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9800000027

第27章 撤藩逼反,独树一帜(3)

吴三桂轻面易举地夺得了云贵两省,这是将士进献给他称“周王”的一份厚礼。云贵是他巩固的根据地,他没有必要久留于此,便毫不迟疑地率主力北上。先遣马一宝、吴国柱等由贵州进逼湖南;令王屏藩进川,再逼陕西。马一宝所部经镇远,由此进人湖南境内,抵清浪卫,逼近沅州(湖南芷江)。此处是贵州进人湖南的要地。在此之前,期广总督蔡毓荣曾派彝陵总兵官徐治都、永州总兵李芝兰等率兵应援,但两部兵迟迟未到。沅州只有总兵崔世录一人防守,圣祖紧急指示,要桑峨领兵疾赴沅州,协同固守。吴军进展迅速,没等桑峨援兵到,已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攻陷沅州,该城总兵官崔世录被俘,澧州(澧县)与辰州(沅陵)之间的交通已被切断。

吴军的迅猛攻势,吓得清官兵胆战心惊,闻风而逃。驻防长沙的偏沅巡抚卢震为保性命,擅自放弃守土之责。当吴军还远在沅州一带,他竟丢弃长沙于不顾,逃往岳州去了。圣祖闻讯大怒,下令逮拿卢震治罪。同时,他马上想到“武昌重地,不可不予以防守”,特命都统觉罗朱满领兵速往武昌,“保固地方”,倘吴兵众多,不得轻战;如吴兵不来,可于岳州(岳阳市)以北,选“水路要地驻防”。在圣祖的严督下,清兵向荆州集结,前锋统领硕岱部于康熙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抵达荆州,护军统领伊尔度齐兵、护军统领额司泰兵分别于二月初一日、初二日前后到达荆州。二月初六日,又有都统觉罗巴尔布兵抵达荆州。接着,圣祖命令他们拨出部分兵力,加强常德(今仍名)的防御。卢震虽然潜逃,长沙尚在清兵之手。圣祖很重视长沙,他认为长沙是“武昌咽喉之地,又为武冈(今仍名)、宝庆(邵阳)州郡水陆要途,且壤连粤西”,要他们速进驻长沙。

吴三桂于正月十二日离贵阳,二十日至镇远,督令兵士继续北进,指示总兵官杨宝应进攻常德。他的父亲杨遇明正住在城内。杨氏是锦州人,与吴三桂是故交。他官至明守备而降清,先授予山东莱州游击,以军功升至副将。顺治十二年,升任冁广常德镇总兵官。康熙元年,调到广东新安镇,很快又提升为广东提督。康熙九年五月,以年老退休,在常德安家。杨宝应在吴三桂藩下,曾任云南知府,吴三桂起兵,授予总兵官,奉命率部直取常德。其父杨遇明为内应,将常德攻陷,知府翁应兆投降,清兵逃窜。

二月初八日,吴三桂命夏国相率部夺取了常德以北的澧州。没有经过战斗,吴兵到时,城内清兵献城易帜,编在吴军之一部。清将提督桑峨、总兵官周邦宁率部从常德至澄州城外,见吴军陈容甚盛,自感一旅“孤军不能迎敌”,“不得不退回荆州”,向朝廷告急,请求“大兵星驰”赴援。

继澧州失守,吴将张国柱率部攻陷衡州(衡阳市),然后进据长沙。原来,偏巡抚卢震逃走后,长沙副将黄正卿、参将陈武衡留下守城,吴军已近在咫尺,全城人心惶惶,官兵已无心守城。圣祖命吏兵两部传达他对长沙地区文武各官的指示:“逆贼吴兰桂虚声恫吓,以致巡抚卢震弃地潜逃,已行拿究。湖南文武各官仍能保百姓,圊守地方,允称尽职,事平之日。从优加典。”但是,援军迟迟没来。当地军民无心固守。守城将黄正卿、陈武衡不想为清朝效力,连同部属和城池都献给了吴军。长沙之失,失在清援军行动迟缓,畏缩不前。当圣祖遣派都统觉罗巴尔布、护军统钡伊尔度齐等率部至荆州时,常德、澧州尚未失陷,如按圣祖指令,兵马稍事休息,即迅速渡江,赶赴常、澧,当不致很快失陷。但他们到达荆州后,却“迟迟不前”,给吴军造成了有利时机,长沙空虚,无须进攻,守将就献城投降了,所属兵船皆归吴军所有。吴三桂的大将张国柱与夏国相进驻长沙。常德、长抄“扼湖湘之险,当水陆之冲”,两城一失,“全楚之势”都转到了吴军方面。

