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2200000004

第4章 在童年,饱尝苦难(2)

苦难并没有因为这个家庭太多的不幸而止步,接下来的一个意外事件把这个家的不幸推向了极致。大伯父一家在外面租的房子被火烧光了。就这样毫无联系的三件事,不知怎么回事,被好事者强行联系起来,并加罪于刚出生不久的我。我被认为是命硬的扫把星,我的出生克死了父亲和外公,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灾难,必须把我掐死,不然会带来更大的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迷信的祖父可能是被巨大的悲痛冲昏了头脑,竟然相信了这个荒谬的说法,这或许就是祖父一直都不喜欢我们母子俩的缘故吧。但我被母亲视作唯一的希望、命根子,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全部力量,她怎么会让别人伤害她的儿子?而族人的议论和冷眼却深深伤害了敏感的母亲。这时候,眼泪又成了母亲最柔弱的反抗。

最终根据当地的习俗,八字大、命硬的孩子应该找杀猪匠作干爹,因为杀猪匠杀气重,可以抵挡孩子命中的煞气。由于我的八字太大、命太硬,所以被先后拜了三个杀猪匠。这三个干爹分别姓钟、蹇和袁。干爹们去世时,我像他们的亲生儿子一样披麻戴孝,为他们送终。其中姓蹇的干爹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叫“梦林”。

母亲嫁入这个家以后,由于家境的窘迫,在操持家务的同时,不得不亮出从娘家带来的织得一手好布的技能,长年累月纺纱织布。家庭的织布作坊,只需两个设备,一是纺车,二是织布机。木制手摇纺车,用竹与线制成纺轮,再通过线转动带动纺锭。织布机是脚踏式的,由织轴引出经线,经综眼上下分开,经线通过脚踏形成上下交替的梭口,然后用梭子穿引纬线,并用木扣将纬纱向织口压紧以织成布。织布时常常发出“唧唧砰砰”的声音。自从母亲来到段家以后,屋里长年累月传出“嗡嗡翁”的纺线声和“唧唧砰砰”的织布声。

母亲对我这个宝贝儿子百般呵护,悉心培育。她虽没有大家闺秀的学识,也未曾上过学,却也略识几个字,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应该是受过中学教育的父亲对她的耳濡目染吧),又有心灵手巧、操劳家务的贤惠勤劳。母亲长年累月灶里灶外,坡里坡外,纺纱织布,赶集卖布的同时,还挤出点滴时间,教我数数、识字。我还在母亲怀里呀呀学语时,母亲便扳着我稚嫩的手指,教我数“一、二、三、四、五”,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这便是我对数产生的最早的概念。待我稍懂事,母亲便常用手指蘸水,在桌上凳上写字,让我辨识。有时候,就用木棍在沙地里划着细沙教我识字。可以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幼年时的启蒙教育对具有求知本能的我来说,像是幼苗获得了及时的甘露。

老少三代

我四岁那年,恰逢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大环境,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大伯父及两位堂兄除了种家里的地外,还租种地主的地,二伯父及堂兄仍在重庆打工,我们母子俩似乎成了大家庭中的拖累。祖父为生计所迫,只好硬着头皮逼迫年轻的母亲改嫁,希望通过这种并不光彩的手段来减轻全家的生活压力。传统、坚贞的母亲又一次被厄运击中。改嫁是被母亲所不齿的,从一而终的贞洁观早已深入她骨髓。于是,面对祖父蛮横无理的逼迫,母亲只能在无人处低低地抽泣,在人前还得强作欢颜。到后来,祖父的逼迫越来越紧,母亲知道在这个家再也呆不下去了,这时候母亲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我搬出这个家,回娘家和外婆一起过。

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老、幼、妇弱三辈穷困的新生活。说搬也没什么好搬的,由于跟祖父的关系不好,我们母子俩并没有分到什么财产。最值钱的东西算是织布机,这成为我们以后生存下去的唯一工具。外婆所住的房子在离土地坝二里地的道场坝,更为荒凉。这丘陵的小坝子上有一座茅草房,东半边是王家居住,是个佃农,西边是外婆的家。这房子是隔房段治安二伯父借给外婆的。由于是山丘地形,这里成了土匪盘踞的主要据点。半夜经常能听见土匪抢劫以及与保丁枪战的声响。年幼的我每每听到这些声音,便瑟缩在母亲的怀里,紧紧抱住她,吓得气都喘不过来。

