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又称贲门,即上脘;胃的下口,又称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曰中脘。古人对胃的形态、大小也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有详细记载,如《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古代的尺、寸、斗、升均比现代的小,医古文解释属于一种形容。)从古人对胃的描述来看,与现代解剖学描述之胃基本相同。
一、胃的生理功能
1.主受纳与腐熟水谷:所谓“受纳”,即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水谷”,则泛指各种饮食物。饮食从口而入,经过食道,进入胃中,由胃接受并容纳之。饮食物积聚于胃内,故胃又称“水谷之海”。如《中藏经》说:“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水谷之海是形容饮食物停聚于胃内的状况,形象地说明了胃司受纳的功能。所谓“腐熟”,有初步加工消化的意思。食物在胃内,经过胃的蠕磨和消化作用,使之变为食糜,为进一步下注小肠进行更完备的消化打下基础;而其精微物质则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所以,胃虽有主受纳和腐熟饮食物的功能,但又必须在脾的运化,以及小肠的泌别和化物功能相互配合下,才能使消化功能正常发挥。
胃的消化作用,是胃阳在胃阴(胃中津液)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而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饮食物得以消磨、初步消化,气血、津液得以化生,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若胃有病变,主腐熟受纳的功能失常,就会产生种种消化不良的病症。
2.主通降,以降为和:所谓“通降”,即通畅和下降之意。胃主通降是其生理特性之一。饮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后,必须继续下传,通过幽门进入小肠,继续进行消化活动。所以,胃气贵在和降、通畅。胃气和降,才能维持胃肠虚实更替,消化功能才能旺盛。因此,胃气通降又是胃主受纳和腐熟功能正常的前提条件。如果胃气主降的功能失常,则不但饮食物不能顺序下行,而且会影响到胃的进一步受纳和腐熟功能的进行,从而使消化机能紊乱,产生多种消化系统的疾病。
综上所述,胃有主受纳、腐熟和主通降的生理功能,中医学常用“胃气”来概括。但“胃气”这一术语,应用广泛,有不同的含义。总的来说,胃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胃气,就是单指胃主受纳、腐熟和主通降的生理功能,胃气旺盛,即表示胃的生功能正常;而广义的“胃气”,则多指中焦脾胃的共同作用,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由于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故又有“人以胃气为本”的说法。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强调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这些话都说明了胃气对人体生命与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广义的胃气还用作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即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例如关于脉、舌的诊察,脉有胃气,即脉来去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柔和之象,若脉举按皆坚,搏击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之不可得,则为无胃气之脉,又称为“真脏脉”,多是胃气绝之表现,预后多属不佳。又如在舌苔方面,有胃气之舌苔应薄白而润,若舌苔剥脱或光洁无苔,则是胃阴枯竭,胃气不足之象。所以,临床上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所谓“保胃气”,即保护和加强脾胃的生理功能。
另外,胃气主降的生理功能又和肝主疏泄、脾气主升等生理功能有关,胃失和降,不仅能导致中焦气机的不和,而且还能影响到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因此,保持胃气通降,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治疗胃病,多采用和降胃气的药物,即是此理。
二、胃与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关系
饮食入胃后,在胃内初步被腐熟成为食糜,在胃气和降的作用下降入小肠,进行完善的消化且分别清浊。其清者为水谷米精微由脾吸收、布散;其浊者为糟粕或浊水,糟粕下行大肠,浊水则渗入膀胱。大肠主要起传导作用,亦可吸收部分水分,经过燥化使大便成形,然后排出体外;浊水渗入膀胱则变为尿液,而排出体外。在消化过程中,还需胆汁帮助。三焦能敷布原气,又是水谷代谢升降的道路,故胃与胆、小肠、膀胱、三焦必须协调配合,方能保证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