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6300000027

第27章 私·城市(2)

尽管是特殊年代的一段记忆,《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跨越了时代,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宣言。马小军在屋檐上飞奔、义无反顾地跳下烟囱、旁若无人地跟踪姑娘、意气风发地与人火拼……这些细节与城市无关,与青春有关。只是北京的艳阳,让这一切显得更加肆意,热血沸腾。大人们忙着“革命”,整个皇城都空了下来,变成专属于少年的“伊甸园”。于是青春更纯粹,少年更凶猛。

不过,即便到了21世纪,少年的追逐还在一往无前。不同的是,马小军们还无法体察现实的残酷,《十七岁的单车》却已感知到贫富的差距和城乡的距离。阿贵在北京送快递,梦想是一辆越野车;小坚在北京长大,梦想也是一辆越野车。两个少年的单车梦,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色彩。有人欢笑,有人哭。北京路很宽,城很大,车很多,白衣少年的车轮大战,关乎梦想与激情,以及长大成人的艰辛。

城里城外

代表作:《独自等待》、《开往春天的地铁》、《杜拉拉升职记》等

古老皇城留下的印迹,也投射在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中。中美混血伍仕贤在《独自等待》里,看透了东西方的差异与共性。他让古玩店店主陈文,在胡同深处,守着最古老的物件,拥抱最当下的梦想。新旧交替,东西交融。这边是千百年历史传承,那边是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年轻人到哪儿都一样,只是你在四合院里哭泣,我在酒吧咖啡馆里邂逅。

到了张一白的镜头里,《开往春天的地铁》已经看不到四合院、皇城根,有的是最现实的拷问和最两难的选择。在外打拼,七年之痒。北京承载了他们最初的梦想,也见证了他们情感的崩溃。

《杜拉拉升职记》则把镜头对准京城CBD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们,貌似风光的他们,承受着来自情感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北京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奉行人人平等的职场准则:三分努力加三分运气加三分才华外加一分贵人相助,才能获得十分成功。

变化如影随形。生活在北京,一切皆有可能。

台北:梦想在继续

或许是台北这座城市本身的文艺气质,导致了关于台北的影像,总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就算是当年大卖的商业片《艋舺》,也有着挥不去的华丽忧伤。加上这么多台北的故事里,主角总是那些青春勃发的少年,于是更觉得这城市的诗意与朝气。

当然,也可能充满了对逝去青春的感伤与怀念。这方面,杨德昌和蔡明亮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导演。无论是残酷青春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是冷峻绝望的《麻将》,抑或娓娓道来的《一一》,杨德昌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台北,发出他或愤怒或悲悯的呼声。而蔡明亮则更直接,从《青少年哪吒》到《河流》,再到《你那边几点》,城市越大越孤单,谁都无法幸免。

幸好还有李安,深深眷念着这城市里的一切,《饮食男女》便是李安写给台北的一封情书。可惜到了陈国富的镜头里,全成了《征婚启事》般的直言告白。还是戴立忍更彻底,《台北晚9朝5》干脆只有长夜,没有白天。红男绿女,欲望都市。

少年已远去,梦想在继续,这就是台北。

白衣少年的江湖梦

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艋舺》等

台北,就好像衬在古旧画布上的印象派山水,人人都只为邻家女孩的一眸一笑,抑或街角盛开的野菊明日是否会凋零而心驰神往。又和这个世界上所有高速发展的大都市一样,外表光鲜闪亮,实则充斥了无奈和彷徨。东方人的压抑性情,更加剧了心中难以排解的绝望。

杨德昌眼中的台北,有着文艺的外表,却是一个凶险的江湖。

这一切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得以展现得淋漓尽致,4个小时的片长,道尽了一个少年和他身处的时代所经历的种种变革与痛楚。小四捅向小明的一刀,是尚活在理想国的青年,对弥漫在空气中的残酷现实做出的最后反抗。可是有什么用呢?除了两败俱伤外,还是看不到希望。

时光流逝,到了21世纪,钮承泽还在继续“怀旧”。《艋舺》里的蚊子和他的弟兄们,不懂得意义,只在乎义气。台北古老的城区里,外省人和本地人上演着一幕幕爱恨交织的恩怨情仇。残酷的青春,华丽的忧伤,最终总逃不过死亡的宿命。蚊子在街头被砍倒的一瞬,看到了绽放的朵朵樱花。这样的诗意,或许也只在台北才有。

