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
1994年7月,在“四面荷花三面柳,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大明湖公园里正召开第七届全国荷花展览会。大明湖内莲叶接天,红荷映日。荷展区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荷花在池内、缸里、盆中争奇斗妍,如美女比美。
在会议大厅内,中外各地植荷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研讨交流各自成果。当日本教授渡边达三在他的学术报告中提到日本古莲“大贺莲”种子距今有2000年历史时,一个土头土脑的农民模样的中国青年皱起了眉头,一场学术争辩的风波在酝酿之中。而当渡边达三讲完了报告让听众自由提问时,那个土头土脑的中国青年站了起来,充满自信地问:“渡边先生,你说‘大贺莲’有2000年的历史有什么根据吗?据我所知,‘大贺莲’并没有2000年的历史。”
这一发问使大明湖大风骤起,莲叶翻浪。
而渡边先生问他:“你是什么人?”那青年说:“我是南京的农民。”
“农民?”
这一问一答让大明湖上雷霆骤响,大厅内人声哗然。
——在这专家学者云集之地,哪来这么一头“牛犊”闯进来顶撞外国的“大老虎”?
等会场静下来时,渡边达三为避免尴尬场面持续下去不好收场,便托辞说:“这个问题一言难尽,让我们散会后再交流好吗?”
散会后的争论终以渡边达三的坦然承认言过其实而告终。在交谈中渡边达三谈及南京的碗莲品种时,渡边达三说:“我刚从南京来,南京没有好的碗莲品种。”而这位中国青年农民则说:“南京不是没有好的碗莲品种,而是你没找准地方,在我的荷圃里就有名贵品种,渡边先生你愿意来看看吗?”
这交谈又让渡边达三在辗转其他各地考察之后,真的来到了他的荷圃。渡边达三对他的荷圃除了赞不绝口,还买了他700枝花,并把他接到南京,在古南都宾馆继续交谈。另一日本客商还与这位青年签订了两万元的碗莲订购单。其中“相思红”的碗莲第二年在日本获日本皇太子奖。
这位青年农民是谁?
——他就是南京郊区江浦县(现归属浦口区)城东乡龙华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地道的泥腿子农民丁跃生。而现在则是被中国同行们誉为农民企业家,被教授、学者们誉为农民水生植物专家的丁跃生。
因穷思变
丁跃生所住的龙华村是江浦县城东离城最近的一个村子。
可是在丁跃生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年代(1979年),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到一元钱”的穷日子。丁跃生和社员们一道听着队长的哨音下田插秧、耘田、施肥、割稻,和社员一道从田东头干到田西头,从日出干到日落。只不过他多了一个“记工员”的职务,因为他是高中毕业生,有“文化”。
也许是因为丁跃生身上有着父辈留给他的勇于“革命”的基因,也许是读书生活给了他善思求索的种子,也许是两年脚踏实地务农的经历给了他促使“种子”萌动的水分。而1982年村里分田到户的形势终于敲开了“千年铁莲子”的外壳,丁跃生思变的种子萌芽了,和乡亲们一样,在种好自家的两亩大田之余,各自做着“发财”的梦。
开始,丁跃生的创业之路就像许多创业者一样,他养过黄鳝、种过平菇、栽过树苗,那都是当时正“时兴”的“事业”,有人也因此发了小财。但丁跃生都失败了,不是技术不到位就是销路不畅。穷家当赔了本更是雪上加霜,有人会因此而掐死了这求变的种芽,而丁跃生则陷入了深思:技术不到位可以去学,问题是走大家都走的路即使技术到位了,产品出来了,又怎么能销得出、销得畅、销得俏?
对,要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走我自己独创的路!
