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滑囊最多的关节。除髌上滑囊外,还有髌前滑囊和髌腱下滑囊等。膝关节的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起到润滑和滋养关节软骨的作用。而且在关节、肌腱来回运动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也要靠滑膜内丰富的血液循环散发。对于保护膝关节有良好的作用。
由于跌打、扭摆,或过度活动,可以引起膝关节滑膜、滑囊的无菌性炎症,见有充血或出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拖延时间太久,则会引起滑膜增厚,关节软骨萎缩的现象。
所以,患病后应当及早进行按摩治疗。
手法
1.晃法:患者取正坐位,医者一手扶患膝,一手握踝部,按顺时针方向摇晃,反复数敬,以舒松膝关节。
2.点法:体位同前,双手拇指点两侧膝眼。
3.揉法:体位同前,医者、手扶小腿,一手揉膝部,反复多次。
4.抱揉:患者体位同前,医者半蹲位,并将患肢放在医者的大腿上,双手抱揉膝关节的两侧部和膝部,反复多次。
膝部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又称老年性关节炎。是指中年以后关节组织退化性(老化)病变,再加上慢性劳损所引起的关节酸痛、活动不灵等症状。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或久坐后站立时,上述症状最为明显。但是稍微活动之后,症状可以减轻,然而活动过多疼痛又会加重。本病进展缓慢,往往有慢性劳损的历史。多见于搬运工人、三轮工人、矿工等。初期发生于单个关节,以后可累及多个关节,如膝、髌、手指、颈椎、腰椎等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关节。骨陛关节炎,以膝关节为多见,治疗方法如下:
手法
1.点血海: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稍屈膝,医者一手扶膝上,一手用拇指点血海穴,以理气活血。
2.点膝眼:体位同前,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患者双侧膝眼穴。手法1、2要求稳准、力度随患者的体质状况而定。耐受力强者,力度可以大些;耐受力差者,力度宜缓。
3.压推法:体位同前,医者双手拇指交叉,压住髌下韧带(髌骨以下,然后稳力向上推,反复数次。
本病属于骨关节退化性病变,与关节相连的韧带同样存在老化的现象,也就是韧带硬化、弹力减弱。因此,也影响关节的活动。压推时,开始应当柔和,逐渐加大幅度。切忌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4.推揉法:实际上是推揉髌骨,以带动整个膝部的气血使之流通,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和功能也得到改善。患者膝部伸直,双手拇指压人髌骨的下缘,向上推揉,然后再按住体骨的上缘,向下揉,反复数次。
5.抱揉法:医者双手抱患者膝部,用掌根揉膝部,边揉边活动膝关节。
6.按揉法:医者单手按揉患者膝部。本病多为双侧发病,所以,做完右侧膝部再做左侧膝部。
腋窝囊肿
腋窝囊肿是发生在腋窝部位的慢性腱鞘炎性肿物。肌腿鞘又称为腱滑液鞘。腱鞘的两层之间有滑液,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由于肌肉反复收缩,腱鞘不断摩擦而引起的肌腱腱鞘创伤性炎症,称为肌腱腱鞘炎。有的慢性腱鞘炎由于鞘壁增厚而形成一种良性肿物,称为腱鞘囊肿,摸上去比较硬,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发生在腋窝部的称为腋窝囊肿。
轻症患者无明显症状。囊肿逐渐增大,屈膝时感到不舒服,不能远行或跑步,严重时在腋窝部摸到一个圆形肿物,并经医生检查后才发现本病。
手法
1.拳击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托踝部,使膝部稍屈,并显露囊肿部,右手握拳,用手猛击囊肿部,并迅速提起,使力量着于囊肿而不损伤周围组织。
2.挤压法:患者体位如前,医者一侧上肢环抱患者小腿,并用前臂按压腋窝部,然后稍事下蹲,借助患者小腿向下挤压,使囊肿内容物被挤散。
小腿肌肉酸痛
小腿肌肉酸痛是一种症状,临床比较常见。一般多因奔走过度,肌肉疲劳所引起,也常发生于体育运动或舞蹈、杂技训练过程中。外受风寒湿邪也可引起小腿肌肉酸痛,即西医所说的风湿性肌炎。天气寒冷、潮湿疼痛加重。
