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今陕西西安市附近)人。他性格质朴,正直刚强,处事公平,州中人都敬服畏惧。北魏孝文帝时,任殿中将军,不久迁任雍州别驾。他为官清正廉明,嫉恶如仇。崔州刺史崔亮两次向朝廷推荐他为长史,当时梁朝人入侵硖石(在今河南孟津县西或陕县东南),崔亮任都督率军南讨,让王罴率精兵随战。硖石收复,王罴功劳最大。南岐和东益州(均在今四川境内)的氐族、羌族反叛,朝廷任王罴为冠军将军,镇守梁州,平定叛乱。
战罢归来,朝廷任命他为西河内史,他辞不赴任,有人问他:“西河地域辽阔,俸禄优厚,你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职务呢?”他回答:“京城洛阳建筑需要的木材,都产自西河。朝廷的显贵们营造府第需要木材,都须有求必应。如果私下办理,人力物力我都负担不起,如果向百姓摊派,岂非盘剥,这也不合法呀!所以我不能当这个官。”显然他不愿为这种贪占出力,也不屑于取得这个能向权臣们献媚的机会。
王罴崇尚节约,生活上俭朴随便,不修边幅。一次,一位台省使者来他家拜访,他准备了饭食招待,这位使者撕去薄饼的边沿不吃,丢在地上。王罴见了很不高兴,毫不客气地数落他:“粮食来之不易,农夫耕种、收获非常辛苦;磨面烧火,做成饼子,又要花费许多功夫。你如此挑剔,恐怕是没挨过饿吧?”说完,马上命人将饭菜撤去,弄得这位使者非常吃惊和尴尬。还有一次,他招待客人一起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太厚,去掉的瓜瓤较多。他看了也很不高兴,瓜皮已经扔弃在地,他捡起来就吃。客人没想到王罴这样节俭,很下不了台,只好愧疚地告辞。他又很严厉急躁,有个官员向他报告事情时挟带个人私怨,他等不及叫皂役拿棍子,当即抓起自己的靴子去打这个人。每逢宴会,他亲自用秤给将士们分酒肉,人们既赞扬他的公平,又笑他数米而炊的琐碎。他就是这么一个天真自然、不粉饰欺诈的人。
王罴带兵作战素来勇敢,在任荆州刺史时,被来侵的南梁曹义宗率兵围攻并堵水浇灌城池,城中粮尽,王罴便煮粥与将士们平均分食。出城作战,他也不披戴盔甲保护,敢于亲冒矢石。坚守三年,直至敌人退兵。后来任车骑大将军、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镇守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一次被敌人偷袭,他在睡梦中听到外面的喊杀声,便一跃而起,光着身子,披散发髻,赤着双脚,手拿一根白木棒,大声喊:“老熊当道挡在这里,看你们这些貉子(貉mà,骂人的话),怎么过得去?”边喊边用棒子狂扫,敌兵一见,吃惊退走。他赶到东门,集合将士英勇作战,将敌人赶走。他平生战功卓著,多次被封爵为县伯、县公和郡公。
王罴一生安于清贫简素,不经营家产,后来虽然官位很高,家乡的旧宅仍是原貌,死时家境十分困窘。当时人们都传颂他的清廉。
(见《北史·王罴传》)
纥那曲·赞王罴
节俭誉当时,位高不自私。
如仇嫉恶敌,临阵不迟疑。
※词作者:田寿彭中华诗词学会、湖北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汉诗词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