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张伯行写过一篇《禁止馈送檄》,全文仅五十六字,却明确地申述了关心人民疾苦、注重个人名节、反对送礼行贿等主张。张伯行在他的为官生涯中,正是身体力行地履行其倡廉戒贪主张的。
张伯行在山东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为官时,正值饥荒,他即“家运钱米,并制棉衣,拯民饥寒”,并且下令打开府中的粮仓,发放粮食二万六千六百多石,用来赈济汶上、阳谷(均属山东省,在济宁市以北)二县饥民,不知救活了多少百姓。上司知道后,指责他违背规定开仓,是专权。他据理力争说,皇上有过赈济百姓的圣旨,我做的不为专权而是奉旨。他还反问上司说,是让老百姓挨饿受饥重要,还是保存着仓谷重要呢?难道保存仓谷比救人性命更重要吗?康熙皇帝知道这件事后,称赞他做得对,赐给他“布泽安流”榜。
后来,张伯行被提升为福建巡抚。当时,台湾、凤山、诸罗(均属福建省)三县闹灾荒,他上疏奏请免除这些地方的赋税。福建的米价昂贵,老百姓买不起,他下令从府库中拿出五万石,并到湖广、江西、广东等地采购大米回来,平抑米价。他的这种爱民举措,使福建百姓受惠,于是被赐“廉惠宣猷”榜。他还建书院、刊丛书、毁偶像,改祠庙为义塾,令尼姑还俗。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利国利民,老百姓拥护和爱戴他这样的清官,康熙皇帝也赞扬他“居官清正,天下知”,“居官甚清,最不易得”。然而,张伯行的“清正”行为,却受到一些贪官的诬陷和迫害。张令涛及其兄元隆,因通海罪,受到张伯行查办。而与这兄弟有关系的一些权臣则极力为他们开脱罪责,说“元隆、令涛皆良民,请夺伯行官”。张伯行上疏申辩:“元隆通贼,虽报身故,而金多党众,人人可以冒名,处处可以领照……钦元庇匿,致案久悬。臣为地方大吏,杜渐防微,岂不得究?”但是,由于元隆兄弟结纳豪门贵族,向多方有司送上厚礼打点,张伯行反而被诬为“诬陷良民,挟诈欺公”。在康熙皇帝的保护之下,他才免于一死。
张伯行晚年官至礼部尚书。由于他为官“躬行实践,施于政事,皆能无负其所学”,死后,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赐谥号“清恪”。清恪,指的是恪守清廉。
(见《清史稿·张伯行传》)
赞曰:布泽安流天下闻,居官清正可超群。
权臣诬陷终非倒,恪守贞廉义薄云。
※诗作者:余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