运动后的小腿肌肉酸痛,无外伤历史,疼痛的性质为酸胀钝痛,范围比较广泛,与天气变化关系不大,休息一两天后,症状明显减轻。
2.捏法:体位如前,医者用手捏局部。
小腿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体育运动中比较常见的损伤之一。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使小腿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所引起。多因运动员在练习或比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过度疲劳、天气太冷、水温过低、动作生疏等,都可引起肌肉拉伤。而小腿肌肉拉伤更为常见,特别是在跑、跳、冲刺、压腿、劈叉时,拉伤的机会更多。
小腿肌肉拉伤后,主要的症状是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有明显压痛,而且受伤部位发硬,小腿不敢伸直。一般都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症状很快出现,不能继续活动。小腿肌肉拉伤的治疗应分新伤和陈旧性拉伤。按摩治疗仅适用于轻度拉伤或陈旧性拉伤,小腿肌肉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影响小腿活动者,或局部肿块不消,疼痛不减者。肌肉与组织分开或完全断裂者,应当及早进行手术缝合。待伤口愈合后,再行按摩治疗。
手法
1.戳点法:(适用于小腿肌肉拉伤)。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双手拇指戳点肌肉拉伤的两端点(压痛最明显处)。轻轻用力,而后稳力加重。
2.拔筋法:(适用于小腿肌肉陈旧性拉伤)患者体位如前,医者双手捏住局部硬结处,用拇指来回拨动,以舒通筋脉,拨后用手按揉,反复数次在局部硬结处,用拇指来回拨动,以舒通筋脉,拨后用手按揉,反复数次。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多因在劳动生产、行军走路或体育训练、舞蹈、杂技排练过程中,由于场地、道路不平或负担过重,或在上下楼梯、斜坡时,舞蹈、跳跃或突然失脚,以及穿高跟鞋行走不稳,都可以使踝关节扭伤。在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过于疲劳,或动作不够协调,都是引起踝部扭伤的诱因。由于解剖学的特点,足内翻造成外踝部副韧带损伤较为多见。
由于上述原因致使躁部过度内、外翻,使对侧相应部位的韧带受到过度的牵拉,以致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甚而韧带附着点的骨膜剥离,将骨质撕脱,称为撕脱骨折。发生撕脱骨折时,周围软组织也受损伤,以致皮下瘀血,局部肿胀,躁部关节活动受限。如果距腓前韧带损伤,因其部分纤维参与构成关节囊,所以也损伤了躁部关节囊,因而出现关节肿胀或关节积血。由于损伤引起局部肿胀明头疼痛,所以不能持重或站立。
手法
踝关节损伤后,在按摩以前一定要除外合并骨折。对于急性期患者,手法宜轻柔,以免加重损伤。
一、外踝部扭伤
1.拨顺筋: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坐小凳,面对患者。双手握足部,轻轻拨顺足踝部,以顺理经脉,松缓痉挛。
2.捋顺筋:体位同上,医者用双手拇指轻轻按抚痛处,向下顺捋,以疏通气血,反复数次,并能缓解疼痛。
3.归合:医者一手托足跟,一手握足,轻轻归合,使筋回槽,气血归经,经气疏通。
4.摩揉:医者将患者足部放在自己的膝部,并使保持功能位,双手反向摩揉足踝部,反复数次。
二、内踝部扭伤
踝关节扭伤,虽然以外躁损伤为多见,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造成躁外翻而引起躁内侧韧带的损伤。
手法
1.拔牵踝:体位如前,医者用双手环握踝部,轻轻拔牵,以舒缓拘挛。
2.推归踝:医者双手按压内侧韧带部,然后一手托足跟,向前上轻推,使之归合对位。
3.分理筋:医者双手握患者足踝部,两侧拇指沿内踝下缘,轻轻分理捋顺。
4.搓揉踝:医者用手掌抚按内躁部,并用大鱼际部搓揉踝部,反复数次。
三、前缝扭伤
在体育锻炼、舞蹈时(特别是芭蕾舞),踝关节过度跖屈,超过生理活动范围(跖屈可达140℃),也会造成损伤,习惯上称为踝部前缝扭伤。
手法
1.拔晃踝: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面向患者,一手托踝部,一手握足尖部,左右旋转踝部,反复数次,使之松缓。
