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起来,萨达姆的这个建议似乎包含了一些合理的东西,比如它要求以色列从被占阿拉伯领土撤军,联合国的决议是这样规定的,几十年来国际社会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也一直是这样要求的,这个要求能说是不合理的吗?它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叙利亚长期驻军黎巴嫩,干涉黎巴嫩内政,显然有悖于联合国宪章中载明的那些关于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要求能说是不合理的吗?他提出两伊之间相互撤军,这个有助于缓解两伊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有利于波斯湾稳定的建议同样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所有这些建议在目前提出来、由这样一个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者提出来,人们是无法接受的,这是强权对和平的嘲弄。萨达姆显然不愿意提及这一点,即中东地区所有这些痛苦的冲突的和平解决有赖于在中东地区创造一个更加缓和的、有利于展开对话与合作的大气候,而正是萨达姆对科威特的侵略把中东推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动荡之中,破坏了中东的和平进程。而国际社会是清楚这一点的。正因为清楚这一点,人们才看到,包含在这个建议之中的并不是解决中东地区持续性冲突的和平愿望,而是转移视线,挑拨反伊联盟中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阴险企图。因此,很自然,萨达姆的建议遭到普遍拒绝。
对萨达姆建议试图将以色列拉出来作替罪羊,人们毫不奇怪,首先对此表示愤慨的是以色列人。萨达姆的建议提出后不到一小时,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的高级顾问阿维泽尔·帕斯纳就发表声明进行了反击,他说:“萨达姆·侯赛因千方百计地要摆脱他所面对的国际部队,为了避开现已对他实行的经济制裁,他所谓的一切倡议都只不过是卑鄙的宣传。”以色列的国际问题分析家们对萨达姆的“险恶用心”作了更为精辟的分析,他们接连发表看法告诫国际社会不要上伊拉克的当。以色列国家电台的阿拉伯问题观察家阿哈龙·巴尼亚说:“很明显,萨达姆努力要使以色列卷进去,以便鼓动整个阿拉伯世界反对以色列。”海法大学的伊拉克专家阿马齐亚·巴拉姆对记者说,萨达姆的建议“是要给美国抹黑,把它说成像是使用双重标准的人,要求一方撤军,而却不对自己的盟友运用同样的原则”,他认为萨达姆的目的是使美国和西方在阿拉伯国家面前感到难堪,并争取反对它的阿拉伯国家里的阿拉伯群众对他的支持,动摇这些国家的国内稳定的基础。
几乎在以色列人讲话的同时,美国总统布什在他渡假的一个海边小镇发表的一项声明说,美国“绝对反对”萨达姆提出的条件,他强调指出:“这些最新条件和威胁是又一个旨在使人们转移对伊拉克孤立状况的注意力和造成一种新的现状的企图。”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在华盛顿说:“这个建议同我们的目的没有什么关系。它没有新的中肯的内容,没有提到联合国和阿拉伯联盟要他们撤出科威特的要求。”与此同时,据美国报纸的消息,布什总统近日已指令中央情报局采取除暗杀伊拉克总统以外的任何手段搞乱伊拉克的局势,贝克国务卿已宣布说驻海湾的美国军舰将从即日起拦截任何装载伊拉克石油的油轮。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会考虑萨达姆的建议。
13日,沙特国王法赫德在沙特西部一城市的集会上说,伊拉克的建议“只会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是“行不通的”。同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针对伊拉克的建议说,叙利亚将严格遵守阿拉伯首脑会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解决海湾危机的所有决议,对伊拉克建议中要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一事不予置评。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列米茨基赫对萨达姆建议的现实性表示怀疑,他在13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任何情况下,要一下子实现这些条件大概是不可能的。”
