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中共有三次前往长安,一次是在开元十八年(730)的暮春时节,这时李白尚年轻气盛,希望能在长安闯出一番名堂来,但意气风发的李白并没有得到“伯乐”的发掘,只能仰仗自己岳父的势力。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岳父推荐的人,不但没能帮上他的忙,还把他“软禁”的玉真公主别馆——一个异常冷清的偏僻寓所,甚至连吃喝都成了问题。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的李白只好惆怅地离开长安。但是,毕竟尚且年轻,李白惆怅归惆怅,他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忧愁之余也不乏轻快愉悦的作品。
第二次进长安是在天宝元年(742),这一年,在自己的道家入门师父、后来的好朋友元丹丘的帮助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他接到玄宗皇帝的诏书,得以去翰林院任职。但是,入宫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无法为朝廷献言献策,玄宗赏识自己,仅限于诗词才华方面。对李白来说,自己和宫中奏乐歌舞的伶人没有什么差别。而唐玄宗的淫逸生活更令李白不满。天宝时期,玄宗的开拓意识磨灭,放松了对朝政的过问,天天与杨玉环饮酒作乐,并令李白作陪。正因如此,也让李白看到了皇室成员腐败奢侈的生活。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诗中多次提及的“美人”(指皇帝)原来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明君。他大为不满,最终愤然离开长安。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原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娟。
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古风(其五十一)》
第三次入长安之后,长安城在李白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施展抱负的圣地,而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他看到,这只老虎张着大嘴,随时都可能把大唐盛世吞掉。
然而,老虎之口虽然可怖,却依然是自己久久依恋不肯忘怀的地方——“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娟”,可见,李白对朝廷眷恋之深。
这就是李白的三次入“虎口”之行。三入长安的时候,李白去了一趟太子庙,见到了王翼王补阙,和他长谈甚久。李白对王翼陈述了局势的危急,在他所作的诗中可见一斑:
学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
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
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
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
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
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勿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
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这个时候,李白忽然产生了隐退的思想。他希望自己能像屈原一样辞别楚国,像先秦的人一样找到逃离现世的桃花源,因为“世迫且离别”,局势已经十分危急,眼看安禄山这只“长鲸”就要张开血盆大口,但朝中却无一人重视此事,自己已无力回天,不如就此隐去。
何止长安城在李白心中已经没有地位,自从幽州之行自己谏言无门之后,李白对整个朝廷彻底失望,玄宗皇帝在李白心目中“美人”、“明主”、“贤君”的形象也彻底坍塌。天宝年间,政治混乱,世风日下,民不聊生。这时候,李白甚至产生了玄宗就是殷纣王,就是楚怀王的念头。
对于玄宗皇帝的怨恨,见于李白的《抱玉入楚国》一诗中: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在诗中,李白借用了“和氏璧”的故事,来抒发自己不被玄宗重用的愤懑。
相传有一个姓和的人,怀抱良玉献给楚厉王,但是楚厉王认为这个和氏是抱了一块石头来骗取赏赐的,就砍掉了他的左脚。后来,楚武王继位,这个姓和的人又抱着这块玉来,想要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认为他抱的不是玉,就砍掉了他的右脚。后来,楚文王继位,和氏不再献玉,而是抱着这块玉在楚山下哭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泪水,血水顺着眼角流下来。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请识玉的工匠前去,终于从这块石头中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遂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来纪念和氏的贡献。
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和氏就是李白的自喻。他空有一身才华,三次入长安,希望自己的才华能被执政者发现,但是茫茫大唐,却没有一个人能识此良玉。在他的心中,他早已怀抱良玉,哭干泪水很多次!在诗中,他篡改了和氏璧的故事结局。和氏虽然三次献玉,但终于在最后一次被楚文王识出美玉,而能得以善终;而李白,三次进京,却三次失败,始终被朝廷冷落,“徒劳三献君”,这样的结局李白怎能不悲愤?
前两次入长安的时候,李白虽然都无功而返,但始终没有说过自己“再也不会回来”的事情。但最后一次进入“虎口”,李白失望之极,伤心至极,终于在《去去复去去》中放下狠话:日落知黄昏,梦长知道远。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他预感到盛唐气象将一去不复返,朝廷就要发生大乱。他登上高山,眺望长安城。这个寄托了他年轻时代梦想的地方,今后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
后来,直到李白在颠沛流离中辞世,他真的再也没有回到过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