土匪的气焰极其嚣张,有一天甚至倾巢出动,把吴市场都占领了,还抢劫了整个吴市场的住户。也不知当时的政府哪里那么神通广大,竟然派兵把这帮土匪一个不落地抓到了乡公所。大概关了一天,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审判,到了半夜的时候,便告之:“你们没事了,可以回家了。”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一人背后跟了一两个宪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们全给枪毙了。经历这件事后,幼小的我第一次有了对人性善恶的认识。

除了匪害,此时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天空中常常盘旋着有太阳标识的日本飞机,像疯子似地往地上扔炸弹。不知道是从哪儿听说的,日本飞机是不会向带有红十字标志的地方扔炸弹的。因为以红十字为标志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中立团体,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的。于是,母亲便找来白布,用红线在上面绣上一个十字架,让我戴在左臂上。但是象征人道和天主的十字仿佛也不能阻止战争带来的灾难,炸弹照样毫不留情地在这片土地上肆虐着。尽管身在抗战的大后方,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那个岁月,真的是多灾多难。

我们三口人以种地为主,大约两亩地。这地也是隔房段治安二伯父送给外婆种的,出于救济不收租金。然而地里的收成仍不够糊口,还需要母亲用织出来的布去换些粮食,即使如此辛勤劳作,青黄不接时依然是上顿不接下顿。有时实在过不下去了,母亲叫我在地里掐上一筐红苕尖,回家用开水一烫,撒点盐花,便是一顿。

我们住的茅屋本来就不结实,又加上长年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在我和母亲搬过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显出要倒塌的迹象,这时只能另找一个窝了。搬家时,刚把全家唯一的家具———一个破碗柜从茅屋里搬出来,房子随之就倒塌了。我当时站在一片废墟旁,被眼前的景象吓哭了。母亲则强忍住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对我说:“梦林,别怕。屋子倒塌是不会砸死好人的”。

新租的房子就在土地坝的西北角,相距只有100多米,大小与土地坝祖父家那所庭院相当,结构也差不多,当然比原来的破茅屋好多了。这房子据说是高祖辈的段家两弟兄同时修建的,后来老幺因为抽鸦片烟,承担不了巨额的开销,便把房子卖给钟家作祠堂了。钟家几房人各自把自已分得的房子和土地租给了别人,所以这个大杂院里住着不同姓氏、不同职业的贫苦人家。有在吴市场开诊所的钟家医生一家,有给地主打长工维持生计的蹇家幺舅娘一家,有男主人靠帮人赌博为生的王家,有靠收取地租过日子的两个钟家老太太,有靠租钟家的土地为生的王家,还有杀猪的袁家。我们家是租一位钟家老太太的房子和土地的。房东钟家虽然是以收租为生,但还够不成地主成分。他们也是孤儿寡母,原来在街上开茶馆,后来经营不下去了,才搬到乡下。

从此,我们一家便在这个大杂院开始了新生活。这院里有地主、有佃农、有雇农、有商人、有工人、有无业者,有老有少,有一夫多妻、有三个老光棍,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生活环境下,我才接触到形色各异的人的不同生活方式。那时我亲眼目睹了钟家医生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行为,十分崇拜,甚至觉得钟家大叔就是神仙下凡,可以救苦救难。而幺舅娘一家和佃农王家的辛勤劳作、勤俭节约和善良,更是让我见到了人性的淳良。至于另一个王家当家的好赌成性、以赌为生的恶劣行为而致使全家到了揭不开锅、儿子讨不了媳妇的地步,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不可为的。两家靠收租为生的老太太虽和我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却也不是十恶不赦,他们靠祖上留下的地产养活一大家人也算是不容易的。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对她们的遭遇还是非常同情的。尤其是租地和房子给我们的钟家太太,原来开茶馆时女儿与茶堂倌私奔,两个儿子又小,生活也算艰难。于是只要她家需要帮助,母亲还会经常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居住的房屋变好了,但清贫的生活仍旧没有什么改变。一如既往的是种地、纺线和织布。

