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来了蔬菜,经常是中午不卖,傍晚快下班时不卖,人手少时不卖,数量不多时不零卖的××蔬菜门市部,现在改变了经营作风……”主语前面的定语太长了,这样长的句子怎么能叫人听清楚呢?应当改成:“××蔬菜门市部,改变了经营作风,他们以往是……”
再看这篇广播稿:“1985年全国高山滑雪赛12号结束。解放军队的李光全、通化市的王桂芝、吉林市的杨文彬、解放军队的李晓冬分别获得成年男子、成年女子、青年男子、青年女子4个组的综合成绩第一名……”
这段话作为书面语言,一下子闹不清,还可重看一遍,但作为口语一瞬即逝,由于第二句的主语和宾语都很长,就不容易使人听明白,应当把这个长句改为4个短句:“计综合成绩,解放军队的李光全获成年男子组第一名;通化市的王桂芝获成年女子组第一名;吉林市的杨文彬获青年男子组第一名;解放军队的李晓冬获青年女子组第一名。”
这样说,句子短了,节奏感加强了,条理清楚了,说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就容易明白了。即使书面表达,也最好注意尽可能口语化,因为简洁生动是一切语言表达的共同要求,而且优秀的书面作品大都也会转化为有声的口语再次传播。句式简短不是语句零碎不完整,某些意思必须要有较长的句式来表达,那就使用较长的句子。但在这样做的时候,可以通过详略呼应、灵活多变的方法来避免一味地冗长繁复。比如这样两段话:
“确切地说,我是一名军人的妻子,一名常年战斗在戈壁滩上的军人的妻子……”
“可以说,是书,是那种坏书,是那种读完后让人萎靡不振的书,断送了他们的青春!”
像这样详略呼应,长短搭配,就很顺畅自然。
④要处理好同义反复和句式灵活的关系
口语的句式比较灵活,不像书面语那么讲求完整和严谨。这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话双方共处同一时境,有可能省略掉某些句子成分,如使用缺少主语的句子;二是随时的插话和补充,使语句发生变化;三是同义反复,即意思相同需要重复表达,而在重复时句式会有所变化。总之,口语表达只占时间,不占空间,不像书面语有空间的限制,因而可以比较灵活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由此带来了句式灵活多变的特点。这里主要是说句式灵活与同义反复的关系。
王力先生在一次《现代汉语》讲座上讲到词类时说:“什么叫词类?我们的字典、词典里有定义。词类就是词的语法的分类。按照语法来分类,叫做词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语法分类,不是按词汇的意义分类。这个定义是很正确的,没有什么错误……”
这段话里同样的意思用了两种句式不完全相同的话来表达,如果写在书里,至少可以精炼一倍。说话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是由口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人们用嘴说话,语流迅速,有一种紧迫感。说话人要经常使用这种既是同义反复又是句式灵活的方式,造成连续不断而又平稳从容的速度和节奏,使听的人听得明白,有思考的余地,加深理解。从表达效果上讲,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突出重点,二是表意可以更周密。
口语的这个特点显然使口语“啰嗦”一点,不如书面语简练,但这是必要的和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要注意避免多余的啰嗦,防止“车轱辘话”原地打转,力戒有害无用的“口头禅”和零碎词。因此,同义反复不能过多,不能滥用,也不能在意义和句式上毫无变化的反复,应当尽量变换角度和句式,只有这样才能既突出重点内容,又使意思的表达更周密。
(4)把观点“引”出来
演讲者如果上来就讲一些空洞乏味的道理,听众必然会生厌,没有了兴趣,演讲者讲的再好,也是枉然。如果,换个角度,先讲一些具体生动的小故事或是借助某一情境再引出主题,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孙中山先生旅居日本时,有一次给当地华侨作演讲,他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南洋有许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勤劳能干,再加上聪明和智慧,很多人都成为了当地的富翁。
一次,一位百万富翁外出访友,由于他与朋友聊得过久,回家时天已经黑了。当时,当地政府规定:夜间出行必须带有通行证,否则被巡捕房查获私自外出,轻则罚款,重则坐牢。这位富翁万般无奈,只好花了一元钱雇了一名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为巡捕不会过问日本妓女的客人。
讲到这里孙中山话题一转,接着说道:
“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国家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就自由。这位中国人虽然是个富翁,有百万家产,但由于他的祖国不强盛,所以他连走路的自由都没有,地位还不如一个日本娼妓。如果我们的国家灭亡了,不仅我们要到处受气,连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跟着处处受气啊!”
听完这番话,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但大家都明白了“国家贫弱,人民必受欺凌”的道理。
这种通过所见所闻的故事来阐述道理,更具体、形象,比直接讲道理更易接受。
一位在医学院里任职的教授,正在给刚入学的新生们讲第一堂课: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到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坑里挣扎着,想要回到大海的怀抱。
走着走着这个男人发现远方有一条瘦小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忙碌着。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弯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然后再用力地扔回大海,一条又一条不停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男人问道:“孩子,这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小鱼,你一个人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不也抬地回答着,但并没有停止动作。
“既然知道,干嘛还干傻事呢?”男人又问。
小男孩只是默默地捡起小鱼,再把它们扔回大海,并不回答。
男人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你这么做,又有谁在乎?”
