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壁
作于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此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柳仲郢幕中。李商隐从少年起开始研习佛教、道教,一直坚持到晚年。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这两句是说:舍生求道之事,有前人的踪迹可循。不惜奉献自己的头颅,在身上剜上千孔作菩萨前的佛灯,只是为了结深深的佛愿。舍生求道:据说,释迦牟尼为了求无上真正之道,曾经将头目脑髓施于人。乞脑:《报恩经》:“有婆罗门往乞其头,王许之。婆罗门寻断王头,持还本国。”剜身:《报恩经》:“转轮圣王为求佛法,有一婆罗门言:‘若能就王身上剜作千疮,灌满膏油,安施灯炷,然以供养者,我当为汝解说佛法。’”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这两句是说:佛法往大处讲,则无所不包;往小处说,则针尖上可隐。去来:表示向某一方面夸张。粟颗:佛经有“一粒粟中藏世界”之说。针锋:《涅槃经》:“尖头针锋,受无量众。”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这两句是说:蚌胎未满盈时就像一轮新月那样;琥珀初成时往往忆念千年的旧松。意思是对未来的预期,对过往的忆念,都是通过妙悟佛法实现的。蚌胎:指珍珠。珠在蚌中,似妇女怀胎,故称“蚌胎”。据说,月望(农历十五)则蚌实,月晦(农历初一)则蚌虚。新桂:指新月,朔月的月相,农历月初出现。此处喻未来。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陈藏器《木草》:“旧产松脂入地千年,化为琥珀。今烧之亦作松气。”《博物志》:“《仙传》曰:松脂沦地中,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此处喻过去。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这两句是说:如果能笃信经语,就能够彻底地了悟三生。贝多:树名,因佛经多用此树的贝片书写,所以常被用来指佛经。真实语:指如来的话。三生:佛教名词,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楼钟:闻钟声而觉悟之意。
本诗无论就主题还是就艺术价值而言,都毫无可取之处,只是堆砌佛教词汇,说教意味浓厚。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隐刻意事佛的缘由:抱负难申,壮志难酬,加之丧妻失家,转向佛经道法中寻求寄托。这也是古代士人干进之途受阻后最常见的人生选择。
忆梅
作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春,因此时梅花早已凋谢,故题为“忆梅”。自大中五年起,李商隐一直在梓州(今四川三台)柳仲郢幕中。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这两句是说:我被迫流落天涯,没想到被牢牢地定在这个地方了;此时此刻,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看着眼前美好的春景。定定:牢牢地、死死地,形容长期滞留不迁。此为唐代的俗语。天涯:此指梓州。梓州离长安一千八百多里,加之交通不便,故称天涯。依依:亲切依恋的样子。物华:春天美好的景物。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这两句是说:寒梅最令人怅恨,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光,总是在三春来临前就开花了。恨:怅恨、惋惜。
面对春日芳华,诗人独从“忆梅”写起。“定定”有味,以唐代俗语入诗,又以其形容流落天涯,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态因此而呼之欲出。“依依”一词补足“定定”创造的意境,提示出诗人追求美好的一面。两相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将诗人的悲情袒露出来。三句言“恨”,暗寓诗人的身世之慨。如同“去年”开放的寒梅一样,诗人自己也是早秀先凋、生不逢春的。然而,当春华竞发时,还有谁能像诗人那样,“忆”起先春而开的寒梅呢?也就是说,诗人生不逢时的感慨在“忆梅”中得到了延长。
天涯
作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此时,诗人在梓州(今四川三台)柳仲郢幕中。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这两句是说:明媚的春光洒在梓州,遥望天边,那天边的红日,正渐渐地西斜。天涯:首句中的“天涯”指梓州,二句中的“天涯”指天边。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这两句是说:啼叫的莺儿呀,如果你也有泪,就请为我沾湿最高的花吧。啼:鸟鸣为“啼”,人哭泣也称作“啼”,这里语带双关。最高花:树梢上的花,也是开到最后的花。
首联平直而起,时值春残日暮,又值天涯沦落,从中可见诗人的内心世界深沉而婉曲。“日”和“天涯”回环重复,更见低回缠绵之韵致。春将逝去,诗人泪已干枯,望着残春中日渐枯萎的花朵,只有托付黄莺,将啼叫时的泪给花儿洒上,留住最后的春意。全诗于虚处将惜春、伤春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李商隐生活的年代,唐王朝气数将尽,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深感忧虑和绝望,诗人的悲痛即是天涯羁旅之愁、身世之悲、家国之痛的交织。
