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识时务之人,既懂得建功立业,又懂得功成身退。所以,他事业成功了,且人生也成功了。
功成身退,曾国藩毫不豫犹豫
一个人应该识时务,懂得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当自己实现愿望以后,更应知道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高处不胜寒,多少人由于不懂得这个道理而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识时务,又懂得生活的人,在该隐退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功成身退。
在清朝有两只比较着名的军队,一支是政府的军队,它是由清政府编制、训练的军队,叫做八旗兵和绿营兵,没遇到战事,它们由清政府调遣,出征沙场,战事结束,军权上缴国家。一支是由曾国藩建立的,这支军队,被称为湘军,是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将领也都是曾国藩的亲友、门生等,兵为将有,将士都绝对服从于曾国藩,再加之曾国藩超强的人格魅力,从各个角度来说,这支湘军都是最强大的。
清代,政府军队一度与起义的太平军交战,但是由于政府军队的将士通常都只是在需要打仗的时候才拿起兵器,征战沙场,战斗能力、统率协调能力等都非常有限,因而明显趋于下风,无法制服太平军。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备受威胁,而当湘军成立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旺盛的湘军在曾国藩的带领、指挥下,一路对抗太平军,为了尽快将太平军镇压下去,清政府放弃了八旗兵和绿营兵,任命曾国藩为统帅。作为一个汉族官员,像曾国藩这样可以统帅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四个省份的军务权利是史无前例的。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骄傲,相反,他仍然依照自己一贯的做法,认真踏实地做事,夜以继日地思虑,如履薄冰地用兵。很快,在肃清太平军的任务交到曾国藩手中以后,不久就有了大收获,太平军受到重创。拥有这样的胜利,曾国藩仍然没有骄傲,而是一鼓作气,将镇压太平军的任务继续到底,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曾国藩成功镇压了太平军,可谓大功一件,但面对胜利,曾国藩不仅没有被冲昏头脑,而且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隐退。
追求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个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生命体存在着最富分量的证明。但是,在追寻梦想的时候应该切实懂得一个道理: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梦想,那么当这些实现的时候,由它所附带而来的东西就不必太多在意了;如果并非仅是为了追求一个过程,那么更应该理清思绪,时刻提醒自己走在最明智的航道。该放弃的就应该果断放弃,或许更能够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退护官,曾国藩的招绝招
做人应该低调一点,过于招摇,只会伤害到自己。历史上大量事实证明,为自己引来祸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自己。
不管因为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光环太多耀眼,定将受到他人的嫉妒,即使自身的确非常谨慎和谦和。世界无限大,事物无奇不有,什么样的人都有,人们所操持的心态也多种多样,所以一个人并不能够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招致到他人。曾国藩深谙此道,于是即使再大的困难,他也会想办法让自己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曾国藩时时怀着一颗戒备的心,最理智的心。
曾国藩带领湘军平定了太平军,立了大功以后,并没有因此而邀功请赏,相反却想得更加深远,主动告老还乡。
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军,被清政府封为毅勇侯,力量更加强大。人人都羡慕他,然而曾国藩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随着自己的功劳日益加大,他人艳羡的程度越强烈,曾国藩的心中的恐惧越巨大,所谓功高震主,政坛上打拼多年,曾国藩看到了太多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生怕自己会无辜蒙冤、身败名裂,甚至牵连到自己最亲的家人等。
回忆湘军(曾国藩的军队)攻陷太平军之后,所遭遇到得一次次政治险情,曾国藩就感到后怕;想到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曾国藩更是看清楚了高功后自己的政治环境。于是曾国藩在受封后,主动降低自己的威胁力,首先,他为国家提拔各个地区的人才,分散实力;然后,曾国藩建立南京骑兵营房,让没有战事时间的闲散的政府将士驻防,并发放全饷;接着,曾国藩还将自己的湘军裁剪掉4万人之多,这样一来,曾国藩的威胁力明显下降,自己没有野心的政治立场也清晰地表现出来。如此,本来准备弹劾曾国藩的人也都放弃了自己的念头,不再在政府面前乱嚼舌。
其实,清政府当局也对曾国藩藏有戒心,忽略曾国藩的功劳,更多的是看到曾国藩的威胁力。幸好,看到曾国藩主动地分散自己的能力,清政府才放下了想要整治曾国藩的计划。
不仅如此,曾国藩在做完以上事情以后,还主动上奏强政府:“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久了,也沾染上了旧有军队的恶习,而且也没有了往日的朝气,也不再有调养好的可能性,不能够再胜任战争了,请求裁剪遣散湘军。”这样一来,让想要整治曾国藩的清政府无话可说,更没有任何理由来治理曾国藩。更何况,曾国藩在奏折中,既没有说明自己的去留、升降等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态度,这样一来,既没有做作的意图,也没有刻画的痕迹,巧妙地封住了任何有私心的“巧舌和心灵”。
曾国藩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而且还写信给自己的弟弟等人,劝他们或抓住,或制造机缘,尽快引退,以得自保。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正确的,他在取得了大功以后,不仅没有像很多位高权重的人们那样受到打击,而且还助了自己的官职,仍然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位居要职。
曾国藩位高权重,而且还拥有一支政府军队实力绝对无法比拟的军队,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支军队只听从曾国藩的号令,完全不理会清政府的调遣。
即使曾国藩没有对抗政府的欲念,但是却不能够阻止政府当局的想法。古今中外,因为功高震主而身败名裂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是历史的客观呈现,是生物链的教科书,更是“人心隔肚皮”的事实。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为官为民的心非常重要,而想办法先将自己的卿卿性命保全更是重要。这是一切的关键,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和预测自己前景能力的人不能被称为一个成功的好官。