吴三桂于二月间,“日夜兼程,突逼(辰州)城下”,守城的清“士卒解体,孤城无援”,辰州一鼓而下。至二三月之闻。吴兰桂亲至常德、澧州等处督战,“兵锋甚锐”。

兰月初,太将吴应期与张国柱以水陆大军齐进。谨取洞庭胡之滨的重镇岳州。他们密遣人人城策反,该城参将李国栋“私行纳款”,把岳州献给了吴军。

从康熙十二年底,吴军首陷沅州,至次年即康熙十三年三月,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吴三桂挥军长驱直进,连陷沅州、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等战略重镇,而清兵未集,“处处无备”,“五千里无只骑拦截”,所经之地,诸府州县将吏非逃即降。清朝兵部惊呼,“吴三桂反叛以来,湖南绿旗官兵多附贼。”湖南全境皆属吴三桂。

吴军在瑚南迅速进展,清军一触即溃,甚至闻风而逃,与清军初入关时那种所向无敌、锐不可当恰成鲜明对照!朝廷异常震恐,挡不住吴军的攻势,便追究地方军政大员失土的责任。兵部与吏部向圣祖参劾蔡毓荣:“阐吴三桂反叛,不能安民心,固疆域,又不令提督桑峨往守常德,致常(德)、澧(州)、长(沙)、岳(州)相继陷贼,应革职。”两部同时还题参新任命的云贵总督鄂善,他奉有与蔡“公议军机”的命令,地方失守,也难逃其责任,应给予降五级的处分。圣祖批准了吏兵两部的意见,考虑到正在用人之际,特许他们继续留任,“戴罪立功”。

吴军在湖南的全胜,就像一道冲击波,引起了连锁反应,那些不满清朝统治的人们,乘时而起……

与湖南仅一江之隔的湖北一些地方,已经或正酝酿反清斗争,当吴军胜利进入湖南省的时候,康熙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襄阳总兵官杨来嘉在谷城(今仍名)宣布起兵,响应吴三桂。他是福建福州人,初为郑锦的都督,于康熙元年降清。康熙三年,授予湖广襄阳(瑚北襄樊市)总兵官。当吴军攻陷常德、澧州时,圣祖就开始注意扬来嘉,密令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密切注视他的动静。圣祖指出,杨氏才能平庸,所部官兵大都“藐顽”,恐有变故,要勒尔锦加强襄阳的防御,时刻提防杨氏。果不出所料,在吴军拿下长沙时,他与郧阳(今郧县)副将洪福串通,在谷城密谋起兵。幸亏襄阳有备,他的计谋没能全部得逞。

三月十九日,继杨来嘉公开叛清后,与他合谋的郧阳副将洪福也以所部清兵叛于郧阳。在此之前,圣祖曾提醒兵部:郧阳“地介三省(陕西、河南、湖北),中多旷土,山谷拒塞,奸民易于啸聚”,可能有与吴军相呼应的,或可能吴军乘间进犯,特提升佟国瑶为提督,驻于郧阳城内“弹压”。圣祖不幸而言中,洪福一起兵,就率部千余名士兵围攻郧阳提督佟国瑶的衙门。佟国瑶同游击杜英仅以三百余名标下亲兵同多倍的叛兵激战。战斗持续到二十日,还没有攻下。洪福怕清军来援,不敢恋战,引兵撤退,投往吴军去了。

湖北杨来嘉、洪福的叛变,被清军击退,没有引起更大的骚乱。严重的问题发生在四川。吴三桂一起兵,圣祖就十分关注四川,他认为,四川与云南接壤,估计到“贼兵必犯巴蜀”,先调驻守西安的西安将军瓦尔喀火速进川,指示他凡自云南入川的险要之地,“俱行坚守”。原令副都统科尔昆驻防太原,他还未及起身,叉改赴西安,接替瓦尔喀守西安的职务。圣祖仍放心不下,续增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穆占、副都统廷布率京城官兵同往四川。此路军由赫叶、瑚里布统辖,西安兵由瓦尔喀指挥,两路军应尽快会台,“同心协力”,守住四川。赫叶与新任命赴荆州增援的勒尔锦同一天离京出征。行前,圣祖亲行告条礼,出西长安门,目送两将军,又派内大臣,礼兵两部大臣在郊外设酒饯行。圣祖这一举动,是表明他把四川看戒如同荆州一样重要。

