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900000020

第20章 神性笼罩的皇帝(20)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以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与侵略者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几乎同时,魏源发愤完成了共十四卷的《圣武记》。此书利用清朝历代武功的历史,探索清朝统治盛衰大势,为反抗侵略提供借鉴。清史专家王钟翰教授说:“本书之所以题名为《圣武记》,表面观之,似乎在大力歌颂清前期列祖列宗开国创业的神圣武功与辉煌战绩;仔细按之,铺陈往事适足以揭示厥子若孙之虚弱无能,亟宜改弦更张,急起直追,以绍承先业。”这话很有道理。在《圣武记》卷八中,魏源提出,要传扬国威和维护生存,中华民族“不师外洋之长技,使兵威远见轻岛夷,近见轻属国,不可也”。我们常常觉得魏源在《海国图志》才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实可能忽略了这两部著作是同一思想指导下绽放的不同色彩的花朵。由于《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问题时,所使用的语句更明确,自然人们也就认为此书是“师夷长技”思想的原始出处。

魏源写作《海国图志》之时,正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日。危殆的局势,使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也使人们更加重视时事政治。《海国图志》这部巨著,如实向世人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情况,同时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出来,并且具体阐述了“师夷”“制夷”的内容。在魏源看来,“师夷长技”的前提是“悉夷情”,“师夷长技”的最终目的则是“制夷”。夷之“长技”在军事方面的内容有三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除此之外,此书在经济方面、政治制度方面也给予了注意。魏源认为西方民主章程“可垂亿世而无弊”,虽然他没有提出要不要学习,但那种崭新的观念却影响深远,后来的洋务运动等都是走在魏源开辟的道路上。

成书于1853年7月的《元史新编》,也体现了魏源的一贯思想。魏源的著作,在当时的中国是振聋发聩的,中国近代的民主启蒙,或直接或间接、或深或浅受到了魏源的影响。像《海国图志》,初刊行时为五十卷本,1847年增补为六十卷,1852年再增补为百卷本。自刊行至1902年,刊刻十数次。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近人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

然而也不能不看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依然笼罩在天朝上国的气氛中。从皇帝到一般民众,仍然夜郎自大。道光年间,俄国科学院通过教会使团赠送给中国一批俄文书籍,其中不少是关于俄国历史、地理、经济、民情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军事、数学等实用性较强的著作。清政府接受后就封存起来了,直到1858年,咸丰帝才圈出其中有关“地舆图画”方面的四十一种命人翻译,以备查考。1869年,总理衙门才组织人力将书目译出。在这样的环境下,魏源的著作自然不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海国图志》刊行后,魏源曾托好友朱琦将书上呈清廷,朱琦寄诗抒怀,其中云:“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天聪倘易达,无竢予小臣。特此谢魏子,久要愧前言。”朱琦先说了《海国图志》出版发行时的盛况,后几句则隐约说明托付之事未果。咸丰八年(1858年),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将《海国图志》推荐给咸丰皇帝,他在奏折中说:“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计五十卷,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悉备载,而于英吉利为尤详。”并奏请重新刊印,广为发行,以便使人“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王茂荫的奏疏上达后,没有任何回应。

1858年是一个既平常也难忘的年份,那时距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时间不久,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这一年爆发,内外局势更加令人不安。1858年,也是魏源去世后的第二年,百卷本《海国图志》早已出版,但那位王大人还没有见到,他向皇帝推荐的是五十卷本。

倒是在近邻日本,《海国图志》等著作的命运更好一些。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和中国一样,也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魏源著作的传入,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他们认识到锁国政策不能挽救危亡,主张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变法维新,抵制西方侵略。根据日本学者大庭脩所述,《圣武记》于1844年传入日本,也就是中国1842年首次刊行仅两年之后即传入日本。《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的时间比《圣武记》

稍晚,1851年第一次由中国商船带入日本,1854年日本幕府允许《海国图志》在市场出售。价格方面,在1851年和1852年130目,但到1859年,价格则提高至436目。自1854年《海国图志》允许在日本公开上市之后,至1856年,日本共出版各种翻刻本达23种。这些翻刻本的内容并不包括全书,而是选择当时日本朝野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美国、英国、俄国的部分,以及如何加强海防、抵抗外敌的篇目。日本学者北山康夫在《〈海国图志〉及其时代》一文中指出:“魏氏之革新与批判精神给予日本维新分子以极大鼓舞,诸如佐久间象山及吉田松阴等均受其影响。”

日本人盐谷世弘对魏源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政府重视、反被日本采用的情况,颇为感慨:“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用,反为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抑且为清主悲也夫!”其实,魏源的命运并不是亘古未有的,他之前或之后的好多具有新思想的人,不是也一样吗?遭冷淡的,史上不是魏源一个人。不过,这也能说明天朝上国思想在统治者心里是怎样的根深蒂固,万不得已,很难主动向别人学习。对魏源这样的贤者冷漠,带给他的不仅是一种不如意,也有刻骨铭心的无奈。魏源最后遁入空门,可能就是这种无声无形的遭际造成的。

