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字处默,东晋濮阳郡鄄县(今山东鄄城)人,博学多才,年少时便有廉洁的情操,每日进餐仅食豆羹,虽然家中一无积蓄,但绝不拿取不合道义而来的东西。
其兄吴坦之受牵连遭祸,隐之拜见大将军桓温,请求代兄领罪,因此受到桓温赏识,不仅免了哥哥的罪,自己也被任命为奉朝请、尚书郎,不久又调升晋陵郡(今江苏常熟市)太守。在州郡任职清廉俭朴,妻室平时自挑柴草,清苦与贫穷庶民没有什么不同。
当时岭南吏治混乱,几任刺史皆贪财,朝廷欲革其弊,晋安帝封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他赴任时,行经距广州二十里的一个叫石门的地方,路边有一水源叫作“贪泉”,据说人饮此水后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身正不怕影子斜,径往泉边,舀水止渴,并赋诗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待到广州任上,清廉的节操更加突出,平日佐餐,不过是青菜与干鱼。公家供应的帏帐、器用、服装,尽收藏于外库。
卢循作乱,吴隐之率部坚守很久,长子吴旷之战死,自己也被俘。后来还是刘裕写信叫卢循放隐之返回都城。归途中,船上装载的没有多余资财,到家后,只住小宅院,篱笆墙垣倾斜破败,内外共有六间茅屋,容不下妻室儿女。刘裕赐给牛车,又为他修造住宅,他坚决推辞。不久,被任命为度支尚书、太常,他以竹篷作为屏风,坐的地方没有毡席。以后,他迁任中领军,但清廉俭朴之风不改,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都分别赈济亲戚、族人,家中人靠自己纺织以供家用。有时困难至极,两天吃一天的粮食,常穿破旧布衣,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
当年,吴隐之嫁女,谢石知他一贫如洗,便派人送去厨柜帏帐帮他操办,正碰上他命仆人牵狗去卖,家里冷冷清清毫无办喜事的气氛。后来隐之从番禺(今广州市)返回京城,发现妻子携带沉香一斤,便拿来投入湖中。元兴初年(402年),安帝专门下诏褒奖他。
(见《晋书·吴隐之传》)
唐初,也有位敢饮贪泉的人,名叫冯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有武艺。隐太子李建成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玄武门之变中,建成被诛,左右逃散,冯立率士兵苦战于玄武门,杀屯营将军敬君弘以报太子之恩,然后逃于荒野。不久,冯立回朝自首请罪。太宗李世民历数他的罪行说:“你在太子东宫,离间我骨肉兄弟,其罪一也;后又率兵来战,杀我将士,其罪二也。罪过这么大,怎能免死呢?”冯立回答说:“出来事奉主子,立志为他效命,职务在身,就没什么顾忌了。”说完便伏地痛哭,不胜悲痛。太宗听了也为之感动,就加以安慰勉励,并决定任用他。后冯立率数百骑兵,大战突厥于咸阳,英勇顽强,斩获甚多,以死力报太宗免罪及知遇之恩。太宗大加褒奖,任命为广州都督。他为政清廉,不营私产。赴任时经广州北二十里的贪泉,冯立毫无顾忌地大饮贪泉而去,以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义、廉正之心不可改易。
(见《旧唐书·忠义传上》)
赞曰:茅舍竹篱风雨侵, 天涯芳草有知音。
一贫如洗终无悔, 纵饮贪泉不易心。
※诗作者:余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