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广阔,每天会见许多人的人物,如果只和你见过一面,通常不容易将你记牢。尽管如此,在第二次见面时,不愿自报姓名的人为数不少。如果站在另一方的立场想想,这是再难堪不过的事。就许多人的感觉而言,“很抱歉,您是谁?”却不是容易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不得不和对方交谈,却只能流于表面形式。
自认只见过一面的对象必能牢记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傲慢的想法。如此一来,永远也无法让别人记住你。即使是第二次或第三次见面,果真希望对方记牢你,就必须详细报出姓名。
“我是前回与您见过面的某某。”向前回见过面的人如此寒暄或许有点不好意思,一旦当做习惯之后,就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外,在要求别人回电给你时,无论是留言机或别人代接的电话,你最好养成习惯在最后说出自己的联络号码。此外,说惯的电话号码也很容易说得太快。由于数字通常不易听懂,所以最好能缓慢明亮地发音:“我的电话号码是……”说到这里,对方必定希望你能给他准备纸笔的充裕时间。而且,最好再说上一遍自己的姓名,因为只靠最初的自报姓名,有时会记不牢对方是谁。只要你站在接话人的立场想想,自然可以明白这种注意是理所当然的。
(2)端正态度,充分尊重对方
与人交谈,首先要尊重、体谅别人,对人要谦虚谨慎,诚恳率直。不要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不要自以为是,武断专横;不要虚情假意,恭维奉承。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谐融洽地相处,推心置腹地交谈。态度不端正,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思想上一旦形成鸿沟,交谈就很难进行。
(3)交谈时要放松情绪
因为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开始一次对话,特别是同陌生人在一起时,他们常常感到障碍重重。其实他们拥有丰富而有趣的思想,这些思想随手可得,只需了解如何把它们表达出来。
威廉·詹姆斯说,如此多的人发现自己难以成为出色的交谈者,原因在于他们担心自己所谈的事或者流于无味的肤浅,或者言不由衷,要不就害怕他所讲的东西对交谈的对方毫无价值,或者方式方法不适合于某种场合。他的纠正方法是:“无论何时,只要人们消除心理的障碍,并且让自己的舌头自如地活动,交谈就一定会顺畅而友好,并且令人振奋起来。”
约翰·莫菲指出:“我们不要硬是通过深思熟虑从头脑中挤榨出一些警句和名言。当我们放松下来,不用恐惧的时候,这些名言妙句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可以这样说,甚至在最具刺激性的谈话中,也有50%的内容不仅是陈俗的,而且毫无意义,至少在谈话的最初阶段是这样。经过一段加热过程,思想的车轮变得转动起来了,只要谈话的参与者不急切地使谈话进入正题,全部谈话就会很快言归正传。
(4)使交谈启动起来
每个人在谈话之初都可能只谈些既缺乏机智又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这种短暂的交谈对于使“轮子转动起来”是必要的,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不再担心自己是呆板的,你将发现,你也能引发一次交谈,甚至是与一位完全陌生的人。你便会惊奇地发觉,在许多情况下,你说的是机智而有趣的事情。
不要期望对方一开始就很热情高涨,善言者总是等到对方变得热心以后,才试图从他们那里引导出一些有趣的想法。例如,他们先问:“那么,请问您尊姓大名?您是哪里人?您是干什么工作的?乘飞机来我市的吧?”等等,以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谁关心这些?你也许会这样问。诚然,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任何风采和智慧可言,但它们的确能使交谈启动起来。
(5)让对方谈论自己
当你被引见给某人,并且“不能想出一件事来谈”时,不妨试着用下面这样的问题使对方变得热心起来,以引发出有趣的事情、聪明的观点和幽默的话题来:“琼斯先生,你从哪里来?”“你打算在我市呆多久?”“你认为这里的气候怎么样?”“你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确实有那么一些能使别人变得热心的人,因为这些人善于使对方谈论自己。他们能打破僵局,感化别人,只因为表现出他们对别人感兴趣。你不必寻找一个对方能谈论的话题,只需马上使他谈论自己——每一个人都是关心自己的专家。
(6)保持谈话顺利进行
成为一位出色的交谈家的艺术,并不过多地依赖于你能想出多少聪明的事情,或者与你有关的某些传奇般的经历,而在于启发、引导别人讲话。如果你能激发别人的谈话——你将获得优秀的交谈家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让别人讲话,并使他坚持下来,那么当你讲话时,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有效地想使他对你热心起来,对你更感兴趣和更易于接受你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你”在谈话中是一个前进的信号,而“我”则是一个停止的信号。要设法把谈话引向对方的兴趣点,如多用“为什么”、“哪里”、“怎么样”等。当他说“我在纽约住过4年时”,你不要匆忙抢着说:“啊,我也住过,我还在华盛顿工作过。”而应该问:“在纽约的什么地方?你在那里工作还是学习?”