敢为人先,敢为人所无,这就是成就丁跃生人生传奇的基因品质。
丁跃生从此天天往县城的图书馆跑,去看报纸、杂志,他不再是瞄着左邻右舍们的“事业”,而是放开眼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大千世界里去觅取信息。终于,他从《大众花卉》杂志上看到了王其超介绍“碗莲”的文章,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开始了他“艺莲”的人生传奇。
创业维艰
“莲花”即“荷花”,被古人喻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从《诗经》到近代诗歌,赞美荷花的诗句无数。美则美矣,而“伊人”生在“水中央”,“可远观而不可近玩”。如能让她来到人们的居室,在阳台、在庭院、在温室,时时能近距离观赏,岂不更美?这就是“碗莲”,顾名思义即长在碗中之莲,即微型莲花。这是古已有之今已失传的微型花卉品种。
说干就干,丁跃生当即给王其超先生寄去了100元,买来了100粒碗莲种子,迈开了他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时间:1984年冬天。
种子有了,怎么处理种子?
莲子被人称为“铁莲子”一点也不假,那么硬,咬不动、锤不得,不破开它埋在地下千年也不发芽。丁跃生也做过可笑的蠢事:用锥子锥,用锯子锯,都不行。
而接着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出现了:他竟然找来了《齐民要术》,从中找答案。此书的书名是在中学教科书中出现过,它是北魏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书,距今1400年。但那是作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知道祖国有此一光荣历史而已,谁想到会去找来实用?那时的高中毕业也只是“文革”时期小学的四年制、初高中两年制的高中生,能读多少书?找来了他是否能看懂?
他看懂了,他知道要去在糙石上磨去一头的壳。
在其后的许多丁跃生传奇故事中,时时让人感到他有一种“书卷气”,这是他有别于千万农民企业家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一大支柱。他的书卷气从何而来呢?既没有家学渊源,也没有经院深造,这无非是他刻苦自学所致,别无他途。
磨莲子是磨圆凸的一头呢,还是磨凹陷着花的一头呢?《齐民要术》没说,丁跃生的办法就是做试验,两头各磨10粒置于保温瓶中,看哪种能发芽(保温瓶还是从邻家借来的)。丁跃生就是这样以他的实践不断丰富着植莲技术,其后被他载入他的著作。
1985年春,丁跃生把100粒种子播种后成苗60余株;6月底有33盆开花,到1986年春翻盆得藕100多枝,因无多余盆种植,留了100枝种藕,多余的送给亲朋好友(就这100只“盆”,还是从杂品店后院的垃圾堆里捡来的废品瓦钵子,有的不圆,有的破成两半,捡回来用水泥粘上)。1986年夏100盆碗莲竞相开放,他用三轮车运到集市上销售,虽也吸引了许多人,但无人购买。有的说是假花,用手摸摸,有的说是真的,但可能是野生的;有人说买了回家也不会侍弄。总之,大家都不认识它,它太陌生了。再说那是改革开放之后不久,大家的口袋还没鼓起来,十元一盆的花也舍不得买。丁跃生只好再运回家。年年花开花落,岁岁心碎神伤。这样的状况一拖就是五年。
夫唱妻随
这没有分文收入的五年,丁跃生干了些什么?
(一)他以每年100~200盆的速度繁育着、积累着碗莲。他每天观察着、记录着碗莲生长情况。
(二)他不断与外界书信往来或亲自去拜访,参加荷展,结识同行前辈,学习技术,与全国各大植物园征集交换各种品种的种子。
(三)他为了扩大影响,打通销路,宣传碗莲种植技术,他写成了《碗莲》一书并出版。
除碗莲的事情外,还有两亩大田的农活。为了维持生计和碗莲投资,还要做草绳卖草绳的活计。这一切,除了年迈的父母给予力所能及支持外还有谁能来帮他呢?
