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1900000002

第2章 神性笼罩的皇帝(2)

刘邦看后,立即召集群臣,说道:“寡人闻古来帝号,只有贤王可当此称,虚名无实,殊不足取。今诸侯王乃高推寡人,寡人怎敢当此尊号?”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刘邦的推让之词:“我听说皇帝之位应由天下最贤能的人拥有,否则只是空言虚语,得不到大家诚心支持,根本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权,反有害天下和平,所以我实在不敢负担这个责任。”这些话,有一箭双雕的功效。一方面,刘邦表示自己并不是看重权力,对皇权谦逊推让;另一方面,可以试探那些人的真正意图,看他们是不是真心拥护自己。也许群僚发自内心拥戴刘邦,也许群臣看透了刘邦的真实思想,齐声说道:“大王起自细微,灭乱秦,威震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天下,功臣皆得裂土分封,可见大王本无私意。大王德施海内,诸侯王不足与比,据实而言,应居帝位,如此,天下幸甚!”刘邦还想推辞,内外臣僚便都跪在地上不起,刘邦这才说:“如诸侯王所请,有利于天下之民,寡人自当准请。”群臣见汉王刘邦已经应允,从地上爬起来,高兴地咧着嘴退下。太尉卢绾、博士叔孙通等没有和那群臣僚一块退下去,他们还有好多后续工作需要商定,如择吉日,制定定仪等。

二月初三,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附近)北岸,祭坛筑起,旌旗招展,鼓角喧天,汉王刘邦要在这里登基称帝。到了吉时,鼓角齐鸣,刘邦在群臣的簇拥下,登坛拜祭了天地,然后回到大殿,面南坐于高位,即了汉帝位。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礼官宣礼,群臣朝贺,“万岁!”呼声四起,震慑人心。朝贺完毕,汉帝颁诏大赦,然后又接连下谕旨二道,进行分封。

诸事理毕,汉帝诏令,定都洛阳,并派人到栎阳奉迎太公、吕后及太子盈;又派人去沛邑迎接次兄刘仲、从子刘信、少弟刘交,以及没有发达时结交的情妇曹氏及子刘肥、定陶戚氏父女及子如意。不久,有大臣建议迁都关中,刘邦便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至此,国事初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朝建立了。

朱元璋称帝,与刘邦称帝大同小异。两个皇帝都起于平民,奋斗的路径基本相同,履登极位的程序也就大体相同。所不同者,汉高祖刘邦之前,虽有一个统一的秦朝,但秦朝的皇帝出身高贵,另外秦朝短命,政治体制等等一切,刘邦这样的底层人物来不及受到充分的熏陶。对千年之后朱元璋来说,已经不成为问题。朱元璋做皇帝时已是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末,距大一统的秦帝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君臣礼节早已浸透于每个人的骨子里。

丙午年(1366年)十二月,小明王乘船赴应天府,在长江溺亡,于是龙凤年号随着小明王的死亡而消失在历史烟尘中。龙凤十三年,朱元璋改元吴元元年(1367年),并下令恢复中原传统,将百官礼仪由原来尊右改为尊左。这时将士们纷纷上表,希望朱元璋称帝。但朱元璋认为,天下大局虽然已经确定,然而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他对劝他做皇帝的李善长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拥有天下,都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就是这样他还是礼让再三呢。这种事不可仓促行事,如果真是天赐我皇权,我又何须匆忙呢。”这话很有意思,既说明自己不是永不称帝——古人礼让再三;也为上表的人指明了方向——帝王拥有天下,天命、人心很重要。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书念得多,学识能力都不错。他比朱元璋大十多岁,明朝的很多制度是李善长拟定的。李善长谙熟中国的体制,也了解朱元璋。他明白,古代皇帝在即位之前是讲究“三推让”之礼的,朱元璋仿照的就是这一点。何谓“三推让”之礼?就是想当皇帝的人,在即位之前,表现出一种冷静对皇权的高境界。在群臣没完没了的劝谏之下,最后为了大局,才勉为其难接受大家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

