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宗曰:“曹公有战骑[1]、陷骑[2]、游骑[3],今马军何等比乎?”
靖曰:“臣案《新书》云:‘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4]如此则是各立名号[5],分为三类尔。大抵骑队八马,当车徒[6]二十四人,二十四骑当车徒七十二人,此古制[7]也。车徒常教[8]以正,骑队常教以奇。据曹公,前后及中分为三覆[9],不言两厢[10],举一端[11]言也。后人不晓三覆之义,则战骑必前于陷骑、游骑,如何使用?臣熟用此法,回军转陈,则游骑当前,战骑当后,陷骑临变而分[12],皆曹公之术也。”
太宗笑曰:“多少人为曹公所惑。”[13]
“注释”
[1]战骑:指向敌人发动冲锋的骑兵。
[2]陷骑:指进入敌人阵营内杀敌的骑兵。
[3]游骑:指处于机动状态的骑兵。
[4]“战骑居前”三句:见曹操《步战令》。《曹操集·步战令》:“临战,陈骑皆当在军两头,前陷,陈骑次之,游骑在后。”
[5]名号:名称。
[6]车徒:属于兵车的步兵。
[7]古制:古时的兵制。
[8]教:教授。
[9]三覆:指前中后三层埋伏。
[10]两厢:两旁,两翼。
[11]一端:一个方面。
[12]陷骑临变而分:陷骑根据情况的变化来使用。
[13]惑:迷惑。
“译文”
唐太宗问:“曹公有战骑、陷骑、游骑三种,现在骑兵的使用和那时相比有何不同?”
李靖答道:“曹公《新书》说:‘战骑在前,陷骑居中,游骑在后。’这只是根据任务的不同各立名称,分为三类罢了。大约骑队的八骑相当于车徒二十四人,二十四骑相当于车徒七十二人,这是古时的兵制。车徒通常教以正兵的战法,骑兵通常教以奇兵的战法。按曹公把骑兵分为前、后、中三个梯队,而没有谈到左右两厢,这是仅就一种部署来说的。后人不理解三覆的真正意义,以为战骑必定在陷骑、游骑之前,这怎么能使用得好呢?我经常使用下述方法:当回军转阵时,用游骑在前,战骑在后,陷骑则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使用,这也是曹公的方法。”
唐太宗笑着说:“(在这个问题上)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曹公所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