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城郊某村的一个组长,因为这个村所处的特殊位置,靠卖地皮和经营房地产发了财,于是他就买了个“大哥大”,一个月的电话费就在2000元以上。一次,乡党委副书记根据群众的反映找他谈话,谁知刚开了个头他就坐不住了:“你是听了哪个烂心肺的挑拨啦?我把这个只能种菜的组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得见。是哪个说的,你告诉我,我去和那个人当面对质。”边说边拍桌子让这个乡党委副书记交出告状者。那个乡党委副书记见状,不紧不慢地说:“你不要骂,我已经成立了一个调查组来调查你的经济问题,准备先从你动用公款购买和使用‘大哥大’入手,看看你每月2000多元的电话费已经开了多少个月。”听了这话,他的嚣张劲像裂了口的皮球顿时泄了气,马上向那个副书记道了歉:“刚才是我有眼无珠,你大人不记小人过,还望高抬贵手!”可见,不是抓住他有经济问题的薄弱环节,还不知他要骂多少人,骂到什么时候呢!
(2)泰山压顶,凭借威势震慑对方
面对谩骂者,常常是有理说不清;就是你想好了话题准备开讲,那不断的谩骂之语也让你无法插嘴。这时你就得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对其进行强刺激,方能使其昏涨的头脑得到清醒。
某局组织人事科的办事员被调去资料室工作。局长找他谈话时,他冲着局长问:“你凭什么把我从组织人事科调出来?”“因为考虑到你已经不适合再干组织人事工作了,管资料对你更适合。”“什么更适合?你们这些当局长的,嘴里说得冠冕堂皇,你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今天就骂你们,看看你们能把我怎么的!”说完就开骂了。局长见他耍出一副无赖相,遂拍案而起:“你给我住口!这局机关是个文明场所,不是你要骂就可以骂的放牛场!你再骂一句,明天你就给我下岗,回家对着你的家人骂去。”办事员听了这话,骂声停止了,局长又说:“你觉得我有什么问题,尽可向上级机关反映;你对工作分配有意见,向领导提出也是允许的,但像泼妇一样骂街是不允许的。”听了局长的最后通碟和忠告,这个办事员不仅不骂了,反而吞吞吐吐地检讨起他的谩骂行为了。
(3)营造氛围,发挥众人的力量取胜
谩骂者之所以能够骂下去,有时是有其特定环境的。诸如,有人看热闹使他火仗风势,有人帮他喝彩起着声援作用,有人同谩骂者一唱一和等,这都为谩骂者创造了一种肆无忌惮、恣意谩骂的氛围。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营造一个与谩骂者相对的另一种氛围,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遏制谩骂的作用。
某工商管理所的刘同志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在驱赶影响交通的菜摊时,遇到一个胡搅蛮缠的菜贩子。这个人把菜摊摆在路中间,影响来回买菜的人走路,刘同志反复要求让他到路边去卖,他就是只当没有听见;待刘同志动手把那菜摊子往边挪动的时候,那卖菜的拽着菜摊子不让他挪。纠缠中菜撒了一地,于是菜贩子就开始大骂。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刘同志知道理在自己,群众在自己一边,于是大声对大家说:“我现在请大家看一出不需花钱的骂人表演,表演者是这个不守市场规矩、影响大家交通的人,请大家看看他能不讲道理到什么程度。”这个神气活现的谩骂者,看到周围愤怒、嘲笑的众人面孔,几句骂下来,就感到底气不足,在众人的指责、劝告下,只好低头去收拾撒在地上的菜,并把摊子摆在路边。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实际上就是氛围在起作用。
(4)等待机会,伺机迫其进入窘境
由于被骂者和谩骂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也不是谩骂者一出口立即就可以找到制服他的方法或切入点的。而没有选择好突破口就贸然出击,不仅不可能一举击败对方,而且还会让对方看出破绽,从而招致更加厉害的谩骂。等待机会,则是一种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
一辆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在督促乘客买票时,一个没有买票的乘客说他已经买票了,让他把票拿出来检查时,他说买了之后又丢了。还没来得及再问什么,那个乘客就开骂了,一直骂到车子开到终点,售票员坚持让他买票,他竟然拉着售票员去找经理讨“公道”。面对骂个不停的乘客,经理耐着性子听他陈述完事情的经过。经理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问:“你在哪个车站上的车?”“到终点站下车该买多少钱的票?”“你给了售票员多少钱?”这个根本就没有买票的乘客由于没有这种准备,一开口就把票价讲错了:把该买1元钱的票说成该买5角的票。这下子被经理抓住了理:“这段路的票价是1元钱,而售票员卖给你5角钱的票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把站名报错了?你说给了她1元钱,她找给你5角,你又没下车,在车上又没买什么货物,怎么那5角钱也没了?不买票被查出来,不仅要补票,而且要罚款,这是公司的规矩。你这个情况,即使你买了5角钱的票,还有5角钱的票也应当补,还应当罚款。你看怎么办好,要不,咱们就到派出所去处理这件事。”谩骂者一听要去派出所,立即说:“这点小事就不必去派出所了。”经理说:“那不行,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有问题的人。”当经理拨打派出所的电话时,谩骂者马上按下按键,主动承认了没买票的事实,并表示愿意接受补票罚款的处理。此事处理得如此圆满,不得不归功于以静待动的策略。
