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与敌对垒,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恐言语不一,众心疑惑。法曰:“信问通,则心有所恐;亲戚往来,则心有所恋。”
蜀将关羽屯江陵,吴以吕蒙代鲁肃(1)屯陆口。蒙初至,外倍修恩德,与羽厚结好。后蒙(2)袭收公安、南郡,而蜀将皆降于蒙。蒙入据城,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令军卒不得干厉(3)人家,有所取求。蒙麾下士,与蒙同汝南人,取民一笠(4),以覆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废法,乃泣而斩之。于是,军中震剽,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5),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与衣粮。羽还,在道路,每使人相问,蒙辄厚遇之。周游城中,家家致问。羽人还,私相参问,咸贺家门无恙,相待过于平时,故羽士卒皆无斗志。会权又至,羽西走漳乡,众皆降,羽被杀。
【注释】
(1)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字子敬。出身士族。赤壁之战,与周瑜坚决主战,为孙权所采纳,因而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瑜死后,肃任奋武校尉,后改任横江将军,督领全军,并继续推行联刘抗曹政策。
(2)蒙:即吕蒙,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占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3)干厉:侵犯、扰乱,
(4)笠:即笠盖,一种以竹篾编成的笠形遮雨覆盖物。
(5)耆老:泛指老年人。
【译文】
与敌作战,应禁止士兵与家人通信,或与亲戚往来探望,唯恐说法不一,致使众兵心生疑惑。兵法上说:“作战时允许士兵书信往返,则心中惧战;亲友来往探望,会因心生眷恋,不肯奋力作战。”
蜀将关羽驻军于江陵时,吴国派吕蒙代替鲁肃驻军于陆口。吕蒙刚到陆口时,表面上与关羽友好,暗中却用兵攻取了公安和南郡,守卫两地的蜀将都投降吕蒙。吕蒙进驻荆州城,俘获关羽及其部下将士家属,加以安抚及照顾,并下令吴军官兵不得干扰居民、不得求取其财物。当时吕蒙部下一个士兵,与吕蒙都是汝南人,他拿百姓家一顶斗笠用来遮盖公家的铠甲,虽然是为公,吕蒙认为他触犯了军令,不因为是同乡而徇私,于是流着泪斩了他。这样一来,军中士兵十分恐惧,从此以后连丢在路上的东西都没有人敢拾取。吕蒙整天不断地派亲信去慰问、救济城中的老年人,问他们还缺少什么。生病的给予治病送药,饥寒的给予衣服和食物。关羽部队回荆州走在路上时,派人到城中探问,吕蒙都热情接待,让他们到城里到处走动,到每个战士家中去探问。关羽派的使者回去后,士兵们私下部来询问消息,他们都祝贺那些士兵们家中平安无事,还说吕蒙对他们比关羽好,所以关羽的士兵都丧失斗志。恰巧这时孙权又率兵到南郡,关羽战败,向西逃走,其余百姓全部投降孙权,关羽被杀。
【心得】
本篇主要阐述对敌作战期间禁绝士卒与亲友通信或往来,以防军心动摇的谋略思想。在与敌对峙中,如果允许士卒通传书信、与亲友往来,会因为言语不一而动摇军心,因依恋亲眷而涣散士气。因此,刘伯温主张在对敌作战期间,“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
《司马法·卷下·用众第五》:“书亲绝,是谓绝顾之虑。选良次兵,是谓益人之强。弃任节食,是谓开人之意。自古之政也。”《百战奇略·书战》云:“凡与敌战对垒,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恐语言不一,众心疑惑。法曰:信通问,则心有所恐;亲往来,则心有所恋。”
“书亲绝”指在战争时期,一般要禁绝士卒与亲人随便互相通信,禁绝士卒与亲人随便互相往来,以防止军事秘密泄露,断绝士卒思家想亲的念头,禁止谣言产生和传播,避免军心动摇,以便全军团结一致去争取胜利。
军心、士气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军心旺盛、士气高涨,部队就容易打胜仗;反之,则容易打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