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
【译文】高祖作为亭长,于是就用竹皮做帽子,命令求盗(官名)到薛地治理时,时刻都要带着它。等到高祖身份尊贵了常常佩戴,这就是所谓的“刘氏冠”。
【分析】刘邦为什么要发明“刘氏冠”呢?我觉得,不仅是以为他生活节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更确切的想法可能是在效法秦始皇的穿戴风格吧。冕服(包括冕冠和服饰)是秦朝皇帝最基本的常礼服,在各种正式的场合下都要穿戴。刘邦自创了一种用竹皮编制的“刘氏冠”,这种“刘氏冠”比较轻软,戴着比俗称平天冠的冕冠更舒适,冕冠只有在正式场合或者接见大臣的时候佩戴,冕冠就逐渐演变成了最高等级的礼服。可见,刘邦为了丰满自身的形象,还是动了一番心思的,不但要用“出身神秘”的封建迷信烘托形象,还从“服饰冠带”上显出不同于常人的设计。
【原文】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duo)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译文】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向骊山输送民工,多数民工在道路上逃亡。刘邦自己忖度等到目的地都得逃走,因此在丰县西边泽中亭停下步伐饮酒,在夜里把输送的民工都放走了,并对他们说:你们大家都离开吧,我也从此消失了。民工中远离跟随他的人有十几个。
【分析】秦始皇驾崩,需要大批民工到骊山修筑坟墓。秦朝律法规定:一旦耽误期限,输送的民工和押解的官吏都要被处死,因此陈涉和刘邦释放民工,夺取人心,为自己的事业起步奠基了群众基础。此时,刘邦的天才得到了初步的显现,他隐隐约约的知道组织人心的重要性。然后利用百姓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从而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原文】高祖被(pi)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xuan,同旋)。”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译文】高祖背着酒袋,夜里从小道穿过大湖泊,让一个人前面带路。走在前面的人回来报告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一条大蟒蛇盘在路中间,希望你调转方向吧!高祖酒醉,说:壮士前行,有什么畏惧的?他走到大蛇前面,拔出刀剑斩杀大蛇!蛇被砍成两段,打开了道路。刘邦前行了几里路,因为酒醉犯困倒地睡着了。
后面的人经过有蛇的地方,看见一位老妇人夜间大哭。有人问老妇人为什么哭泣?老妇人说:有人杀害了我的儿子。那人说:您的儿子为什么被杀害呢?老妇人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为大蛇挡在道路。现在,赤帝的儿子把他斩杀了,我因此啼哭。那人认为老妇说的话不真实,想要为难她,老妇人因此突然不见了。后人追上的时候,高祖睡醒了!那人把事情告诉高祖,高祖心里独自高兴,更加自负。各位追随他的人更加的敬畏他。
【分析】这就是刘邦【斩蛇起义】的典故。从此,刘邦通过斩杀大蛇(白帝之子)的勇敢举措,从农民的儿子升级为赤帝的儿子。
白帝:五帝之一,即少昊金天氏。一说嬴姓,名挚,主金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神,父亲是太白金星,母亲是天山的仙女皇娥,被尊为秦朝王室的始祖。古书记载:秦襄公与秦献公都曾祭祀过白帝。
赤帝:五帝之一,主火德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火克金。高祖斩蛇起义,表明汉朝该当诛灭暴秦,身怀屠龙之志向。
【原文】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魇之。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吕后,后曰:“(刘)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
【译文】秦始皇曾经说“东南方向拥有天子的气息”于是巡游东方并把它压制下去。高祖隐藏在躲在芒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吕后和别人一起去找,常常能找到他。高祖很奇怪地问她原因,吕后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团云气,因此顺着它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高祖心里更加欢喜。沛县的青年有的听说了这件事,因此许多人都想要归附他。
【分析】“东南有天子气”是一个寿命很长的政治寓言,从秦朝覆灭一直延续大到东晋王朝。《晋书·元帝纪》载: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刘邦起兵于东南沛县,诛灭暴秦建立西汉王朝。但“东南有天子气”的语言并未寿终正寝,反而演化为汉代以及三国魏晋时期,东南地区对抗西北中央朝廷的精神武器,直到东晋元帝渡江。可知“东南有天子气”在秦汉魏晋之际影响社会舆论及政治斗争形势达500年之久。
【评析】封建迷信要不得,绝对不能盲从。一个人相信封建迷信,就会被别人蛊惑和忽悠,做出一些损害情理以及伤害自己的事情。而刘邦和陈胜都利用了不可说的“怪力乱神”,团结民众诛灭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