有,那就是1986年嫁到他家来的妻子童兆琴。她是离他家不远的另一村子的农家女,比丁跃生小一岁,在同一学校读书,比丁跃生低两级。童兆琴虽是农家女,但她跟丁跃生一样勤劳、淳朴。来到他家,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碗莲事业毫无收入只有支出,也看不到前景,可她无怨无悔,默默挑起了生活、生产,甚至“科研”重担。夏天,她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一颗汗珠摔八瓣”;冬天她在搓草绳机前脚踏着机器踏板,手捋着稻草不断“喂”进搓草机。她就在满屋的尘土中“手舞足蹈”。
嫁到他家的第二年她怀孕了,挺着大肚子照样下田弯腰插秧、割稻,照样挑着稻子、稻草与丁跃生一趟来一趟去。在生儿子的前一天,她还去菜园里栽菜浇水。儿子生下六个月,就背着儿子下田干活。公婆年迈多病,是她侍奉床侧熬送汤递药。
她不仅是干粗活、重活的劳动力,还是协助丁跃生搞科技研究的帮手。在她的鼓励下,丁跃生买了电脑,她也与他一道学电脑、上网、搜索信息、下载打印信息、资料。在丁跃生外出期间,她接替丁跃生的观察、记录培育等工作。
渡过难关了,她也没闲着享福。她学开汽车,与丁跃生一道搞异花授粉育种,用伽马射线育种,用“秋水仙”素育种;丁跃生写书写论文,她帮他搜集资料、校对、打印稿子;她现在是40岁出头的人了,但看上去还是很年轻,常去南京听讲座,学经营管理,管理着这越来越大的“家业”。
丁跃生与自己的妻子相濡以沫,他的书和论文上都署上他俩的名字。他们就像是一对一根枝上两样花色的并蒂莲,默默开放。
“斗胆”写书
1991年秋的一天,丁跃生拿着一沓书写工整的用方格稿纸写成的《碗莲》书稿走进南京出版社大楼。钱如生编辑面对着这个穿着朴素、言谈质朴的农村青年如伯乐见到千里马,竟然爽快地接下了书稿。其后又经过几次接触,第二年,他的书竟然出版了,首印5000册。一个只读了八年书的中学毕业生,种碗莲也不过四五年,竟然出书,丁跃生的传奇故事就是这样诞生了!
他为什么写书?他不是想当作家,也不是穷极无奈想赚稿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碗莲市场小的原因是缺乏宣传,于是斗胆从事《碗莲》一书的写作。”“贫女如花只镜知”这一奇思妙想果不其然产生了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他的碗莲顺利地打开了销路。
比如说,大作家艾煊这个爱花人看了他的书,便登门造访丁跃生,造访了他的荷圃,对他的碗莲和为人赞不绝口,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介绍丁跃生和他的碗莲的美文,引来了无数爱花的花痴花迷们来看花、买花。电视台为拍《走进艾煊》的电视剧,把艾煊在荷圃与丁跃生交谈的场景也拍进去了。电视台由此而又拍了《爱莲人》的专题片,在美国中文台交流播出,引来一些美国花商,同时引起港、澳、台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客商的关注。
丁跃生还在《中国花卉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碗莲及荷文化的系列文章,引起了国内外各方有关花卉种植单位和个人的关注,被冷落了多年的碗莲终于被“激活”。其后科技出版社又出版了丁跃生的《碗莲·睡莲》,艾煊为此书写了序,日本也有了他的日文版本。
丁跃生写书、写稿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等于给他省下了一笔巨额广告费。这是文化效应促成的商业效果,这是丁跃生的“儒生气质”成就他事业的结果。
丁跃生1979年高中毕业即回家务农,1991年他就写此专业科技书,可以想象其间的辛苦。那时没有电脑,他的碗莲还卖不掉,他就凭着他的执著,带上几个馒头,从江浦图书馆跑到南京图书馆,再到中山植物园图书馆,找老师,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采集着每朵花的花蜜。他的书不仅是前人、今人的资料编纂,还凝聚了他五年辛苦实践的经验,有像模像样的科技含量。
育种传奇
丁跃生从一开始培植碗莲起就注意搜集、培育不同品种的碗莲、睡莲和其他水生花卉的种子。在他的事业尚未腾飞、身无分文之时,他就向各方求助不同品种的种子,甚至举债购买。在渡边达三访问他的荷圃时他已拥有了六十多个品种的碗莲,其中就有卖给渡边达三的其后在日本获皇太子奖的“相思红”。
在其后的搜寻品种中,丁跃生遇到了竞争“壁垒”,人家不愿再向他供应名贵品种。于是丁跃生在多次碰壁之后,把桌子一拍,发出了惊人之声:自己育种!
自己育种,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