慈禧对光绪的斥责

关于慈禧太后是否支持改革的问题,人们的思路有了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老太太在戊戌变法中的实际作用。据说她不仅不是维新变法的天敌,甚至还可以说是变法的支持者。那些论据,当然也算尽人皆知:晚清实际的行政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光绪虽然已经亲政,却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戊戌变法倘若没有慈禧同意,万万不会有开始的日子。诚如康有为所言:“皇上虽为皇帝,而大权一切在西太后,皇上虽明西法,极欲维新,而无可如何,故在位二十余年,而无一日之权。”

其二,慈禧老太太也推行了晚清新政。慈禧绞杀了维新变法以后,也感到了守旧带来的某些压力。尤其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然后挟持光绪帝逃难到西安以后,慈禧太后开始了某种程度的变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0年1月29日),朝廷在西安发布了上谕,其中说:“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这道上谕还要求官员各抒己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十一月明谕全国指出:“现在学堂初设,成材尚需时日,科举改试策论。”这位皇太后也没有停止支持“洋务”运动,在召见盛宣怀时,她一再表明外国人“欺我太甚”,中国要做到自强。

其三其四也是有的,比如分析清王朝的国情及所处的世界环境。总之慈禧不是绝对反对改革。

实际说来,慈禧统治中国的时候,列强环伺,国运每况愈下,清王朝已不复有其祖先的盛世光环。这个责任,由一个当权者来负担,恐怕不合逻辑,但这个当权者采取一点措施,挽狂澜于既倒,也是应当的。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统治者,都不会眼看油瓶子倒了却懒得扶一把。

况且,慈禧的变法,并不是出于政治家对世界大势的敏感,不是出于一种自觉,而是对个人权利的自保。她的革新,往往流于表面形式,“治法”可变,“常经”则万古不易,充其量建立开放式奴役制度的帝国。1900年年底,李鸿章在北京和各国公使签订合约,老太太见条约中西人并没有将自己列为惩治对象,乃大喜过望,“方以首祸当议己,常悁栗不自安。及见约无之,喜过望,诏报奕劻、鸿章,尽如约”。以后下诏变法,与安抚取悦洋人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她的所谓变法,实际出于无奈,虽不好称之为假改,但绝对是只重皮毛。

1906年,到西洋考察的五大臣回国后,慈禧太后召开御前会议,于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立宪。9月6日,颁布了改革官制上谕。这次官制改革方案,合并了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外,还将原来的内阁、军机处、吏部、礼部、都察院全都撤销,新成立的机构则有资政院、行政裁判院、集贤院、大理院、审计院等,成立“责任内阁”代替军机处。1906年10月,慈禧对这个方案有个批示,在军机处不变的大前提下,一些部门改了名称,如刑部改法部,户部改度支部,兵部改陆军部……增设邮传部等。

慈禧留给人们顽固保守的印象,与她的政治行为有很深的关系。一是她镇压了维新运动,二是推行“新政”时零打碎敲、拖延逶迤。

绞杀戊戌变法一事史书记载颇详,此处不必赘言。概而言之,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并将其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宣布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至于所谓的“新政”,倘若没有离京逃难这回事,老太太未必搞那一套,她是没辙了。不过对老太后而言,不管谁在变法,不能触动她旧有的权力核心地位。对权力的追逐和保有,是慈禧的目标。

翁同龢有一则日记记载,当他入宫接受指示时,见到的经常不是皇帝一人,而是皇帝和皇太后一起,皇太后对外交和国内的事务往往说得很多很多。《慈禧外纪》亦曰:“皇帝每遇国事之重要者,必先禀商太后,然后降谕。”据学者研究,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光绪帝自己作主罢免礼部六堂官和任命军机四章京。有人说,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在于光绪懦弱。

其实说到底,世界上任何改革的阻力只有一个,即改革本身深刻触及当权者的利益时,改革就会走入狭窄的天地,最后停滞不前或是变得徒有虚名。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称,慈禧曾经对光绪帝说:“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1898年,慈禧太后的懿旨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是“祖宗之法不可坏”。可见,慈禧太后把不违背“祖宗之法”,不损“满洲权势”,视作一条不能更动的政治原则。如果破坏了这一大前提,改革只有失败一条路了。据说老太后训斥光绪帝:“康有为之法,能用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聩,不肖乃尔!”光绪帝吓得战栗不已,不知所对。

两年之后的八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在一道文告中则说:“变法一事,关系甚重。……朝廷立意坚定,志在必行”。又说:“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慈禧也倡导改革,似乎这位老太太在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其实都是着眼于她自己的利益,只是形式迥然不同而已。

