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修身,本身就是修习自我的一种方向、方法。如何通过修习来完善自身,使自己获得智慧,变得成熟。在佛家,戒、定、慧是修身的重要法门,除此之外虽然还有万千法门,不过大抵都不管用,作为平常人就是要持戒、禅定、照见智慧。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许多关于修身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些目标中自然是最根本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法则的根源,不管是人还是天都要效法自然。因而在修习过程中,一切要顺应自然,符合天道,这种与自然的道的结合在道教中很常见,比如修炼气功,有所谓的吸纳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就是要将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使人有驾驭自然的能力,甚至借此获得长生,期望和天地同寿。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说,天地之间,有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并非我们常人可以控制,不过通过修习,人可以将自身的许多关窍解开,并且融通自身的无穷奥秘,从而和自然之间确立联系,保持着人和自然的一体,从而获得长生。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见守静、清虚,和万物通是十分重要的,人只有做到心无旁骛,一心顺其自然,才能达到至柔的境界,和婴儿出生时候一样,复归于淳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正是修道的法门。不过要做到至柔,要做到“一”并不容易。在世俗中,人被无数的欲念纠缠,要和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复归本位,就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而其中很多困难是人在修道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就好像佛教修习佛法,佛法本没有法,有法便是着了相了。修道也是一样,人在修道过程中免不了为修道而修道,脱不了修道这个目的。因而老子又说:“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可见,要不以修道而修道,道本来就存在天地之间,只要顺其自然,便在大道中了。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十分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十分重要的器物,总是最后才成功;最大的声音,却好像没有什么声音一样;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这就是老子对修行的要求,要做到大象无形的境界,需要人舍弃很多,偏颇和自我陶醉是不可取的,因为最高的境界往往就是没有境界,让人无法感觉,而这就是道,效法自然的一种状态。不过要达到这样并不是很容易,而一心想要修道,达到目标的时候,或许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因为道并不是和做学问一样,每日精进,每天积累可以做到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特别强调说,修道和做学问不一样,做学问是要日积月累,而修道则是每天都要放弃一些,放弃什么呢?就是有为的东西,或者说是人们反自然的、有意识的东西,只有放弃到一切都顺其自然,无为却可以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的时候,也就达到了道的境界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认为这些都是影响人性情的东西,而要修习道行,就必须不为所动,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素的生活是老子推崇的,不贪欲,不怀有私心是修道的前提。如果怀有贪欲,一切起心动念,放不下,世俗气太重,那么就谈不上修道了,这和佛家所说的放下、四大皆空有几分相似,佛家的空是真空非空,而道家的空是不被欲望左右,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老子所认为的完美的人生,和水一样不争,却利益一切,以一切为念,就好像佛家布施一切一样,自己只是一个小我,或者无我。无我、无为,正是对我的要求,而要做到无我、无为,老子认为要做到慈、俭,要做到不争。“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心怀善念,悲天悯人,爱一切而利益一切。俭就是要朴素,要少欲,不为物欲所左右,一切都以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为准则,宽厚待人,包容一切,达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境界。要达到道的境界,需要有大胸怀,要坦坦荡荡,不被欲望困扰,而最难的或许就是一个“争”字。用佛家的话就是放下,人放不下的东西太多,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人总在无休止的争斗中活着。有一个故事说:苏东坡曾经写了一个偈子,说自己可以做到不为欲念所动,并派人送给江对岸的法印,法印看了后在偈子上面写了个很大的“屁”字,苏东坡看到后马上坐船过来找法印理论,法印却笑着说道:“一个‘屁’字就把你请来了,还说请不动。”人要放得下,做到不争,做到“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老子认为,月满则亏,盛极必衰,一切都要合乎自然,……“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可是人在物欲膨胀的时代是很难做到“不欲盈”的,人总是被一个又一个的欲念所左右,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奋力地拼斗,最后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得到的都是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而丢失的却再也无法找回来了。道就是这样,你越是去追寻,越是去想把它抓住,你越是有为而为,离道也就越远,“损之又损”才能达到道的境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就是要不断地吐故纳新,不为求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