即便没有希望,也要唱响最后的挽歌,这是电影里白衣少年们的江湖幻梦。

回到家庭

代表作:《饮食男女》、《一一》等

表面上是一个家,放眼望去,则是一座城。李安用一部《饮食男女》,书写出他对于故乡台北的爱与眷恋。厨艺了得的父亲,丧妻后与三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他想要努力守护家的完整,无奈女儿们都长大了,各有悲喜,谁也顾不上谁。这是传统中国家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李安以饭桌为依托,使家庭成员间各种微妙的情绪得以展现。

既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又给彼此留有足够余地。如此难言复杂的情感纠葛,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吃吃喝喝中,被描绘得格外通透,其间的分寸拿捏,也只有中国人能懂。

台北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既保留了最传统的中国礼教,又有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刷。既对传统有一份固执的坚守,又对新潮流新思想有着开放的向往。于是,那些以家庭为据点的电影,总有着最强烈的情感张力。

如果说《牯岭街》用一个少年的绝望,展现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么《一一》则是用一个家庭的悲喜,折射一座城市的命运。这个家庭表面优越,实则每个人都活得压抑辛苦。从婚礼开始,到葬礼结束,好像一个圆,内里却是千疮百孔,各怀心事。父亲遇到30年前的旧情人,承受着情与欲的煎熬;母亲则惊觉自己每日的生活不过是在不断重复;姐姐沉溺于夭折的爱情;弟弟则拥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还有隔壁人家无休止的争吵……这城市看似不大,心与心的距离却咫尺天涯。这是中国式的烦恼,亦是东方人的共性。

性情男女

代表作:《征婚启事》、《20、30、40》、《台北晚9朝5》等

一面是最传统的东方礼教,一面是最现代的都市生活。台北的年轻人,总是有很多选择:诚品书店、西门町、忠孝东路、士林夜市……这些地标,让生活在此的人们,乐此不疲。

不过,大龄剩女仿佛早已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改编自台湾导演陈国富早年的文艺小品《征婚启事》,片中刘若英饰演的医生通过一则征婚启事,与各色异性相识。

可惜,认识得越多,她的内心越寂寞,因为她总也走不出爱上有妇之夫的不伦之恋。

而《20、30、40》则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子,展示台北都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比如20岁的李心洁天真单纯,梦想当一个歌手;30岁的刘若英,周旋在有妇之夫和小男友间犹豫徘徊;40岁的张艾嘉则勇敢离婚,追求第二春。这座城市很拥挤,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努力奔波。不过只要你愿意,有梦就去追,到头来笑到最后的,还是勇敢自信的那个你。

当然,戴立忍则更彻底,告别白天,只要黑夜。《台北晚9朝5》用夜夜笙歌和纵欲欢笑,来消解生活的压力与沉重。不要深沉,不要文艺,不要浪漫,不要诗意。

这城市变化太快,什么都来不及,不如尽情跳舞,投入地爱一场。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

是凶险的少年江湖,还是浪漫的文艺情怀?是现实的都市欲望,还是挥不去的纠结往事?台北是一个舞台,主题曲是那一首献给青春的挽歌。

香港:为电影而生

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影,香港将会怎样?事实上,这就是一座因电影而生的城市。对于熟悉港片的人来说,走在香港街头,仿佛置身一个巨大的电影片场,所看到的一切都似曾相识。从《旺角黑夜》到《重庆森林》,从《九龙皇后》到《中环英雄》,太多影像在脑海中纠缠,无数故事,悲喜满溢。

尖沙咀广东道,《甜蜜蜜》里李翘和黎小军相遇在此,离散在此;庙街是否还能找到《新不了情》里的阿敏和阿杰;站在大勘村,果然看得到荷里活广场;而刘德华和梁朝伟,似乎还在红勘商业大厦的天台上演绎《无间道》。

青马大桥是《愈快乐愈堕落》;《旺角卡门》在大屿山码头;麦兜去了天平山顶;黎明和舒淇爱在香港大学;张国荣把自己永远留在了2003年的文华酒店;好在还可以去铜锣湾,遥想陈浩南。

