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字修仁,梁朝东海郯地(今山东郯城县境)人。与范云合称梁代两名相。徐勉自幼为孤儿,家境十分贫困。所以他从懂事起,就自我激励,养成清正好节操。年长之后十分好学,同族人徐孝嗣感叹说:“这就是人们说的人中麒麟啊!必定能够前程千里!”他还要自己的几个儿子以徐勉为榜样。祭酒王俭每次见到徐勉时,总注视着他直到离开,并说:“这孩子不是平庸的人,有当宰辅的气质和才干。”十八岁时,徐勉被朝廷召为国子学生,在举行射策考试时,他考取了甲科,被任命为藩王国的侍郎,补为太学博士。
起初,当梁武帝萧衍领兵到建业时,徐勉在新林拜见,受到异常的礼遇,让他掌管书记。待梁武帝即位后,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几度升迁为侍中(相当于宰相),这时梁军正大举进攻北魏,军使往来络绎不绝,徐参与军事,日夜操劳,经常几十天才回一次家,家里养的狗因日久不认识他而狂吠不已。徐勉感叹地说:“我忧国忘家,才造成这个样子,我死了以后,也是传记中的一件事迹。”
后改任吏部尚书,负责选拔官吏。曾经和门人在夜间聚会,有位叫虞暠的门客向徐勉请求担任詹事的官职。徐勉回答说:“今晚只谈风月,不谈公事。”态度十分严肃,虞暠只好悄然而退。知道的人都佩服他的无私。
当时民间治丧,大多不按礼制行事,早晨人刚咽气,晚上就殡葬了,还相互比着快办。徐勉上疏说:“三天以后才收殓,这是期望有复活的可能。三天以后不能复活的,也就活不过来了。但近来都不遵守这个礼制,当天就下葬,这还不如狐鼠、燕雀的悲伤同类。请从今以后,依古礼三日之后大殓。”皇帝下诏赞同所奏。徐勉还奉诏撰写五礼制度:《嘉礼仪注》、《宾礼仪注》、《军礼仪注》、《吉礼仪注》、《凶礼仪注》,共一千一百七十六卷,被皇帝下诏颁行天下。因此当时天下礼仪完备。
徐勉虽位居显要,但从不经营家产,家中没什么积蓄,所得的俸禄常常拿出许多来接济亲族中的贫困者。他的门生老友们劝说应给子孙们留一份产业。他回答说:“人们遗留给子孙们财产,我遗留给他们的是清白家风与良好品德。子孙们如果有才干,能争气上进,自然会生活富足;如果无德无才不争气,纵然留给他们万贯家财,也会挥霍一空,成为他人所有。”为此,他专门给儿子徐崧写信说:“我家原本寒素,所以日子过得清贫俭朴,至于家产的事,我从未考虑过,不仅是不经营而已。古人说:‘以清白传于子孙,不也是很丰厚的吗?’又说:‘遗留子孙黄金万笼,不如一经。’我从显贵以来已近三十年了,举荐过许多人,这些门生故旧想感谢我,都愿意提供帮助,有的劝我购置田园,有的劝我建造商店,也有的建议我搞船舶运输,以增殖财物,都被我拒绝。不仅是不愿与民争利,也是要减少纠纷。以前已将住宅的西边宅院施舍给宣武寺,我认为不必追求宅院的方正完整,居室不过是寄身的旅舍而已,何须修得那么华美。”徐勉一生廉洁自律,勤勉从公,给儿孙们做出了好榜样。
(见《南史·徐勉传》)
鹧鸪天·赞徐勉
黄金万笼不如经, 清白家风传子孙。
历任高官三十载, 不谋私利少纠纷。
居室小, 仅存身; 富余银钱乐助贫。
清正廉明梁宰相, 高山仰止正乾坤。
※词作者:干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