“三推让”可能和古代的泰伯有关系。《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孔子很推崇太伯、仲雍的这种做法,《论语》记载了孔丘先生的话:“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得”几个字,杨伯峻先生解释为:“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

太伯是不是“三以天下让”,我们姑且不去管它,最少太伯的时候,“三推让”也许含有真诚的意思,可惜演展到后来,就成为一种姿态,成为一出必备的剧目了。因此,朱元璋拒绝称帝以后,李善长并没有停止上劝表,也仍然马不停蹄地进行皇帝登基的准备工作。比如,营建皇宫,制定新的历法与政令,制作皇帝即位的朝服、后妃百官的朝贺礼服,演练皇帝登基仪式等,大事小情李善长都亲自去抓。

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带领文武百官再上劝表,劝朱元璋称帝。老朱没有答应。十二月十二日,李善长率领百官再次劝谏,他说:“主上谦让的品德,上感神明,下感天下之百姓,名德早已传遍天下四方。愿主上为天下人着想,尽早登基做帝,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请主公答应群臣的请求吧。”说着自己先跪下来,文武百官一见也一同下跪。朱元璋做出很无奈的样子说道:“诸位爱卿,屡请不已,我只好勉从舆情了。

但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草率行事,望诸位斟酌仪礼而行啊。”百官叩头谢恩领旨。

登基的日子选在次年正月初四,这是由谋士刘基择定的。正月初四晌午时分,朱元璋在文武大臣簇拥下来到南郊城下,登基仪式正式开始。拜谢天地众神之后,朱元璋换上绘有日月山龙图案的衮服,头戴平顶冠冕,在祭坛的正南面,正式登基即位。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向北跪拜行礼。礼毕,登基仪式结束。朱元璋率领文武百官到太庙追封四代祖先,然后回到新建成的奉天殿,正式接受百官的朝拜。又册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宣布定都应天,国号改为大明,改元洪武。

大明朝从此建立,直到1644年4月25日明思宗在北京景山自缢,明朝灭亡。也有人认为,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崧(弘光帝)才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1645年弘光帝被俘杀,明朝至此灭亡。

文字狱表皮上的华丽外衣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沙龙女王一生崇尚革命,却最终被革命者处以极刑,临刑前,罗兰夫人发的感慨是:“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外延却能涵盖世间一切,而不单单囿于“自由”和“罪恶”。

当世人擦亮眼睛,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凡是龌龊邪恶的东西,外表必定包裹着冠冕堂皇、高尚善美的华丽外衣,当事人总会想尽办法去遮掩,让不明真相的小民去相信他们做的是正确的,是不容指摘的,或者是跟“国家利益”挂钩的。比如现在才“臭名昭著”的文字狱。

文字狱,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文字的原因而构成的罪案。在古代封建主义社会里,统治者们往往会借“疑似影响之词”,罗列罪状,滥杀无辜,以达到消除那些“不听话”的文人、维护统治的目的。文字狱一般都是冤狱,是反动统治者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故意从作品中寻摘字句,罗织罪名构成的。

在封建社会,文字狱通常十分残酷,且有特定的“受众”,可以说,文字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针对知识分子的“特种刑庭”。一般狱讼,往往都是先有犯罪嫌疑或行为,然后再据以判处,文字狱却不是这样,它往往是先有特定的对象,可又找不到对方的错处或无法定他的罪名,于是就在他的作品中找证据,以此定刑。而文字狱的量刑一般都很重,严重者不但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会连累所有亲戚——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

由于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文字的意思太繁复,所以给统治者找到了很多口实。也因此,文字狱很早就出现了。

西汉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官当得不错,但人际关系比较不靠谱。他本人又爱写些酸溜溜的文字。本来很正常的一些话,却让政敌戴长乐抓住了把柄,将一封检举信递到了中央,称杨恽“诽谤当世,无人臣礼”。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告发语,妙在无论有无证据,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都能发现告发者的忠诚和为国家着想的胸怀,都可以撼动皇帝的思想。果然,杨恽很快被“双规”。