2.归合踝:待踝部松缓后,轻轻推足尖,使之背伸,并稍停片刻,反复数次。
足跟痛
足跟痛是一个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经常站立工作和劳动,或有从高处坠落,脚跟直接着地的外伤史,或经常跳跃的运动员、舞蹈、杂技演员训练过度,或训练不得法,都会发生足跟痛。
从足跟部的解剖特点来说,很多病都可以引起足跟痛。例如,足跟部的脂肪垫因跑步时脚着地的姿势不正确,受伤以后纤维化、瘢痕化,可以引起足跟痛。跟腱的拉伤,登山鞋的磨攘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可以引起足跟痛。再有跟骨本身的病变,如跟骨骨骺、骨膜的炎症,跟骨骨质增生等都可以引起足跟痛。常见的足跟痛有以下三种。
一、跟腱腱周炎
跟腱腱周炎,是跟腱和跟腱周围组织的损伤性炎症。跟腱的背侧,在深筋膜和腱组织问约有7~8层润滑层,称为腱围组织。这些部位的损伤,很容易引起足跟痛。主要原因是小腿部肌肉猛烈收缩,拉伤跟腱或腱围组织,以致部分撕裂、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变性等。多发生于从事跑、跳项目的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
病后跟腱部疼痛,上坡、爬楼梯、踏跳、跨地时,疼痛加重。
手法
1.捏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双手捏跟腱,反复数次,以疏通气血。
2.顺理筋:医者双手扶患者踝部,双拇指按在前缝处,其余四指托住足跟部,双侧拇指上下顺理前缝部筋脉。
3.搓足跟:体位同前,医者用一手托住踝部、一手搓揉足跟部(沿箭头所示方向),使之有发热感。
三、跟骨骨质增生
跟骨骨质增生又称跟骨骨刺。是因为附着在跟骨的腱膜、肌腱的反复牵挂,在肌肉附着点处所形成锥状的骨质增生,也就是骨质的退化性变化。虽然在x线摄片时有所发现,但真正引起足跟痛的原因还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所以,当软组织的炎症治愈后,虽然骨刺仍在,但疼痛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手法
1.推法:患者俯卧,医者一手握足部,另一手拇指推足跟部痛点处,反复数次。
2.点捻法:体位如上,医者用一手拇指点捻痛点处,反复数次。
其他疾病
神经衰弱与全身调整法
神经衰弱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之一。属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采用全身性调整按摩手法还是比较理想的。
神经衰弱主要是脑过度,焦虑忧郁,生活节奏失调,或过于疲劳等多种原因引起。与个人的素质、性格以及精神状态极其有关。
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有时还可以伴有出汗、心慌、气短、耳鸣等症状。
手法
1.揉太阳: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身后,双手中指或食指轻轻揉按双侧太阳穴,以安神、定志、止痛,反复数次。
2.分搓法:体位同1,医者双手五指略分开,沿头部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麻胀感。分搓的范围,从神庭到风府穴。
3.搓通天:接上手法,双手级天穴部位搓揉,以加强分搓手法的效应。反复数次,使患者感到舒适。
4.捏揉颈:即捏揉颈部。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扶患者前额,另一手捏揉颈后部,从风池至大椎,以通达上下之阳气,反复数次。
5.捏扁井:体位同上,医者用单手或双手,捏患者的双侧肩井穴。用捏与揉相结合的方法,或用提捏的方法均可,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
6.捏揉肩:患者仍坐位,医者立于身后,双手扶肩,由肩井向外顺序捏揉,反复数次。
7.捏上肢:即捏揉上肢的外侧,医者一手握腕,另一手捏揉上肢,由肩到腕。
此手法共有四个连续动作:(1)沿肩峰而下;(2)上臂外侧;(3)上臂下端外侧;(4)前臂外侧。动作要连贯,刚柔适宜。
8.捏上肢:即握上肢的内侧面,由腋至腕,反复数次。
9.晃腕:患者坐位,医者立一侧,双手握患者腕部,顺、逆时针反复交替晃腕部。
10.拔腕:在上述手法的基础上,用力拨伸腕部,使患者手腕微微向上,手部微向下。
11.推腕:接上手法,医者用双手拇指推揉腕部,以疏通上肢末端的气血。