外婆和母亲吃尽了人世间所有的苦。这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她们的求生欲望很强,再难、再穷、再苦也要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勤劳与节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和外婆总是在不停地干活,总是有干不完的活。一直到中学,我都是跟着母亲睡的,但我从不知母亲是什么时候睡的觉,什么时候起的床。我睡觉时,母亲坐在织布机上织布,早晨醒来时,母亲还是坐在织布机上织布,连姿势都没换过。有时候我不得不想母亲是否睡过觉。母亲可能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和衣上床稍微躺一下。冬天再冷,夏天再热都是如此。三伏酷暑天,人们在院坝里乘凉,母亲总是在织布机上左右手不停地甩着梭子,汗珠爬满额头,有的顺着脸颊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三九严寒天,当人们在火炉旁取暖时,母亲依然在织布机上左右手不停地甩着梭子,尽管两手因长满了冻疮而红肿得像包子,动作却仍是那么轻快,那么娴熟。

织布需要原料———线子。织土布的原料是农民用棉花自纺的土线,织洋布则用机器线。母亲两种布都织。她请人弹棉花,外婆用棉花纺线,或用棉花去换棉线。棉线织成布后,再用布去换些棉线。一斤布可换一斤二三两棉线,从中就赚出织布的工钱来了。本钱大时,母亲去二三十里远的油溪镇买点洋线,回来织成洋布,然后再到吴市场上或油溪、石门去卖洋布。我经常跟着母亲去,一来可以替母亲分担一二十斤的重量,二来可以跟母亲做伴,有时还可帮着算算账。那时,天不亮就得出门,来回几十里,一去就是一天。中途母亲从来都舍不得花钱吃东西,最多给我买根红苕或一个粑粑。渴了,水井里的水有的是,用手捧起来喝几口就解决了。有一次在路上遭遇暴雨,母亲走得满头大汗,又累又饿时突然被倾盆大雨全身淋湿,回家后便全身浮肿,肿得发亮。后来,找偏方,吃些草药,十来天后才逐渐缓过来。

由于母亲心灵手巧,掌握了纺线、牵线、装机、织布的全套技能,织的布又美观,加上一直坚持以诚信为本,从不缺斤短两,也不会给布发水以增加重量,所以母亲织的布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几乎是供不应求。

母亲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里干活。挖地、挑粪,除了下田栽秧、打谷,其他的无所不干。母亲很能干,干起活来干净利落,加上她善于动脑,计划性很强,干活的效率总是比别人高,很多男人也只能望其项背。

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自纺线、织布、裁剪、缝制而成的。母亲虽然织得一手好布,但为了维持生计,基本都拿去卖了,所以我们穿的衣服经常都是补丁再打补丁,到最后,都厚得像几件衣服了,虽然不美观,却也能保暖驱寒。即使没有像样的衣服,母亲从来也都是把我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她经常给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笑脏不笑破,要穷得干净。”所以,一家人的衣服总是保持着干净整洁。那时候洗衣服用不起“洋碱”,仅仅靠树上摘来的皂角去污,季节不对时,连皂角都没有,只能用谷草灰来洗,因为灰里面含碱。不知道母亲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洗干净一家人的衣服。穿的鞋也都是母亲、外婆一针一线做的千层底,我们一两年才能有一双新鞋,所以特别爱护。平常我都是打光脚板的,不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都是光脚时候居多。晚上洗脚了才穿一下,还有就是走人家时才舍得穿。

母亲和外婆过惯了苦日子,总是能够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一粒米当两粒米来吃,勤俭节约。我从小深受影响,每顿吃饭都要舔光碗里的每一粒饭,“一粒米不成浆”、“粒粒皆辛苦”这些都是母亲常常告诉我的。

一家三口辛勤耕织、勤俭节约加上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却也能勉强度日。这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真所谓是老天垂怜。

川坝子有山有水,野生物产丰富,野蘑菇可是填饱肚子的好东西。端午节前后,只要雨后出太阳,山上蘑菇随处可见,而且种类繁多。我经常上山采蘑菇,时间久了,对采蘑菇也有经验了,知道哪里长蘑菇,长什么蘑菇,哪种蘑菇有毒,哪种蘑菇能吃,一看便知。因而只要我提着筐上山,回来筐里总是装得满满的,一家三口又可饱餐一顿了。不过这东西不能老吃,因为家里没油,吃多了,肚子胀得慌。

