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和大卫为王时,犹太人还只是不显眼的牧羊人。但所罗门坐上王位时,犹太人已经在商业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不到百年的时间,犹太民族便从分散的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东方独裁者统治下的强盛之国。
如今,犹太人在约旦河两岸的山区和高原,生活了数百年。
经过与迦南原居民及四方邻国的长期争战,犹太人最终平静下来,进入一个比较和平的阶段。
新建设的道路上,商队满载货物,从孟菲斯到巴比伦、从小亚细亚到阿拉伯,来往于这些交通大道,方便地穿越这个亚洲西部的角落。
这意味着人们的生活缓慢而逐渐地发生了日益显著的变化。
犹太人向来喜欢城市生活,甚至是在摩西时代,他们宁愿待在埃及贫民窟受奴役,也不愿意去上帝的乐土享受孤寂旷野的自由。摩西历经艰辛万苦,才将这些不情愿的族人从充满欢乐和安全的城市高墙内抻了出来。
但是,现在各个部落自作主张。摩西已经死去,他的伟大后继者约书亚也已经死去。艰难困苦的岁月正在渐渐被忘却。
种田和牧羊的生活并不好过。长时间干活,没有时间娱乐。可是,在繁忙的商贸大道上,随便哪个贸易点都能轻松获得高额的利润。
人们很难抵抗住这样的诱惑。于是,许多人离开村庄返回城市。不久,富人逐渐增多,但是穷人也在增多。民族独立事业和个性自由开始受损,最终不可避免地丧失殆尽。
诚然,那些曾率军征战的著名士师,时常以独裁君主的权力统治国家。
但是,没有一个敢称自己为王。
他们的人民不容许这么做。
他们会杀死那些践踏人民自由的人。
只有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们才会服从士师。而一旦恢复和平,士师只是所有半独立部落联盟的统帅。人们尊敬他(就像我们尊敬美国大法官一般),但还远不是君臣的关系。
一旦这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变成城市机构,一切都开始改变。大多数犹太人不再关心国家事务,他们希望不受干涉、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经营自己的农场和打点自己的生意。同时,他们非常乐意让少数职业军人和专职祭司来处理国家政治和宗教事宜。
当然,他们不乐意纳税(我们也如此)。但是,如果税款额度的范围合理,人们就不会持有异议,也不会抱怨。结果,国家不可避免地发展为越来越集权的政府形式,最后成为一个独裁王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犹太部落便演变为完全的东方专制国家。这正如本章将要讲述的。
这一切并不是没有前兆。
在人类历史上,同自然界一样,没有什么是突然发生的。
虽然看起来常常如此。
但是,骤变之下隐藏着的各种因素已经作用了数百年。一座山的倒塌,一个旧体制的消亡,似乎发生在瞬间。然而,这种准备阶段和缓慢毁灭的过程,却是数代人造成的。
犹太国家此时正经历这样的转型期。虽然十万个人中都没有一个人明白正在真正发生什么。
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夸张。并非所有人对民族灵魂面临的危险毫无警惕。比起其他人,少数人观察时务的眼光更敏锐,预先发出了惊人的警告。
他们被称作是先知。
因为在下列章节中,经常涉及他们,所以有必要介绍他们。
什么是先知?