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偏偏五凤四年(前54年),天上很正常地出现日食,科学知识不够的古人以为这是老天爷的警告,人心惶惶。杨恽没处好关系的一个仆人趁机上书西汉朝廷,说杨大人居家时爱讲牢骚话,日食就是他骄奢不悔招致的。皇帝火大,派人前往查证,结果在杨家搜得《报孙会宗书》。这封信是他回答友人孙会宗的,内有“宣帝见而恶之”,本来是说汉宣帝看见孙会宗不喜欢,但皇帝把语义搞错了,以为是自己招别人厌,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杨恽不久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腰斩,杨恽的老婆孩子也远徙到了甘肃酒泉。

说起文字狱,清朝是最多的,其实不止是清朝,每个朝代都有文字狱的影子,只不过清朝是满族王朝,统治者的神经更为敏感,忌讳也更多,故而案件连发而集中,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别的王朝与清朝比较起来,不过是五十步百步之差。从杨恽事件可以看出,统治者对臣子的伺察历来是极其严格的,神经也很脆弱。

统治者的目的是要让读书的人服服帖帖,哪曾想这里面却诞下一个怪胎,除了思想的河床逐渐干涸以外,想升官发财的人又看到了另一条门路,告讦,用牺牲别人的手段来为自己吃官饭铺路。

庄廷鑨《明史》案打的也是“为国家着想”的旗子,这个案子的处理结果是70人同时遭凌迟、重辟、处绞。它成功地教训了文化人,使他们老老实实钻入故纸堆,考订、整理史籍,但也禁锢了思想,抑制了各种学术发展。同时,诬陷、威胁、勒索他人之风,也愈演愈烈,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庄廷鑨是湖州富户,而且是个盲人,大概是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想搞一部史学巨著。但他自己并不怎么通晓史实,当时的思想家顾炎武又瞧不起他,为了脸上有光,出钱从明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桢后人手中买了史稿,又延揽江南有志于纂修明史的士子,补齐了崇祯朝和南明的史事。书成后,题名为《明史辑略》。为了彰显才能,庄廷鑨把此书标为自己所著。

在这部书中,叙述南明的故事时,仍奉南明年号,还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斥骂降清的明将等。这书刚刊刻时本来没事,但是因为庄廷鑨的父亲庄允城虚荣心太重,在没经人允许的情况下,把江浙名流查继佐、陆圻、范骧三人列成了参订者。这事情传出去以后,三人很窝火,认为庄允城没有一点版权意识,且不知道书中内容违不违禁,一怒之下把这事捅给了浙江教育局(浙江学道)。令三人没想到的是,钱的力量是巨大的,庄允城得知此事后,很快用钱摆平了浙江教育局和浙江省委。庄允城天真地以为,有这些大员撑腰,自己也就没什么问题了。然而,三人在背后戳《明史》的消息传开后,很多居心不良的人也看到了希望,虽然很艰难,但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吧。一个叫李廷枢的也买了这书,拿到湖州市长(湖州知府)陈永命处去告,不过陈早收了庄家的钱,把书没收后再把李赶回了老家。一气之下,李廷枢把书转给了自己的亲家吴之荣。

吴之荣是个无赖,心眼也多,早前就是个敲诈行家。得知此事后,先是去庄允城家敲竹杠,被庄拒绝。吴之荣转过头来向浙江军区司令(镇浙将军)柯奎处告。柯奎委婉地向吴之荣表示,自己是武将,不是文职,不管文字官司。吴之荣回过头再去庄家索贿,庄家派遣女人出战,在女人的口水中,吴之荣愤恨而退。