筹笔驿
作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冬。其时,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奉调回长安,李商隐以幕府属员的身分随柳回京,途中经筹笔驿时写下了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筹笔驿:驿站名,故址在今四川广元北朝天峡上。相传诸葛亮出师征伐曹魏,曾驻扎在此地筹划军事,因此得名。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这两句是说:筹笔驿附近的猿猴飞鸟,好像仍然畏惧诸葛亮当年森严的军中戒令;这里风云聚积,像是要永远地护卫他的军营壁垒。犹疑:畏缩不前的样子。简书:古代用竹简写字,称简书。此指军中的戒令和文告。储胥:古代军队安营扎寨,用竹、木做成藩篱以为壁垒,称作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这两句是说:诸葛亮空自挥动神笔,谋划征伐大事,其结果是看到了投降的后主被驿车押解送往洛阳。徒令:空教。上将:指诸葛亮。挥神笔:指筹划军事,挥笔出令。含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意思。降王:指蜀汉后主刘禅。传车(zhuànjū):驿站备供的长途旅行车。传,传舍,驿站。公元263年,魏派邓艾、钟会伐蜀。邓艾兵至成都城北,后主刘禅出降,全家被迁到洛阳。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这两句是说:诸葛亮与管仲、乐毅这样的文韬武略之士相比毫不逊色,可惜关羽、张飞这两员大将过早地死去,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又能有什么作为呢?管:管仲,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乐毅,战国时著名军事家,曾为燕昭王破齐。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曾以管仲、乐毅自比。忝(tiǎn):愧。关张:指关羽和张飞,两人均为蜀汉著名大将。无命:夭亡。关羽镇守荆州,为东吴所袭杀。张飞欲起兵报仇,又为部将行刺而死。欲何如: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句感叹关、张二将早死,诸葛亮失去有力的助手,无力独自支撑危局。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这两句是说:几年前诗人曾去成都游武侯祠,深深慨叹诸葛亮复兴汉室的宏大志愿未能实现,即诸葛亮生不逢时,只能用《梁父吟》来寄托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他年:往年。锦里:原指成都以南锦江流过的地方,后用作成都的别称。祠庙:指成都诸葛武侯祠。梁父:山名,在泰山下。古乐曲《梁父吟》为挽歌,盖言人死葬此山,歌词悲凉慷慨,今所传古辞相传为诸葛亮作。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常吟此曲,以寄托政治怀抱。
首联以猿鸟不近、风云屯集言诸葛亮当年治军风范,几百年后依旧森严,令人望而生畏。颔联颈联,言诸葛亮生不逢时,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却阻挡不住死后刘禅出降;空有管、乐经天纬地之才,却缺少关、张那样的猛将相助。尾联写往年对武侯祠的凭吊,强调“恨”字,将诸葛亮的遗恨化为自身的怀抱。因此,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惋惜实际上是诗人对自身志向不遂的喟叹。全诗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笔力雄健而沉郁。
重过圣女祠
作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冬,诗人曾写《圣女祠》一诗,因此这首诗题作“重过圣女祠”。圣女祠:在陈仓县(今陕西宝鸡西南的大散岭上)之间,悬崖之侧,列壁上有状如妇女的神像,世称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这两句是说:供奉圣女的祠堂中,白石砌成的门边,已经长满了碧绿的苔藓;圣女从上清宫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能返回到天上。扉:门。滋:滋生。上清:道教所称三清之一,即灵宝道君所居的天外仙境。沦谪得归迟:意为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这两句是说:整个春天,迷濛轻忽的细雨经常飘洒到屋顶上。然而,终日不断的灵风却轻柔得无法把那神旗高高地吹起。梦雨:迷濛缥缈的细雨。灵风:神灵之风。不满旗:形容灵风轻微,不能把祠前的神幡吹动起来。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这两句是说:萼绿华到来时,是居无定所的;杜兰香升天而去,也只是不久以前的事。萼绿华:传说中的女仙。《真诰》:“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晋穆帝年号,357—361)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羊尸解药。”杜兰香:传说中的女仙。《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十馀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未移时:没有过多久。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两句是说:也许天上的玉郎在祠中与圣女相会,让她重登仙籍;回想当初,我也曾在天阶侧畔向她问取紫芝呢。玉郎:掌管学仙名册的仙官。通仙籍:将名字载入仙籍,取得登仙界的资格。仙籍,仙人的名册。天阶:天宫的台阶,这里指天宫。紫芝:灵芝仙草,传说服食可以成仙。