先知这个词很难下定义。
或许,称先知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更好些。
他们中很多人是伟大的诗人,但又远远超过诗人。
有些人极具演讲天赋,但又不仅仅是雄辩家。
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
他们大多气度狭窄,根本不能容忍任何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敢于牺牲一切来捍卫原则,包括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每当以色列国王或犹太国王犯了错误,总有一位先知为其指正;
每当有人偏离了虔敬的狭窄正道,一位先知就会出现,警告他们勿走邪路;
每当国家犯了罪,一位先知就会预言:万能的耶和华将会大怒;
良知的声音变成了民族良心的具体表现最后,先知的声音成了民族良知的具体表现。
几百年后,犹太国埋葬在自身错误造成的废墟下,但是体现在50人的著作中的民族良知,却作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贡献给全人类的遗产而保留下来。
在以下章节中,我们将讲述一段极其复杂的历史时期。
首先,一群小小的、半独立的游牧部落,在大卫的领导下结成统一的王国。大卫之子所罗门很快便把这个王国变成了独裁专制的国度。
专制导致了叛乱,结果犹太国家分裂为两个独立王国。他们仇恨对方,互相征战,直至都被强大的东方邻国吞并。
接着是受外国统治和犹太人被流放的时期。
然而,忠诚的信徒们,只要有机会,就会返回耶路撒冷,重建他们的圣殿。
没过多久,犹太国再次遭受侵略,犹太民族的独立性完全丧失。然而,犹太精神之灵却超越了犹太和以色列王国狭窄的民族疆界,征服了整个西方世界。
在后文中,我们会听到很多国王、女王和大祭司的名单:罗波安、亚撒、耶罗波安、巴沙、米拿现、约阿施和西玛谢等20多人。最后是擢发难数的希律。这些人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使用卑鄙、骇人听闻的暴政手段进行统治。
他们在位期间,充满了谋杀和抢掠。他们制定的法律已被遗忘,他们建造的城市亦荡然无存。
他们征战不休,获胜后就大肆庆祝。他们夺取的领地,又得而又失。但是,他们征服的新领土的名字已随时间的消逝而被人遗忘。
他们的所有荣耀都已经湮灭了,只在建于废弃的迦勒底宫殿遗址上的砖石图书馆里偶有提及他们。
他们像成千上万的其他国王一样,我们很快就忘了他们,还是尽早忘掉为好。
他们唯一出名的,也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是在他们的臣民中有几位先知。这些先知们在3 000年前的行为思想,至今仍是崇高的真理。如同当初迦勒底人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亚述人进犯撒玛利亚时一样。
因为这个原因,也仅仅是因为这一原因,我们应该了解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
它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宗教戏剧所上演的世俗背景。
在上章末尾,撒姆耳仍是犹太人的士师。
他警告信徒们,他们即将成为某个国王的臣民,这国王将夺走他们的儿女、财物,并利用他们来恣意享乐。
然而,这却正是大多数犹太人所期待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看到想象中的帝王荣耀,因此他们丝毫不考虑代价。撒姆耳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于是他着手寻觅合适的候选人当犹太王。他在基比亚村找到了。那孩子叫扫罗,孩子的父亲叫基士,属于便雅悯部落。
两位犹太英雄的相遇很偶然。基士丢掉了几头牛,它们擅自离群而去。扫罗奉命去找它们。他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每到一处便打听是否看到了他父亲的牛,但是没有一点线索。
