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故脾与胃相表里。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消化饮食物,吸收和布散水谷精微,并排泄食物糟粕。关于脾的形态、重量和位置等,中医学早有认识。例如,《类经图翼》说:“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并附图一幅。又如《医贯·形景图》说:“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关于脾的大小、重量,以《难经·四十二难》记载最为精详:“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古代的斤、尺、寸比现代的小)所谓“散膏”,《难经汇注笺正》认为系指胰腺组织,今人亦多主此说,因为从解剖学来看,胰尾接触脾门,共同靠近胃部,中医学可能把它称为“散膏”而附属于脾。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之脾脏与现代解剖学之脾脏、胰腺有密切关系。
一、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有运输、分散、转输之意。例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饮食水谷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至全身。当然,这些功能需要胃和小肠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为主。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在古代,贮藏谷物的地方曰“仓”,藏米的地方曰“廪”,古代医学家用贮藏谷、米的粮食仓库来比喻人体的脾胃,即说明脾胃是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根源,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脾、胃、小肠等脏腑都有关系,例如胃对饮食物的腐熟加工,小肠的泌别清浊,使清浊分离,各走其道。但中医脏腑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主,因此,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病理角度来看,脾都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人体之消化机能主要归属于脾。故食物进入体内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成精微物质,同样也靠脾的运输、转送功能方可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使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借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这就是对脾运化水谷精微,维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很好概括。脾的这种生理功能,也即是《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运化水湿:水湿,即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作用,这是脾的运化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脾在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 2个方面:一是饮料(水、汤类等)进入体内后,在脾胃的共同作用下,游溢出精微之气,并在脾的运输布散作用下,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将人体所需要的水液和精气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皮毛、膀胱等),并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包括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出,正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水液代谢过程的高度概括,而其中明确说明了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指出,脾运化水液,首先到肺,然后分为清浊两部分,分别各走其道,水精四布而五经并行。
正是因为脾能运化水湿,所以中医学又有脾恶湿而喜燥的说法。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脾恶湿。”《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清·张志聪注解说:“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脾之所以喜燥恶湿,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水湿,以制水为事,水湿过盛,必伤脾土,困遏脾气,对脾产生损害作用。故脾厌恶湿邪。另外,湿邪停留,阻滞气机,又最易影响脾的生理活动。这是由于水湿之邪伤人,对脾具有同气相感性,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从而出现种种脾湿的表现。如:口粘不渴,胸闷脘胀不饥,身体困乏等。而燥反而对脾的运化功能具有补益、促进作用,燥能胜湿,使湿浊去,则可恢复脾的正常生理活动。
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脾病可以因湿引起,而治脾病,法宜燥湿健脾,药宜偏于温燥或芳香之品。
脾主运化功能,主要是依靠脾气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旺盛,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脾气健运”。脾气健运,运化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包括各种饲料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失职,则不但会引起消化功能的异常,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病变,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失职,则不但会引起消化功能的异常,出现腹胀、便溏等病变,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过多停滞的病变。故《诸病源候论》说:“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泄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从而说明,多种湿病,以及由于水湿停留而引起的浮肿、胀满之类疾病,大多与脾的病变有关。
另外,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常影响到另一方面生理功能的发挥,故在病理上常同时并见。
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而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前人提出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见解。例如,薛立斋说:“补脾和胃,血自生矣。”李中梓说:“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即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是在论述脾胃生理、病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被后世称为“补土派”,著有《脾胃论》一书,进一步论述了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脾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更要注意保护脾胃。治疗用药时,亦应兼顾脾胃。这些都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防病和养生方面的具体体现。
2.脾气主升:所谓“升”,即上升之意,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脾主升清。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而升清即是指导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然后再分布到全身各处。同时向上分布到头目的精微物质,可充养清窍,以维持清窍的功能正常。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得以上升布散,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常,一方面清窍失养则功能不健;另一方面,又可影响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荣养而使生理活动异常,若清不能上升,反而与浊混合下注,则可使精微物质大量丢失。其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五脏六腑等脏器,在体内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如胃位于脘部,肝位于右胁下,肾位于两腰部,胞宫位于下腹部等。这些脏器之所以能克服重力作用而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主要是依赖于脾气主升的生理功能。正是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机体的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主升的功能失常,中气下陷则能导致内脏下垂。
3.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环而不溢出脉外。脾统血这一理论,在古典医籍中有详细记载,如《难经·四十二难》说:“主裹血,温五脏。”这里所说的“裹”,即是指脾具有包裹血液,聚而不散,血不外溢的意思。又如清·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脾气的固摄作用,属于气的五大功能之一,亦是对液态物质(血、津液等)的约束、控制作用,因而能防止其无故流失。
因此,脾气旺盛,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运行于脉内。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溢于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此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部位多在身体的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二、脾与其他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这就明确指出了脾与肌肉的内在联系。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而言。而脾之所以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不开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气血,并将其输送布散到全身各处之肌肉中去,以供应肌肉的营养,保持肌肉活动的充足能量,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诚如《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衰弱。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职,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异常,气血无以化生,肌肉失其滋养,则肌肉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弛。故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临床上,对某些慢性病,特别是消化系统慢性病变,身体逐渐消瘦者,大多根据“脾主肌肉”这一理论,从健脾益气入手治疗,往往能改善身体虚弱状态,取得满意疗效。
四肢,指上肢和下肢。与躯干相对而言,则是指人体之末,故四肢又称“四末”。四肢也需要脾气输送水谷精微,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当然,四肢活动和肌肉的强弱也有密切关系。所以,脾气健运,精微四布,输送到四肢肌肉的营养物质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活动轻劲而有力。若脾虚,运化功能失职,气血、津液化生之源不足,四肢肌肉失养,则肌肉萎软,四肢无力,甚则产生痿证(即肢体肌肉松弛。严重者,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共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所谓“禀”,即随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四肢之所以能从胃那里得到水谷精微,全靠脾主运化的功能。若脾病,则肌肉失去滋养,即产生种种病症。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即口腔,是消化系的最上端。脾开窍于口,是指五脏之脾与体有官窍之口有内在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主口”“在窍为口”,说明了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生理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所以《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和,即脾的运化功能和调,“知五谷”即指饮食、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邪停滞于中焦,困遏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
另外,口唇亦由肌肉所组成,而脾主肌肉,所以脾与口唇亦有关。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合,即互助配合;荣,即荣润滋养。所以口唇的颜色、光泽能反映气的强弱。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充足,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反之,如脾虚不运,气血化生无源,口唇失其滋养,则淡泊不泽,或者萎黄。
总之,在藏象学说中,脾的生理功能,不仅代表着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与人体的营养吸收有关,直接关系着脏腑组织的机能状态,而且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水液的升降和环流。此外,脾在血液的循行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仓凛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即是对脾生理功能的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