早年,诗人登第时曾路过圣女祠,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时世,如今落魄无依,再度路过圣女祠。伫立在濛濛细雨之中,看到长满苔藓的石门,面对此情此景,圣女沦谪人间的传说又一次引起诗人的感慨。细读其诗,可知圣女无法返回仙界与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同质同构,因为这样的缘故,那“灵风不满旗”的眼前景便格外地令诗人感到惆怅。颈联以女仙悠然自得、来去轻灵,与前两联渲染圣女沦谪形成对比。尾联直扣题意,景还是昨日的景,人还是昨日的人,但当年成名的得意早已化成了今天的失意,可谓是人生寄慨在一个“忆”字中盘旋和跌落。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唐宣宗大中十年(856)作。这年的年初,诗人回到长安。不久,经柳仲郢推荐,任盐铁判官。韩冬郎:韩偓(844—914?),冬郎是他的小名。其父韩瞻(字畏之)与李商隐是同年进士,两人又是连襟,交谊颇深。大中五年(851),李商隐赴梓州入柳仲郢幕府时,韩偓八岁,写诗相送,才惊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由梓州回长安,追忆此事,写下这两首诗。“连宵”句:韩偓诗中的一句。老成:形容文章老练成熟。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这两句是说:刚刚十岁的韩冬郎才思十分敏捷,面对残烛冷灰,触动离情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诗句。裁诗:作诗。走马成:形容文思敏捷,像疾驰的骏马。冷灰:指灯芯的灰烬。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两句是说:在丹穴山的万里山道上,桐花盛开,凤凰齐鸣,其中雏凤的声音比老凤更为清亮悦耳。言外之意,冬郎比他的父亲更富有才华。桐:梧桐,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树。丹山:即丹穴山,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凰)。”雏凤:幼凤,通常指有才华的子弟。这里指韩偓。老凤:指韩瞻,韩偓的父亲。清:声音清亮,比喻诗歌言语清丽。
首句盛赞韩偓少年才俊,才思敏捷。二句紧扣韩偓“连宵侍坐徘徊久”的诗句,盛赞韩偓刚满十岁时写下的离情诗。三四句以“雏凤”引出“桐花”,为读者勾勒出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使本很容易流于平庸的应对之作显得别有韵味。这首诗虽然浅近,但韵味悠远。诗题以“老成之风”赞扬韩偓诗风,诗中又以“清”字补充,从中可见诗人的审美意趣。由此及彼,再看诗人清丽婉曲之中见沉郁的诗风,不但与诗人的艺术追求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诗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息息相关。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这两句是说:我在靠近剑门栈道的巴蜀之地,你在有风樯的江南,我们俩天各一方。当初分别正值冰天雪地的时候,没想到,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剑栈:剑门栈道。此指李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府中。风樯:此指韩瞻在江南之地。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这两句是说:恳请何逊不要再与范云联句了,我虽然没有沈约那样的才华,为写诗,我却比沈约更加消瘦。此系自谦之辞,是说韩偓的才华远胜于诗人。李商隐自注:“沈东阳约尝谓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南史·何逊传》:“沈约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李商隐自注在文字上与此语略有出入。凭:请。何逊:南朝梁代著名诗人。《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何逊与范云曾合作写《范广州宅联句》一诗:“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濛濛夕烟起,奄奄残晖灭。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此诗的前四句为范云作,后四句为何逊作。东阳:沈约(441—513)字休文,号东阳,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沈约自幼孤贫,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等三朝,官至尚书令,封建昌县侯。瘦:瘦弱。《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梁武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谓自己年老多病,因瘦弱的缘故,身上的腰带常常要移动孔洞)。”