扫罗绝望之际,便去向撒姆耳求救。撒姆耳一见扫罗,便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注定会成为犹太人的统治者。他把这件事告诉给扫罗听,扫罗听后大吃一惊。对一个腼腆的小伙子而言,似乎难以承受这份荣誉。
等到该接受膏礼,并与臣民见面时,扫罗却是被人从驮着他父亲行李的驴群中拽出来的。原来他藏躲在货物后面,本想瞅准机会溜走。但撒姆耳是个严厉的人,扫罗只好接受命运。从此,他还要让自己接受当国王的种种训练。
首先,他担任军队的统帅,进行了很多场战役。他率军与腓力斯人、亚扪人、亚玛力人,以及其他从前未被彻底征服的迦南部落交战。
他还要学许多知识。
要绝对地、毋庸置疑地服从耶和华的意志,撒姆耳一贯坚持这一点。可对一个聪明的、喜欢自由行事的年轻人而言,可不容易接受。而且,扫罗已经开始享用新权位带来的种种益处。他意识到人生在世只有一次。
军队打了胜仗,常常会有很多战利品。撒姆耳主张多数战利品应上缴圣殿以备祭祀使用。扫罗宁愿留一部分归自己和部下们。最终,不可避免的冲突发生了。扫罗经常上战场,懂得了各种人情世故,越来越世俗化。而撒姆耳已经衰老。他终年待在自己的房间内读书思考,主张每个人都该像自己一样严格,凡清醒的时间都要用某种形式崇拜神灵耶和华。扫罗并没有忽视他的宗教职责,不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扫罗有点太“实际”了。
在打败亚玛力王和亚甲王之后,他决定适当地犒劳士兵,便悄悄留下了亚甲王的牛羊,并没有按照规定上缴给祭司。更糟的是,他赦免了亚甲王。然而,根据当时的犹太律法,所有的俘虏都应该杀掉。
撒姆耳耳闻这些时,斥责扫罗这种行为违背耶和华的意志。
扫罗没有忏悔认错,而是竭力为自己辩解。扫罗说,留下牛羊是为了养肥之后再屠宰了献祭。
撒姆耳清楚扫罗根本不是这么想的,于是就指责他不诚实,耍两面派。并警告他,这种令人痛惜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将会使他不再有资格当犹太人的国王。
扫罗对此并没有加以辩驳。他返回了位于基比亚的老家。不过,他觉得大受伤害,不久,就表现出他的愤怒来。
人们都说并且深信撒姆耳能预知未来,是个本领高超的星相家和占卜者。扫罗当然也了解这一点。他下令将王国内的占卜者一律杀死或放逐。
撒姆耳没有坐以待毙。他怒不可遏,开始实施他的威胁之词,并开始寻找更合适的王位继承者。这次,他决心找一个愿听长者劝告、不像扫罗那样我行我素的人。
他询问了几个青年人的情况,有人推荐一个叫大卫的少年,他住在伯利恒。他的父亲叫耶西,是路得和波阿斯的孙子。这孩子是个牧羊人,在本村以勇敢著称。
有一次,一头狮子袭击他的羊群,还有一次,他的羊群遭到熊的袭击,两次他都单枪匹马杀死了猛兽,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拯救了羊群。
大卫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不但会唱,还会弹竖琴。在漫长而孤寂的放牧时光里,他经常自己写词、谱曲,然后自己唱。由于这些“诗篇”(那些歌词),他远近闻名。四面八方的人都前来听他唱歌。
人人都知道撒姆耳特别欣赏大卫,认为他一定前途无量;众人都夸奖撒姆耳的选择非常明智,将会为整个民族带来福祉。
只有一个人不像众人那样看好大卫,那就是扫罗。他的良心使他不安。他知道,撒姆耳指责他是正确的,自己不该留下亚甲的牛羊,违背耶和华的意志。
他目前一天到晚害怕大卫,希望能摆脱这个令人不悦的对手。可是,他能做什么呢?犹太人正关注着他们两个人,所以,扫罗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谨慎。
不听先知的话,城市一定遭厄运幸好,一场新的战争助他摆脱了困境。腓力斯人卷土重来。他们重整旗鼓,威胁着扫罗统治的东部平原。
腓力斯人的统帅是个叫歌利亚的巨人。他高大如一座房子,身披犹太人从未见过的巨型铠甲。每天早晨和傍晚,他在犹太人和腓力斯人的阵地之间耀武扬威,叫嚣他的敌人敢不敢出来和他对阵。
他凶狠地挥舞着七尺长剑,大骂犹太人是懦夫,还有各种难听的话语,并讥嘲犹太人,令犹太人着实讨厌。
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数星期过去了,犹太人没有一点动静。犹太士兵们为自己的懦弱深感羞愧,期待着有人能解除这种窘境。
扫罗是统帅,成了他们的替罪羔羊 意思是说扫罗理应承担责任。 。为什么他不出来,跟腓力斯人决战呢?
