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故事中,刘邦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他一变反对韩信为假王而为让韩信做真王,圆满地补救了开始时骂韩信的失态,成功地迷惑了韩信的使者。如果不将这一失态挽救过来,那么,韩信的反叛是必然的,楚汉相争的结局便不知鹿死谁手了。
装聋作哑伺机反扑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的解释是:“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意为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也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筹划而不露声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而未发一样。
有一个故事。
一位老实的商人到银行提取了大笔现金回到车上,没想到正想要发动引擎离开的时候,由车后镜看到后座椅上爬起来一个女人。这女人把头伸到商人的耳边,有点儿紧张地小声说:“你的钱立刻交给我,否则我打开车门滚出去大声喊叫你绑架强暴我!”
女人的头发散乱,上衣领口大敞着,纽扣似乎都被扯掉了。
老实的商人被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住了,一时间愣在那儿。
商人想要马上跑出去对路人说明,可是看那女人握车门把手的模样,自己怎么也比不上她快,到时就真的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要是你,你该怎么办?
商人强自镇静思考了一会儿,即反身对女人咿咿啊啊地比手画脚一番装哑。
女人一见甩了一下头说:“真是倒霉,碰上了个哑巴!”商人拿起了前座椅上放着的一份报纸,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支笔交给女人,又比画一番,意思是要女人写下她要做什么。
女人松了松手中并没有真正打死结的绑绳,接过纸笔,紧张地看了看窗外,狠狠地瞪了商人一眼,接着匆匆地写下了几个潦草的字——拿出钱来否则滚出车门大叫你绑架强暴我。
女人一写完,商人就接过报纸趁女人尚未回过神来冲出车去,同时用遥控器锁住了所有的车门。
没多久,手中握着那份报纸的商人领了几位警官来到了现场。
看来,有的时候学会“装聋作哑”、“装疯卖傻”是摆脱困境的好办法,可让对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慕容复这样一位人物。此君的生平绝学可被概括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具体做法是,学会对方的武功绝招,转而用它去攻击对手,令其毙命。
在论辩中也有一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当别人给你制造困难时,若你有足够的智慧,用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去反击对方,往往能战而胜之。又或者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利用对方将你拒之门外的“盾牌”,作为武器,去攻击对方,常常能够出奇制胜。
有一天,师傅想拿徒弟开玩笑,就吩咐徒弟说:“拿这个瓶子去给我打点酒来吧!”
“师傅,拿钱来!”
“要用钱的话,哪个笨蛋都会打啦!就是不用钱也能打来,那才叫高明,快去吧!”
徒弟只好去了。他知道这是师傅在刁难自己,是想考验考验自己的智慧,于是,他决定想一个办法去回击师傅。左思右想,他终于有了一条妙计。
很快,徒弟便回到师傅跟前,把空瓶子递给了他,说:“师傅,酒买回来喽,您喝吧!”
师傅接过来一看,发现是空瓶子,就大骂:“好你个刁徒,怎么给为师一个空瓶子?我叫你去买酒,不是叫你买空气呀!”
“师傅,要是瓶子里面装着酒,谁不会喝呀,如果师傅您能从空瓶子里喝出酒来,那才叫高明呢!”
师傅哑口无言,但又点了点头。
徒弟明知师傅在刁难自己,但是如果当场揭穿师傅的把戏,就显不出自己的智慧,于是,他最后想到了一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妙计,果然效果显著。
晏子是齐国的重臣,一向以雄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而闻名。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将出使楚国,便想趁机羞辱齐国一番,于是,他便做好了对付晏子的准备。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特意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门,准备迎候晏子的到来。
晏子到了楚国都城门口,守门的侍卫打开了小门,说请晏子从小门口进城。晏子一听,心里很明白楚王的用意,他灵机一动很快就有了对策。只见他停在门口,对楚国侍卫说:“请你去禀报楚王一声,问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我自然该从这个小门洞里进去;如果楚国不是狗国,那我还是从大门走进去好啦。”
楚国侍卫慌忙把晏子的话传到内宫,报告给楚王。楚王一听,很无奈,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
晏子见过楚王之后,双方就座。楚王看着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状地问道:
“齐国的人一定不多了吧?”