类似的问题,将使你赢得你的伙伴曾经遇到过的人中最有趣的交谈者的荣誉。
(7)谈话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无可否认,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结果会使别人也对你产生兴趣。但你千万别像一位年轻的剧作家那样,向他的女朋友谈论了自己和他的剧本两个小时后,接着说:“有关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来谈谈你吧。你认为我的剧作怎么样?”
请记住,你也是一个人。对你而言,你的本能使你往往一开始谈话,就马上以自己为中心。你想表现自己,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事实上,如果你把话锋转向对方,就能赢得别人的更高评价。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极为聪慧的人。
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个准则是,你只需在心里给自己提一个问题:“通过交谈我究竟想得到些什么?”是想表现和炫耀自己呢,还是想与别人进行友好的交往?如果你需要的只是前者,那你就只谈自己好了。但是,那样你就别期望通过交谈得到任何别的东西。
(8)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让人家尽情地讲,你要恭恭敬敬地听。即使你不同意人家的看法,也不可匆忙打断他,要等他讲完再阐明你的意见。要善于听讲,要分析话中之音,做到既明白对方谈话何时达到高潮,又知道对方言谈何时接近尾声。这样,你的发言才能适时、稳妥,而无须打断别人谈话,影响他人思路。
(9)适当地发言
交谈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参与谈话的人,不但要“听”,而且还要“讲”。听人说话,要做到聚精会神,心领神会,切不可漫不经心。与此同时,还要作出积极反应,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等不同方式随时表露出来;不要消极活动,呆头呆脑,无动于衷。
全神贯注地听,仅是交谈中的一个方面。谈,在某种意义上说,显得更为重要。谈的方式多种多样,你可采用任何一种:直截了当地陈述事实,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委婉地表示不同意见,进行评论。这些方式都能使谈话顺利进行。
对某一话题,你可能有很多东西要讲,但他人也可能有高见要谈,要做到使大家都有发言机会。说话要干净利落,简明扼要;发言冗长,使人烦躁。
(10)跟上交谈的节拍
当话题几分钟以前已由乒乓球赛转到篮球赛,如果你再谈乒乓球赛,显然是跟不上谈话节拍;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篮球赛,假若你把排球赛也塞进来,显然是不识“火候”;当大家正评论球类比赛,你却谈起织毛衣、逛超市一类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显然是离题十万八千里,那只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茬。
密切注视谈话进行的情况,要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正谈论的话题上。只要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跟上谈话的“节拍”,就不会出现那种对方需要你作答,而你却未听见的尴尬局面。
(11)巧妙使用“我也”这个字眼
从心理学上讲,将你自己引进交谈的另一个正确的时间,是当你能告诉对方你自己的一些事,而这些事情将与他所说的某些事联系起来,或者在你们之间形成一种结合的时候。
如果他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或多少讲一点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让他感到更重要。
如果他说:“喜欢吃冰淇淋。”并且恰好你也如此,一定要想办法告诉他。如果他说他出生在郊区的一个小镇上,而碰巧你过去喜欢在那里度暑假,那你也一定要告诉他……
(12)倡导“愉快交谈”
要想成为一个健谈的人,使人们愿意和你交谈的另一个秘诀是尽可能地创造一种愉快的交谈氛围。
那些形成了习惯总是悲观失望地谈论问题的人,指出世界正在走向深渊的人,或者唠叨他个人的所有麻烦的人,在任何获得名誉的竞争中都不会取胜。
如果你有一些个人的烦恼需要与别人交谈的话,最好到你的亲属、心理学家或一些可靠的、富有同情心的朋友那里去,而不要在公共场合张扬你的难处。不要不着边际地谈论你的手术,详细地描述从进入医院直到返回工作岗位的每一次疼痛。因为告诉别人你忍受了多少痛苦,并不能使你变成英雄,而只会使你变成令人厌烦的人。
(13)切忌取笑、逗弄或讽刺
如果你想通过谈话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你就得努力抵制取笑、逗弄或讽刺的诱惑。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好取笑别人,因为我们以为别人会喜欢。丈夫会在公共场合下逗弄妻子,并错误地认为这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极好方式。我们带着嘲讽的意味与对方谈话,希望对方在挖苦中认识到我们的聪慧,看到我们的幽默,而且不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
逗弄和取笑的真正目的在于触痛别人的自尊,而威胁他人自尊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险的,即使是在玩笑中进行的也是如此。因此,讽刺总是带着残酷的成分,总是在算计着使别人感到渺小。显然,大家都不喜欢被取笑,即使是自己的亲朋密友。
