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从人工授粉的杂交育种做起。这是一项需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需要进行细致繁复操作的育种方法。什么种内杂交、远缘杂交,什么母本、亲本;什么制定育种目标、选择亲本,什么去雄蕊、授花粉,还要一朵朵套纸袋、挂牌子、作记录,还要在第二年回交和复交,到第三年才能获得性状稳定的新品种,其中还不知要遭遇多少失败。最后还要经权威机构按新种评选标准鉴定,才算OK啦!
丁跃生一面在做人工授粉杂交育种,一面又瞄着新科技育种:伽马射线辐射育种模式,没有仪器他向江苏省农科院求助并获得支持。这同样需要精细繁复的操作,从辐射剂量5gy做起,10gy,20gy,直至做到一千多gy,看到什么剂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能不能成活、会不会变异等。这都要到来年开花时才有结论,不理想时还要重来,再等一两年。他还采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法育种,用不同浸泡剂量浸泡不同时间、在不同浸泡期培育,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在田间、在实验室操作着、记录着、期待着。终于他盼来了惊喜的成果:他所选育的“红太阳”、“红唇”分别获碗莲、荷花新品种评比一等奖、二等奖。
2004年在第十八届全国荷花展中,他选育的“统帅”、“金秋”获荷花、碗莲新品种二等奖。他所选育的“希望”获1994年第八届全国荷花展新品种详比三等奖。
至今他进行了一万多个碗莲杂交组合,选育了六十多个荷花、碗莲新品种。
他现已有73个荷花品种收集进2005年编著的《中国荷花品种图志》,占该图志品种的1/4。2004年建成了1260平方米126个水泥池的睡莲品种资源圃,成功保留了206个新老睡莲品种,每个品种都有详细的引种资料及相关的性状数据,成为促进国内睡莲研究与发展的民间首个最大的种植资源基地。
他现在所搜集、选育的大型荷花、碗莲、睡莲及其他水生花卉品种,植物种植资源为世界第一(品种数量世界第一)!这是丁跃生在水生花卉领域为祖国升起的一面“五星红旗”!也是给他自己的人生传奇故事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骄傲,他自豪,但在夜深人静之时,漫步在花前月下他又常流下辛酸的泪,为了这个“第一”他付出了整个青春年华,以至如金的岁月。
雏鹰展翅
“五年生聚”,一朝起飞。1991年,在荷花分会常务理事李永荣的帮助下销售了第一笔碗莲籽,收入1000元。这是丁跃生种莲事业的第一笔收入,让他看到了希望之光。他此时给他的荷圃起了个很“文”的名字:艺莲苑,这也是他的品牌。
1992年他的书出版后许多大公园纷纷购买,销路大增,这一年的收入是前五年的总和。从此每年净赚20万~30万元。本村的地不够用,又从邻村租了100亩地。从1995年后每年春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租田地,扩大种植范围。1994年到1999年在济南荷展上与渡边达三的交锋受到渡边达三青睐,并与日本客商远滕冈签订了两万元的碗莲订单,这是首次成功外销,真是不打不相识。
1987年南京中山植物园贺善安教授送给丁跃生17个来自美国的睡莲块茎,从此他又多了一项睡莲系列的事业。1997年在上海第四届花卉博览会上,首次与荷兰客商签订了睡莲外销订单,收入突破10万元。
丁跃生夫妇在艾煊家中做客时第一次看到电脑,并受艾煊老人的鼓励,让他展开网上销售。于是丁跃生回家就买了电脑,又在江浦县政府宣传部蒋海鸥的帮助下将“艺莲苑”成功上网。2001年,通过网上贸易、电子商务与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开展出口贸易,收入突破150万元。
