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就不怕对方不低头。在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气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也会迫使对方信服。
用事实来说话比用语言更有说服力
说服别人不一定非得用语言,有时用行动来说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行动可以说明一切,用事实来说话,比用口头语言更有说服力。
同龄的两个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并且拿同样的薪水。但是不久之后,杰森青云直上,而汤姆却在原地踏步。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汤姆心里十分不满。终于有一天,他找到老板,向他吐诉了自己的不满。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杰森之间的差别。终于,老板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主意。
“汤姆,”老板说道,“今天早晨你到集市上去看一下,看看那里在卖些什么东西。”
一会儿,汤姆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汤姆赶快跑到集市上,回来后对老板说一共有40口袋。
“多少钱一斤?”老板又问。
汤姆只得第三次跑回集市,回来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你坐在这把椅子上,什么话都不要说,看看杰森是怎么做的。”
然后,老板把杰森叫了进来,说道:“杰森,你到集市去一趟,看看今天早晨有什么卖的。”
杰森很快地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报告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40袋,并且还打听了价格是多少。他说,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小时之后还会再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也非常公道。昨天超市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需要再进一些。因此,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一定会买一些,所以,他不仅带回来一个西红柿当样本,还把那个农民也带回来了,现在他正在门外等着。
此时,老板转向汤姆问道:“现在,你肯定知道为什么杰森的薪水比你的高得多了吧?”
汤姆听完,一声不吭地走了。
汤姆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断提示下,了解了集市的部分情况。而杰森仅跑了一趟,不仅掌握了老板需要的信息,还掌握了老板可能需要的信息。
在整个过程中,老板没有批评汤姆一句,也没有表扬杰森一句,只是让他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不同:汤姆是那种上司吩咐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从不动脑的人;而杰森,则是那种办事高效头脑灵活的人,这种人不仅能办好上司吩咐的事,还会办好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事,更好地协助老板干好工作。
因此,杰森比汤姆升得快,工资拿得多,是合情合理的。老板正是用这种方式使汤姆消除了心中的不满,从而可以安心地工作。
让自己的形象在对方的心中活跃起来
为了说服他人,自己也必须先整理出一个明确的印象。通过自己对该“印象”的描述,才能让对方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受。
有一次,柯维突然同时接到两家研习机构的演讲邀请函,一时之间,他无法作出决定。但在分别和两位负责人洽谈过后,柯维选择了其中一家。在这里,我们不妨称这两家机构为A和B。
通过电话,A机构的邀请者是这样说的:“请先生不吝赐教,为本公司的管理者传授一些说话的技巧。由于我不太清楚您所讲演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不好提什么建议,就请您自行斟酌吧。人数大概不超过100人……万事拜托了!”
这位邀请者说话时平淡无力,缺乏热忱。给人的感觉是一副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热情,也让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而B机构的邀请者则是这样说的:“恳请先生不吝赐教,传授一些增强中小管理者说话技巧的诀窍。与会的对象都是拥有50名左右员工的企业管理者,预定听讲人数为70人。因为深深体悟到心意相通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部属看上司脸色办事的传统陋习早已行不通。因此,此次恳请先生莅临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所有与会研习者明白,不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是无法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希望演说时间能控制在两个钟头左右,内容锁定在:一、学习说话技巧的必要性;二、掌握说话技巧的好处;三、说话技巧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带给大家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万事拜托了!”
