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味歌
(二)食物金字塔
(三)现代饮食营养时尚原则
(四)舌的各部分所对应的脏腑及味觉
(五)食物的四气、五味
(六)四季饮食营养原则
(一)口味歌
安徽甜,河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
宁夏河南陕青甘,又辣又甜外加咸;
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
黔赣两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数四川;
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
因人而异多实践,巧调百味如人愿。
(二)食物金字塔
健康的体魄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因而维护和保持我们在体质、精神和其他方面的健康和良好状态,是现代家庭营养的重要内容。
4—4—3—3制(食物金字塔简称)
即每天应吃各类食物的份额为:400克粮食(40克豆);400克蔬菜;300克动物性食物(其中肉、蛋类、鱼类及奶类各占1/3)和30克油脂。
(三)现代饮食营养时尚原则
照“平衡膳食”(金字塔膳食)的构成内容,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念为基础,在饮食安排中,要做到“五低,二高,一为主”。
五低
1.低盐:长期食用含盐浓度高的食品,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心脏病、肾脏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病的发生。因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粘膜会造成直接损害,使胃黏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高盐食物还能使胃酸分泌减少,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过滤率,而加速肾脏病人的肾功能减退。
因此应食用低盐饮食,成人每日食盐要少于8克,老年人少于6克。
2.低糖:人体的能量除了部分来自脂肪和蛋白质,其余70%来自糖。但是,食糖过多,会刺激肠黏膜,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腹泻、腹胀,体内容易缺少硫氨素等,能引起酸性体质,免疫功能下降。日本某著名杂志曾指出:“糖多对胃黏膜的刺激大,使胃酸分泌过剩,成为胃酸过多症,引发胃溃疡。而癌细胞的生活能源,主要依靠糖。”
因此,食糖对人体有益,但不可过多。成人每日每人不宜超过50克,儿童不宜超20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代之的将是蜂蜜、木糖醇、果糖等对人体无大害,而又富于营养的甜食。
3.低脂:脂肪是产生热量很高的一种能源物质。同时,它对维持体温、保护器官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脂肪摄入过多,会引发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等病症。
为了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应食用低脂食物为宜,成人每人每天在40克以内。
4.低动物蛋白: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蛋白质的来源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两类。动物蛋白在人体内有80%可被吸收利用,但是动物性食品中胆固醇含量高。人的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的话,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的发生。人体摄入过多动物蛋白质,还会增加肝脏,肾病患者的负担,造成体内代谢生成的胺和酮超标,使机体中毒,导致衰老。
因此,成人每天约需80克蛋白质,其中动物蛋白质应控制在40%以内。
5.低热量:食物中的营养素经过体内氧化过程,能产生热量的有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素是供热营养素,是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热量,是从事学习及生活所需要。热量不足可使人免疫功能大幅度降低。热量多余(过剩)均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从而使人肥胖。肥胖可造成人体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痛风症等。
成人正常体重的简易衡量公式:
女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10%
男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10%
当体重超出正常体重10%~20%,视为体重过重,超过20%,视为肥胖。反之,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0%~20%者为偏瘦,低于20%为清瘦。
二高
1.高维生素:维生素在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及调节机体生理机能方面,如增强抵抗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了它,就会产生许多疾病。