在不打倒庄家誓不罢休的缺德心眼驱使下,吴之荣最终把这事捅到了中央,写下“造写逆书”的牌子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刑部)指控。刑部很重视这个案子,派人找到原书,落实罪状。结果,凡参与纂修《明史》,以及写字、刻板、校对、印刷装订的人和卖书、购书、藏书以至于阅过此书者都大祸临头了。死了躺在棺材里的庄廷鑨也未能幸免,坟前的牌坊被捣毁,棺材被劈烂,尸体被剁成碎块。

在明史血案的背后,吴之荣却以大功升官,不只得到了庄家一半财产,而且当上了京官。

实际而论,发生如此惨烈之案的起因,只为一个“钱”字——告讦者为钱——富豪以钱贿赂官员——富豪拒绝告讦者——进京告发。令人掩卷而思的是,这样卑鄙的事情,却是在“国家利益”的大旗下进行的。吴之荣告发时称那是“逆书”。何为逆书?说白了就是政治不正确之书。约略说来,告密的原因,大致有三种:认为被告者的行为大逆不道;报复被告者;利益驱使。无论哪一种,告密者多用高尚的理由做盾牌。

对告讦风气的危害,乾隆时期的曹一士说“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并希望朝廷对这种案子放松点,没必要掐得那么死。乾隆也意识到此风不可大长,开始对一些诬告者律以反坐。此后,告讦之风才有所收敛。

古人云,乱自上做。清廷根本没有逸出这个逻辑!

“展示”论

外交官一般都是风度翩翩,机警灵敏的。尤其后一点,在国家间交往时,比个人的长相重要得多。晏子出使楚国,初遭轻视,根源在于容貌,后受垂青,则是因为机敏过人。晏子之后的外交使节,往往容貌与机敏并重,他们不仅对朝廷的政治经济文化极力维护,而且举手投足,无不体现着国家气概和风范。但是像晏子那样问答都充满个性的外交官却越来越少。

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南齐武帝萧赜派骁骑将军刘缵率人到北魏朝贡,李安世负责接待他们。这个李安世“美容貌,善举止”,是李祥的儿子、李孝伯的侄子。李孝伯和李祥都在北魏为官,是北魏的名臣,儒界的名士。可见,李安世是名副其实的红色人物。

可能出于对外交往的需要,北魏为了接待这个使团下了许多工夫,从府库中拿出金玉珍宝,然后又发了一个通知,让京都的富商穿着华丽的衣服和那些使团成员交易。南齐的使者到了一家金店,问了问价钱,结果目瞪口呆——价钱便宜得不像话。刘缵说,金玉这么便宜,是从山里采集的吗?我们猜测,可能刘缵心里打鼓了,一分钱一分货,这么便宜,是真货吗?李安世当即说:我皇朝把金玉看成极其平常的东西,因此价格贱如泥土瓦砾。原话是:“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刘缵本来想大买特买,听李安世这么讲,“惭而罢”。北魏一朝是不是经济好得“金玉大贱”?是不是“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史书上有许多具体数字可供引用,舍繁就简,概而言之,当时许多官吏不仅贪污公帑,而且搜刮老百姓几乎达到残酷的程度,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的五十多年时间里,农民起义就有七八十次之多。李安世的“皇上德通神明”等语,究其实只是官员在外交场合惯用的唇枪舌剑之语,睿智而已,切不可视作真情。

同类推荐
  • 风起北美1620

    风起北美1620

    2020年的某一天,因奇异现象近千名各色男女来到了17世纪20年代的北美新大陆。同时,五月花号也刚刚朝美洲驶来。
  • 东周的东周

    东周的东周

    我们中国历史最丰富的是哪一段?不管大家怎么回答,我依旧坚持:春秋和战国。这个时候,人性绽放。绽放的一定都是鲜花,但不一定都结出善果,比如罂粟。罂粟也有好处,可以止疼。这是个让人爱让人恨有利有弊有好有坏是魔鬼是菩萨的东西。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 流浪系统