看到街头的十六人小巴,总忍不住想起张柏芝和《忘不了》;走在油麻地警署,却料想起黄秋生与《千言万语》;重庆大厦其实站满了印度人,天后是个地名,旺角永远很挤。

星光大道是个景点,就像上海的滨江大道。濒海临风,香港尽收眼底。只是,低头才见好风光。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一块镶嵌人名的地砖。从张彻、胡金铨到吴宇森、徐克,从林黛、林青霞到梅艳芳、张曼玉,几乎囊括了所有知名的华语电影人。

香港有个“好莱坞”,一座真正的电影之城。

草根奋斗史

代表作:《金鸡》、《甜蜜蜜》、《忘不了》等

2003年,张国荣自杀,梅艳芳病逝,曾志伟在金像奖颁奖礼上说什么是香港精神,他讲就是那份不服输、不妥协的坚持。不管什么世道,总靠自己一双手,勤劳打拼,从最底层做起。这种出身草根的奋斗与执着,向来是港产片最钟爱的主题之一。

最典型的便是吴君如主演的《金鸡》,即便沦为最下贱的妓女,也要当得有骨有气。不管做什么,都拼着一股子斗志,把业务做到最好,争取做这个行业的一只金鸡。所以她练发声、练口技、练体形、练表演,港人的拼搏与努力,透过吴君如所演的过气妓女,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到了陈可辛的故事里,从广州到香港的李翘,也有这么一股子心高气傲的狠劲。她学英文,兼职打几份工,努力掩盖自己的广州妹身份,只有一个目的:我要出人头地挣大钱。香港人很实际,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够努力,肯付出,就有成功的希望。李翘问黎小军,你来香港做什么?

黎小军说,挣了钱把老婆带出来。这个答案显然不是她要的,所以她最后选择了豹哥,选择了离开香港,去更远更好的纽约。

只是,有些人的命运似乎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忘不了》里的张柏芝而言,除了顶替死去的爱人当一个小巴司机赚钱还债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让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尽管看她一个女人坐在驾驶位上,跟街上开得飞快的同行抢生意,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没办法,这就是香港。不管你曾经是什么人,只要选择了开始,便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但你不能否认它同时也是公平且公正的。

江湖本色

代表作:《英雄本色》、《旺角卡门》、《无间道》等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香港这么高的人口密集度,这个江湖自然也很大。

尤其对于20世纪80年代混录像厅长大的人来说,《英雄本色》就是香港的江湖圣经。

做人要像小马哥一样,讲情分重义气。受到不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有谋略有胆识。要看透世态炎凉,同时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总之,周润发和张国荣所演的这对兄弟,便是香港这个江湖的一个符号。

只是到了刘德华和张学友所混的《旺角卡门》,江湖却变得更加凶险。张学友所演的乌蝇,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当大哥,所以他总是不顾一切往前冲。而他的大哥却因为遇到了心爱的女人,想要告别这个江湖。可惜江湖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冲动鲁莽的乌蝇,最终跟他的大哥一起死在了人来人往的街头,不知道这个结局是不是对于江湖最好的注解。

或许不同的时代,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江湖。可惜,最终的结局却总逃不过宿命的安排。《无间道》里,梁朝伟对着刘德华说:我是警察。结果,换来一句不屑的反问:谁相信?这就是答案,一旦踏进江湖,谁也无法掌控未来。是正也好,邪也罢,人不过是江湖这个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进退都不由己,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和秩序,谁也无法幸免。

随处皆电影

代表作:《大事件》、《志明与春娇》、《暗战》等

香港是座为电影而生的城市,每条马路,每个转角,都写满了故事。《大事件》

里人质所住的那栋楼,就是香港随处可见的居民楼。一整栋放大的火柴盒里住着密密麻麻的无数人家,过道很窄,房子很小,往往几代人同居一室,让人感到透不过气的压抑。

香港人的生活通常都在三楼以上,一楼、二楼全是对外营业的商业店铺,只有到了三楼以上,才是属于香港人自己的生活空间。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港人创造出种种应对压力的方法。比如《志明与春娇》中躲在办公楼后巷抽烟的那些男女,禁烟时代的特殊产物,因抽烟而开始的一段关系,像是意外中奖一般,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细节,让人心生向往。

香港就是这样,只要生活中有的,电影里就有。

几乎是把生活本身全搬进了镜头里,让整座城市都变成一个巨大的片场。抽烟可以拍电影,看戏可以拍电影,谈判可以拍电影,就连最平常的公车也可以拍电影。《暗战》里的刘德华,生命只剩下一个月,在公车上邂逅了美丽的女子。尽管他在进行一个绝望的复仇计划,但那辆公车上的片刻时光,也是他生命尽头的最后一丝温暖。