在这次电话中,柯维可以感觉到B机构的邀请者明快干练、信心十足,完全将他的热情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了对方。
为什么A、B两机构的邀约电话,给柯维的感受竟然存有这么大的差异呢?A公司的邀请者既没明确地提示他应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清楚交代听讲人数,让他如何决定演讲内容呢?对此,柯维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相较之下,B机构的邀请者,在柯维还没有提出问题的情况下,就为他解答了所有的疑问。因此,在柯维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置身讲台的情景,并且很快就能够想象出参加者的表情以及自己该讲述的内容等。显然,这种邀请方式很容易带给受邀者好感,充分显示出B机构的邀请者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能力。不用说,柯维自然是欣然前往B机构演讲了。
以上这个例子,清楚说明了不给对方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是难以成功说服他人的道理。为了说服他人,自己也必须先整理出一个明确的印象。通过自己对该“印象”的描述,才能让对方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受。如果自己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印象,怎么可能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来打动对方,激起对方行动的欲望呢?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印象具体化呢?首先,必须牢牢记住说服的最终目的与首要目标。具体而言,你必须让对方明了,他应该做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最好等等。只要能有条不紊地交代清楚,就能够完美地建构出能贯穿说服过程的基本思路。有了基本的思路,就能够保持说服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自然也就备齐所有劝说的基本条件了。
唯有在你确定最终目的与第一方针之后,才能敏锐地揣测到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而认真地思索如何说服他人的策略,灵感自然也跟着源源不断。
先声夺人令对方不能不低头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听要与强敌对阵,内心就会立刻恐慌起来,或者临阵脱逃。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如果你在对阵时能够先发制人,就会减轻自己的这种压力,并且会增加对方的心理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有一次,美国洛杉矶的华裔商人陈东,在香港繁荣集团购买了一批景泰蓝,言明一半付现金,一半付一个月期票。交易那天,陈东却不出面,派来儿子陈小东。
一个月后,期票到期了,银行却退了票。几经联系,陈东一推再推,后来索性连电话都不接了,繁荣集团这才知道上了圈套。
集团老板陈玉书说:“除非他永远缩在美国,不在香港做生意,只要他来香港,我一定会让他把钱交出来。”陈玉书广布眼线,察看陈东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陈东来到了香港。陈玉书马上派人同他联系,并以鸟兽景泰蓝优惠售价为诱饵,将陈东请到了自己的公司。
当陈东刚在沙发上坐下,陈玉书从外边一脚把房门踹开,大声说道:“陈东,你上当了!”这时,陈东脸色大变,愣在了那里。
“你既然来了,就让我处置你吧。”陈玉书把手伸向他的面前,说道,“我的钱呢?”
“我没欠你的钱,是我儿子欠的。”陈东狡辩道。
“不是你在电话里答应,我怎么会让你儿子取货?”
“儿子欠债,要老子还钱,这不符合美国法律!”
“现在你是在香港!你今天要是不还钱,就别想走出这个门!”陈玉书厉声说道,“我们这些人是讲道理的,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总有办法处理。你知道我是混出来的!”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时,陈东冷汗直流,用手摸摸胸口,又忙掏药,看样子心脏有点不妥。
陈玉书对陈东说:“你不用怕,只要你还了我的钱,我自然会放了你,也绝对不会伤害你,否则,后果很难说。”
陈东知道抵赖是无用的,诡计也施不上了,只得乖乖地打电话给一个珠宝商人,叫他开支票。
在这个例子中,陈玉书之所以能够取胜,是因为他在恐吓时先发制人,占据了心理优势,在对垒中取得先机。中国有句俗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先下手的人总能占据优势,或是地理上的,或是心理上的,而后下手的人,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被动就要挨打。因此说,先发制人不管是用在说服别人,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同样,在说服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只要你能够先声夺人,占据心理优势,那么,对方就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或者要求,而如果你能够配以步步紧逼,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你的目的就可以很快地达到了。
在对方的信誉问题上做文章迫使其就范
在欠款单位进行其他业务时,以己为证,故意指责他的信誉,就会使对方不得不还债。要知道,做生意的人都不想被指责不守信誉,这样会因小失大,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小靳去湖南推销产品,很快便与百货批发公司签订了18万元的供货合同。发货后,等了很长时间,货款却始终没能寄到。
厂长因此很恼火,让小靳前去讨债,并且声称,如果讨不回来,就让他调离本职工作。
小靳来到百货公司,业务部凌主任拉住他诉了一通苦,说明暂时无还款能力。小靳心里明白,这只是不想还款的借口罢了,批发公司天天卖货,天天进款,怎么会无力还款呢?