在写法上,此诗别开生面。首句中的“各”字,紧扣诗题“兼呈畏之员外”,写与韩瞻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二句顺势而下,将这种思念之情从冬季延续到春天,即通过时间上的延长暗寓思念之长久。三四句回到赞扬韩偓的诗才方面,“瘦尽”二字回应首句中的“苦辛”,以沈约瘦弱之事并写两面,一写才不如韩偓,二写身世之感,暗寓诗人政治上的失意。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这首诗系诗人唐宣宗大中十年(856)所作。招国:应作昭国,即昭国里(又称昭国坊),在长安城内。李家:无定考,可能指李商隐的连襟李千牛。李家南园当是李商隐携妻曾住之地。
其一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这两句是说:我自妻子亡故后,来访的朋友也为我发愁,新人现已占据了亡妻居住的旧妆楼。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擅长写悼念死者的哀诔文,这里喻指诗人自己。新人:新婚的妻子。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这两句是说:春风吹拂,我不禁想起往昔我俩对诗联句,常有“咏絮”般佳句相互唱和。雪絮:用谢道韫事。谢道韫是东晋时人,谢安的侄女,聪慧有才辩。冬日大雪,谢安问:“何所似也?”有说似盐,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世称“咏絮才”。
本诗为悼亡诗。首句写故地重游,想起往日情景,笑语欢颜历历在目。二句写新人坐进旧妆楼,一个“旧”字将追忆勾起,怅惘之情油然而生。三四句写昔日与亡妻对诗联句的情景,极赞亡妻的才学,更添内心的伤痛。
其二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这两句是说:岁末将至,作别于长亭,漫天雪花翻飞;这里距离秦关的路程十分遥远。长亭:古时于大路旁设立亭舍,以供行人歇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又常用作饯别送行之处。秦关:指秦地东面的函谷关。秦地以长安为中心,东西长约八百里,函谷关以西就是秦地,出关向东就是关东之地。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这两句是说:我俩只剩下梦中相见的缘分了,然而卧于床榻,睡意全无,又将如何是好呢?
这首诗承接上一首诗意,继续抒写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岁尽乡远,寒风吹彻,大雪飞飘如同波浪一般,行路艰难,前途渺茫,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在自觉无法忍受的同时,又平添了几分悲凉。为此,越发思念亡妻,然而,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因此诗人希望能寄相思于梦中,不料,梦又难近。心中的悲凉可窥一斑,一往情深,也由此可见。
南朝
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似诗人游江东时的作品。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这两句是说:金陵有虎踞龙盘的险要形势,紫金山是它的天然屏障,浩浩的长江是它的天险。自古以来,金陵一直是成就帝王霸业的地方,它的天子气上应瑶光。地险:指金陵(南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虎踞龙盘的险要地理形势。悠悠:悠长。天险:指长江。金陵王气:《太平御览》卷十七引《金陵图》:“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南朝齐·谢脁《入朝曲》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句。瑶光: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七颗星。吴地属斗宿分野,故说“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两句是说:先不要夸耀据金陵者可分天下的一半,实际上只得到了徐妃的半面妆而已。分天下:分有天下的一半。长江天险,界限南北,中分天下。徐妃半面妆:《南史·后妃传下·元帝徐妃》:“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徐妃因元帝有一只眼是瞎的),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等候),帝见则大怒而出。”此系讽刺南朝皇帝偏安于江南,没有统一全国、收复中原的大志,如同徐妃的半面妆。
首句总写金陵山川之险,二句以“王气”点明金陵上应天象,为成就帝王霸业的地方。三句以“休夸”挑出“分天下”,四句以“只得”推出“半面妆”,一呼一应,讽刺之意昭然若揭,一是将南朝君主自恃的形胜和王气荡然于无形之中;二是直刺南朝君主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在石榴裙下讨生活的荒淫无耻。咏古是为了讽今,此诗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该说它是针对晚唐君主只求苟安的行为而发的。
南朝
