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个绝佳的激将机会,于是,诸葛亮抓住这个话茬,毫不犹豫地抛出一枚令对方难以承受的重磅炸弹:“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这枚炸弹不仅是对孙权的强大刺激,还是对孙权的有力鞭策。当然,在这里诸葛亮也表明了态度,那就是刘备一方是要坚决对抗曹操的。此时,被触犯了尊严的孙权,“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对于一个平庸的谈判家来说,这样的举动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也不会拥有这样的胆识。试想,如果把握不当,就可能使整个谈判夭折,并且还会给己方带来严重的损害。但是,诸葛亮绝不是徒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意气用事的人,他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完全是认定了孙权绝不肯轻易降曹的缘故。
应该说,诸葛亮对这种颇具危险色彩的谈判还是心中有底的,正如他后来用《铜雀台赋》激怒周瑜一样,都取得了别人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在鲁肃的斡旋下,诸葛亮与孙权的谈判迅速恢复,并且很快实现妥协。事实证明了这枚重磅炸弹的有效威力。
十分明显,诸葛亮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向孙权展开强大攻势的,这完全符合当时形势对双方的要求。这个激将法用得非常成功,也非常及时,因为在当时如果不用这种方式,蜀吴联手可能不会在历史上出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经常使用激将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第六十五回中,诸葛亮也是使用故意贬低的激将方法,才使得张飞能够在葭萌关一战中大败马超,获得了胜利。
有探子来报,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此时,诸葛亮正和刘备在军中议事。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
刘备说:“子龙领兵在外,一时回不来;翼德现在这里,可以急速派遣他去迎战。”
诸葛亮说:“呆会儿等张将军来时,主公先别说话,让我来激激他。”
诸葛亮刚说完,张飞就大声喊着走了进来。原来,他一听说马超前来攻关,就赶忙过来主动请求出战。
诸葛亮假装没有听见,转过身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到荆州唤云长回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何如此小瞧我?我张飞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吗?”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水断桥,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吗?马超英勇无比,并且老谋深算,天下无人不知。当年,他在渭桥六战中,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了命。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了,也不一定能够战胜他。”
张飞一听,立刻怒火中烧,大声说道:“我现在就去,如果战胜不了马超,甘愿领受军事处罚。”
诸葛亮看自己的激将法起了作用,便来了个顺水推舟,说:“既然张将军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结果,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下酣战了一昼夜,斗了二百二十多个回合,虽然没有分出胜负,却打掉了马超的锐气。后来,诸葛亮施计,说服马超归顺刘备。
诸葛亮知道张飞脾气暴躁,并经常因此误事。所以,他就常常用激将的方法来说服张飞。每当遇到重要战事,诸葛亮总是故意说张飞担当不了此任,或者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逼得张飞急了,甘愿立下军令状。这样,就可以增强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轻敌思想。
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先用贬低对方的方式激起他的怒气和斗志,逼他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激发对方的羞辱心以达说服的目的
激将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提出了对方的价值问题。
据说拿破仑不但用兵如神,还很机智幽默、擅长辞令。他就曾经运用激将的方法,让自己的士兵勇猛作战。
有一次,欧洲反法同盟进犯法国,他们来势汹汹,锐不可挡。法国军队迅速展开一场激烈的防御战,拿破仑派手下两个屡建奇功的军团担任起这项艰巨的防御任务。谁料想,防御部队的士气低落,被敌兵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当逃兵回到军营时,拿破仑一声不吭,只是背着双手审视着他们。过了好久,拿破仑忽然大声说道:“集合!吩咐下去,全体士兵统统集合!”
队伍全部集合后,拿破仑一言不发。这使得那些逃跑回来的士兵们更加惴惴不安,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拿破仑的一举一动,不知道统帅要怎么惩罚自己。
拿破仑双手抱胸,在队伍前走来走去,步子越来越急促,皮鞋叩打着地面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震得残兵败将们心惊肉跳。但他们只能偷偷地看着统帅,烦躁不安地等待训斥。
终于,拿破仑开始说话了,他用充满悲伤、愤怒的语调说道:“你们不应该动摇信心,更不应该随随便便地就丢掉自己的阵地!你们要知道,夺回那些阵地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看着士兵们惭愧地低下头,拿破仑猛然回头,大声地命令道:“参谋长阁下,请你在这两个军团的旗子上写下一句话:他们不再属于法兰西军了。”
这时,全场一片哗然。把祖国的利益和自己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士兵们,自然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他们羞愧难当,甚至有人立刻跪下来,嚎哭着说道:“统帅,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一定会立功赎罪,我们要雪耻啊!”
