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良26岁当上了北大副教授,32岁成为北大生物系主任,34岁的时候是北大副校长,41岁又成为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相信这在全中国是第一人。由于工作繁忙,陈章良的压力也就比其他人要大得多。也正是这些压力,让他不分昼夜地忙着工作,只要一天没进实验室,便会如同丢了一件心爱的东西般难受。
他始终都有一颗年轻的心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不应与社会隔绝。”
“我不喜欢生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里。从美国回来后,我亲身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生活在这样一种变化的社会里,生活在这样一种时刻能够感受到新气象的社会里,你会觉得生命的活力与价值,你会因此觉得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很大。”
陈章良是个精力极其充沛的人,他始终都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拼命工作的风格。在北大未名湖畔那座小小的实验室里,只要不外出办事,他每天都会工作12个小时,晚上12点之前,他实验室的灯光永远都是亮着的。为了使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陈章良也总是一如既往地坚持锻炼,每天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他特别喜欢打排球,在北大任副教授时,他还是系教工排球代表队的主攻手。有时周末,陈章良也会外出爬山。他说:“爬山可以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让自己的心胸在大自然中变得更加纯净而开阔。”他体魄健壮,精力很充足,尽管每天只睡5个小时,却毫无一丝疲倦感。
陈章良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但他十分愿意与社会各界接触。1990年8月,陈章良推迟参加了在曼谷召开的一个学术研讨会,利用这段时间,他前去参加了全国青联会议。他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不应与社会隔绝。”
陈章良也曾说:“我不喜欢生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里。从美国回来后,我亲身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生活在这样一种变化的社会里,生活在这样一种时刻能够感受到新气象的社会里,你会觉得生命的活力与价值,你会因此觉得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很大。”
如今,一直都有着“新世纪的大学没有围墙”的说法,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宽进严出,另一方面则是说教授的研究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研究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陈章良正致力于基因药物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这是一项有益于民众、有益于社会的事业。陈章良说:“知识经济的发展为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科学家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独到的眼光和市场意识。”同时,陈章良也认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就如初升的朝阳,有着无限的生机。作为中国新一代留学生这个大集体的一员,陈章良还说:“现在,中国制定的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政策体系已经很完善,只要继续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化国家,中国一定会吸引大批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后,陈章良又感慨地说:“农大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我国最好的农业大学,在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作为农大校长,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将力争使中国农业大学在中国农业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陈章良,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努力并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名字几乎就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种标识,意味着这个领域的走向。
李四光——地质力学的独创者
李四光,一个出生农村贫寒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不仅改变了自己家庭贫苦的状况,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改变性的卓越贡献。或许,李四光的一生就是为了钻研,就是为了奉献,就是为了“改变”,他用自己的一生将“伟大”二字刻就得铿锵有力。正所谓他早年所写的一首诗: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忘我,什么是老骥伏枥,什么是鞠躬尽瘁,什么是死而后已,什么是爱国赤诚,什么是精神的榜样?李四光一一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