跟随客观环境,让自己的心始终跟随着最科学有利的轨道前行,才是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才是一个值得百姓托付的好官。
12.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这首动听的歌曲,久唱不衰,传唱至今,成为人们做事的标准,也成为一个人做人的准则。
心不齐,人们之间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甚至可能会互相抵消彼此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也是如此,成员心若不齐,那么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军队不仅容易出现衰落,出现私心,还可能会形成动乱因素——集体动乱的祸端。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曾国藩为我们讲述并论证这样的道理。
力量在于心力力
团结力量大,这是一个传唱了无数年的道理,然而很多人还是不能够深悟,或者是虽然懂得这样的道理,却不能够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还有更多的人根本看不清楚“团结”
这个道理的生活工作原形。而曾国藩却有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阅历。
清当局有两支政府军队,也就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由八旗兵和绿营兵组成。但虽然两者皆是政府的军队,待遇却非常不同。从待遇方面来说,八旗兵在多种方面都优于绿营兵。绿营兵虽然只是作为清政府的辅助兵力,配合八旗兵而驻守于京师和全国各地,甚至还要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控制,可却是逐渐发展壮大,兵额快速增加。八旗兵却仰赖着政府的力量,逐渐衰落,虽守着政府良好的军饷,远远没有可以相配的战争、防御等水准。
1673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时,作为辅助军力的绿营兵摇身变成了战争的主力,而备受政府恩宠的八旗兵却逐渐沦为倚赖绿营兵力量的地步。
三藩平定之后,八旗兵对绿营兵的倚赖程度有增无减,到乾隆帝的时候,八旗兵衰落的表现更加严重。以至于乾隆帝都发出令人心痛的感叹:“打起仗来,八旗兵不过随众行走,远不如绿营兵的奋勇。甚为可恨!”
此情此景,曾国藩看在眼中,恨在心中,八旗兵的腐败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军队的精髓。于是,他在日后培养湘军的时候,首先提倡的就是:万人同心。而且随着观察、深悟的加深,曾国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受着国家良好待遇的八旗兵衰落以后,绿营兵的表现更加突出,但地位却并没有改变。
这样一来,抢了八旗兵风头的绿营兵更加受到八旗兵的压制,再加上全国的武装任务更多地压在了绿营兵的身上,平日绿营兵还要进行繁重的地方杂役工作,作战时,绿营兵不仅要为八旗兵打先锋,而且还要为他们做后勤工作,以致于绿营兵中的将士心力动摇,进而走向混乱,日后也同样走向了衰落。
至此,曾国藩更加坚持自己的先前的看法了,深深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
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有才能的官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联系到实际;不仅要向优良的事物学习,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还应该从腐朽的事物上学习,从而时刻让自己警悟。只有这样,才能够看到、理解“团结”这个问题,因为团结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内容,人心更是一个不好把握的概念。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好官,对于恶劣的事物,“恨”但是更“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改变。成长之后的曾国藩告诉我们: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力
细细品味历史,我们会进一步发现: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均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再深入探究历史,我们会震撼地感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均是因为我们的将士团结一致,心力归一。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曾国藩早在清代中期就已经深悟了这样的道理,让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他的论证。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曾国藩在悟到这样的道理之后,还利用机缘将自己的想法利用到了自己的实践中。清政府的两支队伍都衰落以后,清政府无力再将其训练打造,再加上清政府当时没落得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支付军饷,于是只能转而求助于地方大员的帮助——可以自筹军饷,自办自练兵将等。
响应政府的政令,许多人都在练兵,但是曾国藩却不同于他人的想法,他要求自己建立一支强悍的军队。于是,曾国藩一改往常的建军练兵用兵,不再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召集兵将进行战争,因为他从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历史中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道理:在需要的时候召集征战的将士既不可能训练有素,而且相互之间没有默契和统一的想法,而强大的军队,必须仰赖心力完全归一的合作协调型将士关系。就这样,经过众多困难,曾国藩召集训练出了自己的将士。
在训练自己的将士的时候,曾国藩更是注意这个问题,不管是在训练兵将的问题上,还是在生活、工作习惯问题上,他都极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将士,从大事到小,事无巨细。在曾国藩眼中,“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士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治理军队,首先应该将“严明”二字作为前提。
正因为此,曾国藩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成为曾国藩所期望的那样精炼、合气。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当官为民,想要做出一番大事,就应该首先有远见,有想法,有魄力。不需过于在意兵将的多寡,不需过于在意军饷的多寡,只需要有一群有志气的兵将足矣。就如曾国藩曾说的那样: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