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而应试能力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面对许多的考试。可以说,应试教育是消极的,但应试能力是永恒的。
考试的本质是接受挑战。一个学生进入了考场,就是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复合场,这个场既是知识记忆的验证场,又是应试者和出题者之间的心理博弈场,更是知识活化应用的靶场。我们就从这三个“场”的内涵上来思考如何帮助后进生逐步提高应试能力。
通常而言,考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验收性考试,主要是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而设置的,同时也是对将来面对选拔性考试做一些预演,如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二是选拔性考试,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淘汰性,将所有学生进行排列组合,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区别对待,如择校考试,升学考试以及竞赛等等。
从现实角度上看,无论如何,前者都是为后者服务的,前者的模拟风险为后者积累经验,也可以锻炼后者所需要的心理承受力,还可以通过前者的训练获得自我认同,只要经常地胜利通过验收性考试,自我经常得到成功的暗示,积聚这种成功心理力量,最后都将在后者身上得以体现。
关于如何进行考前复习,以及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
1.在考前引导学生将知识串起来。通过从容地回顾、条理、系统化,使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回潮,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把书合上,先进行回忆,一面回忆,一面在一张纸上画一下轮廓和要点、结构等,有模糊的地方,也不急着打开书或者以前的试卷,竭尽全力,山穷水尽,最后才打开书。打开以后,对照一下,回忆中完全正确的部分,一带而过,那些似是而非或者完全忘记了的知识和题目解法,则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分析遗漏的原因,把它们攻克,最后形成立体知识框架。
2.引导学生“以文为本”。重视课本中的每一句话。其实对于考试来说,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否则怎么很多人一考完试,再翻课本,经常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呢?
3.帮助学生调节好体力、精力、心理,造成胸有成竹、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应试意识。
除此以外,小部分学生可能会在重要考试的时候出现考试焦虑症,比如出现对考试过分专注,考前睡不好觉、一进考场就发晕、心慌,甚至呼吸紧张等症状,焦虑会影响孩子真实水平的发挥,也会阻碍应试能力的提高。这时,关键是要向学生强调,你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某一次的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有问题。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脱敏法”进行调理,一是让学生学会主动放松全身肌肉,用肌肉放松训练来对抗恐惧或者焦虑,如活动肌肉和调节呼吸等;二是让学生学会冥想,就是闭上眼睛,气沉丹田,想像自己心灵深处有片绿洲,绿洲上有一条小河,岸边长满了花草树木,倒影非常清晰,小河在绿树红花的簇拥下流向远方,心情会随着遐想轻松起来。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根据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体会,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冥想片刻,集中应试意识。
当学生打开考卷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立即拿起笔来做题,而是花上2~3分钟的时间,进行冥想(如上文中提到的方法),然后集中注意力,形成稳定、沉着的考试意识,也就是进入一种“神定”的境界。
(2)统观全局,避免患得患失。
做题之前,先用几分钟时间把试卷浏览一两遍,对试题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一是看试卷页数是否齐全。
二是看有没有印刷不清楚的字。
三是看考题的难度分布如何,确定先做什么。
四是看试题的数量,如果量大,要准备抓紧时间,突出速度。如量小,要准备稳扎稳打,突出把握性。
五是看注意事项以及注意听监考老师的提醒。
六是看哪些题分数多哪些题分数少。对分数多的题一定要先考虑等。
这样统观全局地“看”了以后,就可以在考试过程中采取正确的策略了。
(3)联想审题,判断考查目的。
做每道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联想审题,联想审题的目的是弄清题意,特别是弄懂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联想审题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读准确,不断句,不添字减字。
其次是将自己的知识与题型联想起来。
第三是试着判断出命题者的命题依据。教师应该在考试前提醒学生了解命题的一般方向和出题的基本原则。
(4)手到擒来,获得把握得分。
告诉学生一个原则,就是不能恋战:对于两分半钟内没有形成思路的题目,可以暂时放一放,回头再来“啃”,而要把绝对有把握的题目做好做快,先获得把握得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信心,而且有利于调整考试的节奏。
(5)拓展思路,着手解决难题。
对于较难的题目,仍然要努力解决,一般而言,没有绝对的难题,在考试中出现难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没有及时联想起来,思路没有开拓,而核心是开拓思路,问题就可能变得很简单。
除了加强训练以外,还应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以下几种临场开拓思路的方法:
首先是换元思路。任何事物都由很多元素构成,在思考的过程中,如果一个方向受阻,可以及时改变方向。比如作文,如果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爸爸》,构思的时候可以将“我”换为“伟人”,将“爸爸”换为“妈妈”进行思考,思路一开拓,再回到“我”和“爸爸”上来,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是化小思路。就是将大问题化为若干个小问题,所有的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是对比思路。就是将难题和记忆中的某些相似、相反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这样就会很快确定解题思路了。
第四是图案思路。在难题中,解题因素是纷繁复杂的,直观的形象有助于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画成图案,这样一目了然,思路可能就油然而生。
教会后进生学习比教会后进生知识更重要
有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贫穷的孩子遇到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很同情他,用手指对着路旁的一粒小石子点了一下,小石子立即化成一块金子,老人把金子送给孩子,孩子却摇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化成金块送给他,孩子还是摇摇头不要,老人火了,把对面一座山点化成金山送给他,孩子仍然摇头,老人急了,生气地责问孩子:“金山还不要,你到底要什么?”孩子不慌不忙地告诉他:“我要你那根指头。”听了这话,老人乐了。
小孩要指头不要金山,因为小孩知道,金山总有用完的一天,而有了指头,却可以无穷无尽地点石成金。
故事虽小,寓意深远,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这样,学生离开了学校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后进生来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这点尤为重要。
我们先来看某学生写的一篇文章:
语文课是上得最轻松的一门课,因为我们可以不用脑袋去听课——只用耳朵就足够了,也不用担心笔记的问题,我们的手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因此,大可以选择一个最舒服的姿态听课,只要这个样子没让老师觉得很失礼,我们甚至可以在杂志或小说上分出一半的精力。我想,这就是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冷落的原因。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听语文课这得归功于老师,老师把课堂分配得既有条又有理,不仅开了路还清了道,根本用不着我们去担心,顺畅得像上高速公路,除了几个读音需要纠正,其他便统统不必操心——所有的句式老师会为我们分析,所有难以理解的东西老师会为我们通俗化,而且课堂上从不提问,就是提问也是公开课上为了唤回我们走神的灵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享受着婴儿的待遇。
这真叫人受宠若惊,我们是在美美地享受着鱼,但青春的我们并不安分,我们希望自己去抓鱼。
也许课堂上的解释太过通俗,古文一下子失去了韵律,古人的用词也变得幼稚不堪。譬如,“包举”成了“包住了举起来”,“囊括”成了“用口袋装进去”,于是雄心壮志显得庸俗不堪,底气不足,没等老师对“剜”做完对比解析,林冲已经做了屠夫,对于问题,倒像是患了传染病的病人,总不能见人。偶尔一露面,却仿佛一个大拼图,拼剩了一小块,只等着你补上,而答案却往往不需思考,自己先跳了出来,叫人有一网扑空的慌张。
我们在课堂的种种款待下享受着“鱼”,但我们的“鱼”并不鲜美。
我们因为享受不到“渔”的快乐而悲哀。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授人以渔”,不再在流逝的时间中苍白。
对于母语的学习应该是一件十分愉快有趣的事,可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却只知灌输“鱼”,“渔”却不见,把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把灵动和充满生机的学生塑造成一个大箩筐,这岂不悲哉?而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学业较差的后进生更不知用“渔”来自己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