    流浪系统

    周末叶明在玩王者荣耀眼看用李白快五杀了,tm手机确黑屏了接着就直接把叶明吸入到异世界。流浪系统什么鬼?系统:帮你的鬼。接着就是慢慢走上人生巅峰(主角变李白,随意到末期)
  • 兵马俑真相

    兵马俑真相

    秦始皇陵地宫里真的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吗?“汞异常”究竟是怎么回事?秦始皇生前有没有预修过陵墓?秦始皇陵的面积到底有多大?秦始皇陵地宫里埋葬的真是秦始皇吗?吕不韦戈是如何出现在俑坑的?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作者有力地证明了:在两千多年之前,曾经统治过秦国达41年之久的那位神秘人物,才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俑坑的真正主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好,猫咪大人

    你好,猫咪大人

    “咦,你好脏”“........”“呀,你好丑”“.....”“你是狗吗?”“喵...呜...”“哇哦,好可爱啊...可惜我喜欢狗哎”“.......”“你脖子上的是金的吗?”“......”“那你就和我回家吧..”“作为一只在猫狐一族神一般存在的我,真的很不乐意跟她回家!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她太胖了!哦,还有点蠢”
  • 曾几何时忆年忆月

    曾几何时忆年忆月

    青春校园里的懵懵懂懂,曾几何时再想回到当初……
  • 随道法言

    随道法言

    我因修法丹中热,不枉仙师绕口舌。闲耍龟蛇调龙虎,希夷无妄成大罗。十七虚度无所专,师送耀辰研金丹。挣脱欲业苦海网,终成太乙证散仙。散仙何谓?来自天外之天,酒色财气全沾。世俗任褒任贬,化后又反先天。噫,好个散仙!道无名相,修道不过仅为己身,无妄欲,无妄语,无妄求。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定数,他的事迹我不能再写了。此后读者就当一部纯小说来看吧。本人能力及其有限,比不上那些专业人士。但确实想写一部对得起自己的作品,希望能有一本主角是一个‘人’,配角、反派、甚至是跑龙套的都有自己的思维,都有自己的想法。听人说人心有多大,书便有多大。真心希望能将我所学所悟隐于书中。
  • 圣魔天袭

    圣魔天袭

    问:千古岁月谁掌灯?答:万道主宰尽沉浮。
  • 纨绔邪妃

    纨绔邪妃

    一朝穿越,凤眸微睁,她是北慕家废物二小姐。一脚滑落,她从房顶上摔倒在他的面前。一手伸出,他紧捏她的下颌淡然讽刺着。“北慕离落,别以为你是本王的王妃,做的一些事,本王就不敢杀你。”“帅哥,你是谁啊?”“北慕离落,在本王面前,别玩小心思,本王…对你没兴趣。”“'哈哈哈我懂,对女人没兴趣那不就是搞基咯。”北慕离落一脸自知明白的表情,而一旁的某爷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北慕离落……
  • 我也不想成为万能的

    我也不想成为万能的

    身为“万能”女孩,在现实生活中从来用不到的技能,没想到会用在这里。“这简直是神呐!什么都懂!”“那个,我不是‘万能’的!我也要弱点!”
  • 爱尔兰之约

    爱尔兰之约

    28岁的她和他偶然的邂逅,第一是偶然,第二次意外,第三次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他们相爱了,痛苦、挣扎、纠结,被爱情伸出的刺一次又一次的刺痛后,她选择了离开......
  • 痞子天使

    痞子天使

    冥界十二翼堕落天使受罚降临地球,本来想要泡美女的,却在不经意间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为报仇而修炼!各族美女尽收后宫!为朋友而统一世界!在敌人眼中,他是恶魔。在女人眼中,他是色狼,在朋友兄弟眼中,他是个好人。
  • 超级战线

    超级战线

    一场改变命运的战争突如其来,一个背负着国仇家恨的少年,奋发图强,励志一雪前耻,可当真相大白之日,一场更大的阴谋却在等待着她······然而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成千上万的不死族大兵压境,誓死保卫人类家园的御林军从天而降。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就是整个世界的希望!就是整个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