正当赫叶等自京动身之时,四川巡抚罗森派人至京,报告全川军心不稳,颇怀异志。圣祖惟恐情况有变,下令催促副将瑚里布等速进兵,选轻骑先行。

还没等援兵赶到四川,已传来四川提督郑蚊麟与川北总兵官谭弘台谋叛变的消息。谭弘是四川万县人,原为明朝总兵官,顺治三年,谭弘与其弟谭诣、谭文都投靠了南明永历,谭弘被封为“新津侯”,他的两个弟弟也晋封公爵。谭氏三兄弟长期割据四川一方,与南明诸将争衡,直到顺治十六年,谭弘、谭诣才降清,封谭弘为“慕义侯”,授予川北总兵官之职。郑蚊辟原明朝都司,还在清入关前,从松山来降清,官至四川提督。吴三桂反叛时,即于康熙十三年正月派王屏藩进兵四川,策动叛乱。谭、郑合谋响应,接受吴三桂的官职,封谭为“川北将军”,蛟麟为“都督将军”。

几乎与谭、郑降吴的同时,四川巡抚罗森、总兵官吴之茂也叛清从吴三桂。罗森是直隶(河北)大兴人,于顺治四年中进士,累官至江西湖东道、陕西督粮道、浙江按察使、直升至陕西布政使等职。顺治十年,再由陕西布政使升至四川巡抚。吴之茂是锦州人,是吴三桂的同乡。他们降吴后,都受到重用。罗森、郑蛟麟、谭弘、吴之茂都是四川的军政长官,他们率先叛清,属下官兵和各府州县官员也随之面叛,全川都纳入吴三桂的控制之下。他们声言:一出汉中,一下夔州。声势的确逼人!

圣祖一面催令将军瓦尔喀继续向四川进兵;一面嘱他向郏蛟麟招抚,派人前去传达朝廷意旨:“你虽反叛,朝廷仍念及你从前效力,卓有成绩,一时出于被胁迫,也是情有司原。你在京的子孙家产并未按法没收和逮捕。可将朝廷派往四川的兵部郎中托必泰尽速遣还。否则,太兵压境,克复城池,后悔奠及。”圣祖的这番好意,不用兵威,仅用语言是打动不了他的心的。直到兵败以后,他才又降清。

吴三桂发动的叛乱,以迅猛之势,继续向北蔓延、发展,一直深入到畿辅、清朝的心脏——京师!密谋暴动、叛变的事件不断发生,造成清朝的统治险象丛生。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在云南起兵的消息一传人京师,立刻引起骚动,民心不安。一些怀有“复明”之志的人开始秘密串连活动,准备在京城内暴动。有一个叫杨起隆的人,据官方说,他是“市井无赖”,他自称是“朱三太子”,以此为号召,秘密组织起事,朱三太子,即明崇祯皇帝的第三子,自明亡迄至此时,一直是个谜案,死活不知,下落也无入知烧。凡反清复明的入,总爱打出来三太子的名号,号召人们参加他们的反抗活动。清朝对“朱三太子”也很害怕,曾布下人马到处搜寻,一旦搜到所谓“朱三太子”,都以假冒之名处死。不辨真假,处死了事,企图斩草除根。

杨起隆诈称“朱三太子”很有效验,已吸引了很多人参与他的谋叛。他要呼应吴三桂起兵,乘清朝全力关注南方时,趁机在京中起事,夺取政权。杨和他的部众相约,以京城内外同时放火为号,聚众举事。参加者,大都是城内的下层百姓,主要是满族贵族各官的家奴,如,镶黄旗监生郎廷枢的家人黄裁缝、正黄旗周全斌之子周公直的家人陈益等人都参与了其事。很快,他们发展到一千余人!据来自朝鲜方面的报道,他们“聚众万余”,这也不无可能。

十二月二十二日这天,郎廷枢察知他们的反叛活动,当即抓住他的家人黄裁缝等四人前去本旗旗主告变。与他同时,周公直也来告密,他提供的情况更为严重:有三十余名生人集聚在他家,正在密谋口事关重大,宜速不宜迟。正黄旗都统图海、祖永烈等迅速点起官兵,亲自率领前去捕拿。他们包围了周公直的宅院。镶黄旗副都统纪哈里等也率官兵前来助剿。

当密谋起事的陈益等人发觉被官兵包围时,已经无法逃出。陈益便放火拒捕,镶黄旗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孙首先冲人院内,大队官兵继进,经过短暂的战斗,将陈益等三十余人全部拿获。又进而广为搜捕,共捕获首要人员李株等及参与其事的达数百人之多,“首犯”杨起隆逃走。朝廷下令,立即关闭城门,严行搜查。城内百姓惊恐,流言四起,很多人准备搬到城外西山躲避。圣祖不得不下道谕旨,极力安抚百姓。

