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没有边界,而人之大,在于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的眼界有多宽广,我们的心胸有多宽广,我们的世界就有多大。老子说:“上德若谷。”最美好的品德,是符合道的,和山谷一样空阔,包容万物。我们常常说,虚怀若谷,就是让胸怀空虚,没有杂念私心,不为个人的性情所左右,能够包容一切,使一切充满生机。心胸宽广的人总是能够将自己放在低处,与人不争,能够让事物朝着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将自身变得博大。而心胸狭隘的人则不能容人、不能容物,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有色的,都是争的,因而他的自心就把这些与他争的东西抹杀了,事实上,争的不是外物,而是他的内心。
人要博大宽广,需要智慧,需要有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眼光。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要认识自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够不为事物所羁绊,能够战胜他人的人只能算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战胜自我、实现自我。鼠目寸光、锱铢必较的人是很难有大作为的,或者说他的世界就好像老鼠的眼界那么大,而他的心胸也就和钱眼那么小。人不懂得舍弃,不懂得虚怀若谷,一切都与人争,那么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争、都是阻力、都是困难,这样的人很难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开阔,很难接纳纷繁的世界,在他的眼中,主观的、个人的占据了所有。人要放得下,放下傲气、放下自我、放下争强好胜的心。懂得放下的人,也懂得与人为善,懂得和人接触,和自然接触,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滋养,获得智慧。山高大,但是山在攀登者的脚下;海宽广,但是乘风破浪的人总能够到达彼岸,人的智慧在于不懈的追求,和自由自在的心,心能容万物,才能自由,才能不被万物所困。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被困死,不如忘却自然,逍遥自在。人要有“相忘于江湖”的境界,不但需要有宽广的胸怀,更要有忘却自我、不为生死所困的心。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要放下,将过去放下,现在放下、将来放下。放下了,才能得到自由。
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人能够知道自己不知,是智慧的,而明明不知,却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是病,是不足取的。如果说能够认识自己的不知,那就很好了,圣人就是能够认识自我的不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样阐述人对认识的看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诚实,对自己诚实。人认识事物,接受世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人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人认识的状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胸,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观念。人的观念受到人认识的左右,而外因有时候也会改变人的看法,有些人耳根子软,人家说两句,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有些人看待事情,犹犹豫豫,似是而非,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总说不上来。这就是人认识的不足,认识不足的人是很难有大胸怀,或者说很难做到虚怀若谷,因为他看不见自我,也看不清外在,因而只能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生活。能够放眼世界的人,必然有着一颗智慧的心,有认识世界的眼光。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能够认识自然,那么心胸就会宽广,有容,有容才能公,才能没有私心,没有什么私念才能全,才能顺应天意,才能符合道,才能久长。就算死了,他的精神却可以一直存在。这里说的“没身不殆”是思想的、境界的,就好像老子一样,虽然离开了数千年,可是他的思想,他的灵魂却依然活跃在我们的心头。这就是道的力量,而要到达道的境界,就要从知开始,知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而要知,必须有胸怀,能包容一切,不为一切所羁绊,能够有“相忘于江湖”的境界。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说,最宽广的不是大海,是人心,人心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而要超越这样的界限,就需要像江海一样,包容一切,能够处于下位。“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人若是自命不凡,那么他的世界就在他自己的观念里无法超越。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矝,故长。”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能够看见自己,让一切顺其自然,慢慢地去改变、去实现,这样才能符合道。一个哲学家曾经说:如果一个人骄傲,那么他就算是天使,也会成为魔鬼,而如果一个人谦卑,那么就算是普通人,也会是贤人。这就是谦卑的力量,虚怀若谷的力量。
“谦受益,满招损。”人要做到谦谨,不自满,并不容易,人要认识自我也很难,很多人都在自我中生活,却一直无法解脱,这正是“说到容易做到难”。人要克服自我,要有无比的勇气,更要有大智慧、大胸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自负、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不计较、不睚眦必报,能让则让,退避三舍,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空间,这就是气度。有度量的人能够做大事,能够让人信服,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智慧而产生好感,而是因为气度。你包容了他人,他人便在你的世界里,而你排斥了他人,那么他人就会在你对立的一面。老子说“不进寸而退尺”,正是谦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