拿破仑见状,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顿时高兴了起来,对这些士兵们说:“对,你们早该这样了。这才是好士兵,才是我拿破仑手下的勇士,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
以后,面对反法同盟的疯狂进攻,这两个军团异常骁勇,真正地做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们在多次恶战中重创了敌军,为法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建下了赫赫功勋。
在这里,拿破仑正是通过激将的方式,激起了士兵的羞辱心理,让他们为了自己的荣誉自觉地投入到战斗中去,用自己的英勇行为证实了自己的实力,洗刷了自己的污点。
拿破仑用巧妙的话语,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
反面刺激对方以达正面激励的效果
激将式,通常是从反面刺激对方以达到正面激励的效果,从而使对方接受建议的方法。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对有的人进行正面劝说难以奏效,就不妨有意识地运用反面刺激方法,直接贬抑对方,以激起正面心理冲动,不自觉地接受说服。
某公司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聘中层干部,大伙希望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小赵揭榜应聘。可是小赵前怕狼后畏虎,一直拿不定主意,大伙一时也不知如何说服他。这时,一位同事便采取激将法,这样说:“小赵啊,你可是个大学生,学了一肚子玩意儿,却连个部门的担子都不敢挑,真是个窝囊废!”“我是窝囊废?!”小赵一急之下,当场揭榜应招。从心理学角度看,反面激将运用的是人的心理代偿功能,从反面进行说服有助于激励人们产生超越自我的好胜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智的支配,同时也受感情的驱使,激将就是运用巧妙的话语使别人放弃理智,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去行事。所以,激将最适合使用于那些经验较少、容易感情用事的对象身上。
某橡胶厂(甲方)进口了一整套价值200万元现代化胶鞋生产设备,由于原料与技术力量跟不上,搁置了4年无法使用。后来,新任厂长决定将这套生产设备转卖给另一家橡胶厂(乙方)。
正式谈判前,甲方了解到乙方两个重要情况:一是该厂经济实力雄厚,但基本上都投入了再生产,要马上腾挪200万元添置设备,困难很大;二是该厂厂长年轻好胜,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甘示弱,甚至经常以拿破仑自诩。
对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后,甲方厂长决定亲自与乙方厂长进行谈判。
甲方厂长:“昨天在贵厂转了一整天,详细了解了贵厂的生产情况。你们的管理水平确实令人信服。你年轻有为,能力非凡,实在令我钦佩。”
乙方厂长:“哪里哪里,老兄过奖了!我年轻无知,恳切希望得到老兄的指教!”
甲方厂长:“我向来不会奉承人,实事求是嘛。贵厂今天办得好,我就说好;明天办得不好,我就会说不好。”
乙方厂长:“老兄对我厂的设备印象如何?不是说打算把你们进口的那套现代化胶鞋生产设备卖给我们吗?”
甲方厂长:“贵厂现有生产设备,在国内看是可以的,至少三五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关于转卖设备之事,只是有两个疑问:第一不知贵厂是否有经济实力购买这样的设备;第二,即使有能力购买,贵厂也未必有能力招聘到管理、操作这套设备的技术力量。”
乙方厂长听到这些,觉得受到了甲方厂长的轻视,非常不高兴。于是,他用炫耀的口气向甲方厂长介绍了本厂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表明本厂有能力购进并操作管理这套价值200万元的设备。经过一番周旋,甲方成功地将闲置了4年的设备转卖给了乙方。
使用“激将法”说服他人,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1)要看准对象
激将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说来,适用于那些社会经验不太丰富,且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身上。对于那些老谋深算、办事稳重、富于理智的人,激将法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同时,激将法也不宜适用于那些做事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性格内向的人。因为语言过于刺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挖苦、嘲笑,并极可能导致怨恨心理。所以,选择好对象是激将法成功的第一要义。
(2)要讲究分寸
激将法要讲究使用语言的分寸。其目的是为了激发起对方的情感,使对方的反应掌握在我们手中才算有效。锋芒太露和过于刻薄的语言,容易使对方形成对抗心理;而语言无力,不痛不痒,则又难让对方的情感产生震撼。因此,在使用激将法时,一定要注意言辞的分寸,既要防止过度,又要避免不及。
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达到说服目的
学会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将法。对于有些人,你越是禁止他做某事,他反而会越想做,尤其是倔犟的人更会如此。反之,如果你放手不管,说“你尽管做吧”,对方反而不愿服从,或者起了怀疑,结果就不去干了。懂得了这个道理,你会在很多场合下易如反掌地说服别人。
如果你劝人要用功读书,对方便会不想念书;你越是耳提面命地告诫未成年者不可以抽烟,他们偷偷抽烟的反倒会越多,这些,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一旦被人指示或命令,就会本能地产生反抗心理。
有一丈夫趁妻子周末回娘家之际,邀请了自己的哥们在家吃喝玩乐,弄得杯盘狼藉,全都醉倒在床上。妻子回来后,看到这个状况立即拿出主妇的威风,大喊:“都给我起来!”