只有少数情景中,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开一些充满善意的玩笑,因为他们是不会计较和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如果别人非常了解你,非常喜欢你,你也可以与他开个玩笑,但千万别开得过了头。
二、反驳脱口秀——占据说话的主动
以牙还牙“修理”尖酸刻薄的人
让攻击者自食其果。首先要会借力使力,顺水推舟,借石反砸;其次要冷静沉着;最后要注意区分对方的攻击性质。他是侮辱性的,便叫他自取其辱;他是讽刺性的,就让他“回收”讽刺。总之,是要让攻击者的用力与其受到的反击力成正比。
(1)话里有话,以柔克刚
在交际场合,遇到小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
以牙还牙。及时巧妙地抓住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反戈一击,来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击恶意的挑衅,以解脱窘境。安徒生十分简朴,曾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过路人取笑他:“你脑袋上边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随即回敬道:“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一生思绪敏捷的安徒生这一答话,就是沿用对方讥笑话的句式来讥笑对方,使旁观者痛快淋漓,觉得酣畅。
暗藏锋锐。在某些场合,将某一固定词汇拆开来解释,赋予原词新奇意境,使能化腐为奇,博得喝彩。有一次,周恩来接见美国记者,有个不怀好意的记者挑衅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周恩来总理听了,很自豪地回答说:“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为马路。”那个记者听后哑口无言,一副窘态。周总理这一妙答,巧妙利用诉词法,创造了一种新奇的含意,时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点石为金,化拙成巧。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巧妙地回击了那个美国记者。真可谓藏锋处鬼神莫测其渊,露锐处天下英挡其势。
以柔克刚。例如,甲乙两人关系不好,一次在小巷中狭路相逢,甲傲慢地说:“我就不给你让路,你能把我怎么样?能把我吃掉吗?”乙慢条斯理地说:“我当然不能吃掉你,因为我是牧民。”乙的回答看似向甲妥协,但实际上是暗地讽刺甲。
话里藏话,总体上有两个基本功:一是能够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恶毒之意,否则便会成为笑柄,面子被人要了自己还陪着笑脸。二是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话说得很艺术,又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你的敌人发出的旁敲侧击之音,暗含恶毒之意,这是一种无形的霹雳,甚至会让你身败名裂,万万不可小瞧。对待居心不良的暗算“飞镖”的上策便是接镖有术,还以颜色。维护自己的名声和面子,是自我保护,是立足于世的必备功夫。
(2)让取笑者自取其辱
晋朝刘道真读过书,由于遭受战祸,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只好到一条河边当纤夫。刘道真素来嘴不饶人,喜欢嘲笑别人。一天他正在河边拉纤,看见一个年老的妇人在一只船上摇橹,他便嘲笑说:“女子为什么不在家织布,而跑到河里划船?”那老妇反唇相讥道:“大丈夫为什么不跨马挥鞭,而跑到河边替人拉纤?”
又有一天,刘道真正在草屋里与别人共一只盘子吃饭,见到一个年长的妇人领着两个小孩从草屋前走过,3个人都穿着青衣,就嘲笑她们说:“青羊引双羔。”那妇人望了他一眼,说:“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言以对。
人们总难免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常常大发一通怒火,大骂一顿无赖,可到头来,对方还是振振有词,头头是道,自己倒气得手脚发颤,只会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么,应该怎样说话,才能反击无理取闹的行为,使得对方觉得理亏、词穷,无言以对呢?
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这个时候的心境平和对反击对方有重要作用:一是表现出自己的涵养与气量,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气概在气质上镇住对方。如果一下子就犯颜动怒,变脸作色,这不是勇敢的行为;二是能够冷静地考虑对策,只有平静情绪,才能从容选出最佳对策,否则就可能做出莽撞之举。
在反唇相讥的过程中,不能说了半天,还不得要领,或词软话绵。打击点要准,一下击中要害;反击力要猛,一下子就使对方哑口无言。
封住谩骂者的嘴
谩骂是人所共知的一种恶习。它虽然被文明人嗤之以鼻,但是又时不时地让你碰到,并搞得你进退两难,十分难堪。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这些谩骂者乖乖住口呢?
(1)蛇打七寸,迫使对方低头求饶
谩骂者看上去不可一世,实际上这些人本身又往往有着这样那样甚至有些还是致命的薄弱环节,而这正是谩骂者最怕触及的。一旦抓住了他的这个薄弱环节,他必然乱了阵脚,低头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