2.高纤维:食物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物质,它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它能使食物在肠道内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并刺激肠道蠕动,使粪便很快地排出体外,减少粪便中的有害的致癌物质对肠壁的损害,起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它还能缓解人体对糖的吸收,减轻糖尿病。膳食纤维中的木质素可增强巨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菌能力。
一为主
食物应该追求多样化,但主要以谷类为主,如: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面粉、荞麦和高粱等。
(四)舌的各部分所对应的脏腑及味觉
舌的各部分所对应的脏腑和对味觉灵敏度的不同
肾:对苦味的感觉最敏感;恐伤肾
脾(胃):对辣味的感觉最为敏感;思伤脾
肝胆:对酸味的感觉最灵敏;怒伤肝
心(肺):对咸和甜的感觉最灵敏;喜伤心、悲伤肺
口味泄密,健康秘密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欲苦,肺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喜欢哪一种口味,这是身体自我调节的表现和信号。
喜甜可能是脾气虚弱;喜辣可能是肺气不足;
喜苦可能是心火太旺;喜酸则是肝血不足。
比如孕妇爱吃酸,因她的血都去养胎了,造成自身的肝血不足。
(五)食物的四气、五味
四气:不同药膳,具有寒、热、温、凉等不同性质。古人治病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酸、苦、甘、辛、咸。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泄泻为阴,咸味能泄为阳,淡味泄泻为阴。
辛味具有宣散润燥行气血的作用,如对气血阴滞、肾燥等病,可选用葱白粥、姜糖饮、萝卜饮等药膳。
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对脾胃气虚、胃阳不足等病,可选用红枣粥、糯米红糖粥等药膳。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对气虚、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泄泻不止、尿频、遗精等病,可选用五味饮、乌梅粥等药膳。
苦味具有泄、燥、坚的作用,如有热证、湿证、气逆等病,可选用凉拌苦瓜、苦瓜粥等药膳。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如对热结、淋巴病等症,可选用猪肾、黄芪蒸乳鸽、龙马童子鸡等药膳。
(六)四季饮食营养原则
春季饮食原则
春季相对应的脏腑是肝,位于右肋,功能是疏泄和藏血。相对应的五行是木,特点是伸展,易动,主气是风。在春季,人体各部分生理机能要进行相适应的收缩和调整,以达到减少热量消耗,保障机体战胜严寒气候所需的热量及营养供应。人体在气温迅速回升的春季,各部门生理机能和代谢率势必相应加强,体内生物韵律也较冬季加快。因此,春季养生除衣着上注意防寒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外,在饮食上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合理安排饮食。
减酸增甘,扶脾养阳
春季宜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蒜、韭菜是养阳的佳蔬良药,尤其是韭菜,以春天食用为最好。此外,春季宜少食酸,多食甜。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大枣性平味甘,宜于春季食用,它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佳品。春季不宜饮酒过多,否则易伤脾胃,影响消化。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种自然之气利于肝脏充分发挥其藏血和疏导的生理机能。“春不食肝”,对于肝脾无病的人最好不要在春季食肝,否则会因肝气过旺,造成脾胃功能更加衰退。但对心、肺、肾等脏器有病的人来说,尤其在肝虚之时,则春季仍可食肝,但要辨别肝脏的寒热属性。凡病属偏寒者,宜选猪肝、鸡肝(性偏温);凡病属偏热者,宜食牛、羊肝。若与其他食品或药物配伍食用,则应视配伍食品的寒热性,辨证选用。
春困宜多食蔬菜,忌油腻寒凉之品
每到春季,人总是频频打呵欠,似乎总是睡不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春困不是病,只是人体机能暂时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每逢冬去春来时节,尽管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人们仍感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春困的主要原因是春暖花开,人体毛孔开放,汗腺分泌活跃,皮肤血流量增加,大脑血液相对供应减少,从而影响大脑兴奋,表现出精神不振和困倦。春困的原因不是缺少睡眠,因而增加睡眠无济于事。多睡眠反而会抑制大脑的兴奋,使人更加无精打采。克服春困的办法,首先要克服心理惰性,尽量早起床,主动去户外活动,使自己在生理上去适应季节的变化,也就是遵守春季的养生原则:“早卧早起,广步于庭。”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休息。饮食不当会加重春困。因此在春季,葱姜不宜多吃,黄绿色蔬菜宜多食。寒凉、油腻、发黏之品易伤脾胃,更不宜进食(易损坏脾阳应少食),更不宜食大热、大辛之食,如参、附子等。亦不可过食甘味(可以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使脾土受克而损脾气。过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现代营养学认为,缺乏维生素B,且饮食过量(过饱)是引起“春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春季提倡多食含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故要常吃黄绿色蔬菜。