要使谩骂者闭嘴,办法虽然很多,但其中却有一个共同的诀窍,那就是研究、分析谩骂者的具体实际,特别是他的不善的来意,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准突玻口,集中火力进行反击,即可置谩骂者于窘境。
(5)我自巍然不动
在洛克菲勒的轶事中,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暴客恣意谩骂他达几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视着这位攻击者,那人愈暴躁,他就显得越和善!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渐渐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了一口气。他是准备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作战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响,只得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对自己的无礼攻击,便是给他的最严厉的迎头痛击。成功者每战必胜的原因,便是当对手急不可耐时,他们依然如故,显得相当冷静与沉着。
洛克菲勒用贬低来施激将法,挑衅者用激怒作为手段,可目的过于明显,忍功又不及对手,便只有败走的份儿了。
如何对待不讲理的人
不讲理的人,为人处事伤害别人的人无处不在,如不讲理的老板、同事、邻居甚至家庭成员。“他们总是想给别人带来痛苦。”心理学家盖利夫如是说。
假如一个不讲理的人对你有这种倾向,你必须采取行动。“被动挨打只能使不讲理的人气焰更嚣张。”美国某商务顾问克斯切德说,“不讲理的人总是寻找软弱可欺的受气包。态度果断严肃会让他的行为立刻刹车。”
(1)话摆明了说
零点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冷冻设备的公司。公司的高得波特先生就曾遇到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零点公司一个重要的客户,他总是纠缠公司的员工给他更优惠的价格,要么坚持让零点公司先把生产计划丢在一边,先满足他的订单要求。遇到丁点儿的不一致的看法,他就对员工大肆谩骂,还威胁炒他们鱿鱼。
高得波特不愿失去这个客户,试图挽救局面。他派一个副总经理作为这个客户的单独联系人。他给这个副总下了严格的指示:“坐下来和他进行心对心的交流。告诉他,我们很珍惜和他的业务合作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忍受他无端地大发雷霆。我们愿意提供最优惠的价格和服务,尽我们最大能力。如果这还不能令他满意的话,那他只有另选高门了。”这个方法很奏效。高得波特通过对他抬举(指定一个副总负责他的业务)和明朗、果断、坚决的态度,让这个客户知道了他对零点公司的重要性,又让他清楚地知道了公司所能忍受的限度。
(2)给对方一点体面
直接面对是很有力的方法,但是还有一些更巧妙的办法。成功外交手段的核心是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下。“例如,我在超市出口排队等结账,”马丁说,“这时一个顾客插在我前面。我可以忽略他,可这太窝火;我可以尖叫,但对方也可能对我尖叫;第三种更好的方法,是说:‘对不起,排队从后面开始。’”这种礼貌地表示责备和不满的方法,既显示了你的不快又给了对方一个方便的出口。
(3)采用幽默
如果用得很合适的话,幽默甚至可以使最不讲理的人在其恶毒的行迹上“刹车”。“有一次,我和一个男人因停车发生争执。这个男人马上对我污言秽语。”通讯专家基尔说,“我打断这个脏话连篇的人,问:‘你的妈妈知道你这样和人说话吗?’这个看样子已60多岁的男人住口了,他甚至还勉强笑了一下。”基尔最终还是得到了这个停车场地。
面对不讲理的人,讽刺很难奏效,不讲理的人会把它看成激烈战斗的邀请语。但对眼前情况幽默一把,有时倒可以化解一下火药味。心理学专家布莱姆有一个朋友擅长用幽默处理这类事情。她的工作是填写不同部门经理的供应需求,自然成了他们议论奚落的靶子。“她碰巧特别矮小,”布莱姆说,“当他们口无遮拦时,她总是跳到一个椅子上,说:‘好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眼对眼了!’这个办法在平息经理怒火上从未失效过。”
“幽默,”布莱姆解释道,“显示你没有因为这些不讲理的人而手足无措。”
(4)三十六计走为上
爱美拉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慢慢地,她注意到在每次会议上总裁总会找一个人开刀。“你是个大蠢猪!”他大吼大叫,“这不是我叫你这样做的!难道你笨得连我的话都记不住吗?”目标换来换去,但总有人会成为他的攻击靶子。
