学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宣称自己闻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特殊气味。
其实,这位伪装成化学家的老师手里拿的只是一瓶普通的无色无味的蒸馏水而已。因为普通老师借助了“化学家”这一神圣的身份,其口中的荒诞之言也变成了真理,使得学生们宁愿扭曲自己体验到的事实真相,也要誓死听信专家的谬言。巧借东风之威力,可见一斑。
正如狐假虎威一样,高明的谈判者总是善于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与条件来帮助自己完成谈判的预期目标,如借助法律法规来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助舆论力量来给对方施压,以促进谈判目标的迅速达成;借助第三方之言来与对方讨价还价,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等。
谈判高手总是轻轻松松就将他人之力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一位杂技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踩鸡蛋时,一时失脚,竟把脚下的一个鸡蛋踩得粉碎。杂技演员的这一失误引起了台下观众的一片唏嘘。
正当大家都以嘲弄的眼神等着看演员的笑话时,这位杂技演员却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为了确保艺术效果,证明这个鸡蛋是真的,所以我故意踩碎一个。现在大家相信了吧?这些都是如假包换的鸡蛋。”
观众们信以为真,报以热烈的掌声。谁知,掌声未停,演员又不小心踩碎了一个鸡蛋。底下的观众一片哄笑,等着看演员这次如何为自己说话。只听见这位演员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看来政府真的要加大打假力度了。大家都瞧见了吧,这年头,连母鸡都生产伪劣产品了。”
这位聪明的杂技演员巧借验鸡蛋真伪、政府打假等噱头,巧妙地将自己连续两次的表演失误轻松掩饰过去。
有一位老太太在闹市里开了个小铺,专卖各个年龄段的鞋子。老太太卖的那些廉价鞋一看就是仿制品,而且仿制技术着实一般。照理说,在周围品牌林立的鞋店中,老太太这家鞋店很难得以生存。但奇怪的是,这家看似普通的鞋店常常人满为患。
每次有同龄的老年人去买鞋时,老太太就拿出一堆鞋子来热情地让人试穿,还一个劲儿地跟人介绍自己平时特别喜欢穿的几双。还说自己进货时,看到那些大城市里的时髦老人都穿这种款式。老太太的这种推销方式很得人心,通常买鞋的老人都时不时地过来问问:最近城里又流行哪些款式的鞋了?
而面对中年人,老太太则一口一个“谁谁家的太太,就是家里开大公司的那个,你认识的吧?她前两天才从我这儿买了两双鞋子,又便宜又舒服。”
面对带孩子过来选鞋子的人,老太太的推销词又变成了“谁谁家的那个孩子,现在出国留学了。他每次回国都要到我这儿来买鞋。同样的款式、同样的质量,我这儿可比国外便宜多了!对了,那出国的小孩和您家的小孩长得差不多大,估计鞋号也差不多呢!”
……
不管面对什么类型的顾客,老太太都有一套绝妙的说辞,听得顾客心花怒放,最后买完鞋还不忘连声道谢。
其实,这位老太太也没有别的花招,只是每次卖鞋时,都巧妙地借助顾客所能认同的人,以其消费倾向来带动其他顾客的购买。
可见,东风之力,不可小觑。找对了借助物,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轻松获得理想的谈判效果。
谈判点睛
谈判是双方的一场力量之较,单靠自己的力量,往往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同。不妨多动用些自己的社会关系,借人之力,为我所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谈判的至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