同类推荐
  • 贞观富贵闲农

    贞观富贵闲农

    无心穿越,却被穿越,萌娃正太,投入贫寒人家。有意富贵,难得富贵,奸绅恶吏,搅起重重波折。智斗地主,巧惩贪官,显我千般智计。现代教学,后世军队,耀我大唐国威。虽三尺布衣,一介贫农,然知书有礼,进退有矩,在田野则百姓之福,入庙堂则天下之幸。不恃才而傲物,不盛气而凌人,怀大唐之百姓,忠圣朝之律法。上谓之曰:乃贤人也。浩对之曰:但为一闲农耳。
  • 乱世当屠

    乱世当屠

    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鞑子和乱民又不断地吞噬着大明王朝的最后一点血肉。值此乱世,该当如何?
  • 明朝市井周刊2

    明朝市井周刊2

    本书为《明朝市井周刊》系列第二本。节选了国学经典“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重新翻译编辑,用现代化的语言方式来演绎经典文学,再现当时明朝市井的风貌,展现当年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此次重新节选编辑,并找作者改写成比较现代化的语言,但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古典韵味,也是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领略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 梦回古城传

    梦回古城传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迷茫青年,在下班后因疲劳而倒床就睡。。。。。。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是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距离自己的二十一世纪足足相隔近千年的世界!混吃骗喝?哪知天不遂其愿灭瓦刺败鞑靼且看这小子又如何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走下去。。。。。。
  • 若求学

    若求学

    现代普通青年夏国盛,得到一个魂穿异空间古代的机会,在异空间二十载,他为什么不愿争夺权力,只想在二十岁那年,求得一身知识,成为一个大文豪。本书又名《观庆余年……等书有感》《古学二十载》《青年迷惑行为》。
热门推荐
  • 泰坦陨落之我是雇佣1

    泰坦陨落之我是雇佣1

    泰坦陨落2同人主角,一名雇佣兵,拿钱办事,拥有自己的泰坦,有一帮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注意,这里主角光环基本不存在,也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逆天的神器,这里只能依靠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战斗经验,强化得当的泰坦,以及相信自己的那些弟兄们的能力。
  • 丹武至尊

    丹武至尊

    上古诸般大道没落,武道称尊。不屈少年偶得上古丹道传承,炼神丹,踏武道,丹武双修,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至尊之路。管他什么妖孽天才,丹药统统砸倒。管他什么冰山圣女,丹药统统收服。
  • 恶魔冷少别弃我

    恶魔冷少别弃我

    这是一场命定的缘分,真正的一眼万年,百世纠缠。每一次携手并肩,无论是黑道混战,情场错位,还是皇城斗乱,或是魔界生死,都会坚定彼此爱的信念。“你我相约共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河桥上等三年”这是那一日,吕墨为了心爱之人,在全世界面前许下的诺言,自此,北瑶辰生死相随。
  • 伐天诛神

    伐天诛神

    地球少年冷雨熙,传送天元,至亲被杀,英雄觉醒,踏上仙路,灭神毁天!强者转世许天,修炼神速,经验丰富,技法万千!风灵根少年楚轻狂,结发之妻被杀,性情大变,但内心仍存热血,疾风划过,鲜血溅出!谁说这莽莽仙途没有真兄弟,我三人定要这神族千里血河,伏尸百万!伐天诛神书友群:46499039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味鸡鸭鹅肉600款

    美味鸡鸭鹅肉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鸡鸭鹅肉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无情女王

    无情女王

    年月花开,或许我曾经爱过,但却无法寻找到什么是真爱,不敢去爱,亦不敢放开我知道爱情不可改变,但是有时候被人所伤亦是不可改变的,但我却想要真实的爱情,尽管那是很渺茫的,且看无情女王的逍遥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本书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在看似轻松的文字里不乏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打造传承于世的大师之作,积聚中国各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多维度、开放式地描绘未来,“把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看看天地交接的那条地平线”
  • 大明英图

    大明英图

    明朝初年,政局不稳,尤其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子孙也散落江湖。为巩固帝位,明成祖朱棣不惜血染江湖,掀起了江湖无数纷争,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激烈反抗。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纷争中,权谋,利益,爱情,称霸,爱恨交织,勾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也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胡月儿的千里寻夫,废帝势力的复辟,雪山派的卷土重来,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不朽冠冕

    不朽冠冕

    黑暗的迷雾重重包围,迷雾里有着异变的魔种,蛇身人面的蛇女,灰色鳞片的巨龙,嚎叫的狼人,还有噬血的吸血鬼。人族崛起于黎明,绽放于绝境,十重冠冕象征着弥撒亚教至高的光辉,守护着奥斯汀大陆最后的繁荣。修文?安德里亚于困苦中醒来,手握黑暗选择审判邪恶,誓要打破虚伪的圣光,带给人族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