终于轮到爱美拉了。在发传真时,爱美拉出现了一点点失误。总裁发现了,马上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他刚骂出几个字,爱美拉转身就走回自己的办公室,深呼吸了一下,她知道了下一步必须怎样做。她又重新回到总裁那儿,理直气壮地对总裁说:“我不喜欢你以那种方式和我说话。”总裁打断她的话,不耐烦地说:“你不喜欢,请离开!”她立刻答道:“好的,再见!”“当任何办法都行不通时,只有退出,”布莱姆说,“这是最后一招,但是也是你应该常记心中的一招。”
有了以上几种策略,你就能战胜不讲理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他们。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蛮横无礼,却又强词夺理,为了占据有利地位,他们甚至用荒谬的理由来反对我们,妨碍我们的行动。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变方法就是用他们的荒谬逻辑去形成一种理论,反过来去制服对方。即让他们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从而使对方的荒谬理论不攻而自破。
四川泸州某养殖场向贵州某孵化厂订购一批良种鸭仔,双方议定价格后签定了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货到后如数付款。不料卖方在运货中管理不善,致使这批鸭仔在中途死去几千只。由于合同上未提及损耗之事,卖方便借机要买方报损,死鸭活鸭一块儿如数付款。买方经办人自然不依,说:“我们是养殖场,不是烤鸭店,死鸭仔怎能要活鸭仔钱?”
卖方说:“合同上不是说货到如数付款吗?难道死鸭仔不是鸭仔?”这么一问,倒把买方说话人问往了,一时没了词。正在这时,该养殖场场长走了过来,笑着朝卖方那位说话人说:“哎,同志,请问你家几口人?”
“五口。”对方脱口答道。
“哪五口?”场长又问了一句。
“一老母,夫妻俩,俩孩子。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父亲,祖父母呢?”
“早死了。”
“难道他们就不是你家中的人了吗?”
“唔?……”对方一听,自知理亏,只好承担损失,一场干戈就此平息了。
这场纠纷理亏在何方,明眼人一看便知,卖方硬钻合同的空子,实属无赖行为。而买方的养殖场场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皮球”反踢回去,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实乃高明之举。
以谬制谬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对对方的逻辑和结论不做正面反驳,而是把它做为前提加以演绎和引用,引到一个显而易见的荒谬的结论上去,再由结论的荒唐从反面证明对方的荒唐。第二便是模仿对方的推理方法,使趣味升级,从而达到制服对方的效果。
李老头花6元钱买了一条围巾,而邻居一位姑娘却只花了3元钱。于是李老头转身去找那摆摊的小青年。
“喂,你刚才卖给姑娘才3元,而卖给我是6元,你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她是我的亲戚,老头子,你知道吗?”
李老头一听,二话不说,又拿起一条围巾就走。小青年紧追上前:“你怎么不付钱就走?”
“因为咱们是亲戚,我是那姑娘的爸爸呀!”
小青年强词夺理,无中生有,李老头抓住时机,如法炮制,两个人以假对假,荒诞幽默,可笑之处淹没了令人恼怒之情。
再如,烟民去商场买烟后,便点燃猛吸。售货员以商场不许抽烟阻止,烟民非但不听,反而问道:“不让抽,为什么商店要卖烟?”结果二人争执不下。商店经理闻讯前来,听罢二人陈述,便笑着对烟民说:“商店还卖手纸呢,你也在这用?”一句话把烟民说得理屈词穷。
另外,对一些懒人或者不听话的人,有时用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如:
伏尔泰有一个很忠实的随身小厮,可他有些懒惰。
一天,伏尔泰对他说:“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小厮赶忙殷勤地把鞋拿来了。伏尔泰一看惊呆了:鞋上仍然布满着昨天出门时沾的泥迹尘埃!他问道:
“你怎么早晨忘了把它擦擦?”
“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答,“路上尽是泥泞污浊,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微笑着穿上了鞋,不吱声地走出门去。小厮在他身后跑步追了上来:
“先生,慢走!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呢?两个小时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伏尔泰说道。小厮听了目瞪口呆。
顺着原路捅回是整治那些蛮不讲理人的最好办法,因为这类人一般情况下很难用正话去说服。要想让他们规矩老实,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顺着原路捅回去。
反驳忌恶语相向
争吵到底出自什么目的呢?当然不可能一一列出,这里我们举出最通常的5种目的:借愤怒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表现出伤害别人的欲望;避免引起焦虑不安,避免谈论到较严重的问题;作为失败的借口(如:要不是你和我吵了一个晚上,我今天一定会完成那份活的!);逃避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