这首诗系诗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游江东(今南京、扬州一带)时所作。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这两句是说:玄武湖中,玉壶滴漏之声相催,时光忽逝;鸡鸣埭口,身着锦绣衣裳的宫女又回来了。玄武湖:湖名,在今江苏南京玄武门外,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建成,后为游览胜地。玉漏催:指时间流逝。玉漏,古代计时器。鸡鸣埭(dài):玄武湖北堤坝名。南朝齐武帝常清早游琅琊城,行至湖北堤坝时才天亮鸡鸣,故称“鸡鸣埭”。埭,堤坝。绣襦(rú):锦绣短袄,这里指代宫妃、宫女。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这两句是说:谁说陈后主那“琼树朝朝见”的张贵妃,不及齐废帝“金莲步步来”的潘妃呢?琼树朝朝见:南朝陈后主宠幸张贵妃、孔贵妃,作《玉树后庭花》咏其丽容,江总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的诗句。琼:美玉,这里用作修饰语,像玉一样美丽。金莲步步来:指齐后主(废帝)宠潘妃事,详见下一首《齐宫词》解评。
敌国军营漂木碦,前朝神庙锁烟煤——这两句是说:从隋朝准备进攻陈朝的军营里漂来了造战船时砍下的木片,荒淫无度的陈后主全然不顾,继续醉生梦死,乃至于祖庙里蒙上了厚厚的烟尘。敌国:指北方的隋朝。木碦(fèi):碎木片。据《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准备渡江伐陈,大造战船。有人建议秘密行事,不要让陈知道,文帝说:“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碦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前朝神庙:指陈朝高祖、世祖和高宗的祭庙。锁烟煤:指陈后主不祭祖庙(不问国事),致使祖庙积满了烟尘。烟煤,烟尘。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这两句是说:满宫的学士皆为容色艳丽的女子,而江总等人也为吟风弄月耗尽了自己的文才。学士:陈后主以有文学才能的宫女为“女学士”,让她们与一些不理政务的大臣宴游吟诗,并以此为乐。颜色:形容姿容艳丽。江令:指江总,陈时任尚书令(宰相),不理政务,天天与后主游宴后庭,时称“狎客”。费才:耗尽了才华。
诗以“南朝”为题,吟咏对象自然是宋、齐、梁、陈四代之事。然纵观全诗,除一二句列举宋、齐外,以下六句皆言陈后主事,不提梁事。这是诗人的疏忽吗?显然不是。玩味诗意,不难发现诗人关注的焦点是南朝君主的失政。南朝政权迭变,历代失政的原因大体相似,而陈居南朝之末,其变本加厉、淫乐无度的做法是对南朝历代君主的复加。因此,把笔墨集中于陈后主,实际上是选择典型,对南朝君主进行无情的鞭笞和嘲讽。
齐宫词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是时,诗人任盐铁推官,游江东(今南京、扬州一带)。这首诗题为“齐宫词”,实咏齐、梁两代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这两句是说:永寿殿的宫门夜深不闭,连梁兵杀到门前也不知道。从此,潘妃的金莲细步再也不能印在宫殿上了。永寿:南齐宫殿名。据《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南齐书·东昏侯纪》:齐后主萧宝卷大造宫殿,又另为宠妃潘妃建造永寿等三殿,终日淫乐,不问政事。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领兵入京,是夜,后主正寻欢作乐,兵至被斩,萧衍建立梁朝。夜不扃(jiōng):指王珍国、张稷等作内应,夜开云龙门,引萧衍领兵入宫。扃,闭锁。金莲:金制的莲花,又指女子的纤足。《南史·废帝东昏侯纪》:“齐废帝东昏侯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这两句是说:梁王朝的宫城中,夜夜歌乐大作,直至三更之后,还能在风声里听到九子铃叮当作响。梁台:指梁宫。晋宋间称朝廷禁省为台,称禁城为台城。九子铃:古代挂在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的装饰铃,用金玉等制成。《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潘妃殿饰。”
诗人以敏锐的眼光抓住齐梁二三事,将褒贬寓于叙述之中。齐亡国的惨痛教训本应引起它的后继者梁王朝的重视,然而,梁统治者依旧歌舞管弦、淫乐无度。“犹自”二字给人以警醒,它提示着齐梁灭亡历史见证物“九子铃”的作用。一物寓无限的兴亡之感,诗人把冷峻的嘲讽指向无视前朝教训的梁代。
咏史
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这两句是说:如今,玄武湖上只见一片茫茫的湖水,遥想当年,这里到处都是高挂的降旗。北湖:即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玄武门外,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建成,后为游览胜地。南埭(dài):鸡鸣埭,玄武湖北堤坝名。埭,堤坝。“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一片降旗: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更迭频繁。初东吴降晋,后来陈朝降隋。此处统指六代兴废的历史。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这两句是说:短短三百年里先后换了好几个朝代,其短暂如同做了一场晨梦,钟山哪里有什么龙盘虎踞的气象呢?三百年:当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国年代的约数。晓梦:清晨做的梦。比喻南朝各代统治的时间短促。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东郊。