看来,萨达姆想通过这个建议分裂反伊拉克的国际联盟的希望落空了。他所看到的惟一积极的响应是,他的建议在约旦引发了又一场支持他的群众游行,在这些人看来,他是阿拉伯民族反对异教徒的英雄,是当代的萨拉赫丁。但这似乎已不再使它感到安慰,自他入侵科威特以来,在约旦的这类支持他的游行示威已经不止一次了。美国和它的阿拉伯盟友所表现出来的坚决态度使他恼羞成怒,但他深知美国人的弱点,于是他决定动用“人质”这张盾牌来折磨美国人和所有西方人的神经,再让那些心惊胆颤的人质家属去折磨布什、撒切尔和密特朗。他要用人质这根绳子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事实上,早在伊入侵科的初期,萨达姆就已经在考虑“人质战”了,作为阿拉伯世界最激进的一批恐怖组织的支持者,他懂得人质的用处。
8月4日,侵科伊军就抓走了20名在科威特的美国石油公司的雇员和35名在科威特军队中当顾问的英国军人。8月6日,可能是得到了来自巴格达的更为明确的指令,侵科伊军开始在科威特的机场和各大饭店、旅馆大肆搜捕美国和英国公民,因为那时美国出兵沙特的“沙漠盾牌”计划已有所传闻,估计萨达姆正是在风闻这个计划后着手准备他的“人质盾牌”。当天,一架飞经科威特的英国航空公司客机上的366名英国人全部被抓走,随后便被带上汽车运往伊拉克。
在伊拉克军队到处搜捕西方人质时,驻科威特的各国使馆成了一个主要目标,它企图通过宣布驻科使馆不再具有合法地位而把外交官变成普通侨民,再将他们劫为人质,巧妙地绕过《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关于保护外交特权的规定。“人质战”引发了“使馆战”。
8月9日,在伊拉克宣布吞并科威特的第二天,伊拉克外交部就迫不及待地发表了一个针对各国驻科使馆的声明。声明说:由于科威特与伊拉克已经宣布合并为一个国家,驻科威特的各外交使团不再具有官方地位,从而也是非法的了,因此,伊拉克外交部要求各国在8月24日以前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可将一切公务移到巴格达进行。当时在科威特共有65个国家的使馆在工作。
但西方国家对伊拉克的宣布不予理睬,相反,正在酝酿对伊拉克实行进一步的制裁措施。公开宣布关闭使馆的第一个国家是马来西亚。8月14日,马来西亚外长奥马尔宣布马将关闭驻科威特使馆,他说:“马来西亚是在伊拉克宣布从8月24日起不再保护在科威特的外国使馆及外交官之后作出这一决定的。我们这样作没有其它的原因,完全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然而,马来西亚的这一举动却使沙特政府感到担忧,惟恐它的闭馆被伊拉克人所利用,沙特国王法赫德派副外交大臣阿齐兹作为他的特使,紧急出访马来西亚。15日晚,这位特使在吉隆坡受到马来西亚国王伊斯坎达尔苏丹的接见,据说,这位特使将沙特国王的一封请求马来西亚出兵去沙特保护圣地的信交给了伊斯坎达尔苏丹。在这次访问后不久,马来西亚就发表声明说,如沙特境内的圣地受到威胁,它将出兵保护。由于沙特方面的及时行动,马来西亚带头闭馆的作法才未能被伊拉克当作宣传的材料加以张扬。
8月15日,伊拉克宣布,在海湾危机解决前,伊将不允许留在伊、科的大约3000名美国人离境。这些人实际上早已成为人质。8月16日,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军事当局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在科威特的约4000名英国人和2500名美国人分别到两家旅馆集中。当天下午,这些人就被押往巴格达。当时,伊拉克正在向科威特大举增兵,交通工具的紧张是可以想象的,但他们却不惜抽调大量汽车将科威特境内的数万西方人运往巴格达,足见其对“人质盾牌”的重视。同一天,在巴格达,萨达姆向美国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他说,一旦美国和伊拉克发生军事对抗,他将杀死在伊科的数千名美国人质。
西方的无动于哀使伊拉克人感到失望,他们决定把手中的“绳子”勒紧一些。两天后,“人质战”骤然升级,伊拉克宣布将把西方人质“请”到伊拉克的重要设施,特别是重要军事目标里去“作客”。8月18日清晨,伊拉克议长萨阿迪·迈赫迪·萨利赫宣布: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一次联席会议上,一致决定,只要伊拉克受到战争威胁,它将把敌对国家的国民留在它的国土上,他们将被请到伊拉克和科威特领土上的重要设施里去作客。这项决定一直有效,直到有充分的保证表明对伊拉克人民的战争威胁已不复存在。他说:“伊拉克议会一直在同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某些部门和公共设施(特别是石油和军事部门)、军事基地(包括空军基地)和炼油厂共同安排收容这些外国人的事宜。”
从这天开始,伊拉克就正式使用他手里的这张牌了。在伊拉克议长的宣布后不久,伊电视台就播放了萨达姆身着西服、面带微笑会见滞留在伊科的外国人家属的境头。在电视画面上,萨达姆看上去志得意满,谈笑风生,还故作慈祥地抚摸着一位英国儿童的脑袋同他开玩笑,但在场的西方人个个看上去表情呆板,一副愁思万千的模样,被抚摸的英国儿童看上去惊魂未定,就像是一个被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大灰狼吓呆了的小绵羊。一位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在看完这一幕后对记者说,萨达姆的表演使他感到恶心。
