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腋臭病的防治
腋臭,俗称胡臭、狐臭、体气,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为腋窝部放出特殊臭味,天热汗多时最明显。臭味的来源有遗传的基础,病人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皮肤表面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放出臭味。本病多始发于青春期,青壮年时期较为严重,至老年期可逐渐消失。女性患病多于男性。除腋窝外,阴部、肛门和乳晕等大汗腺分布较多的部位也可有同样臭味,但较轻。本病虽然不妨碍健康,但臭秽袭人,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及社交活动,给病人带来了无限的苦恼。采用中药外治,方法简便,疗效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优于手术等其他疗法。兹将有效的单验方介绍于后。
(1)石绿9克,轻粉4.5克,上药同研匀,先拔去腋下毛,然后以醋和药末,外敷之。
(2)铜绿、密陀僧各9克,白及(烧存性)27克,上药为细末研匀,每次1.5克,用津唾调,涂腋下,3-5日1次。
(3)滑石粉30克,乌梅粉10克,混合后撒患处,每日1-2次。(4)人发30克,人指甲5克,烧灰,香油调涂腋部,每日1-2次。
(5)田螺人密陀僧、麝香同捣烂,捻成饼掩腋下,缚定,其效甚良。
(6)熏衣草油0.2克,氧化镁6克,碳酸氢钠20克,滑石粉加至60克,外撒腋部,每日1次。
(7)轻粉30克,密陀僧30克,枯矾20克,煅龙骨15克,煅寒水石5克,煅胆矾2克,公丁香10克,分别研细,过100目筛,然后混匀,再过120目筛即得。用海绵1块,蘸药粉涂搽患处,每晚1次。
(8)胆矾0.5克,密陀僧5克,枯矾5克,黄丹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以醋调搽两腋,每日用白芷煎水洗去,重复搽,5-10日便愈。
(9)滑石70克,冰片50克,炉甘石15克,密陀僧10克,共研细末混匀,浴后擦干腋窝部,随即将药粉搽上,每日1-3次。
(10)将枯矾15克,冰片5克,轻粉3克分别研成细末后,与樟脑共置于洗净瓶内,加75%乙醇100毫升,甘油5毫升搅溶即成。每晚用此药外涂腋窝,以愈为度。
(11)将川椒、陈皮、枯矾、白芷各6克,冰片0.5克,研成极细粉,洗净腋部后,外扑此粉,每日2-3次。10日为1疗程。
(12)西施兰夏露搽腋部,每周1次。
(13)取茴香粉50克,米醋适量调匀,涂搽腋下,每日1次。
(14)将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甘草各20克,商陆根、胡粉、滑石各50克,诸药粉碎过筛,以米醋调药涂于腋下。当微汗出,易衣,复更涂之。
(15)熟石灰、附子各100克,青木香200克,共为细末,汗出时扑腋下涂抹。
(16)密陀僧、海浮石各200克,研细末敷于腋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除药物治外,尚应忌食五辛发物,少饮酒,经常洗澡。勤换衣服,保持腋窝清洁。
2.网球肘病的防治
网球肘病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好发于肘关节活动量大的人。网球肘起病较缓慢,主症为肘关节持续性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放射,有的还累及上臂及肩部,手臂酸痛无力,握物不实,容易掉落。医师检查时发现在肘关节外侧骨突部位有一局限性压痛点。一项特殊的检查方法是做伸肌腱牵拉试验,将肘关节伸直,握拳、屈腕,然后拳心朝下向外旋转,可诱发肘外侧部位剧痛。
治疗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法,包括患肘休息,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减少活动,口服镇静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多有良效,每周1次,连续注射3-4次。
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切断支配伸肌肌腱起始部位的细小血管束,若发现局部有滑囊炎也一并切除。
为避免复发,最好在较长一段时间停止或减少肘关节的剧烈活动。
3.腋毛癣病的防治
患腋毛癣的人腋毛变成红、黄或灰色,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腋毛本身并没有变色,而是每根腋毛外面都均匀地覆盖着一层或黄、或红、或灰色的“细粉”。把这些“细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原来是一些棒状细菌产生的色素,如果腋部出汗较多,这些色素就会溶解在汗液中,并沾染衣服不易洗净。这种病可引起不适的感觉,治疗也很简单:将腋毛剃光后涂以抗生素软膏便可治愈。
4.毛发苔癣病的防治
毛发苔癣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上臂外侧及股部前侧的皮肤病,是一些与毛囊相一致的针头大小的丘疹,颜色正常或暗红,呈鸡皮状,用手触之,感到很粗糙。丘疹顶端有一个灰褐色的圆锥状角栓,是由浓缩的皮脂分泌物和毛囊的上皮细胞聚集在毛干周围而构成,当中可见一根毳毛穿出或蜷曲其中。剥去角栓后,其顶端留下一个微小的杯状凹窝,此凹窝中很快又会有新的角栓长出。青春期之后,皮疹可逐渐减轻。内服维生素A,外搽10%尿素软膏或0.1%维甲酸软膏,可使情况改善。
5.伊藤痣病的防治
伊藤痣是一种特殊的色素痣,与其他痣不同之处是它发生在特定的部位一一肩胛上肢。均为单侧,皮疹为点状或片状的灰色或褐色斑,有的像雀斑,有的呈大片状,边界很清楚。约60%的病人在出生时即有,无任何不适,也不恶变。1954年日本学者伊藤首先研究这种痣,故称之为伊藤痣。可采用冷冻、激光、化学剥脱等方法治疗。
6.结节性痒疹的防治
结节性痒疹常发生在手腕、前臂及小腿,妇女多见。初起为淡红色丘疹,迅速变为半球形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顶端角化发硬,表面粗糙,红褐色或灰褐色,瘙痒剧烈,少可数个,多至数十个,长期不愈。一般认为与蚊、臭虫或其他虫类叮咬有关,与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障碍也有一定关系。冷冻、激光、放射疗法对它都有效,也可用苯海拉明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皮损内注射,或外涂石炭酸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