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慎重考虑,至德元载(756)岁末,李白决定接受永王的征聘。这时,永王的军队正沿江东下,李白也向东面浔阳方向与永王大军会面。在浔阳地带,李白见到了永王浩瀚的水军,恰逢军中的高官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李白也参加了,并作《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卿》,表达自己想要匡扶永王,报国济世的想法。
入幕初期,李白还没有见到永王,就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托人献给永王。在诗中,李白表达了自己对永王的敬佩,是一首歌功颂德味道较浓的诗。
在军队中,李白见到了一位姓陶的将军,他是玄宗的亲信,被玄宗派到永王军中任职,匡君济世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李白不免内心激动。由于刚到军中没有相识的人,又没有人引荐,最初李白并没有见到永王璘。为了能早日当面与永王璘商议匡君之事,李白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托人上呈永王,对永王大加歌颂,希望能够得到永王的接见。但是,时间过了很久,李白仍然没有接到永王召见的消息。
有一天,军中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官衔较高的军官都参加了。李白想,这或许是见到永王的好机会,便跟着参加了。谁知道,在宴会上,李白并没有见到永王,军官们谈笑风生似乎对济世报国也并不感兴趣。李白心想,总会有人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于是拿起笔来,写了一首《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卿》,一来想靠这首诗引起大家的注意,二来也想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立志报国的决心,以得到引荐。
但令李白想不通的是,他写的诗并没有得到在席众人多大的反响。他想要见到永王的想法还是没有实现。
不过,李白在宴会上认识了一位姓陶的将军,这个人是正三品的官衔,曾经在朝廷的羽林军中为玄宗效力,是玄宗的亲信。这次他就是受玄宗的派遣南下的。这位陶将军看上去对玄宗很是忠心,李白于是就想借助他的引荐,得到和永王见面的机会。
李白多次找到陶将军,询问永王何时召见自己,陶将军每次都是含糊应对。有一天,陶将军公务在身,要出远门了,李白听说后,还专程赶到江边送他,在送别他的诗中,再次隐晦地提及见永王的事: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浮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送羽林陶将军》
李白本来想通过赠诗,再次向陶将军暗示自己来到军中一直不得见永王的事,但事后陶将军还是没有表态。在军中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李白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一切都没有韦子春所夸口的那么好。韦子春告诉李白,永王很器重他,如果李白答应入幕,肯定能受到重用,到时候就可以施展宏图伟志了。而实际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李白在军中就像透明人一样,可有可无,没人理睬,完全成了混吃混喝的人。
后来人们才知道,永王之所以征聘李白入幕,只是因为李白名气很大,想借李白之名招徕更多勇士,仅此而已。
发现不被重用,李白渐渐地产生了抽身离去的念头。谁知李白刚准备动身,永王和肃宗的军队就在丹阳打起来了,肃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永王的防守,并迅速抓捕一切与永王事件相干的人,李白在劫难逃,至德二载(757)二月中旬,李白在逃到彭泽的时候被抓捕入狱,被关在了浔阳。
被捕入狱后,李白自然不甘心受如此的冤枉,向自己曾经结交的官员写了很多求援的书信,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不久后,远在庐山的宗氏听说李白被抓,连忙下山,四处求人帮忙。
但是,李白所写的求援信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实际上,他所求援的对象,大多都是玄宗的旧臣,一来肃宗即位后已经没有话语权,二来因为旧臣的身份,行事更要小心,更加不敢替李白出头。因此,李白所求助的人,没有一个给他回应。
后来,李白想到了肃宗身边的红人高适。高适在剿灭永王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李白觉得,向高适求助,肯定能使自己洗除冤屈。
至德二载(757)的秋天,李白得知一个叫张孟熊的秀才要去广陵谒见高适,他很高兴,便写了一封陈述自己境遇并请求帮助的书信,托张孟熊转交给高适。
不过,这首诗似乎写“跑了题”,张秀才谋划了一个灭胡的计策,想呈给高适,于是李白在诗中用了大片的篇幅来鼓励张秀才,又写了很多高谈阔论,分析天下局势,而对最关键的解救自己的事只是一笔带过。
李白生性高傲,在玄宗皇帝面前都敢放肆,此时向高适低眉弯腰他自然做不到。写这封信时,李白其实想了很多。如果高适在平叛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到时候在皇帝面前有了话语权,或许能解救自己;但如果没有立功,即使自己低头弯腰地求了高适,他也帮不到自己,反倒给自己留了个贪生怕死的坏名声。想到这些,李白在作诗的时候,才对求救之事一笔带过,并不浪费过多笔墨。谁知道,即便如此,李白在高适心中的印象也大大减分。高适读了李白的高谈阔论之后,仔细回想了李白之前做过的事,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李白曾经立过什么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他除了当过一段时间文职官员外,几乎毫无功劳可言。
高适很有军事才能,到处征战,立过很多功劳,但终究武夫不能理解文人,因为李白的一首求救诗,高适从此反感起李白来,以至于后来李白险些被置于死地。
至德二载(757)八月,有宋若思、崔涣为李白申冤,前者当时担任御史中丞,后者担任宣慰使。他们把李白受怨的事实上奏给朝廷,帮李白洗雪冤情,但是过了很久,依然没有朝廷的回音。
这时候,李白听到的处死自己的风声太多,出于过度的担心,他在狱中“大病”一场(未知是真病还是权宜之计),并借身染疾患的理由从狱中出来,到松山休养。在闾丘,李白结识了当地两位忠肝义胆的人士,一个是当地的县令,另一个是一个侠义之士,在当时,只有这两人有胆量收留他。过了很长时间,朝廷的批文终于下来,李白并没有获释,而是被判终生在夜郎地区流放。于是,李白又被人从松山抓走,再次投入浔阳的牢狱之中,等待被带往夜郎。
安史之乱刚刚爆发的时候,杜甫本来在京兆探望自己的家室,听说战争爆发,马上携一家老小往同州白水县避难的肃宗即位后,他曾经被任命为八品左拾遗,但不久就因惹怒肃宗而被贬官。由于当时杜甫也在颠沛流离之中,所以对李白的遭遇只是略有耳闻,但对细节并不清楚。直到李白被抓进浔阳狱中,杜甫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至德二载(757)十二月,长安、洛阳前后被唐王室收复,玄宗才能够以“太上皇”的身份还朝,为表庆祝,朝廷颁布了一条《两京收复大赦诏》,宣布赦免所有狱中的囚犯。仍在浔阳狱中的李白听说了这个消息,但并没有太过兴奋,因为他知道,朝廷的赦免令到达他即将流放的夜郎,还要等很长的时间:“汉酺闻奏均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流夜郎闻酺不预》)可见李白对自己被赦免抱有多么强烈的愿望。
至德三载(758),肃宗改元乾元,这年春天,李白从浔阳出发,前往流放地夜郎,妻子宗氏和弟弟宗璟一起为他送行。第二年,已经54岁的李白终于接到了赦免的消息,他一早便从白帝城出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向江陵驶去。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李白能够重获自由并不是因为沉冤昭雪,在他的后半生中,“从璘”一案的冤情一直相伴他到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