就在这次向被扣外国人质的家属发表的讲话中,萨达姆又提出了一个解决海湾危机的五点建议,第一次抛出“人质盾牌”。他声称,在美国从海湾撤走所有军队、保证不对伊拉克使用武力、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联合国按照伊拉克12日建议的原则承担保障海湾安全和平的责任等条件下,伊拉克将允许外国人自由地离开。很明显,他是要用人质抵押,讹诈美国和反伊联盟的其它国家,迫使他们作出让步,或者至少可以迟滞对伊拉克的进攻,并在他们国内造成一种要求设法保护和解救人质的声势,以约束决策者的行为,使他们由于担心人质遭到伤害而在对伊动武问题上犹豫不定,这样,将使伊拉克赢得时间,危机的久拖不决将使伊占领科威特的既成事实更加巩固。这就是萨达姆的如意算盘,也是伊拉克的“人质战”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当天从巴黎传来的一个消息表明,以对人质采取区别对待的作法来分化瓦解反伊联盟,是伊拉克打“人质牌”的一个主要手法。也许伊拉克人已经注意到危机爆发以来法国同美英之间的政策分歧,或者是基于危机爆发前伊拉克同法国之间的特殊关系,萨达姆选择了法国作为突破口。这个信息是通过巴解组织传递的。在萨达姆的讲话发表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的顾问巴萨姆·阿布·谢里夫就在巴黎的蒙特卡洛电台发表谈话说,巴解组织得到保证,扣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所有法国人“将被作为朋友对待,他们可以正常地生活”,阿拉法特一直在“与爱丽舍宫保持接触,以帮助在科威特和巴格达的法国人”。此后的事态发展表明,伊拉克的作法对法国是起了作用的。
然而,在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伊拉克此举受到了普遍的谴责,并因此招来了更进一步的制裁。美国白宫发言人
当天发表声明说,伊拉克的所作所为违犯国际法和所有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不能接受的”,并要求它“毫不迟缓地、无条件地”释放所有人质。英国外交部在听到伊拉克议长的讲话后,当即召见了伊拉克大使,谴责伊的行为违背国际法,表示了英国的“严重不安”,并要求“澄清被扣英国公民的状况”。美英两国的在谴责伊拉克的同时,都命令其海军舰队可对伊拉克船只使用“最低限度的武力”,实际上等于对伊实施海上封锁,增加对伊拉克的压力。联合国安理会也在同一天通过了664号决议,敦促伊拉克立即采取措施,允许被它扣留的所有外国人质自由离开。
美国及其领导的国际反伊联盟对伊拉克建议的拒绝,更加深了伊拉克人的孤立感和愤懑情绪,作为报复,它强化了使馆战的措施。23日,在伊拉克所要求的闭馆期限的前一天,伊命令其军队包围了各国驻科威特使馆,并发出了断水断电的威胁。24日,伊科占领当局通知美国、英国、法国、东德、保加利亚、匈牙利、端典、挪威、罗马尼亚、日本等10个被包围的国家的使馆说,伊允许西方外交官的家属离开,但外交官本人得留下,直到他们国家关闭使馆。从25日开始,伊拉克正式对所有驻科使馆实行断水、断电、断食品的三断政策,并宣称所有不撤使馆的那些国家的外交官已失去外交官的一切权利,伊将把他们当普通侨民对待。对使馆的围困战开始了。在三断的情况下,外交官们正在用生命来维护原则,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外交生涯中最暗淡的时刻。而在他们国内,政府对伊拉克人的理所当然的谴责又使他们的处境更加恶化。为了结束他们外交官的痛苦,一些国家不再坚持用生命来捍卫原则了,他们或被迫宣布闭馆,或者撤走所有人员,留下一座空馆,但不作任何宣布。截止24日夜间,正式宣布闭馆的只有马来西亚、印度、巴西、菲律宾四国,日本说如果它的外交官处在危险之中,可能暂时闭馆,苏联和中国在将使馆所有人员撒往巴格达后,都宣布使馆仍然保留,只是暂时停止了工作,并不是关闭。拒绝撤走和关闭的国家是大多数,其中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反伊联盟的中坚国家。他们成了伊拉克人最方便的出气桶。
伊拉克人的出尔反尔更使局势复杂化了。他们本来已经宣布允许西方外交官的家属离开,但当一批西方外交官的家属乘汽车准备穿越伊土边界前往土耳其时,伊拉克当局却勒令其中的40名美国外交官家属返回巴格达。这种明显的挑衅使华盛怒不可遏,并立即采取了报复措施。8月26日,国务院宣布驱逐了36名伊拉克驻美外交官,并开始限制其余外交官的行动。伊拉克人显然无法对此采取对等行动,因为,那样的话,将正好使留在伊拉克作人质的美国外交官得以解脱。
一段时间后,形势似乎有所缓和了。伊拉克开始释放被扣押的西方妇女和儿童。1日夜,伊拉克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载着300多名妇女儿童途经巴黎、伦敦飞往华盛顿,2日晨,西德汉萨航空公司一架大型客机又接走311人,同时,有近70名日本人乘飞机经安曼飞往东京。到2日晨,共送出700多人。但当这些安全回国的家属们还未来得及为自己的归来而庆贺时,一轮新的折磨又降临在他们仍留在伊科两地的亲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