圣担责成刑部等衙门进行审讯。据被捕者供称:他们的人很多,额前都裹白布,身扎红带为标记,约定康熙十三年元旦之日在内城举事:趁各官员人朝时,“各杀其主”,被杀官员的官职即由该官的家奴充任,不料郎廷枢的家奴黄裁缝于夜间喝醉了酒,胡言乱语,走漏了机密。由于郎廷枢告密,使这项计划流了产,为首的杨起隆被捕获后处死。如果这一计划实现,给清朝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圣祖感到后果严重,他亲自过问和处理这一事件,必欲严惩首要分子。刑部领会圣祖意图,提出一份判决报告:拟将李株、黄裁缝等二百余人按“谋反罪”凌迟处死(又称“寸磔”,即俗称“千刀万剐”),他们的亲属,处祖父以下,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还有叔伯兄弟之子,凡男的年十六岁以上者,都处以斩刑;男十五岁以下,及“本犯”的母女妻妾姊妹及财产都人官。

圣祖审核,改定:李株、黄裁缝等九人凌迟处死,蔡文以下一百九十四人改为斩头,他“不忍”株连过多,将“各犯”的家属亲戚,一律从宽处理,免罪释放,其家产也免人官。此事件牵连千余人。圣祖一概不予追究。

破获杨起隆于京中举事的密谋四个月后,即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圣祖又得到了河北总兵官蔡禄密谋叛乱的紧急奏报口这一惊人信息,是安塘笔帖式向侍卫关保透露的。据他报告,河北总兵官蔡禄串通襄阳总兵官杨来嘉,策划谋兵,响应吴三桂。蔡禄与杨来嘉原是郑成功的裨将,郑成功去世后,他们率部投降清朝,特赐给左都督,从优提拔,出任河北总兵。吴三桂在云南一起兵,他便着手准备发难。他制造鸟枪,购买骡马,与杨来嘉往来同谋。他命兵丁以捕鱼为名,身披铠甲而行,实则是军事演习,连当地百姓也觉察出他将谋反,都很害怕。这一情况,正巧被奉命前来出差的侍卫关保侦知,回京立即向圣祖报告。圣祖马上派遣内大臣阿密达领护军逮赴蔡禄驻防地怀庆(河南沁阳),“详问蔡禄捕鱼之由”。次日,阿密达即率兵起行。

阿密达到达怀庆,蔡禄不出城迎接。人城后,阿密达直奔蔡禄衙署,他的部下施放箭矢、火炮抗拒。阿密达率部冲进衙署,将蔡禄父子及其侄蔡鼎席与同谋者一并擒获,于四月二十四日,押解北京。圣祖对此非常高兴,表扬阿密达说:“你此行不过十天,就办成了这件事,阻止了一场叛乱,朕探为欣慰,但人命至关,需审实罪由,方可正法,不要株连无辜。至于所获入口,可散给士卒,应重赏受伤人员,以示鼓励。竹阿密达奉命审讯,获取了足够的证据。他们供认,曾几次派人与杨来嘉联络,谋划投靠吴三桂;还计划,如清兵来怀庆,关闭城门抗拒,突围往太行山据守。圣祖据此罪状,定成死罪,将蔡禄父子、侄儿和同谋者都处斩,其余“概不株连”。河南怀庚地区紧靠畿辅,邻接秦、晋、齐、楚,属“四达”之地。蔡禄与杨来嘉相结,如“扑灭不早,则中州骚动,兵民为不宁矣!”圣祖夕发谕旨,即令速行,为内外所不知。阿密达突然至怀庆,叉出蔡禄之不意,未等他部署抗拒,措手不及之际,就束手被擒,面“抚定其一军”,百姓无惶忧,“乱萌销遏”,从而“大江南北安堵如故”。捉获蔡禄父子,也消除了清朝的一次政治危机。的确,皂此事件后,在北京地区再没有发生叛乱的事件,这就保证了后方的安定,以便倾全力平息吴三桂的叛乱。

同类推荐
  • 大都督周瑜

    大都督周瑜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性度恢廓”、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他与小乔之间的爱情浪漫感人,成为千古佳话。本书在大量独家掌握史实的基础上,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为艺术原则,以周瑜与孙策的友情、与曹操、刘备、袁术的恩怨及与小乔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艺术的再现了历史上周瑜真实而感人的伟丈夫形象,颂扬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诚信侠义、重义轻利、孝廉、忠于爱情、威武不能屈、仇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等传统美德。
  •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本书讲述李大钊在北京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交往过的人物的简历及与李大钊交往的事迹。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孙中山全传