小男孩边扔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讲完这个故事,教授接着说:“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了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所有的病人,但是你们可以救一部分人,为他们减轻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人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能够而且必须做到的。”
这位教授在演说中,先是讲述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然后由此及彼地引申,告诫他的学生们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这种演讲技巧构思巧妙,感召力强,还可以创设充满哲理的境界和氛围。
(5)一语中的打动人心
古人写文章讲究言简意赅,“增一字则密,删一字则疏”。其实,做演讲更须如此。海涅曾说过:
“做演讲不能像皇帝出行,前拥后簇着一大队人马。一句浩浩荡荡的句子里,往往只有一点儿意思,仿佛一辆金碧辉煌的宫廷大车,驾上六匹盛装丽饰的马,一路行来,好不隆重。”
演讲是靠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来打动听众而不在于你的言辞多么华丽。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作礼拜,适逢一位传教士在搞募捐活动。
刚开始,传教士声情并茂地讲叙着苦难生活,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非洲人。马克·吐温听后,十分感动,决定等教士讲完了捐出50元。
但过了10分钟,传教士还在絮絮叨叨地讲个没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心想:看来,呆会儿我只能给他捐20元了。
又过了10分钟,传教士还没讲完,马克·吐温生气了,对自己说:呆会儿我一分钱也不出看他能怎么样。
终于,半个小时后,传教士讲完了。当他拿起钵子挨个向听众们募捐时,忍无可忍的马克·吐温不但一分钱没掏,反而从钵子里拿走了两块钱。
由此可见絮絮叨叨的长篇大论只会让人厌烦,使人昏昏欲睡。只有简洁明快,语言流畅,才能使听众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才能使听众对你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受到感染。
曾有一篇只有10个句子的演讲,却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成为演讲中的经典。这篇讲演便是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当时,林肯刚刚就任美国第116任总统,随后不久就爆发了内战,即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南方反对废除奴隶制的各州宣布脱离联邦,要求独立。以林肯为首的联邦政府当然不能容忍,战争由此而发。
1863年7月,联邦政府军与叛军在葛底斯堡发生了一场激战,结果政府军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意义深远,南方叛军严重受挫,元气大伤,自此之后节节败退,直至最后无条件投降。但在这次战斗中,政府军也损失惨重,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联邦政府在葛底斯堡修建了国家烈士公墓,在公墓落成典礼上,林肯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87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这块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现在我们进行这场伟大的战斗,正考验着这个国家,也考验着任何一个奉行这种原则的国家,看它是否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我们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举行集会的。我们举行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这个国家的生存而壮烈牺牲的人们,作为他们的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非常适宜,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我们不可能奉献这块土地,我们不可能使之更加神圣。因为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勇士们,曾经使它神圣至极,远非我们尽这点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损。
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将不会怎么注意,更不会长久记在心里,而勇士们的业绩,人们将永远不忘。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们,倒是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给勇士们曾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的未尽事业。我们倒是应该把自己献给遗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学习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为之竭尽忠诚的事业。我们在这里庄严地表示我们的决心,决不让死者的鲜血白流,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和新生,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制度永世长存。
整个演讲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但是以语句简练而闻名于世。前半段,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以及举行这集会纪念烈士的必要性。语言如飞瀑直下,紧凑、快捷。
接着,又用了几句话说明了烈士们的功绩远非这种纪念所能达到的。突出了整篇演讲的主题——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应该受到人们无比的敬仰。
最后几句话号召活着的人们完成烈士们未尽的事业,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制度永世长存。整篇演讲语言朴实、发人深省,虽然篇幅短小但句句言而有实,言简意赅,成为流芳百世的佳作。要做到语言简洁表意准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需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概括能力。
所以,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没有耐心去听那些漫无边际的空洞语言。如果你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你的意思,就请你只说一句话吧!
用趋同法唤起共鸣
鼓舞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共同的地位、经历、愿望、志趣、信仰、理想等,都具有趋同性。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入手,去寻找与听众的共同语言,渲染与听众的共同体验,去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做的圣诞讲话:
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所得的友谊,抑或是由于这两个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国家,在共同奋斗中所产生出来的同志感觉,抑或是由于上述3种关系的综合。总之,我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过节,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之间,本来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欢迎的盛意,我觉得很应该和各位共座炉边,同享这圣诞之乐。
在圣诞之夜的特定氛围中,演讲者娓娓述说共同的血缘、文字、信仰、理想,以及共同的奋斗结下的同志般的情谊。这些共同的体验把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实现了双向交流,唤起听众温馨亲切的心理感受。
用求异法唤起共鸣
人类是好奇心强烈的可爱动物,只要遭遇与平常稍微不同的事物,便会围拢上去探个究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夜市中,只要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就一定会有人凑上去看看别人在看什么。难怪有人说你只要在闹区仰头持续看5分钟,周围就会有许多人慢慢聚拢过来跟着仰头看,而且人人都想知道你在看什么,事实上,很可能你只是脖子酸罢了。
一面墙上挖了一个小洞,旁边贴着“不准偷看”的纸条,结果十之八九的人看了那张条子都会偷看,而洞内可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准看,还看!傻瓜,你上当了。”如果没有贴“不准偷看”这张纸条,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对一个洞眼有兴趣。
演说中,我们不妨制造一个“不准偷看”的绝招,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追求新奇是听众的正常心理,演讲者可以巧妙构思,以求异为“突破口”,给听众以新鲜奇特的刺激,设置吊起听众胃口的悬念,调动听众的逆向思维,在设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听众产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在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