春季气候干燥,阳气升发,易患出血症,维生素C对防止出血有很大的作用,必须及时供应。补充维生素C,方法之一是服维生素C片,其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韭菜、荠菜、香椿及其他时令蔬菜等。
多吃粗粮、杂粮,给人体补充些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有机化合物。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裙带菜、鱼、虾皮等,再就是排骨汤、骨头汤或鱼汤。
多吃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食物(人脑50%~80%是不饱和脂肪,它来自于植物性食物,能增加大脑的容量、记忆力),如植物油、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瓜子、黄豆。
夏季饮食原则
夏季相对应的脏腑是心,心位于胸中,功能主血脉和主神。相对应的五行是火,特点是阳热,上炎,主气是暑。
长夏相对应的脏腑是脾(胃),位于中焦,功能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相对应的五行是土,特点是长养,变化,主气是湿。
夏季阳气亢盛,人的食欲降低,脾胃消化力弱。为了增强食欲,弥补机体的消耗,饮食安全卫生是人们安然度过夏天的关键。
夏季饮食宜清淡、清凉、清补
清淡:暑热天气,人们普遍出汗较多,因而盐分失去也多。血液中的氯离子相应减少,胃酸浓度也随之降低。于是胃肠蠕动减弱而引起食欲减退。此时,饮食应清淡,多吃绿豆、豆腐、南瓜、苦瓜、西红柿、西瓜等含热量少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健脾开胃、消暑化津、增进食欲,使人体适应炎热气候的自我调节。不要吃难以消化、过于肥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清凉:夏季炎热,为防暑降温,还应多吃些清凉祛暑的食品,如丝瓜、黄瓜、苦瓜、绿豆、山楂、薏米、西红柿等。这些食品不但营养丰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止渴利尿、祛毒散热、开胃,是夏季优良防暑降温食品,有条件可多食。
清补: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各种蛋白质、维生素消耗大,体内盐分排出增多,人体内常常处于蛋白质缺乏状态。所以,夏令饮食在清淡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清补,应有意识地多吃些酱肉类、咸蛋类、水晶类、白斩鸡、食用菌类(香菇、平蘑、银耳等)、百合等富含蛋白质的清补食品。这类食品不腻胃口,是首选对象。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食用甲鱼汤、莲子汤等清补食品可起到夏令保健作用。此外,调味应稍咸些以补充因出汗而丧去的盐水。
此外,夏季饮食应不断变换花样,主食宜杂,菜类宜鲜,要讲究些色香味,烹调以清炒、清炖、清蒸、凉拌、炝为宜。如清凉汤的制作:党参、薏米仁、莲子、百合、银耳、玉竹、南沙参、淮山药、芡实、枸杞子、蜜枣冰糖各50克炖。党参益气;薏米仁健脾利湿;莲子、百合养心阴;银耳、玉竹、南沙参润肺燥;淮山药、芡实、枸杞子滋脾肾之阴;蜜枣、冰糖调和诸药。可以清热解暑,补脾益肾,凉润心肺,增强体质,而且味道可口宜人。
夏季谨防病从口入
夏季气温较高,食物容易酸败变质。因此,若不注意饮食卫生,会造成病从口入,危害身体健康。
烹饪前应检查原料是否变质,特别是鱼、虾、蟹肉、蛋、奶等高蛋白质食品容易变质。
食物应烧透煮熟,如扁豆。
食物不宜存时间过长。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器皿应分开使用。
水产品不宜生吃,凉拌菜应清洗干净。
吃剩的菜肴应加热煮沸。
过食冷饮,危害健康。因过食冷饮使胃肠内经常被冷饮占满,而妨碍了正常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能由于胃肠道局部受冷刺激而使之蠕动加快,运动功能失调。
夏季饮食可适当先食用具有酸味、辛辣、辛香的食物,以增强食欲。多辛温,苦寒适量,节冷饮。多食辛辣味食物以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苦寒适量可避免伤心阳。
秋季饮食原则
秋季相对应的脏腑是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功能主气。相对应的五行是金,特点是清肃,收敛,主气是燥。
秋季即农历七、八、九月,按节气算则从立秋到立冬的前一天为止,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秋季,天高气爽,祖国医学认为燥是秋季的主气,而人的肺脏喜欢清肃德润,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所以饮食调养宜以生津养阴之品为主,以此滋润脏腑。