12.拔指:体位同9,医者一指握患者脚,一手患者微微翘起的手指(医者用拇、食指),迅速拔指。
用其巧劲,切勿过猛,以加强疏通上肢末端气血,依次拔伸每个手指,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13.推揉背:患者俯卧,双手伸直或爬在枕头上,体位要舒服。医者立于一侧,用双手沿图的路线由上向下推揉。路线左、右共计五条,正中线从大椎到长强,从肩井穴到秩边穴、从肩井穴到环跳穴有两条。依次从上到下推揉。
14.捏下肢:捏大腿的后部,从臀部直至脚跟后部。
15.捏大腿后部:患者俯卧,双手并拢,捏揉大腿后部,从臀部至脚跟。
16.捏跟腱:接上手法,双手捏揉跟腱部。
17.按墚胸:患者仰卧,医者立于一侧,单手从上而下依次接揉。
按揉的路线有五条:正中线从天突到气海,旁开从俞府穴到腹股沟的中点,从腋下到髂嵴,左、右各两条。
18.捏揉法:即捏揉大腿的前内、前外侧,由上向下。
神经衰弱的按摩疗法,是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性调节,也是整体调节的适应范围。总的手法要求有以下几点:
(1)接套手法要轻柔、舒适,切忌过猛或粗暴。
(2)整套手法中对于下肢的按摩还是比较重视的。符合病在上取其下的中医观点。所以,体虚者捏揉时由下向上;体强者由上向下。反复数次,时间可达5—10分钟。
(3)对于背部的推揉也很重要,因为背部正中线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统督一身之阳气,推揉背部,可以调整全身的阳气。对于肾俞穴、八器穴要加揉或用搓揉法。
(4)头晕明显者,可以搓脚心,即涌泉穴。搓脚心有清脑止晕的作用。
总之,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实际上是从整体调节人手。全身调整法,是一种全身性的按摩手法,是按摩医生的基本功,或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全套手法,就可以用于多种病症,而且可以在这套手法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疾病和局部症状,加用其他手法,既符合整体治疗的原则,又可以发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特点。
全身性的按摩手法,是从头到脚,从上到下,从后到前,全都施行一定的手法。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胺节”,所以通过体表的按摩,可以由表达里,疏通内外、上下之气血,调整机体之功能。其治疗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调整神经:从对神经衰弱的治疗,即可了解全身性按摩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阴阳、气血失调,是人体病理生理的根本。全身性按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使之逐渐恢复相对的平衡,从临床效果来看,其中包括了对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对于神经衰弱、胃肠道功能紊乱、胆道功能紊乱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②消除疲劳: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气血失调,肌内筋脉失于营养,就会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在激烈活动之后,气血过度消耗,一时得不到补充,或长期慢性消耗,都会引起疲劳。全身性按摩,可以使全身气血流通,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沛,疲劳自然可以消除。对于慢性消耗,气血亏乏,也会因为脏腑功能的恢复而得到补充,气血生化有源,即可从根本上消除疲劳。
③养生保健:全身性按摩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由表及里,由外入内,通达上下,联系脏腑经络,因此调动了全身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增强抗病力,所以可以预防疾病,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