其实对于香港来说,电影就像空气一样,浸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而身处其间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部作品的存在。如果有一天你去了香港,便也进入了这个光影的世界。

同类推荐
  • 银幕春秋

    银幕春秋

    自童年在清华校园两棵树间的一块白布上,第一次观赏过光与影的艺术后,至此终生追逐于银幕之间,乐此不疲。每闻佳作,必先观之,后藏之。半个多世纪来,每遇寂寞,总有影片陪伴。李翰祥、侯孝贤、吴宇森、杜琪峰、成龙、冯小刚、张艺谋、姜文、陆川、徐峥,早成心中之爱。从好莱坞到横店,从华纳到华谊,从奥斯卡到百花,从南加大到北影学院,从斯皮尔伯格到李安,从玛丽莲梦露到刘晓庆……本书以一个观影人大半生的体验,讲述了许多关于梦想、关于忧伤、关于欢乐的那些人生故事。黑暗的影院,永远是一片创造梦想并收录记忆的地方。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课外雅致生活-平面设计漫谈

    课外雅致生活-平面设计漫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书风法雨

    书风法雨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本书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热门推荐
  • 南山下的太阳

    南山下的太阳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男人在半岛的故事。二代团,日常较多。非全职,文笔一般,不喜勿入。
  • 夜烬之明神临世

    夜烬之明神临世

    轮回再回首也是梦,是悲是喜仿佛天定。看不到黎明,触不到阳光,黑暗将自己吞噬,我欲无风终究不能风平浪静,笑看云烟。水中的月在没了笑颜,等我站在苍云间,问道天下,客行万里船,剑指乱世莫雨风平晚,是仙是魔一瞬间,多少风花雪月终成魇。遮住眼,这世界只是孤独在作怪,一路灯红,一路徘徊,一路无期风雨走,我欲成魔终无风……
  • 我有一套舔狗系统

    我有一套舔狗系统

    舔狗是用来蹭热度的,主要故事内容还是写“情”,不论是友情爱情亦或是亲情,总之这是一本能让你笑也能让你哭的书,或者说能让你笑着哭的书。Ps:75万字均订个位数一个月几块钱,所以也不强求成绩了,以后的更新是给你们一个完整的故事,给我自己一个交代,可以的话投张免费的推荐票吧,谢谢了。————————书友群:541216419
  • 异心佛

    异心佛

    谁持一盏长灯明燃?照破万朵河山佛非我是我是非中见真我红尘万丈,看小僧走一回~
  •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小栗虫太郎编著的《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收录了二战前后日本极具代表性的恐怖推理故事,《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包括大阪圭吉、小粟虫太郎、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的等人的短篇小说精品。翻开任何一篇,都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令人揪心的悬疑恐怖气息扑面而来,它会深入你的灵魂,给你的脑海留下火辣辣的烙印。合卷之后,只要你再度想起,那种心灵的紧缩、魂魄的叹息又立即映入你的眼帘……
  •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穿梭诸天的军火狂人

    在武侠世界学武功,打人主要用军火,在科幻世界弄军火,优势主要靠武功。你有绝学,我有军火,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用科技侧怼神秘侧,再用神秘侧怼科技侧,能够穿梭诸天万界的男人,就是这么任性。杨翼飞:“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我是真男人,我为自己代言。”
  • 三千金的复仇爱恋

    三千金的复仇爱恋

    三千金被赶出家门,他们会怎样呢?她冰山,她腹黑,她可爱,遇上了另一半又会怎样呢?
  • 上晨

    上晨

    天地万物,规守乾坤。远有伊人,傍水而立。法不歇,道不停。凄哀佳人,绝代芳华。初遇公子,一世倾心。可怜情人,反目仇杀。一时天叹,诀别凄离。造化弄人,只剩叹息
  • 重生之世家名媛

    重生之世家名媛

    身为药膳世家的长女,上辈子钟凡琳被家族放弃丢了性命,这辈子她掌控人生,颠覆世家。
  • 凰天贵胄

    凰天贵胄

    这是一枚穿越女的故事,事关剧情,不便剧透。不过重要的是一定是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