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直对朝廷、对皇帝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和幻想,还未见过皇帝本人,李白就已经把他想象成堪比尧舜的贤能君主了。
初涉官场之后,李白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尽管朝廷昏官当道,但那都是因为奸邪小人闭塞了皇帝的言路,让他听不到真话,看不到天下的实际情况。他始终相信,玄宗皇帝是一个明君,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一直想成为能够匡扶皇帝治理国家的能臣。
在李白担任县小吏的时候,他看到地方官员不思进取,整日饮酒作乐,十分不满,于是愤然离开,不再为昏庸无道的小县官做事。到达长安,他虽然亲眼看见人们为了升官发财,不思正事,纷纷搞起了斗鸡的把戏,但他还是十分信任皇帝,认为正是皇帝身边缺少自己这样的“洗耳翁”。
安史之乱以前,李白得知安禄山正在谋反,不顾妻子宗氏反对,随何昌浩前往幽州,冒着生命危险获得了安禄山谋反的真凭实据,但当他再次进入长安,却没有一个人响应他的行动。朝廷局势危急之下,他离开京城,从那时起他对朝廷、对玄宗才彻底失望。然而,即使彻底失望,当他晚年在南方四处漂泊的时候,还是不忘挂念京城的皇帝,挂念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可见李白之忠心。
如此忠心,如果李白能有安禄山一半的心机,想来也不至于仕途如此惨淡。但是,李白有着文人自古就有的通病:性格直爽,甚至略显稚气。
李白二入京城之际,寓居玉真公主别馆,因为抑郁不得志,曾经和城内斗鸡之徒、地痞游侠混在一起,身为斗鸡徒、游侠儿的伙伴,就应该有和他们为伍的思想准备。然而,李白看到他们整日就知道斗鸡,而游侠又不乏游手好闲之徒,就很不能忍受,甚至还写诗批判他们,以至于有一次,李白因为心直口快得罪了兵痞,险些无法脱身。
后来,李白在皇宫的那段时间,他稚气未脱的脾气又再次害了他。
天宝元年(742),李白已经进入宫中见到玄宗本人。玄宗看他诗才出众,当年十月,便让他一起跟着玄宗和贵妃到骊山温泉宫游玩,作《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第二年初春,玄宗在宫中游乐的时候,又叫上了李白,让他写了《宫中行乐词十首》。
没过多久,玄宗又带着贵妃到宜春苑、兴庆宫游玩,仍然把李白带上。玄宗命李白作诗,于是有《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兰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希望参与政事,而玄宗却把他看作伶人。在李白面前,玄宗也毫不避讳与贵妃之间的嬉笑,常常因为欣赏贵妃的容貌而忽略李白的存在。
长期在君王身边,又见到君王骄奢淫逸的生活,李白的作品中怎能不透露出宫闱秘事?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银箭金壶漏水多。
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乌栖曲》
《乌栖曲》本来是写吴国宫中男女淫乐的,但在这里,李白实际上是暗指玄宗和贵妃。姑苏台上的乌鸦都归巢了,玄宗和贵妃的夜饮才刚刚开始。一夜欢歌笑语,直到东方发白,歌舞节目还没有停止。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玉杯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周穆八荒意》
在这首诗中,李白除了暗中指责玄宗耽于女色,还指出他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慕神仙上。从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玄宗在宫中除了和杨玉环饮酒作乐、游园泡温泉,还整天研究怎么得道成仙。唐朝道教盛行,普通百姓对神仙之术着迷不足为过,但作为一国之主,怎么能不思朝政,每天做这种毫无益处的事呢?
如果说李白只是泄露一些皇帝与贵妃宫中生活的隐私,倒也不是什么大错。然而,这个时候,李白却察觉出安禄山已经和杨贵妃有染,并在他的诗中表达了出来: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寓言三首》
“绿杨”在这里就是暗指杨贵妃。“春色归”则是指安禄山从边塞回到京城。安禄山的归来,让杨贵妃无法自持,意欲倾倒。“相思不相见”,可见安、杨两人并不是这时候好的,而是早就产生了暧昧。
其实,李白并未处心积虑想要揭发什么,甚至可能都没有想过用这些诗来讽刺唐王朝。这就是李白的稚气所在。他性格大大咧咧,有什么说什么,但说过之后其实并不在意。但是,他的大大咧咧成了致命伤——长期伴随君王左右,他并没有想过有些话不能乱说。
李白一不小心泄露了宫闱内幕,但是心胸豁达的唐玄宗并不以为然。他既没有察觉李白有诗暗表自己被戴绿帽子,也没有察觉贵妃和安禄山有染。不过,杨贵妃却对李白的诗格外注意,一来李白喝醉酒的时候曾让贵妃帮他研墨,贵妃可能一直怀恨在心,二来贵妃可能从李白的诗中察觉出他揭发自己跟安禄山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李白待在宫里了。
李白稚气的性格还在宫中得罪了不少人,因而经常遭人诬陷。正因如此,他才无法再在皇宫“混下去”,只能趁早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