原因很简单,他病了。他情绪低落,不久头脑就受到了影响,他整天坐在帐篷里。终于,他的将军们开始担忧了。
扫罗似乎神志不清。他沉默不语,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必须立刻采取措施。
古人已知音乐治病的神奇功用,有人建议大卫用美妙的歌声为扫罗解忧。这貌似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派人去请大卫。大卫被召来了,他的演唱十分动人,扫罗被感动得落泪,暂时忘掉了烦忧,说自己感觉好多了。
即便如此,扫罗依然在帐篷里待着,按兵不动。歌利亚则继续对着犹太人骂阵,腓力斯人每天定点出阵围观,起哄嘲笑,直笑到两腮酸痛。
如果不是大卫正巧来到犹太军营,这种情形本来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卫家有8个人,他的三个哥哥在军队里当兵。
那个时候,犹太士兵自带粮食、自办装备。耶西的三个儿子捎话给父亲,要求送粮食到军队里。于是,耶西便指令大卫送袋玉米来军营。当大卫扛着玉米抵达军营时,听到人人都在谈论那个可怕的巨人,好像犹太军队尽在他一人的股掌之中。
大卫深感不解,一个凡人的名字缘何会令众人如此恐惧?像诸多离群寡居的人一样,他也思考过大量的宗教问题,确信耶和华的神力,并认为正义之人一定会得到伟大的犹太之神耶和华的帮助,谁也伤害不了。
他自告奋勇,单枪匹马出去杀敌。
将士们告诉他,那么做太轻率愚蠢,可是大卫坚持己见。伙伴们见大卫如此坚决,就帮他准备上阵,自国王而下,纷纷把铠甲拿给大卫。
可是,大卫说:“不用。”他不需要刀、剑、盾之类的兵器。
他需要耶和华道义上的支持,这就足够了。
他来到河岸边,捡了一把又圆又亮的鹅卵石,然后带着甩石机 功能类似弹弓。离开战壕。
腓力斯人看到一个稚嫩的毛孩子想对抗高他两倍的巨人,便叫他们的英雄出来,好好教训这个小子。歌利亚并不需要鼓励,他挥舞起骇人的长剑,向大卫冲去。
不料,大卫弹出的一颗圆石正击中巨人的右眼。歌利亚遭此一击,晕头转向,结果踉踉跄跄地弃剑倒地。
大卫迅猛如闪电,扑向巨人歌利亚。
他抓起巨人的长剑,猛砍巨人歌利亚,一下子便砍下了巨人的大头颅。
大卫带回歌利亚的头他提起巨人的头颅,带着它回到了欢腾的士兵中间。
腓力斯人溃散而逃;大卫被欢呼为国家的救星。
这样的大功,即便是扫罗也不得不公开表彰这位民族英雄。他请大卫来做客,但又不能消除他的疑心。当他的儿子约拿单和大卫——这个来自伯利恒的牧羊人——一见如故,友情剧增之时,他对大卫由不喜欢转为公开的愤恨了。
更糟的是,他的女儿米甲倾心于这个英俊的红头发少年。扫罗对大卫说:如果能够杀掉100个腓力斯人,就可以娶她为妻。100当然是个大数目。扫罗料想,不等任务完成,大卫或许就死在腓力斯人手里了。
然而,如同做其他事一样,大卫这次也成功了。于是,他娶到了米甲。这样,两个争做国王的冤家现在却成了翁婿关系。
难怪扫罗的老毛病——精神抑郁比以前更严重了。医生们束手无策。再次建议他使用音乐治疗法。没想到,这次演唱差点使不幸的竖琴家 这里指的是大卫。送了性命。
那天大卫刚弹奏了几个音符,扫罗突然变得狂怒起来。
扫罗拿起长矛,刺向大卫,大卫跑出门才得以逃命。他再也不想见国王了,便离开国王的帐篷,走了。
扫罗的怒气转向儿子约拿单,他想杀死自己的儿子,但是侍卫们抓住了他的手,才避免了这次杀戮惨剧。约拿单对刚才发生的事情深感不安,觉得有必要向大卫谈谈。这对好友最后一次碰面,互道珍重。之后,大卫逃往到荒漠,躲在一个叫亚杜兰的山洞里。这个山洞是他自己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