于是,小靳决定使用讨债的老办法,即打“持久战”。就这样过了十来天,凌主任热情有余,就是不还账,小靳心里不禁急了起来。他想,要是再这样下去,自己非败下阵来不可,一定得想个好办法。
这天,又有一个业务员来推销产品,该产品在此地销路很好。并且,小靳还知道,百货公司仓库里这种货早已断档。
凌主任见有货上门,心里十分高兴,很快又与来推销产品的小赵签了合同,而且在合同之外又另签了一份协议书,内中规定,凌主任的百货公司今后长期为该产品在湖南的总经销单位,他是想把这项产品“独霸一方”。
中午,凌主任设宴招待小赵,顺便也把小靳请了去。喝酒是联络感情的好方式,大家又都是搞销售的,小靳和小赵很快熟悉了,而且性格相投,成了好朋友。
晚上,小靳去招待所看望小赵,谈话中小靳告诉小赵,这家百货公司状况不好,而且不讲信誉,接着,小靳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小赵听完之后,心想,自己也是初次和凌主任打交道,如果真要像小靳那样,时间长了,非陷进去不可。
第二天,小赵去找凌主任,要求重新签订合同,款到发货,并且不同意由该公司做他们厂产品的总经销单位。凌主任不明所以,忙问因出何处。
小赵说:“咱们是第一次做生意,互相还不太了解。我听说你们公司最近效益不好,资金也很紧张,等咱们再接触一段时间,相互了解之后,再谈合同的事吧。”
凌主任很着急,如果小赵和别的单位签订供货合同,那么,就会对自己造成损失。于是,凌主任就向小赵讲述自己如何守信用,如何讲信誉。
“我厂的货款为什么至今未还?”小靳及时插了一句。
此时,凌主任终于明白了,赶忙解释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困难,谁能没有困难呢?昨天我们收到了几笔购货预付款,大约有四十多万,付给你厂绰绰有余,而且明天还有几个单位来带款提货,你就是不来,我也会把款给汇过去的。”凌主任当着小赵的面,想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是讲信誉的。
“那么,下午能给我办一张汇票吗?我想亲自带回去。”小靳说。
“不用等到下午,我现在就通知财务。”凌主任果真拿起了话筒,接通了财务室。
不到中午,出纳员便把一张标有18万元的汇票交到了凌主任手里。
“钱可以给你,但你不能就这么回去,得陪小赵玩两天,大家也算是好朋友。”凌主任把汇票交给小靳,他明白,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能不能和小赵达成协议,还得靠小靳。
小靳把汇票拿到手,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用恩威并重的方式令对方屈服
任何一个领导人,都应该用恩威并重的方式赢得下属的心,让他们在工作时更加努力。这样,领导者的工作才算是真正地做好了。
在《美国商业周刊》中,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通用公司执行总载杰克·韦尔奇。在文中,作者引用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一位教授的话:“20世纪有两个伟大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是通用的斯隆,另一个则是韦尔奇。但俩人比起来,韦尔奇又略胜一筹。因为韦尔奇为20世纪的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韦尔奇重视底线和结果是有名的。当年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开宣称凡是不能在市场维持前两名的实业,都会面临被卖或被裁撤的命运。很多通用的员工抱怨韦尔奇的要求太严。无论在生产上打破多少纪录,韦尔奇总嫌不够。员工就像柠檬,被韦尔奇把汁都挤干了。
但是,韦尔奇并不是只知严厉,他还很注意照顾员工,让他们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当年,有一位通用的中层主管在韦尔奇面前第一次主持简报,由于太紧张,两腿发起抖来。这位经理也坦白地告诉韦尔奇:“我太太跟我说,如果这次简报砸了锅,你就不要回来算了。”
在回程的飞机上,韦尔奇叫人送一瓶最高级的香槟和一打红玫瑰给这位经理的太太。韦尔奇的便条写道:“你先生的简报非常成功,我们非常抱歉害得他在最近几星期忙得一塌糊涂。”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统治者,用恩威并重的方式说服对方,从而为自己成就大业开辟了道路。在这里,我们仅以朱元璋的故事为例。
朱元璋史称“雄猜之主”,既野心勃勃又疑心重重,心地险恶。他当上皇帝后,打天下时那种虚心纳贤、任人唯贤的作风全抛在脑后,朝思暮想的是维护他的绝对尊严和天下。为此,他以各种卑劣手段,排除异己,残杀功臣。
李善长在随朱元璋征战中,以多谋善断着称。开国初,李善长组织制定法规制度、宗庙礼仪,与朱元璋关系如鱼水一般,朱元璋将他比之为汉初萧何,称他为“功臣之首”,命他为开国后的首任丞相。朱元璋一旦功成名就,贵为天子,对李善长的态度也大变。
李善长过去被朱元璋称赞为“处事果断”,现在则说他“独断专行”。过去朱元璋特许李善长对疑难大事先处理后奏,称赞他为“为朕分忧”,现在则说他“目无皇上”。
因李善长功高权大,朱元璋产生了疑忌之心。但考虑到李善长功高望重,轻举妄动恐生不测之变,就采用又打又拉、伺机清除的伎俩。
深知朱元璋为人的李善长察觉到皇上对他的猜忌,一连几天,李善长因患病没有上朝,于是就借机给朱元璋上了个奏章,一来对不能上朝议政表歉意,二来提出退休,察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按惯例,朱元璋应下旨慰问、挽留。但是,他来了个顺水推舟,随即批准了李善长退休,毫不费力地把李善长赶出了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