2001年,丁跃生的荷圃来了个大搬迁,从县城东搬到县城西。这不是一般的搬迁,是“鸟枪换炮”的大发展。新圃投资500万元,占地140公顷。土池变成水泥池,单一的莲荷变成含有花叶芦苇、黄菖蒲、水生美人蕉等水生花卉“博览园”,从单一的生产基地变成融科研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园苑,有亭台廊榭的设置,有桃红柳绿的装扮。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2005年,以外销为主转为内销为主外销为辅,总产值已达140万元。随着丁跃生事业的发展,也给他个人及他的企业戴上一个又一个的桂冠:
丁跃生:中国花协荷花分会常务理事,国际睡莲、水景园协会会员,江苏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艺莲苑:2001年获江苏省花协授予的“江苏省花卉明星企业”,获第五届全国花卉博览会铜奖,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水生花卉特色——种苗基地”(全国唯一一家)。
此时的丁跃生以40岁不到的年龄成就了他传奇人生故事的新高潮。
莲苑胜景
夏日炎炎,正是娇荷盛开之时,我们驱车去丁跃生的艺莲苑一饱眼福。
离艺莲苑还很远,我们已经看到碧瓦长廊贯穿于万绿丛中点点红的荷池之中。进了大门,右侧一个大方塘碧波荡漾,岸边有个碧瓦方形亭临水而建,左侧一组二层小楼和错落有致的平房组成的建筑群是会客、办公、游人休息用餐之处。进第二道门天地豁然开朗,“荷花大观园”呈现眼前。
一条路边有桃柳间植的大道伸展着,路左侧是水泥砌就的小格子水池,池中是各色各种碗莲;路右侧是大塘荷花、睡莲;走过荷花睡莲区又见菖蒲、芦苇等水生花卉等,隐约还听到鹅鸭的叫声,如让人进入大观园的稻香村。
让我们离开大路步入池间小埂,细细欣赏那朵朵“凌波仙子”们的娇容美态吧!看,那红艳艳的“红樱桃”(荷花品种名,以下同),花瓣宽大重叠,如宽袍大袖雍容华贵的富家子弟;看,那“唇红”花瓣是红边白肉,如朱唇皓齿的美妇人;有“贵妃醉酒”那样的如冰肌红晕的贵妃,还有“满江红”那样的如火如荼的江中火炬;有“领头羊”那样的鬣毛飘拂的伟公羊,还有“厦门碗莲”那样素洁简约如小家碧玉。
那“雪恋”白瓣锦紧簇如欲说还羞的处女,那“新云锦”白里透红如红霞渲染的白云一片;看那“金童”白瓣中蹿出几粒绿莲子,真如穿金戴银的金童子;再看“霸王袍”金瓣重重如满身披挂的莽霸王;有“美洲黄莲”那样的瓣瓣如玉雕的工艺品,还有“金秋”那样的花瓣合抱着莲子,如少女抱着金秋果;看那紫睡莲“蒂拉”像紫碗盛灯盏,再看“桑给巴尔”像翩翩起舞的黑美人;而“摩尔指挥官”恰似潇洒倜傥的奥赛罗,还有“午夜”那样的如暗夜中窃窃私语的对对恋人……
看不尽的姹紫嫣红,赏不尽的玉肌冰肤,享不尽的华美与娇娆,数不尽的名贵与稀罕。难怪屈原要“集芰荷以为裳”;而周敦颐来看了以后恐怕要改写他的文句为“既可远观又可近玩”,掬一朵碗莲置于案头;那杨万里的“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句形容此情此景倒也差强人意。
这里还要特别提起一个品种的碗莲,因为它寄托着丁跃生心中的深情,那就是“思念”。那洁白合抱的花形好似儿子虔诚地捧着一颗拳拳之心,奉献于父亲灵前,安慰父亲于九泉之下。父亲晚年一直陪伴着爱子含辛茹苦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父亲就在爱子的事业刚见曙光之时含恨离他而去了,这怎么不让丁跃生肝肠寸断呢?看苑中熙来攘往的游人如能知道这一品种中的深情厚谊,恐怕也会驻足沉思:花儿虽娇美,谁知人心碎!