据张勃《吴录》:刘备派诸葛亮出使,诸葛亮看了金陵的形胜后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这首诗,借三国孙权立国以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中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纷纷代谢的史实抒发感慨。首句从“北湖南埭”入笔,抒写六朝故都的典型景色。玄武湖早年是南朝水军操练的地方,同时又是帝王游宴之地,如今只见一片“水漫漫”,那战舰、龙舟均不复存在,昔日的繁华都成了回忆,令人感慨万千。二句过渡至想象中的历史画面:“一片降旗”已经令人感到悲哀,可是那悬挂降旗的旗竿又高达“百尺”,亡旗高举,见其受降之心之迫切,更是让人难以承受。三句转捩,诗人一笔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三百年本不算短暂,然六朝诸代,频繁更迭,每一代的帝王梦都如同清晨残梦。金陵乃世所公认的“帝王州”,然六朝更迭频易,可见国之存亡,在人不在天。末句以沉着明快的反问,将全诗推向高潮。反诘当中,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隋宫
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隋宫:指隋炀帝杨广游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建造的宫殿。杨广曾任扬州总管,即帝位后,迷恋江南的奢华生活,经常南下,不回长安。大业十四年(618),死在扬州,隋亡。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这两句是说:长安城内,宫城终日为烟霞锁闭,空无一人,皇上大概打算把扬州立为帝都吧。紫泉:宫殿名,原名紫渊,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称紫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描绘长安形胜时有“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之语。这里借指长安。锁烟霞:指长安的宫殿为烟云彩霞笼罩,以此表明宫中无人。芜城:即江都,又称广陵。广陵因战乱荒芜,刘宋时期文学家鲍照作《芜城赋》,因此得名。帝家:帝都。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传国玉玺归于李渊的话,隋炀帝的龙舟还要继续游下去,直到天涯海角。玉玺归日角:《旧唐书·高祖纪》:“隋恭帝二年,奉皇帝玺绶于高祖。”玉玺,传国的玉印,政权的象征。日角,指唐高祖李渊。古代星相学称额骨中央圆满如日者为日角,此为贵人之相,或帝王之相。《后汉书·光武帝纪》:“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在太原留守。俭与太宗周密,俭从容说太宗,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太宗白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驱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权指麾可取。愿弘达节以顺群望,则汤武之业不远。’”锦帆:隋炀帝游幸时乘的龙舟,船帆用名贵的织锦制成。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是说:萤火虫已被隋炀帝搜罗殆尽,以致现在腐草里不再有萤火虫了;很长时间以来,隋堤的杨柳中一到了傍晚时就有乌鸦的影子。腐草无萤火:萤火虫产卵于水边草丛,第二年孵化成虫,是以古人误认为腐草化萤。《逸周书·时训》:“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据说,隋炀帝在东都景华宫收集到数斛萤火虫,夜出游山时放飞,萤光照亮山谷。终古:长久。垂杨:指隋堤杨柳。炀帝开通济渠及邗沟,河畔筑御道,种植杨柳,名曰隋堤,长一千三百里。“垂杨暮鸦”渲染了隋朝灭亡后的凄凉景象。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这两句是说:隋炀帝死后,若在地下遇到陈后主,不宜再问起《后庭花》的事了。陈后主:陈朝后主陈叔宝,因荒淫无度而亡国。后庭花:乐曲名,即《玉树后庭花》,为陈后主所制,后世称为亡国之音。唐·颜师古《隋遗录》:“炀帝在江都,昏愐滋深,曾游吴公宅鸡台,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尚唤帝为殿下。后主舞女数十,中一人迥美,帝屡目之,后主曰:‘即丽华也。’乃以海蠡酌红梁新酿劝帝,帝饮之甚欢,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徐起,终一曲。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首联直刺隋炀帝的荒唐行径,“芜城”二字用心良苦,不言广陵直称芜城,已将隋炀帝耽于酒色,必然亡国的主旨寓于其中。颔联“不缘”、“应是”,乃冷语,极尽嘲讽之意。颈联翻高中陡落,今天的腐草中已不再有萤火虫的存在,连绵一千三百里的杨柳岸中只剩下了暮鸦。其衰败冷落的景象与“锦帆”相接,发人深省,进而把慨讽之意凝聚在总结隋衰亡的教训方面。尾联“岂宜”值得玩味,沉湎于酒色、耽于游幸的隋炀帝,如果能与陈后主在地下相逢的话,还好意思请张丽华舞上一曲《玉树后庭花》吗?从《隋遗录》所记之事来看,亡国之君是至死不悟的。从这一视角看,诗人选择此语,可谓是冷到了极点,是在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