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巴勒斯坦早期简朴而和谐的生活。
上一章,讲述了希伯来部落由士师统治以色列土地时期的故事。涉及很多关于战争和流血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描述许多残酷可怕的事件。然而,犹太人的生活也有全然不同、令人喜爱的另一面。
接下来就告诉你。
伯利恒居住着一个叫以利米勒的人。这个人的妻子叫拿俄米。他们有两个儿子,基连和玛伦。以利米勒家境比较富裕,但是当伯利恒一带闹饥荒时,他便失去了一切。
以利米勒有一个富有的亲戚,名叫波阿斯。不过,以利米勒不肯屈尊去乞讨,宁愿带着妻子儿女搬迁到摩押去重新开始。他辛勤劳作,但没多久便突然离世,丢下妻子和两个需要照管的儿子。
他们是两个有教养的小伙子。他们帮着母亲干农活。当他们长大成年后,就娶了邻村的摩押女子为妻,都希望在寄居的善良异乡人中度过余生。
但是,父亲虚弱的体质貌似遗传给了基连和玛伦,两个人都疾病缠身,且相继归西。他们的母亲伤痛欲绝,决定返回老家。这样一来,她就能在从小就认识的亲友中度过残生。那里的人们说着她熟悉的语言。
她虽然喜爱两个儿媳妇,但平心而论,却不能强求儿媳妇们随她回去。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儿媳妇们。基连的遗孀俄珥巴觉得还是留在娘家好,于是就同拿俄米依依不舍地作别,留在了老家摩押。
不过,玛伦的遗孀路得却不愿离开老婆婆,现在老人在世上已经举目无亲。她既然嫁到了以利米勒家,就该重夫家而舍弃娘家。她决定同拿俄米在一起,并觉得自己应尽这个责任。她温柔地搂抱着婆婆,声称什么也不能分开她和亡夫的母亲。
路德与拿俄米返回家乡两个女人,一同跋涉抵达伯利恒。
当然,她们非常穷困,没有钱财购买食物。但是很多年以前,智慧的立法者摩西在制定法律时,考虑到可能会有人在某时挨饿,便规定收割后遗留在地上的麦穗留给贫穷者。所有的谷物已归有地者所有,但收割时掉在地上的那些麦穗,则属于无地者,那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神圣权利。
当拿俄米和路得抵达伯利恒时,正值收获季节。
以利米勒的表亲波阿斯领着自己的人在田里劳作,路得跟在那些捡麦穗的人后面,想给拿俄米弄些吃的。就这样,她一连捡了好几天。
路德由于路得在伯利恒的犹太女人中是个陌生人,人们都来打听她的事。没过多长时间,她的故事便众所周知,最后传到了波阿斯的耳中。他很好奇,想看看这个犹太女子是什么样的人,就假装检查田里的活,与她交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邀请路得与其他干活的人一起吃饭,给了她足够的食物。
但是,路得只吃了一点点,剩余的全都带回去给拿俄米,她已经老得不能干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回田里去了。波阿斯想减轻她的劳动,又不愿意伤害她的自尊,便嘱咐收麦子的人干活不必太认真,一定多留些麦穗在田里。路得捡了一整天,等到晚上她打算把粮食背回家时,才发现白天捡得麦穗如此多,几乎都拿不动了。她把发生的事情讲给拿俄米听:她怎么遇到波阿斯、又怎么在一个上午捡的麦穗比捡一个星期还多!
这让拿俄米非常高兴。她自我感觉时日不多,希望波阿斯娶了路得。这样,路得今后就有个幸福的家庭了。不错,路得是个外乡人,但是,她和玛伦(波阿斯的远房表亲)的婚姻,已经使她成了伟大犹太人家庭的一员。更何况,每个人都喜欢她。
事情如愿进行。先是波阿斯根据摩西制定的“保护农民不受高利贷者剥削”的律法,买回了原来属于他的表亲以利米勒家的田地。这是他的权利。接着他又向路得求婚。
路得答应了。拿俄米与他们在一起居住,直到离世。在瞑目之前,她看到了路得的长子俄备得。
拿俄米与路德话别俄备得成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耶西,孙子叫大卫。大卫成了以色列人的国王。大卫是拿撒勒木匠约瑟的妻子——马利亚的直系祖先。
路得本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离开娘家去照顾一个待她如慈母的老妇人。就这样,耶稣成为了温柔的路得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