晏子反问道:“大王何出此言?在齐国,光是在国都居住的便有成千上万户人家。走到齐国的街市上,热闹的时候要互相侧着身子才能通过。人多得可以这样形容:举手蔽日,挥汗成雨。”
楚王仰天大笑,说:“既然如此,齐国怎么会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知道楚王说话的意思,但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派遣使臣要依据出使国家的情况来定。对方的国君是明礼的,便派明礼之人为使臣;对方国家若是有才智的,便派有才智的人出使;在齐国实在找不出比我更蠢的人来,就只好派我来了。”
晏子的回答,让楚王心里闷了好大一口气,但又只好假装无事的样子。他招呼晏子到厅堂,准备安排酒席来款待晏子。
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位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这个齐国人乃是劫匪。”
楚王故意摇了摇头,然后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喜欢做这种事呢?”
晏子也摇摇头说:
“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是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了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然吗?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晏子的一席话,说得楚国自国王以下,个个哑口无言。
晏子不但在外交上非常善于使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且在国内,当需要劝谏齐王时,也经常会使用这一方法。
碰到对方有意刁难,故意提出一些古怪难缠的问题时,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他抛过来的难题,依样画葫芦,巧妙地加以改装,虚晃一招,把烫手的山芋,如法炮制地丢还给对方,让对方自食其果,难以招架。
模糊计算的数字巧辩
计算法巧辩,就是运用似是而非的计算去迷惑对方。
春秋时期,艾子有个老朋友叫虞任。虞任有个小女儿,长得玲珑可爱,艾子十分喜欢。在她刚满两周岁时,艾子上门要为自己的儿子求亲。
虞任问:“儿子多大?”
艾子回答:“4岁。”
虞任听罢沉下脸说:“想把我的小女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艾子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从何说起呢?”
虞任说:“你的儿子4岁,我的女儿2岁,你儿子足足比我女儿大一倍的年纪。假若我女儿20岁出嫁,你儿子就是40岁。若有什么事耽搁到25岁出嫁,那你儿子就是50岁的人了。这不是叫我家小女去陪伴一个老头子吗?”
虞任可能是愚笨至极,真的算不开这笔账,或者是不愿订这门亲事,又不好直说,于是用了这个巧辩。
还有一个例子:
小张、小王和小刘3人各出2000元钱,托小张买一个大家共同使用的电脑。小张买了一台5000元的电脑,节余1000元。他将其中的400元装进自己的腰包,然后把剩下的600元3人分摊,大家又都分了200元。事后小王和小刘得知了这台电脑的实际价格,小张也就承认了自己私吞了400元。但是,小王和小刘经过计算认为:每人实际掏出的是1800元,合起来是5400元,再加上小张私吞的400元,总共才5800元,比最初的6000元还少200元。于是他们要求小张做出解释。面对这个“多私吞了200元”的虚假隐涵,只私吞了400元的小张是百口莫辩。当初的6000元中还有200元哪里去了?
在语言中,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是数字。因为数字是精确的、清楚的,而且是统计出来的,所以很少有人怀疑。因而诡辩者对此很感兴趣。
四、争辩——以辩制辩获得主动
设置陷阱无路可逃
在论辩中设置两难,其推理要严密,不能给对方任何缝隙,否则,不但无法驳倒对方,自己反倒会一败涂地。这就要求在一开始即堵死对方回答问题的几个可能路口,使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按照你的意愿掉进“陷阱”而无路可逃。
例如:在泰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名叫西特努赛的人,在皇宫做官。
有一天上朝之前,他对一些官员们说:“我可以洞察你们的内心。你们心里想的,我全都知道,不信咱们可以打赌!”
官员们虽然知道西特努赛足智多谋,但绝不相信他会聪明到这种地步,就想让他在皇帝面前出出丑。于是,一致同意在皇帝面前以每人一两银子为赌注来打赌。皇帝知道后也认为西特努赛输定了。
打赌开始后,西特努赛不慌不忙地高声说道:“我十分清楚,在座诸位大人想的是:我的思想十分坚定,我的整个一生都忠于皇帝,永远不会背叛、谋反,请问诸位大人是不是这样想的?哪位不是,请立即站出来!”