    孙中山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和珅成败论

    和珅成败论

    纵观和珅的足迹,本书以五个阶段阐述他平步青云的经过,围绕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用一个阶段叙述一步失足沦为千古恨。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由于历史时期的原因,书中也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主要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条块结合,前后照应。
热门推荐
  • 紫与粉:我的极品闺蜜

    紫与粉:我的极品闺蜜

    为了逃避叔父追捕,上官紫玥来到艾尔莎贵族学院,在这里她结交了爱撒娇少女司徒菱并到后来发现她竟然是自己以前的网上闺蜜。到后来,与司徒菱各种冒险,捉鬼……上官紫玥:“冰菱,秀恩爱死的快。”司徒菱:“没事哒,我帮你找了一个!”上官紫玥:“死开!”……等等!以上只是冰菱自己幻想的而已!上官紫玥:“你把我写得那么笨,你丫故意的吧?”司徒菱:“嘻嘻,安啦安啦!”
  • 青春探戈的灵魂

    青春探戈的灵魂

    一次无意的邂逅,一个小小的赌约,让不曾相识的两个人有了交际。是谁颠覆了谁的流年,又是谁惊艳了谁的时光?且看以舞蹈结缘的男主女主如何演绎青春的疯狂,痛苦,迷茫。
  • 陆少今天发糖了吗

    陆少今天发糖了吗

    重生前,宋小予看到陆珩就绕道,最后还是被拖进了教堂成了陆太太。重生回到认识的最初,宋小予和陆珩第一次见面就打起来。前世,面试时宋小予发现老板是和自己打架的坏人转身就走。这辈子,宋小予屡次被陆珩留下加班,她忍无可忍,“陆老板,你到底想怎么样?”“如果觉得忙,我这里还提供另外一份职位。”陆珩把户口本一扔,“那就是做我的太太。”“从今以后,你的工作就是好好爱我。”
  • 暗恋偏偏就难防

    暗恋偏偏就难防

    【软萌小甜心VS直男老干部】蒋氏择偶指南:抽烟喝酒烫头发,翻墙撩妹摇花手?翌日,聂某人将她逼至墙角。“是不是这些我都符合,你就能做我女朋友。”某女狐疑的看着跟前义正言辞的俊美男人,眉梢微挑,“你……确定?”……从那一刻起,聂辛年就走上了一条丢节操无下限的不归路,追剧,追妻,追现场,高举着某女的应援灯牌,只为其一人疯狂打Call!
  • 玛其克启示录

    玛其克启示录

    描述一个全新职业-均衡法师的成长历程,并在其中穿插一些有趣和值得思考的故事和议论,所谓启示录并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更加的动听,是有着深层次的含义.多的不说了,从文字中慢慢体会好了.
  • 又双叒叕蹭到欧气了

    又双叒叕蹭到欧气了

    佛系少女周周得过且过,好不容易踏入社会步入正轨却被“唰”地一下读档重来。看着她十六岁青涩的面孔,周周流下了痛苦的泪水:OMG!为什么我还要再读一遍高中,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啊!但似乎命运的车轮偏离了轨道,原本无疾而终的情愫在暗暗发酵……周周:“啧啧,我真是人生赢家啊!”孟一:“小坏蛋。”
  • 五界幻神录

    五界幻神录

    五界大陆,民界,臣界,皇界,天界,神界。五界能力之争从未停歇,天府天鬼堪称四界第一,还有潜藏在五界的无数凶险,少年身负双神幻,能否改变五界一跃成为神的存在?
  • 穿越轮回我怕谁

    穿越轮回我怕谁

    穿越不怕,怕的是不停穿越,身份命运的不可测,让宅男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 整天都在东奔西跑

    整天都在东奔西跑

    平静的世界,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人心中的‘恶’一旦种下,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 许小姐她甜又A

    许小姐她甜又A

    “陆医生,我很喜欢你!请问你可以做我的男朋友吗?”都说酒壮人胆,许念一喝醉了就给陆初尧打电话告白。她的如意算盘打的可好了,如果同意了俩人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如果拒绝了就当今晚的告白是一场梦,反正谁会计较一个喝醉的人的话?沉默良久,终于等来陆医生的一个“好”字。人人皆知,许念一对陆医生初见倾心,再见痴心。可当俩人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陆医生安排好的!唉,既然这样,那就“凑合凑合”过余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