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管子·版法》
将心比心,就是用自己的心去和他人的心进行比较。将心比心是在社会上表示人际关系和评价方式的道德用语,意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采取的正确的、合乎道德的态度。它要求人们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别人的心,也就是说以自己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来体味、体谅别人的所爱、所需、所憎、所厌。这种处世方式既是当代人和睦相处的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管子·版法》中说:“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己之心来换取他人之心,自己不高兴的事,不要推及到别人身上。
将心比心,能够使人际关系“各得其平”,互相体谅,愉悦共处。正如宋代朱熹所云:“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将心比心,是人们在长期的为人处世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德准则。遵循它去为人处世,就能使人们的心更贴近,甚至能使僵持的关系化为融洽的情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比如,乘公共汽车时,你坐在座位上,看到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站着,这时,如果你把自己与她的位置调过来想一想,你就会体会到这位抱小孩妇女的困难,起来为她让座。要是人人都能这样将心比心,讲礼貌的人就会多起来,好心的人就会多起来。我们如果在待人接物时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更多地理解别人,那么就可以建立起和谐、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将心比心,关键在于一个“心”字,即以我心换你心。而要做到将心比心,就要待人以爱心、善心、仁心、宽心。
爱心。人间需要同情,需要理解,需要真诚的爱。一般说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己不愿意的,别人也会不愿意;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会不喜欢;自己所厌恶的,别人也可能厌恶。所以,自己在感情上不能接受的,不要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此即孔夫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家人、对邻里,都应当出以爱心,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凡事都应设身处地,想想别人。
善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意思是如果以善良的心愿去对待别人,那么大家就会亲如兄弟。在生活中,人人都知吃糖甜,人人都知雪天冷,诸如此类之事,用不着去翻书本,也不用去请教老师,只要“扪心自问”一下就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是从善良的心地出发,自己的所作所为别人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接受不接受、答应不答应,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持善心,常行善事。
仁心。只有从仁爱之心出发,才能了解他人之心,体谅他人,换来诚心。明太子朱标待人以仁,因此换来了属下的拥戴、支持,对明初政治的稳定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明史·朱标传》记载:朱元璋登基后,“疏暴”于功臣,杀了不少人。太子老师宋濂的长孙宋慎,因一桩案子被牵连。朱元璋则把已六十八岁告老还乡的宋濂连坐,并要杀之。朱标得知后,哭着向朱元璋谏言:宋先生是我的恩师,宋慎犯案与他无关,我愿意代他去死。朱元璋听后大怒,坚持要杀。这时朱标便欲溺水自杀以死相谏,幸而被人救起,朱元璋只得免除宋濂死刑。朱标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只有以仁义之心待人,才能换来他人的仁义之意。
宽心。逢事不必斤斤计较,对人不必耿耿于怀。宽心者能宽厚待人也。待人以宽心,才能换取他人以诚心。就像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烧掉了那些想投靠袁绍的将官的信件。曹操对手下解释说:“你们大家想一想,将心比心,当时袁绍力量那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结果那些写信者认为曹操能将心比心,宽以待人,因而愿意为他效力。试想,如果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宽以待人,就会出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状况,甚至会使矛盾激化。宽以待人则矛盾可以化解,积怨可以消除,气氛可以和谐,关系可以融洽。
你、我、他——生活在社会里,时刻在打交道。在我们接触的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有不同生活经历和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就能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就能高朋满座,事业有成,从而为自己、为他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