官员们听到这里,面面相觑,没人敢出来,都只好宣布认输。
这则故事中的西特努赛确实聪明,然而他的聪明并不在于能洞察人家那一时刻想的是什么,而在于他善于抓住官员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不敢承认自己对皇帝不忠,巧妙地作出了一个官员们不敢否认的“猜测”:大家都在想着一生坚定地忠于皇帝而永不反叛。
这样一来,就把官员们置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认为西特努赛猜得对,就得输一两银子并公开称赞他聪明。
如果认为西特努赛猜错了,就等于暗示自己并非时刻忠于皇上,很可能掉脑袋。
或者认为西特努赛猜对了,或者认为他猜得不对。
所以,或者不得不输他一两银子并赞他聪明,或者冒脑袋搬家的危险。“两弊相衡取其轻”,不出西特努赛所料,官员们都不得不承认西特努赛猜对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中国古代有则寓言。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者。他先举起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无比坚硬,任何矛也戳它不穿。”少许,他又拿起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盾都能戳穿。”
有人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将会怎样呢?”
楚人无言以对。
这就是自相矛盾。通常说“出尔反尔”、“前言不搭后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等等,都是思维自相矛盾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住在两条河中间的一个地方。有一天,他请来风水先生,看看自己住的地方是否吉利。风水先生发现秀才家境贫寒,便说:“这两条河把你家的风水都冲走了。”
后来,秀才中了状元,那位风水先生没等请就主动上门说:
“状元郎,您住的地方像一座大桥,这两条河就像两个轿杆抬着您,能不中状元嘛!”
风水先生前后所言判若两人,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术。
例如: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问他有什么志向。青年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年轻人脸红耳赤,哑口无言。
爱迪生在这里就抓住了年轻人原话中包含的一个错误判断:“我将发明的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引出并指明其自相矛盾之处,从而轻而易举地驳倒了年轻人的观点。
首先,想要发明这种能够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必须要有盛放它的器皿,这是进行这项发明的先决条件。
可是,如果有盛放这种溶液的器皿,就说明这种溶液不是能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因为它溶解不了盛放的器皿。
爱迪生揭露了年轻人观点中的悖论因素,年轻人“想发明一种能溶解一切物品的万能溶液”的观点就被彻底驳倒了。
又如: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被人们誉为“学问之神”,他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它本身的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的意思是说: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慢。这个理论一直被神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奉为真理,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疑问。
过了1800多年,到16世纪,意大利年轻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提出疑问,并且推翻了这个流传千载的理论。
原来,伽利略发现亚里斯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中存在着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因素。
根据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一个重的物体和一个轻的物体同时从高处落下,重的物体应该比轻的物体先着地。
例如,一个10斤重的球和一个1斤重的球如果同时从高处落下,10斤重的球先落地,而且下落的速度比1斤重的球快10倍。
但是,如果把一个10斤重的球和一个1斤重的球捆在一起,它们的下落速度将会怎样呢?
根据亚里斯多德的理论,由于这两个连在一起的球的重量比10斤的球重1斤,它们的下落速度应该比10斤的球下落的速度快。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1斤的球比10斤的球下落的速度慢,它和10斤的球捆在一起,势必会减慢10斤的球的下落速度。它们连在一起时下落的速度又应该比10斤的球独自下落的速度要慢。
由此可知,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中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悖论因素:一个10斤重的球和一个1斤重的球捆在一起,它们的下落速度比10斤重的球既快也慢。
伽利略揭示了亚里斯多德理论中的悖论因素,说明了他的自由落体定律是错误的,不能成立的,从理论上彻底驳倒了亚里斯多德这一学说。
针锋相对义正词严
“针锋相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针尖对麦芒”。对方言论锋利,我方言辞要更锋利:对方有气势,我方就要更有气势。以威对威,以势对势,以快打快,以强击强。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论辩者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临危不惧,神态刚强,在论辩中会产生一种闻之震耳、以正压邪的作用。
例如:《古文观止》中有一篇《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
骄横的秦王想要吞并安陵,无理要求安陵君用500里土地换安陵。安陵君不同意,便派唐雎出使秦国。当秦王听说安陵君不愿调换土地时,顿时变了脸色,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能让百万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唐雎说:“大王听说过百姓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百姓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赤着双脚,拿脑袋撞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