饮食调养可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如调养不当,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口干、咽痛、鼻燥、皮肤干涩等。故此时调养应以清淡为宜,适量多饮开水、淡茶水、豆浆、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之功效。不吃或少吃干辛燥的食品,不饮或少饮酒,平时也可以用菊花、麦冬、竹心等煎水服,对预防秋燥有一定的作用。
秋凉进补宜先调理脾胃
秋季是阴气开始上升、阳气开始下降的过渡性季节,故谓之“天气以急”。一般来说,人的阳气不足,可借助于夏天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则可借秋冬之气来涵养。而且深秋季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所以秋凉季节适当进补是调节和恢复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方法。此时应多吃些香蕉、菠萝、梨、龙眼、葡萄等。
冬季饮食原则
冬季相对应的脏腑是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其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相对应的五行是水,特点是寒润,下行;主气是寒。
冬季气候寒冷,而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使某些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从而促进和加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素的分解,尤其是蛋白质的加速分解,易使人出现负氮平衡,因而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机体活动的需要。其次寒冷可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使胃液分泌增多,胃的排空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食欲比较好,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得也比较好。第三,寒冷可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使尿量增加,排出的无机盐,如钠、钾、钙等也相应增多。第四,冬季气候干燥,人的皮肤易出现干燥裂口或发生唇炎、口角炎等。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补充和预防。因此,冬季的饮食应适当增加厚味辛热之品。
多补充热源物,如羊肉、猪肉、辣的食物等。
多补充富含蛋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
因此多食用含有
甲基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
适量补充无机盐。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有关系。因此应适量食用含无机盐多的根茎食物,如胡萝卜、土豆、百合、山芋、藕、大白菜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B2、A、C的食物。
冬天容易得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这跟缺少维生素B2(核黄素)有关,因此,要食用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
饮食宜趁热而食,进补因人而异。
总之,四季饮食营养应适当以春多甜、夏多苦、秋多酸、冬多辛为原则。
春季补阳健脾,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酸味入肝,多吃酸味可使肝气过旺而伤害脾胃之气。因此,要少酸,多甜,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食品有鸡、鸭、鱼、动物肝、花生、大枣、枸杞子、菊花、白芍、薄荷等。
夏季助阳益阴。夏天人体气血趋向体表,阳气盛而阴气弱。此时的膳食主导是以辛香之食来助阳,以酸甘清润来益阴,如苦瓜、苦菜、啤酒、咖啡、茶水、可可等,可清心除烦,醒脑提神,清淡祛暑,健脾利胃。
秋季防燥护阴。秋烦,能应于肺。因此,秋季应清热润燥,养阴润肺。选用食品的原则为少用或忌用燥热辛辣之物,多食性味平和之品,如芝麻、核桃、银耳、梨、蜂蜜、甘蔗、百合、甲鱼、杏仁、乌骨鸡、猪肺等。
冬季养心补肾。冬季应根据个人的体能特征,有针对性地补肾养心,切不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补品一哄而上,过分的大补反而会伤害身体。中医认为,肾主一身之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生命的根本。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与肾的生理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冬季养生的首要是补肾护肾,可多吃些如木耳、芝麻、鸭肉、萝卜、核桃、牛肉、鳖、鱼、狗肉、羊肉、动物鞭等食物。冬天应早睡,适当地晚些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