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可谓天下纷争,朝代更迭频繁。然而,专情守志的智者能在纷乱中善于把握自己,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宠辱不惊。崔玄伯便是这样一位清廉智者。
崔玄伯是清河(今河北清河)东武城人,少年时就才华出众,人称“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北部)神童”。
前秦时,阳平公苻融在冀州,对崔玄伯十分敬重,礼遇有加,授任他为阳平公侍郎、冀州从事,主管征东记室。玄伯把所管之事办得井井有条。苻融的哥哥、前秦皇帝苻坚听说了玄伯的事情,钦羡他的才能和为人,非要召他为太子舍人不可。玄伯以老母亲身体有病婉言辞谢,之后被降职为著作佐郎。在兵荒马乱中,玄伯恪守清贫,坚持专心致志刻苦攻读,妻子也跟着他一块忍饥耐寒。
拓跋珪率军征讨慕容宝,驻扎在常山(今浙江常山县东),玄伯弃城远奔海滨。拓跋珪早就听说玄伯的贤德奇才,爱才心切,立即派人轻骑追寻,将玄伯请回军中大营,立刻召见,与之纵论天下大事。玄伯满腹经纶,从容应对,拓跋珪心中大喜,于是任命他为黄门侍郎。玄伯伴随拓跋珪左右,协助处理机要大事,于386年建立北魏。拓跋珪为魏太祖,任命玄伯为吏部尚书。
大业初创,百废待兴。玄伯恪尽职守,督促各有关机构设置官职爵位,制定朝廷礼仪,颁定法令律例,最后由他审查裁定,作为长久规范。其时,玄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是个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在这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玄伯一如既往地保持清醒,不随流俗,洁身自好,俭朴清廉,从无非分之举。他出门不乘车马,早晚步行上下朝,家中摆设简陋,清贫如洗。七十高龄的母亲也跟着过粗茶淡饭的日子。玄伯的这些高尚品行,魏太祖久有耳闻,曾派人暗中察访,果然如是,因而对玄伯更加器重。有人讥讽玄伯这样自苦未免过分,他听后仍泰然处之,不改初衷,保持一贯清廉。
魏太祖去世,太宗尚未继位,朝中人心不稳。清河王拓跋绍趁机拿出大批钱财布帛馈赏朝臣,收买人心。玄伯位极权重,自然在馈赏之列。然而,玄伯知道他心怀叵测,执意不肯接受。太宗登基,知道玄伯拒收拓跋绍财物,不愧忠臣的节操,非常敬重。太宗特地屈尊登门看望玄伯,特别赏赐丝帛二百匹。这令曾接受过拓跋绍馈赏的一些重臣羞愧不已。
(《魏书·崔玄伯传》)
赞曰:守志专情自有真,位高权重未欺贫。
不乘车马朝天子,淡饭粗茶侍母亲。
※诗作者:余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