同类推荐
  •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十一章,阐述了山西面制食品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原辅料和加工方法。根据山西面食取材多样的特征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小麦粉、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黍米面、马铃薯淀粉、豆面、糯米面等为主料的面食制品的原料与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特色。书中所述具体品种涵盖山西省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内容详尽,种类齐全。本书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易于理解,可供城乡居民家庭、面食加工企业、个体户加工作坊、食品餐饮以及商业等部门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热门推荐
  • 浮尽京华

    浮尽京华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一朝穿越,北燕王朝国破,家亡他,南晋太子风华绝世,一代枭雄他她相遇,是劫,是宿命是谱写一曲江湖情仇,亦或绘一幅刀光剑影。宗玄尧:阿霁,你流的泪我愿为你以血还之云霁:呵...我只愿今生从未遇见你...穹顶之上她满身是血,匍匐在男人脚边。眼里满是哀求男人割断两人之间的丝绦,绝尘而去。初见他未有三千烦恼丝她亦是青青罗裙“喂!小子你叫啥?”“...”“不说话,难道是哑巴?”“......”“你嘴角抽什么抽,啧啧,可怜见得,不仅是个哑巴还是个面瘫呀...终了,才明白,爱与恨只隔了一道光阴的距离。前方的路,将何去何从...
  • 绝世毒医:篱下孤傲女

    绝世毒医:篱下孤傲女

    我叫夜纤,很久以前,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七岁那年,我的母亲,我最亲的人,离我而去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我发誓:我,夜纤会让伤害我和我母亲的人,死无葬身之地。那时起,我夜纤一改天真烂漫,我不再拥有童真,我只是一个会说话,会杀人的机器罢了……
  • 得到聊天群的我无敌了

    得到聊天群的我无敌了

    零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看似与以前没什么区别而实际上真的没什么区别,但是零却不放心,一直认为有个里世界,穿越后16年一直提心吊胆,叮!ACG聊天群已绑定。
  • 我的文明帝国

    我的文明帝国

    带着文明空间穿越异界,游戏、动漫电影、小说等无数个世界,无数的职业被召唤出来,成就最强文明帝国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都由我统治了。
  • 芦影集

    芦影集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按文体分为三类五集。第一编是词。第二、三编为诗,分列为“旧体诗”与“新体诗”。第四、五编为文,又分列为“文艺文”与“学术文”。
  • 名门乐女

    名门乐女

    各位看官,本君陆零柒乃是说书先生一名,今日在此开堂讲书,还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献丑了,闲话休提,醒木一拍这就开讲······话说大梁洪武二十八年,盛京城久负盛名的青楼——名兰苑迎来了一位头覆面纱的年轻女子,女子善琴弹唱,仅三日就成为了名兰苑的头牌乐女,今晚这头牌乐女更是要拍出她的······预知后事如何,各位看官且往下看。
  • 爱打架的秦大象

    爱打架的秦大象

    班里转来一位“万吨级”男生,名叫秦大象,是个打架狂。转来两天半,全班男女同学几乎都尝过他的拳头。同学们团结起来对付秦大象,秦大象处处遇白眼受冷落,变成一只孤独的“老鹰”。“打架狂”还能在4年4班待下去吗?篮球超人大桃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个超大钱包,大钱包转交到失主手里,失主感激万分,来到学校向大桃致谢,发给大桃一个9万9千元钱大红包,同学们惊呆一片,大桃彻底晕菜,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足球先生贾踢要去喀麦隆参加世界小学生足球赛,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开心。得意忘形的贾踢,把头发染成了绿豆芽,被老师逼着去剃头。结果绿豆芽头型变成了电灯泡。教练恼火了,向他亮了“黄牌”。贾踢还能去成喀麦隆吗?
  • 逆天熊孩子系统

    逆天熊孩子系统

    夫人在努力一点。孩子就要出来了。哇!孩子出生了。
  • 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繁星点点照亮你

    繁星点点照亮你

    热爱游戏的宅家少女,全能的闪光少年,我们的青春,肆意而张扬