壮志凌云
中国农民有个典型的心态就是“见好就收”,易于满足现状。丁跃生从穷困状态中拼搏奋斗到今天,有如此规模的企业和名声,按理说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坐享太平”了,可丁跃生没有就此止步。
“碗莲—睡莲—大型荷花—其他水生花卉”这是丁跃生企业发展的轨迹,也是他永不言歇的奋斗不息的心态的体现。最近,他又有了新的动作,一个更大的飞跃,正如他的名字:“丁跃生”(他出生在1963年,不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生):一生都在飞跃不止。
他又把目光瞄向了我国大型湖泊环境污染治理、改善水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的事业,与南京河海大学、国家环保局南京环保所、南京中科院湖泊地理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水生植物,参与太湖、洪泽湖、微山湖等的污水处理、水质净化,自然保护区恢复植被等的研究。丁跃生要研究哪些植物能吸收有害物质、能净化水质等,要供应植物种苗。
不仅如此,丁跃生又和中山植物园共同开发研究水生树种,即能在水中生长的大树。现在紧邻他的艺莲苑又与中山植物园合股兴建了一个同样规范的水生花卉、植物的研究、种植基地。其实他的艺莲苑早已成为生产、科研、观光为一体的基地,现在就有南农大学生来这里进行课题研究,在遗传、育种、切花保鲜、植物杂交育种、品种分类等方面都有课题组来这里研究。丁跃生没读上大学(1979年高中毕业时他考过大学,只因两分之差而未被录取),但南农大的教授却以丁跃生为榜样教导他的学生:你们虽是大学生,能像丁跃生那样苦干、实干吗?能像丁跃生那样做出那么大的事业吗?丁跃生的传奇故事成了大学生的活教材。
丁跃生还把全国四家水生植物园结成联盟,统一做广告,统一调配销售资源,实际上成了生产销售水生植物的“托拉斯”。
丁跃生还首倡了中国荷花协会产业论坛,民营企业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是第五届。
翻开手头他所提供的资料,这里还得补叙一段相比以上的内容只能算是“小意思”的事了,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其“壮志”之一斑:“加大碗莲、睡莲在切花上的应用,以提高经济收入降低成本,并在保鲜技术上有所研究,力求突破。我们正准备与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合作,开发睡莲的美容作用,并将开发睡莲多余茎块的酿酒工作。1997年利用热带睡莲的花茎作水生蔬菜投放市场,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丁跃生效应
“丁跃生效应”一词是荷花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倡导的。这一概念把丁跃生的传奇性事迹提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如何解读这一概念该是社科工作者们研究的事,这里笔者仍从感觉出发,从感性的角度表述所感所悟,供研究者们参考。
丁跃生与艾老的友谊始于丁跃生植莲生涯之初,始于读到艾老发表在报纸上有关爱花的文章。而艾老的爱花爱荷的气质,进而爱植莲人的品格,以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儒士之风骨,对丁跃生无不产生积极影响。
最近笔者读到丁跃生所写的一篇纪念艾煊的文章,似乎从中悟到一些端倪。丁跃生写道:“读先生的文章,给我的为人增添了几分耿直和率真。想起他笔下的云秀,先生凭着自己的文化,帮乡邻写情书,写家信。我也算村里有文化的人,自然也想帮他们做点事情。”接着他就叙述了那一年为村民讨要拆迁款而去政府门前请愿的故事。在县政府门口他不顾村民们的掩护,挺身而出“自首”是“头儿”。在被县政府执法人员“带进去”的当口,他向妻子“告别”说“准备坐牢”。后来结局虽也没那么严重,但也不难看出丁跃生“为民请命”之志,何其壮哉!
在丁跃生整个植莲生涯中,像艾老这样热心扶持,进而给予学识、人格影响的人还有很多,诸如引导他走上莲荷之路的启蒙老师王其超先生,帮他出书的科技出版社编辑钱如生、张湘君先生,帮他打开第一批销路的荷花分会常务理事李永荣先生,让他第一次获得美国睡莲茎块的中山植物园贺善安教授。他们都看重丁跃生的质朴、勤奋,他们都有提携、扶持后生的古道热肠,这不仅使丁跃生的植莲事业得以成功,更使丁跃生也受到他们儒士之风的感染,成长为一个满怀书卷气,一身儒士风度的农民企业家。
据说,丁跃生在一次南京政协会议上贡献一份“迅速发展三高农业的意见”,因其科技含量高,具有远见卓识而使众多委员们震惊。可见,丁跃生经世济民之志,何其伟哉!
丁跃生是一朵植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沃土中,滋生于改革开放春风春雨中的莲花!这样的农民企业家,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选编于《报告文学》2007年第08期
原作者:艾夕阳
短评: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把它做到最好,才会有所成就。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丁跃生,立足脚下的土地,走自己独特的路,形成了“丁跃生现象”,成长为一个满怀书卷气,一身儒士风度的花卉培植专家。执著是丁跃生成功的最大法宝。如果我们努力了,即使成不了丁跃生,也会在将来的有一天小结自己的人生时不会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