自然,丈夫的哥们前脚一走,后脚便是夫妻之间的内战爆发。两人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争吵得十分激烈。丈夫怒不可遏,高高地举起一只巴掌,正欲打下去,那妻子却突然狂笑道:“好,好,想不到你还真这么厉害,你打吧,这一巴掌打下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说也奇怪,此言一出,丈夫那高高举起的手掌顷刻间落了下来,而一场冲天怒气也化为乌有了。
在这里,妻子就是运用了激将法,激起了丈夫的逆反心理,从而避免了一场家庭战争。
在现实中,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获得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如果有人到东京迪斯尼乐园去,发现园中没有烟灰缸,因此问管理员:“此地禁烟吗?”对方的答复却是:“不,不禁烟,吸烟也可以的,烟灰请直接往下丢就行了。”
然而,当你眼看周围却没有一个烟蒂,你还好意思抽烟吗?在东京迪斯尼乐园,不知是不是由于这种心理作用,吸烟的人比想象中要少许多。虽然有些人平日毫不在乎地乱丢烟蒂,但一旦被人公开地允许“请丢”,他们反而不好意思再丢了。
利用逆反心理其实就是说反话,但是,它与一般的反话还是有区别的。通常的反话是为了达到讽刺的目的——如果你不是对牛弹琴,就会希望对方明白你的意思。而这种反激法要做得不露声色才会生效,所以当然不希望对方明白你的真实意图。
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掩盖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幽默法——让他人轻松快乐地接受观点
用幽默的言辞轻松说服对方
文学家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七寸、聪明绝顶,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
为什么只要卓别林一露脸、一张口、一举手、一投足,立即就能把人们的心弦拨动,使千万人为之捧腹、为之喷饭、为之倾倒?这神秘的奥妙之一就在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启人心智、令人愉悦的幽默。
如果在讲话中适当地、恰如其分地插入笑话,则能起到很好的说服效果。
李先生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执行经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正就公司的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方针争吵不休,李先生要试图说服他们停止争论,转到务实的执行上来。为此,李先生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向美国总统建议,他有一个良策可以一举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这么说的:“在我看来,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完全是由于德国U型潜艇不断击沉我们的商船造成的。我建议,我们想个办法把整个大西洋烧开锅。这样,当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太高而使德国潜艇无法继续躲在海底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浮出海面。而当它们真的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以逸待劳,在海上张开罗网将它们一一擒获,就像我们在打猎季节捕获猎物那样。”
而当美国总统询问这个人有什么办法把大西洋加热到212华氏度时,这个人的回答是:“当然,这事交给技术人员去办好了。我只负责制定政策。”
待一阵大笑平静下来之后,李先生告诉在场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这就是所谓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之间的差异。”争吵不休的管理人员终于停止争吵,开始商讨具体的执行方案。
在说服过程中,我们随时可能遇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我们需要和他们沟通交流,要说服他们认同你的观点,要说服他们购买你的商品,要说服他们放弃某些危险的行为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幽默。
英王乔治三世有一天到乡下打猎,中午感觉肚子有些饿,就到附近的一家饭店点了两个鸡蛋充饥。吃完鸡蛋,店主拿来账单。乔治三世看了一眼账单,愤怒地说:“两个鸡蛋要两英镑!鸡蛋在你们这里一定是非常稀有吧!”
店主毕恭毕敬地回答:“不,陛下,鸡蛋在这里并不稀有,国王才稀有。鸡蛋的价格必须和您的身份相称才行。”乔治三世听完后不由得哈哈大笑,爽快地付了账。
店主幽默的言辞,不但没有惹怒英王,反而获得了不少的收入。
在说服的过程中,对方可能出于对你的不满,直截了当地指责或批评你,这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针锋相对地反指责、反批评。因为那样,双方很可能由于面子的关系,演变成一场唇枪舌剑,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说服也就无从谈起。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用上你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